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歲的孩子,哪些事可以讓他自己做主,哪些事就必須由大人做主?

大可愛笑


三歲左右是孩子行動上開始獨立的時期,父母應遵循孩子的成長軌跡,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對於三歲孩子,能讓孩子做主的,父母放手讓孩子做主,而那些重要的決定,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上,父母要幫助孩子做主。

孩子的物品如玩具可以讓孩子自由支配。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玩耍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但是如果孩子不願意,父母不能命令孩子,孩子擁有自己物品的使用權。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友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不是危害到孩子的安全,讓孩子自己出面解決。如果孩子不懂怎樣解決,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

孩子要開始獨立睡覺、穿衣、刷牙洗臉,這些能讓孩子動手的事情,都讓孩子動手。孩子如果做不好,父母在旁邊加以指導。像孩子每天要穿什麼衣服這樣的決定,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父母有覺得不妥當的地方,以建議的方式提出。

孩子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計劃,只要不是有損健康,有損安全的,父母放心地讓孩子去執行。

而那些重大的決定,涉及金錢,涉及健康,涉及安全,父母不能交給孩子做主。如孩子要買昂貴的玩具、生病時拒絕吃藥、做危險的遊戲等。


才智寶貝學堂


三歲的孩子,哪些事情可以讓他自己做主?

吃飯

很多家長怕孩子吃不飽喜歡追著孩子餵飯,三歲的孩子他已經是可以自己吃飯的了,而且他們還很喜歡自己動手吃飯,也有些孩子不愛吃飯。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適當的放手了,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擔心孩子吃不飽也不要擔心孩子不吃飯會餓。只要你不喂他,兩餐之間不給他吃其他的,到了下一餐他就會好好吃飯了,對於餵飯,孩子更樂意自己吃哦。

穿衣服

別看孩子小哦,他其實已經有自己的小心思了,他也會選擇的了。我家二寶準備三歲了,他穿衣服可以要自個挑的,知道說這件太厚,這件太薄,這件不好看,這件好看了。每當這時我就只能在旁邊默默的看著他挑完,然後自己套,實在套不進去我就適當的幫一下。

玩具

孩子都是喜歡玩具的,看到玩具的時候都是愛不釋手的,但是也不能一次性買那麼多啊。每次我都會跟他說你只能選擇一個,你自己選吧,選好了我們就付錢。他就開始很艱難的宿舍中。

三歲的孩子說大不大,很多小事情可以讓他嘗試去做,主要還是規範他的一些行為習慣,和培養一些自理能力。

哪些事情必須由大人做主?

帶有危險性的一些事情必須由大人做主。這個年齡的孩子好奇心非常的強,也比較好動,他喜歡去觸碰一切對他來說新鮮的事物。而這些食物中有些是帶有危險性的,比如說他喜歡去廚房裡玩耍,這是不允許的,廚房裡危險物品太多了。

出去玩的時候,孩子都喜歡一個人跑,這也是不能由著孩子的,孩子不能脫離我們的視線,就算孩子要跑也必須要抓住他或者陪他一起去,而不能讓孩子自己一個人跑開。

總得來說,在我們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小事情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但是危險性的事情是必須不能讓孩子獨自去的。


全職寶媽小包


3歲的孩子可以講道理了,我認為,只有三件事情需要大人做主。

1. 約定一切行為的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懵懂中很容易跑偏,所以需要事前制定規則。如看電視每次看多久?吃飯中不能玩耍(玩耍食物或者離開座位),去超市買玩具只能挑一件,玩完的玩具要收起來,從外面回家要洗手,不能打人,不能玩插座,不能過量食用薯片、鹹菜、蛋糕等不健康食品,等等。

約定好規則,就可以任由孩子自己決定具體怎麼做。如吃飯,吃飯中不能離開座位,但也可以選擇離開,那便意味著吃飽了嘛;如買玩具,只買一件,但可以自主選擇買哪一件呀。

2. 可能會傷害孩子本身的事情

三歲的孩子無疑是一位小淘氣,愛跳、後退、爬高,也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在一些遇見危險的時刻,大人需要立即做主。

如果大人發現孩子正在蹦跳的床墊正在滑落,就要做主提醒他;如果大人發現他正在玩打火機,或摸到了大人的藥丸,也得告訴他有危險。

3. 可能會傷害別人的事情

三歲的孩子是社交小達人,喜歡和人分享、競爭,以及贏得其他小朋友的喜愛。但是,如果孩子有主動傷害別人的舉動,也需及時制止,避免養成熊孩子。

如孩子打罵別人,或者搶奪別人玩具拒不交還,或者要求別人從胯下鑽過去之類的不雅行為,父母都要及時制止,並鼓勵孩子道歉。

簡單說,日常的生活中,最重要是制定規則,然後由他自己做主,自由發揮;一旦有危險,不論是傷害自己,還是傷害別人,父母都需要出馬,替孩子做主。

崇尚科學育兒,大人輕鬆,孩子健康。


遛娃實錄


3歲是比較微妙的年齡,這時候父母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意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性格,但又需要在很多方面監督、規範孩子的行為。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就分兩個方面來回答:


01.哪些事可以讓他自己做主?


我覺得那些有助於培養他獨立自主性格,但又不會對他將來造成很大傷害的行為或者事情,可以儘量讓他自己做主。

比如決定要不要吃飯?(可能他暫時不餓)然後一定要記住,讓他學會承擔自己所做的決定造成的後果。比如他不按時吃飯的話,如果他餓了,不需要再幫他準備飯,需要讓他認識他的決定會造成一些後果,而他自己需要承擔。


再比如穿衣服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他自己決定外出要不要穿厚一點的外套。這樣他萬一冷到了,他就會學會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中國的父母都是為孩子做一切的決定,生怕孩子冷到,而我在國外的時候,很多外國父母特別西方人,就會尊重孩子(甚至才2歲)的決定。就算孩子暫時冷到,但是孩子卻學到一些珍貴的東西。

還有一些這樣類似的事情,都是有助於培養他獨立的性格,但沒有大的傷害,反正餓一頓、冷一下不會有什麼大礙。不過家長也要自己把握那個度,適時介入孩子的決定。


02.哪些事必須由父母做主?

所有相對的,那些對孩子的未來會造成壞處的行為、習慣、事情,父母還是需要做主(這個做主也是相對性的,不能太強勢),或者換句話說父母需要監督、規範孩子的行為。

比如沉迷手機、遊戲、電視,這樣的事情父母就需要及時監督、規範孩子的行為,並要告訴他這些的壞處。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以後產生分辨力,知道什麼是對他好的,什麼樣的事情是對他有壞處的。


還有一點提醒家長慎重做主的,就是很多父母會覺得一些習慣和行為是自認為對孩子好的,就花盡一切力氣去培養,這個不一定真的對孩子好。父母還是不能太草率、強勢地決定,不要覺得3歲的孩子懂什麼。你錯了,3歲的孩子還真的懂,你這時候的一些重要決定和行為會對他造成一輩子的影響。


總之,父母如果懂得了什麼事上做主、什麼事上讓孩子自己決定,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幫助。


歡迎關注、留言,我是 @木木大叔談育兒,多年海外教育經驗,多年自學育兒知識,每天為你分享新鮮的育兒理念和乾貨。


木木大叔談育兒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這說明幼兒的心理活動的發展是循序漸進地進行的,幼兒心理活動的穩定性逐漸增長。所以三歲的孩子做的事表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他感興趣的,能滿足他好奇心的。現在的家長都能注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但是這相關的所有決定都是需要孩子本身對這個事物有興趣才能執行。比如3歲的孩子吃飯,基本上都是自己喜歡吃的會多吃,不喜歡的少吃或者不吃;做的事也是同理。所以在三歲的時候,個人認為孩子自己做主決定的都是基於他的愛好,家長沒有必要過於去糾正,也不能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的選擇有一定的偏差,家長才需要及時的做主引導。像3歲的孩子喜歡在家裡牆上塗塗畫畫,孩子只是覺得這個事以前沒有嘗試過,就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對繪畫有很大的興趣,就貿然在孩子能上繪畫課的時候報了班,其實那只是孩子的一種好奇心的嘗試並不能代表孩子在這方面就有很大愛好。我自己有一個女兒,已經7歲了,小的時候總喜歡哼哼唧唧的唱歌,家裡人都覺得孩子肯定喜歡唱歌,每次家裡人就會讓孩子表演唱歌,其實殊不知,我女兒喜歡的是跳舞而不是唱歌,所以建議家長不要太過於主觀意識去判斷孩子的興趣愛好。只要是對他自身好的,無論什麼事都應該由他自己做主。而關乎安全的才應該由大人來做主!等孩子大了,無論什麼事,都要儘量做到和孩子一起商討。而不是單方面由孩子或者家長做主!


寶貝打小怪獸


1,讓寶寶自己學會收拾玩具。雖然他要花1小時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幾分鐘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煩。

2, 注意糾正寶寶向別人要東西的習慣,別以為寶寶不懂事就聽之任之。

3.讓寶寶選擇自己的愛好,讓他覺得他有自主權,不要強迫他做不愛做的事。



婷婷老師生活錄


三歲的孩子有哪些事情可以讓他們自己做主,而哪些事兒又必須由大人做主?

我是嘟媽貝貝,兩名孩子的寶媽一枚,很高興能夠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可千萬別小瞧了這孩子喲!雖然只有3歲,在我們看來或許還是什麼事都不會、也什麼事都不懂的年紀,但殊不知他們卻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小思維、小想法,對於很多事情也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理解,因此此時的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學會放手,選擇讓他們自己嘗試著去完成,而不是一味地去幫助他們,做他們的主宰。


當然了我這裡所說的放手並不是說就完全都放由他們自己去解決,而是得分事情來看,那麼具體有哪些事情可以選擇讓他自己做主、又有哪些是需要家長來幫忙做主決定的呢?

一、關於吃喝方面

①可以讓孩子自主決定的

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完全可以自己吃飯了,口渴了也知道自己找水喝了,可是有些家長就是太過“操心”,總害怕他們會餓著、會渴著,然後就會不停地追著他們餵飯吃,提醒他們喝水,殊不知其實這樣是完全沒必要的,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主能力,而且對他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對於自己動手吃飯喝水這些問題,家長們則可以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主。

②要由家長決定的

對於吃和喝的內容的選擇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來把把關了,而不是一味的讓他們自主選擇。雖然說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讓他們選擇他們愛吃的東西,但前提必須應是以健康為主的,而對於那些垃圾食品家長們則是應該毫不猶豫的拒絕。



二、關於玩樂方面

①可以讓孩子自主決定的

對這孩子來說他們最喜歡的事情無非就是玩了,而怎樣才能讓他們玩的盡興、玩的開心呢?我想當然是讓他們放鬆的玩、自由的玩了,而不是在家長的干涉和監控之下。當孩子在玩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只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其他的時間則應完全交由他們自己做主,任他們自由發揮。

②要由家長決定的

對於這玩具的選擇我想也是讓很多家長特別頭疼的一個問題,雖然個人認為有時候還是應該讓他們自己選擇買什麼樣的玩具,但對於那種什麼都想要、一看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挪不動腳,非要買到手不可的孩子來說讓他們自己做主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該怎麼辦呢?是一味的拒絕,還是一味的滿足他們呢?

其實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要給孩子做一定的參考,告訴他們這種東西是否有用,若是有用的話則可以考慮適當滿足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 但若是毫無意義或是家裡有類似玩具的話,則應該選擇拒絕。

三、關於穿用方面

①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的

對於已滿3歲的孩子來說,我們不光要開始教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穿衣服,而且關於穿衣搭配方面也可以適當的放手,讓他們自主選擇他們愛穿的衣服,只要舒適、搭配適宜即可。

②要由家長決定的

關於買穿用物品方面,我有一侄女特別有“主見”,尤其是在買衣服時非得自己做主,而這好多衣服又都是不實用的,一不答應就還各種鬧脾氣,著實讓人特頭疼,那麼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當然是必須得由我們家長出場了,這個其實和買玩具差不多,可以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得掌握在我們家長手裡,也並非說就完全否定孩子的意見,而是可以以此為參考再決定是否要買。

對於具體哪些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哪些必須由家長決定,個人認為大致也就以上這些了,只要是安全的且對孩子有益的,就還是應該賦予他們權利與機會,讓他們去自主選擇。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若是真心為了孩子好,若是你真心愛你的孩子,那麼就千萬不要去一味的干涉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們,而是應該適時的選擇放手,讓他們自主快樂健康成長!


嘟媽貝貝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永遠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當我們過度保護或者幫助孩子的時候,也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權利。

獨立不僅對於成年人很重要,對於孩子同樣很重要,其實,孩子天生就在尋求獨立,這是他們自然發展的一部分,哪些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的標準是:孩子能夠自己承擔結果的事情可以多讓他自己選擇。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特徵和喜好,獨立不僅對於成年人很重要,對於孩子同樣很重要,其實,孩子天生就在尋求獨立,這是他們自然發展的一部分,請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感受。不要代替孩子做所有的決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任。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踐中獲得成就感、積累經驗。

孩子在1歲半左右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很多事情不喜歡爸爸媽媽幫忙,要自己來做。

比如開門要自己開,電梯要自己按,飯要自己吃,玩具要自己拿...

如果您的孩子準備自己端午餐盒(當他能夠穩穩走路的時候才行),就讓他做!如果他可以自己穿褲子,請不要幫忙!他可能需要三次才能穿好,但這三次是很值得的。

也許3歲大的孩子還沒有獨立切菜的能力,但是他可以撿起蔬菜,放到碗裡,這樣您就可以將這些蔬菜倒進鍋裡。也許在您切菜前,孩子會很有興致的把蔬菜在手上,感覺一下,還會聞一聞味道。

我們可以準備幾套衣服,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也可以詢問孩子自己週末想怎麼安排,也許這些看上去都只是小事情,但是正是這些關於生活小事的決策,在鍛鍊和磨礪著孩子的判斷力和思維力。也可以擦桌子、摺衣服、洗自己的衣服等,讓他在實際中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你應該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讓他自己完成某些事情,在他完成後,給予他認可和鼓勵,讓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同時,保持覺察,隨時注意發現孩子的獨立思想和行為,及時給予回應、肯定和鼓勵,向孩子說明他的思想、行為獨立的具體表現和意義。

學習知識,養成思維習慣,能夠在個人重大事件中做決定,掌握獨立追求目標的本領,堅持不懈地迎接挑戰,最終在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中獲得成功。孩子需要從成人的世界裡完全地獨立出來。

以上配圖均來自網絡。

我是Elva,0-3歲蒙特梭利老師,邊工作,邊分享蒙氏育兒理念及方法,和家長、老師們一起解答育兒過程中的疑難困惑。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


成長中的Elva老師


你好,三歲的孩子,有很多事你要可以試著讓他自己做。讓他自己做事也能培養他自己的自主能力和動手能力。\r

比如說穿衣、吃飯、排洩、爬爬、試著走路這些都是他自己可以試著去做的,閱讀類您可以給他讀,讓他試著自己慢慢閱讀認字,這也是嬰兒期向兒童期過渡的基本能力。\r

但他畢竟只是個三歲孩子,一個人能做的事非常有限,比如說像電器類、插座等帶點危險的東西不能讓孩子碰、熱水壺、熱水也不能碰,上下樓梯最好抱著他,按鈕、手機也不能用,反正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東西對於三歲大的孩子都是比較危險的。





母嬰新視界


不涉及原則問題,不會造成嚴重後果的我覺得都可以適當讓孩子做做主,這樣有利於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三歲的小朋友正是天真爛漫,可以自主表達,初入幼兒園開始人際交往的人生新階段,這時候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如果家長比較強勢,事事只提要求,不學會蹲下來與孩子交流,我覺得這個影響會比較深遠。三歲的時候可以在一些小事上放手了,比如每天上幼兒園要穿的衣服,就可以讓孩子晚上提前挑選一下,當然還要先給孩子講,穿的衣服不能是不方便活動的等等,提前講好規則,孩子會理解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這樣做不僅能增強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己也省心不少,何樂而不為呢?


我覺得是否讓孩子做主這件事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大

人一點要想好,考慮的周全一些,就是這件事讓他做主之後,結果是不是能承受。切忌不能表面讓孩子做主,結果孩子做主之後家長又反覆引導,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這個不叫讓孩子自己做主,甚至還不如不問呢,比如說媽媽今天特別想吃火鍋,又擔心孩子不樂意,就問孩子意見,結果孩子想吃烤鴨,媽媽就開始做各種工作,最後把孩子整得特別不高興,委委屈屈地去了。其實媽媽要是不問,直接就帶孩子去並且高興地引導說“今天咱們去吃個超級好吃的大餐”,其實小孩會很開心地成全你。我之前在這方面就走了很多彎路,希望看到的朋友以此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