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退休書記們回來把守防“疫”門,當關則關,當開則開

一個多月前,徐匯長橋街道10位老居委書記正式退休。這時,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了,原本已經退休的他們又挺身而出,自覺上崗了。他們充當“智囊團”、“後援團”,用他們的方式參與到防控一線。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張玲華:一上午兩撥裝修工被攔下

“拿一張小紙頭,進小區再交上來。” 2月24日上午10點,陽光明媚,原羅秀三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玲華站在小區大門口,向出小區的居民每人發一張小紙頭。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小區臨時出入證

每張小紙頭上印有“羅秀三村臨時出入證,出門領證,進門還證”字樣,下面還有當天的日期。張玲華說:

雖然出入證每天都要印新的,製作、收發有點麻煩,但管住進進出出的人還是非常有效的。”

站了2個小時的張玲華額角冒汗。68歲的她是這一批退休書記中最年長的,但她的注意力卻高度集中。

這時,三五個身著工作服的男子欲進入小區,擁有20餘年社區工作經驗的張玲華練立馬上前詢問。

“你們找哪戶?”

“我們到X戶看房子。”一位男子答。

“手機掃一下牆上這個二維碼,就知道你們的行程了。”張玲華監督他們一個個掃碼,發現他們回滬後沒有隔離到一定時間。

張玲華立即將他們勸退,並囑咐他們上報信息,居家隔離。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張玲華在小區門口發臨時出入證

一個上午時間,張玲華用她特有的大嗓門勸退了兩撥工人。與張玲華並肩戰鬥的同事們早已熟悉了她“潑辣”的性格和雷厲風行的作風。

她囑咐志願者:

復工在即,這種情況可能會多起來。請大家再摒一摒,堅持住,勝利在望啦。”

“潑辣”的張玲華也有特別體貼的一面。這幾天上海氣溫陡升,張玲華測體溫時,多次發現車內人員的體溫會比較高。這時,她會請他們下車,在陰涼處休息一會,再測一遍。

多年來,張玲華已經習慣了早來一小時,晚走一小時,每天早上第一個到辦公室,擦桌子、開空調、燒水,每天給電腦、馬桶消毒後,最後一個離開。

令她高興的是,現在她的這套工作方法有了繼承人,新書記小張跟她一樣早來晚走。

小張原來就是居委主任、副書記,我們合作了5年,配合默契。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新班子的戰鬥力爆表。這次疫情結束,我可以安心退休了。”

彭雪琴:不管誰的車一樣不能進小區

同樣在這一特殊時期主動放棄休息的,還有華東二居委退休書記彭雪琴。安排好行動不便的老母親後,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沒想到,她執勤時還遇到了市裡相關單位的調查走訪。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彭雪琴在更新數據

當時,彭雪琴正在門口值勤,一輛轎車想駛入小區。

“外來車輛不能進小區,請您配合。”彭雪琴說。來訪人員告知:“我給您看一下工作證,我是來聯繫工作的。”彭雪琴看了對方的工作證,依然沒有放行。

我們小區現在實行封閉管理,不管誰的車,一樣不能進小區,請您將車停在小區外停車位,登記後步行進小區。”

最終,來訪者只能將車輛停放在小區邊上的停車位,工作人員下車後問她:

我們來這裡,是要了解一下小區防控管理及消毒情況,你們小區是物業和居委共同管理的嗎?有沒有按照規定每天消毒?志願者是怎樣組成的?對外來車輛探訪是怎樣處理的?”

彭雪琴一一回復並亮出消毒記錄,上面有日期、時間、簽名,“每天消毒,絕不懈怠”。

“你們做得挺好,我沒有問題了,大家辛苦了。”工作人員逐一檢查完後,滿意而歸。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張貼在小區樓宇大門上的消毒記錄

除了在門衛站崗,測體溫、勸退外來車輛,彭雪琴還與居委幹部們共同肩負起返滬人員信息排摸工作。她負責的799弄共204戶返滬人員的登記、排摸工作。

做完自己的責任區,她還主動幫助其他同志完成了252戶人員的排摸。那一晚,她一直工作到凌晨。

彭雪琴開玩笑說,60歲的她是這一批退休書記中最年輕的一位,“睡一覺就有勁兒了”。

2月24日,一位身在外地的小區居民打來電話,諮詢上海的准入政策。彭雪琴耐心回答。“你這裡不是重點地區,乘飛機不經過重點地區,回來後可以先到居委會登記。”彭雪琴說,這樣的電話,她每天要接十多個。

但在彭雪琴看來,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居民們的表現更令人感動,不但配合所有防疫工作,還配合居委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位居民還為抗擊疫情捐款1萬元,且不願意留下姓名。

張家華:每天晚飯後都要在小區巡邏

抗擊疫情最艱苦的時刻,徐彙區長橋八村居民區的老黨員們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今年66歲的老書記張家華是這個群體的靈魂人物,她連任徐彙區第十四至十六屆人大代表,在社區整整工作了18年。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張家華在參加小區防疫部署會

談到履職人大代表的感受,她說:“在什麼崗位都一樣,都是腳踏實地幹活。”

疫情爆發初期,恰逢春節,剛剛退休的她主動放棄休息,用手機撥打了80多位老黨員的電話,一一詢問他們的情況,叮囑他們不要外出,通過視頻拜年,做好自我防護。

小區開會討論抗擊疫情的措施時,她每次都積極參與,出謀劃策。哪家哪戶出了狀況,她都要寫一段長微信為剛上任的新書記宋萍介紹情況。

每天晚飯後,她還要在小區巡邏一小時。有居民在垃圾投放點邊吸菸、邊聊天,她趕忙過去,用拉家常的方式把對方勸回去,還不讓關照對方,“記得口罩戴起來啊”。

原本居民區有3個門,為了方便排查,關閉了邊門,只留北大門。張家華考慮到西門附近有一個非機動車庫,62輛非機動車每天從車庫出來,走北大門有點繞路。她特意讓社工將通知貼在車庫內外,並在西門立了一塊小黑板,充分告知,爭取大家的理解支持。

退休书记们回来把守防“疫”门,当关则关,当开则开 | 战“疫”时身边的你

召開的防疫會議

“當關則關,當開則開。”張家華瞭解到,業主樂樂一直為小區幾十戶居民免費送菜,但疫情期間,門衛攔住了一切外來車輛,包括樂樂的送菜車。

考慮到居民要到大門口取菜,一些老人多有不便。張家華與居委、物業、業委會溝通協商後,決定為樂樂打開綠色通道,允許她的送菜車進小區,並將菜送到單元樓下。

張家華坦言,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的她也曾打過“退堂鼓”。2018年,張家華愛人身患重病,她曾寫好辭職報告,卻攥在手中一直沒好意思送出去。

割捨不下,在最困難的時刻,領導、同事、朋友對我的關心和幫助非常多。”

等愛人病情一穩定,她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