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疫情期间如何抚平父母情绪?

我是大魔王020


我家父母都是开明又识事的人,不用我去安抚,反过来安抚起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来。

在疫情期间,焦躁的人确实是有的,对于不了解的父母辈来说,突然不能出去只能待在家里是会感觉到难。但是作为子女是要劝导和讲解的。我认为,多给他们看下新闻和官方数据是最直接能了解到的一个渠道。希望能帮到你


爱生活的彩妮笑笑


父母的情绪还好吧,刚开始还没有封闭的时候,我爸不愿意带口罩,后来见局势严重了,也就自觉带上了,社区的服务还比较到位,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其实我觉得上一代人在这个时候比我们要坚强,因为他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这些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反而我父母有种优越感,为啥呢?平时正常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落伍了,年轻人不需要他们,很少回家吃饭,平时有应酬,饿了有外卖,而现在回到家庭生活,他们的技能完胜我们,觉得很自豪,觉得他们有我们拿钱买不到的本领,就像我们每天在他们面前得瑟电子技能,他们终于可以显摆灶台技能了,我觉得我父母情绪挺愉快的


要说不良情绪,也是有的,一家人在一起关时间长了,会互相看不顺眼,平时可以一走了之,现在不可以,所以还是得相互忍让包容,疫情当前,共克时艰,无论是老是小,互相理解包容是唯一的解决之法,凡事儿往大里看看,不要纠结于自己的小情绪


最后说一句,真心觉得情绪这事儿只能靠自己安抚自己,别人帮不了什么,正确对待吧


流年夕舞


武汉开始封城后我爸并不在意,刚开始他天天都出去散步,我妈他们怎么劝都不听,我知道后打电话给他,并没有劝他不要出去,只是跟他说苗苗(我女儿)的爷爷从封城后就一直呆在家里,有时我们跟她爷爷说可以戴着口罩在小区内走走,但她爷爷不愿意,她爷爷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在意会不会感染,但家里有两个小孩子,就怕万一连累到全家人。说完这些话又跟他说说笑,聊聊其他的家常。后来听我弟弟说他也不出去了。


婧蕴


一行禅师在这里面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他说他有一间很好的禅房在法国。有一天刮台风,后来他跑回那个禅房的时候,那个禅房已经完全变成了不同的样子。雨水打进来了,整个禅房都湿了,风把窗户全部打开,里边东西都湿漉漉的,很糟糕,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不好。然后怎么办呢?他的办法就是赶紧把窗户都关起来,收拾柴火,烧火。等他把火烧旺了以后,那个屋子开始冒出热热的蒸汽的时候,那个禅房又回到了过去温暖的样子。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我们在遇到愤怒、恐惧的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尽快地回归自己的岛屿。什么叫作尽快地回归自己的岛屿?就是你要有一个疗伤的地方,这个疗伤的地方就在你的心里面。

所以,就像照顾自己的禅房一样,照顾自己的情绪。所谓的恐惧、愤怒、绝望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孩子、父母,你应该照顾你的恐惧、愤怒、绝望这些孩子和父母,然后它们才能够变得更好,他们好了你就得到了安慰。








京都雅士


近段时间,一家人聚在家里,时间一长,难免出现一些小矛盾,尤其是家里老人出现不良情绪时,作为子女的我们,该如何安抚呢?

  “我父亲原本计划大年初六和战友聚会,因为与战友10多年未见了,他特别期待。没想到这次疫情将聚会取消了。如今,他在家整天闷闷不乐!”市民曹先生说,他的父母今年已经70多岁了,疫情发生这段时间,为了照顾父母,他们一家四口暂时过来和父母一起住。不能遛弯,不能参加战友聚会,还要整日坐在家里,他的父亲心情非常不好,有时执意外出买菜时,却不情愿戴口罩,非要家里人反复劝告。

  如今,他的父亲更是有些“过分”,动不动就朝家里人发火,任何事情都看不顺眼。就连他最喜欢的孙子孙女,他也会嫌他们太吵,对他们发脾气。家里人为了避免矛盾,总是小心翼翼。最后,曹先生的母亲忍无可忍,老两口每天吵架。“现在家庭的气氛实在糟糕,如果不是疫情,我们一家早就回去了。”曹先生无奈地说。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任尽说,每年春节一家子人聚在家里,亲密关系获得巩固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纠结。尤其是今年,因疫情在家隔离,使得人们切断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家庭成员接触的时间长了,一些矛盾也出现了。

  老人看似固执,其实很脆弱,在近期的心理援助中,很多老人出现心理状况,他们需要家人及社会的关注,指导心理抗疫。对老人来说,在特殊时期,经过紧密的互动,近距离的接触,能够增进亲密关系;交流和沟通,能够让家庭成员之间的爱顺畅的交流和传递,共同面对疫情。因此,当老人出现抵触和不良情绪时,作为家人和子女不能针对老人的表现,产生抱怨及不良情绪,这时家人需要理解老人对生理上衰老的担忧和心理上的困惑。

  不少年轻人与老人打交道时,觉得老人比较固执,有时容易极端化。这是因为老人认为自己拥有相当长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经验,不太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同时,老人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等,内心变得敏感。更多的老人恐惧孤独、怕被抛弃,尤其是在一些丧偶的老人或者空巢的老人中,表现就更为突出。大多老人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太容易适应变化,所以,就看到了疫情下,一些老人出门不戴口罩等情况。这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老人有渴望被关爱、被倾听、喜欢叙旧、被接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当我们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及需要后,我们应给予老人赋予正面的意义,同时,理解老人的动机,比如老人希望见到老友叙旧等,既然不能相见,子女们可以帮助或教会老人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与老朋友沟通联络。

  同时,老人需要尊重,让老人亦师亦友,可能是子女要做的事,需要子女真正的把父母当家长、当老师、当朋友对待,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好,不是因为一方善于忍耐,而是善于理解,多倾听老人的需求及表达,情绪得到安抚,更好沟通。此外,还要注意非言语沟通,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媒体新资讯


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的母亲在35岁时,我的父亲就工亡了。那时的母亲一个人养活我们兄妹三个,如今30年过去了,母亲不但没有被生活和困难压倒,而且愈加的跟上了时代的节奏。

但我们做子女的知道,母亲付出的艰辛远不是外表上那么简单;所以,在疫情期间,为了抚平老母亲对外面形势及儿孙的担忧,一大家人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都尽量陪着老母亲。

一是投其所好。老母亲爱做饭,我们就陪着她做各种新颖饭菜,这样老母亲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我们也得以品尝她的手艺。

二是强化亲情。这方面,小妹做的最好,通过微信等,打着请教的旗号来逗老母亲开心,时不时的小幽默、小笑话、小表情,就足以让老母亲开心一天。

三是亲密接触。这主要是说我们的小宝贝——才过两岁生日的小侄儿,一老一少每天腻在一块,老的付出是累并快乐着,完全沉浸在隔辈亲的幸福时光里。

总之,个人认为,陪伴才是最好的抚平老人情绪的最佳途径。


一路迷城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标准,因父母的年龄、阅历、接受事物能力等等诸多因素,使说服工作说易也易,说难也难!

根据自家的情况而进行,我老妈82岁,小学三年文化,但老人家很听话。老妈说我不重要,不要传染我女儿,因此就宅在家里不出去,原来是每天必出去运动逛街买菜,现我都是网购,每天陪其追剧,《远方的山楂树》《红鲨突击》。

我的一位同事说,你老妈真理得请,说他老爸老妈就是不信!难啊!因人而异吧!


对抑郁说不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跟爸妈视频通电话,告诉爸爸戴口罩少喝酒。告诉妈妈少出去打麻将😃。他们都很听话,也总跟他们探讨这个话题,告诉他们怎么去做,在家里怎么消毒,出去买菜时候怎么穿戴。想转移注意力很简单啊,哈哈,我回不去家但是我妹妹,妹夫在家,每天让他们陪爸妈在家里玩牌,陪他们说话聊天。


小葵花阿


就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说。我的家乡正是这次疫情比较严重的湖北黄冈,但我是远嫁河南南阳,本来准备大年初一早上驱车回家过年的,但年前的几天和家里人电联系时也有说到这个肺炎,突然武汉封城,所以又打电话让我们暂时不要回去,接着后来各处道路都封了。

所以我们现在是只能天天电话联系,幸得弟弟和妹妹都在年前已回到母亲身边。这期间一直都是相互叮嘱相互牵挂的。

其实子女安抚父母时,父母何尝不是子女的坚强依靠呢。冫


老白家生活记


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作息。依旧按时起床就寝,按时进餐,注意营养均衡,安排好每天的生活,有张有弛。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从权威途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毒力不强,会传染,自身抵抗力是关键)。

不信谣,不传谣。倘若无法甄别信息的真假,就干脆不去查看非权威官方途径发布的信息,不私下打探所谓的“真实情况”。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定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做好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正确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每天安排适宜的娱乐活动。可以在家看看网络电影、小说,听听音乐,追追电视剧,玩玩短视频等。

每天和亲友进行音频或视频通话,聊一些开心愉快的事情。

每天适当地锻炼,比如练瑜伽、做操、原地跑步、做平板支撑等。

呼吸练习放松。每天早晨醒来尚未起床、中午午休前、晚上入睡前均可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其要点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闭眼,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肚脐眼周围,正常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回落,每次练习10~15分钟,可以边听音乐边进行。

总之,出现了过度的焦虑情绪也无须害怕,这说明你的警觉意识要高于一般人,只要做好防范,加强自我调适,就可以应对。如果自我调适依旧无法解决,可以在网上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还可以去医院就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