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面对疫情,学生什么时候开学,孩子什么时候上幼儿园,似乎成了一团迷雾。

曾经开学要具备两个条件:

1.救治病毒的特效药研发出来了。

2月7日,钟南山院士在针对央视记者对目前的疫情采访中说,救治病毒的特效药目前正在进行实验,但结果还不能说明问题。

可以说能研发出救治病毒的特效药研发出来的时间,是决定开学的关键因素。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2、拐点出现。

但现在,剧情又到了波折的时候:学校在没有万分的把握时不能开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从最近媒体报道的情况知道:

武汉女子监狱有230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山东省济宁市监狱有7名民警和200名服刑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浙江省十里丰监狱有确诊病例34人。

而学校和监狱都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万一有一个没有被检测出来的“漏网之鱼”——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就在班级里和众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玩耍,那么,很可能就会像以上这些监狱一样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啊!这一次的监狱疫情爆发,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警示——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也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在没有万分的把握,在没有做好科学的做好精准可行的防护措施,在没有可靠的预案之前,绝对不能轻易开学!

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刻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地!

所以说,这一次的监狱疫情爆发,给我们学校敲响了警钟。

也就是说,还是在我们完全彻底地战胜新冠肺炎病毒之后再开学吧!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家长群也炸开 锅了,纷纷表示:

  • 一个班有一个学生携带病毒是什么后果?谁都知道后果,缺还要坚持,谁宣布开学谁是千古罪人。
  • 口罩都买不到怎么戴?一个班50多人,空气又不流通,一个有事,全班带家长150多人就完了,学校还要实施配餐,孩子一天十多个小时都在教室里,空气可想而知,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开学时间还有一段缓冲时间,各地开学时间会等专家组作出指示后才会陆续开学。在专家组没有作出指示前,大家都应该待在家里,积极配合疫情防护,在家网上听课,不能添乱,静等好消息。


    假如开学了,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好这堂预习的功课。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开学后如何保证学生的健康?

    可以说如何保证学生的健康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学生是群居人体,特别是大学生,开学后人员流动性大,我觉得暂缓开学就是保证学生的健康。

    如何保证学生健康呢?

    一、首先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新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让家长和学生认识、理解的冠状病毒,了解相关的防护知识。有必要可以做个亲子健康知识竞赛。

    二、学校应组织相关教师做到:

    1.严格把控校门,禁止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门。

    2.要求师生一律戴口罩,每天进入校门要检测体温。

    3.每天至少对教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食堂采购食品要严控把关。

    4.对发烧咳嗽者做到关心,不调以轻心,一经发现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5.对不服从,不配合人员严肃处理。

    三、开学前的工作:

    1、健康信息采集:最近14-20天全校师生健康信息采集,如整体填报、温度状况、交通轨迹、健康证明(火车票、机票、当地证明),根据结果自动将疑似、确诊或治愈者信息自动匹配出来,并提供异常信息采集页面(疫区接触史、交通工具、重大活动等),采集工具如钉钉、微信、定制开发等。

    2、信息统计分析:按班级、按部门对全校师生(包括外聘人员、物管人员等)前14-20天健康状况统计和分析,准确统计健康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情况、症状异常、接触史等统计数据。

    3、分批返校策略:根据健康状况情况,针对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发送返校通知和入校通行证(建议电子通行证,扫描入校二维码,凡健康者持绿码入校、凡健康异常或不符合入校条件者显示黄码或红码,不可入校)。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开学工作应充分考虑今年春节期间和春节后幼儿的实际经历和生活状况,结合上级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根据幼儿园周围的现实环境和条件,考虑幼儿家长的现实需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学准备及开学工作,切实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满足每一个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因突发疫情,幼儿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寒假,重大事件和环境变化必然会给幼儿习惯、认知和情绪等方面带来变化,这次疫情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幼儿教育的背景,成为幼儿教育实践改革的催化剂。在坚持上述工作原则、尽快恢复幼儿一日生活常态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一、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健康教育。

      通过日常讨论、小组谈话及区域活动等多种形式生成一些关于疫情的活动内容,但有关诸如病毒的产生和危害、疫情的蔓延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不宜多,更不能进行知识灌输。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展开适当的分享和讨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给予幼儿用多种途径表达自己对这次疫情认识和感受的机会。

    六个预案,十个制度,防疫图片,儿歌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二、应重点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状况。

      在回顾假期生活时,不宜过多聚焦于病毒和疫情,可以更多的分享和讨论一日生活安排、喜欢做的事、学会的新本领以及与父母的共同活动等。应该让幼儿表达活动的愿望和喜欢的活动,并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需要。

    提供心理疏导:学校组织校医院或心理专家,提供一对一辅导、在线答疑、视频直播教学等。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孩子们有好的免疫力

      要努力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如平等、尊重、关心、接纳等,特别关注情绪紧张的幼儿,教师要感受幼儿的心理,更多贴近幼儿的心灵,通过陪伴、共同活动等多种方式舒缓幼儿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绪情感。

      四、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机会。

      根据幼儿较长时间居家的实际,逐步增加运动量,组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鼓励幼儿自主游戏,进行空气浴、阳光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同时了解幼儿的假期饮食状况,分析营养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五、关注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阶段非常重要,但真能实施到位?先不说老师,光是孩子,即使有足够的口罩,他也戴不牢,这么多学生,高年级还好一点,低年级的小班更没有这么好的自律性,其实都头来还是形同虚设的!

      其实不仅仅是疫情的影响,平日在一日生活中,更要注重引导幼儿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手正确,多喝水,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要关注重点时段、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将健康教育和一日常规结合起来,加强指导和监督。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六、关注环境教育。

      将自然要素整合到幼儿游戏和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让幼儿有更多机会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并与他们分享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幼儿了解自然,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友好、平等、珍爱的重要意义。通过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在师幼的内心深处深深埋下“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疫情之下,从社会公共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越发意识到,滥食野生动物是一个“陋习”。

    就在今天,2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环保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

    假如学生开学,这6项工作没做好,你敢送孩子去幼儿园吗?

    同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果学校开学,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怎么办?

    还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果学校开学以后,有学生发生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怎么办?

    是否会对这个学生立即进行隔离?是否会对所在班级的全部师生进行隔离?是否会对全校师生进行隔离?

    有人说,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没事儿,无须全部隔离;但问题是,万一后来这名学生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呢?

    连一个警察都会瞒报相关情况,更何况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了?!

    这些问题都是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顾虑,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 ,一起探讨儿童健康管理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健康,教育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