02.17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巍巍秦岭延绵1600余公里,横跨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在宝鸡境内留下了一座奇异的山峰——太白山。山的最高处名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为秦岭山脉之巅。巅峰之上有一座奇异的湖泊,清如明镜,神秘莫测,称之为“大爷海”。大爷海又称之为“秦岭天池”,闻名遐迩,远播四海,以雄、奇、险、峻、美、谜而著称天下,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圣湖。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一)天池之路

通往秦岭天池的路在宝鸡境内有好几条,其中最便捷的当属眉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如今刚开通不久的下半寺到“3511”索道,把通往秦岭天池的路程缩短了五分之一。从汤峪口乘坐景区中巴车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七女峰下的下半寺,再乘坐索道,10分钟便可到达“3511”。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3511”又称“天圆地方”,为中国南北气候之分界岭,因海拔3511米而得名。到了这里,已进入到了四纪冰川寒带气候区域。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地球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冰川时期,第次间隔的时间从数万年到亿万年不等。四纪冰川是离人类最近的时期,距今约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在第四次冰川时期,地球气温大幅度变冷,形成大了规模的冰川层面,厚度甚至达到1000米以上,30%以上的陆地都呈现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奇特景象。与此同时,海平面大幅下降,大量的冰被滞于大陆。当冰川过后,地球气候慢慢回暖,留下了大量的冰川遗迹,太白山冰川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来到了“3511”,顿然有一种“天如圆盘,举物可攀”的腾空感。举目远眺,远处山峰孤傲,突兀陡峭,乱石纵横,又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视觉感。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3511”开始,一条弯弯曲曲时起时伏的石径小道,犹如天路,沿着山脊坡梁由近而远,蜿蜒而去,通向山与天的尽头。有人说从“3511”到秦岭天池有10多公里,也有说有20多公里,还有说有30多公里,总之这是一条蜿蜒于冰川乱石之间,充满了崎岖与坎坷的天路。加之空气稀薄和高原反应,即使身体健壮的年轻人,最终到达也需要4~5个小时。如果当天打个来回,至少也需要8~9个小时,大多数攀登者都会用两天时间来完成。因此,在一些外地人眼中,到了“3511”就算是登上了太白山,可在宝鸡人眼中,“3511”才是攀登太白山及其天池新的起点。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离开“3511”走过一段V字型石径小道,蹒跚登上的第一个山峰叫文公岭,因自古以来这里有座小文公庙而得名。站在文公岭上居高临下,如临天际,即使是在酷暑炎热时节,也会领略到“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的意境。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从文公岭转过一道数百米长的乱石坡,辗转到了一处歇脚凉亭。倏忽眼前一亮,正前方迎面一座山峰,如莲花盛开,突兀峭立,峰峰如锥,冷峻孤傲,高耸入云,那便是闻名于世的太白山主峰了。如果当看到它就以为不远了,那便是大错特错的幻想,正所谓“望山跑死马”,真正的考验将是接下的几个小时的艰苦攀走。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从文公岭到大文公庙那段曲径石道,大约3公里,蜿蜒于四纪冰川的乱石丛中,是一段漫长且充满了曲折的羊肠小道。路面时而慢上,时而平缓,又时而急下,九曲回肠,崎岖坎坷,每行进一步都会觉得步履维艰,速度一般不会超过2公里/每小时。行走在这样的小道上,会使人领略到四纪冰川遗迹的苍凉与残酷,也会使人觉得大自然的奇妙与莫测。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大文公庙是攀登者的歇脚之处和中转之地。20世纪70年代前这里曾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大文公庙,如今已经名存实亡,看到的只是几座简易的平板房和附近山坡上由攀登者堆起的一座座石头“尼玛堆”。平板房外墙上挂着一块“宝鸡市应急救援支队眉县大队”的牌子,是太白山应急救援保护站所在地。大多数攀登者都会选择这里停留一晚上,条件非常简陋,收费又很高,但却是攀登太白山为数不多的躲雨避风之处。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从大文公庙到大爷海约2公里的盘山小道,是一条千百年来攀登者踩踏出来的又经过人工修整而成的便道,也是到达秦岭天池最为艰难的一段路。沿路之上,满目乱石,坑洼不平,嶙峋狰狞,令人举步维艰,望而生畏。攀登在这样高海拔的崎岖小道上,是对攀登者体力和意志的磨练,每挪一步都会气喘吁吁,“高反”严重的还会头疼恼胀。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当行走4个多小时之后转过最后一道山梁,终于可以远远看到山峰之下有一片洼地,一面锅状湖泊在怪石嶙峋、乱云缭绕之下若隐若现,如阳春白雪,静静地仰卧于天际之间——那就是神秘的太白天池了。

经实地测量,从“3511”到秦岭天池的距离约为9公里。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二)天池之美

当传说与神秘的秦岭天池终于呈现在眼前时,会使人倏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幻觉:在这乱石纵横,尖峰林立,被四纪冰川乱石重重包围的巅峰之上,怎么会有如此充盈且水质纯净的湖泊呢?

当来到了天池面前,当近距离地欣赏观看,并用手捧起冰冷清澈的湖水时,才终于明白这不是幻觉。再看那天池,形如锅状,直径约有50多米,水质碧绿清澈,湖心深不可测。若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想象不出,大自然竟如此鬼斧神工,造就出如此惟妙惟肖的杰作,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天池称之为大爷海,是秦岭天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泊,位于海拔3590米的巅峰之上。有科学考证,秦岭天池发育于六七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属于典型的冰川斗型湖泊,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在大爷海附近的山包后面,还有两座较小的天池,称之为“二爷海”“三爷海”,与大爷海一样,同属于四纪冰川斗型湖泊,同样水质清澈,同样光彩夺目。据说像这样的湖泊,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还有好几座,呈串珠状排列于拔仙台南北,彼此相依,珠连壁合,构成了太白山最为壮美的自然景观。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太白山主峰的最高点在拔仙台,称之为拔仙绝顶,海拔3767.2米,三面陡峭,凌空入云,被称之为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角峰。拔仙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等遗迹,相传是姜子牙斩将封神的地方。站在拔仙台上,如登峰造极,可早观日出,晚看夕阳,如临天境。可由于气候变化无常,能看到日出日落的机会非常之小。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在太白山主峰方圆数十公里四纪冰川上,除了天池之外,最多的就是那些铺天盖地、千姿百态的冰川怪石,如飞来神工,给太白山独特的地理风貌又增添了奇异的色彩。这些饱经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亿万年风霜雨雪侵蚀与洗礼的石块,或大或小或圆或方,造型嶙峋,鬼斧神工,表面结满了斑斑苔藓,饱经了岁月的风雨与沧桑。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生长在太白山3500米以上的高山植物,被称之为高山灌丛草甸,看上去其貌不扬,瘦弱纤小,紧伏着地面或石缝生存着,但它们却是世界上最极具生命力的物种。尤其是那些在夏日里盛开的各色小花,五颜六色,争相斗艳,更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具有生命力的花朵。有资料显示,太白山3500米上的高山植物有1000多种,还有许多珍禽异兽,与秦岭天池以及那些千奇百怪的冰川奇石,共同构成了太白山高山气候和奇特地质的壮美景观。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三)天池之谜

秦岭天池是一块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圣湖,留下了许多难解的万古之谜。它的神奇在于,周围被四纪冰川奇石团团包围,终年寒风猎猎,嶙峋冷酷,气候干裂,地表之上几乎没有其它茂盛植物的存在,即使在盛夏时节也只生长着一些稀稀落落的苔藓植被。然而湖中却终年水量充裕,汩汩外溢,清澈如镜。这水是从哪来?深度是多少?地质结构又是如何?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留下了一串串万古之谜。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有人说站到大爷海旁高声一喊,顷刻间便会大雨如注,实际上并非这么灵验。大爷海区域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阴云密布,时而艳阳高照,又时而电闪雷鸣暴雨磅礴……从气象科学角度讲,这是由太白山高山气候特征所决定的。或许碰巧遇上,高呼一声,还真得会大雨如注,让人领略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奇特景观。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秦岭天池在带给人们更多的视觉之美以及神奇传说同时,还会让人产生一些扑朔迷离的幻想。

自古以来在宝鸡乃至国内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秦岭天池神秘的传说。有说大爷海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二爷海和三爷海是她的梳妆镜;有说秦岭天池是海眼,可直通到远方的某一湖泊;还有说有人把一根木头放进了大爷海,结果从东海里冒了来等等。诸多的传说,把秦岭天池描绘得神秘莫测,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秦岭天池的神奇还在于它水质的清澈与碧绿。放眼看去,整个湖面风吹涟漪,一尘不染,水深之处碧绿泛蓝,水浅之处清洁如镜,与周围冷酷的地理环境极不协调。尤为神奇的是,天池附近生存着一种鸟儿,名曰白顶溪鸲,坊间称为“净池神鸟”“净水童子”,是一种专门以捕食湖中浮游生物或杂草为生的小鸟。只要天池里飞来一点杂物,鸟儿就会顷刻飞来衔走。人们都说,正是因为了这种神鸟的守护,秦岭天池才如阳春白雪,身处劣境而不染,地处高山而不沽,始终保持着亿万年来的纯洁与美丽。这个说法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以讹传讹,“净水童子”也就成了太白山上的神鸟和天池的守护神,备受人们敬仰。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太白山还曾经是一座融合了道、佛、儒一体的宗教名山。自古以来,从入山口到大爷海、拔仙台,几乎每隔几公里就有一座庙宇,从而形成了太白山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岁月的交替,这座宗教名山早已被历史的长河所冲淡,那些曾经辉煌的庙宇也大多不复存在。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当一路攀登到大爷海,所看到也只是一些名存实亡的地理名词,如文公岭、文公庙、三宫殿等等。其中三宫殿曾是坐落于大爷海边上一座香火旺盛的山庙,如今能看到的也仅一座被火烧掉的遗址,留下的也仅是一堆尚未被烧化掉的铁瓦。这些铁瓦被朝圣者整齐地码在一堆,像一个个忠诚的守护神,巍然屹立在大爷海之边,成为这座宗教名山曾经岁月的见证者。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秦岭天池的万古之谜也曾引来许多探险者的猎奇。据说从上世纪50年到本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中外探险家们对秦岭天池进行过考察,但都无果而返。如今眉县坊间传说最多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曾有4个苏联探险家攀登到了大爷海。在进行探测时,下去了3个人,都用钢丝绳保护着,结果3个都没上来,钢丝绳却断了。这件事被传的纷纷扬扬,神呼其神,更增添了秦岭天池的神秘与莫测。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最可靠的说法是,2004年5月,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曾出资30万元,邀请海军海鹰潜水队5名成员对大爷海进行过探秘。但这次探秘据说因为湖中心位置有强大的引力而无法操作,仅用仪器对湖进行了探测,探测的结果是湖中心深度为27米。据说这是迄今为止得到的大爷海深度的唯一科学依据。

巍巍秦岭主峰上的天池,奇异而又壮美,只留下了解不开的万古之谜

岁月沧桑,日月轮回。伴随四纪冰川一路走来的秦岭天池,在历经了数万年风雨飘摇,天地交替,依然光彩照人,焕发着勃勃生机。那谜一样的传说,谜一样的倩影,谜一样的神奇,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圣湖。

美哉,秦岭天池!

壮哉,太白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