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商銀行是什麼性質的銀行?

毛毛35900840


有些人對信用社一知半解,信用社是怎樣產生的,要從人民公社說起,人民公社成立之後,緊接著成立三大合作社:一是農業合作社;二是供銷合作社;三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社組建時由社員入股,每一個人民公社成立一個農村信用合作社,員工是不脫產,也就是農村戶口,其性質,是集體金融組織。運作後,由誰管理呢?因為農村信用合作社搞存款,貸款,就讓人民銀行管理。一九七三年信用社體制改革,對信用社員工轉為脫產,吃商品糧。七九年人農兩行分家,由農業銀行管理。九四年和農業銀行脫鉤,成立縣信用聯社,由地級市人民銀行農辦管理。後來成立了省信用聯社,最後改為農商銀行。對其印象,人員素質差,不良信貸資產居高不下,處理不少人。


老胡63682335


農商銀行是由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社改制重新組建的,由當地政府管控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比如:北京農商銀行,就是2005年經國務院銀行監管部門批准,由北京農村信用社整體改制而成的,將當時各區縣49家獨立法人(我記得是49家)信用社,統一成一家法人單位。北京農商銀行由北京市政府管控,北京農商行的行長由市政府任免(《北京組工》雜誌上刊登過市政府人事任免就有北京農商行的行長任免)


春風和願


農村商業銀行應具有三個基本的性質:地方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中小型銀行。最初銀行成立之處叫做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為了方便吸收廣大農村地區社員閒置資金而設立,後來順應經濟金融潮流,幾經變革,改製為農村合作銀行,到今天的農村商業銀行。

第一,為什麼說農商行是地方銀行?很多人感覺農村商業銀行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是,按理說是全國性的國有銀行。其實農村商業銀行和工農中建還不一樣,全國的農商行不是一家,全部都是以市、區或者縣為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各自為政,互不所屬,成為造福一方百姓的金融機構。


第二,農商行更多的服務三農。農商銀行屬於農村金融機構,業務範疇更多的面向農村廣大地區,吸收農戶存款,扶持農業發展提供便利支持。無論改革成什麼樣子,銀行的性質不會發生變化,主要就是服務農村、農業、農民的農村金融機構。現在更多的農村商業銀行朝著綜合化的方向邁進,業務不止侷限於三農範疇了。

第三,農村商業銀行的規模屬於中小型金融機構。農村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遠不及國有銀行,甚至和12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沒法比擬,農村商業銀行定位就是中小型金融機構,業務做的是小、微、散,以零售業務為主。

如今,農村商業銀行在地方銀行中也是發展快速、前程似錦的銀行,特別是縣域金融行業中,農村商業銀行已經是首屈一指的銀行業老大,在今後的風險防控、資產處置、業務發展在希望可以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財富公元


回顧歷史,農商行是在農村信用合作社(農信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


歷史

農信社創立於1951年,以人民銀行頒發《農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準則草案》、《農村信用互助小組公約草案》、《農村信用合作社試行記賬辦法草案》等為標誌,由村民自願入股組建。到1956年,全國80%以上的鄉都建立了農信社。

此後,農信社的管理權幾次變更,先後經歷人民公社管理(1958年)、生產大隊管理(1959年)、人民銀行垂直領導(1962年)、農行代管(1979年)等階段。1984年,農信社入股組建縣聯社。到1988年,建立縣聯社2200多個,佔全國縣市總數的80%以上。

1996年8月,農信社與農行脫鉤。1997年,以《關於開展規範農村信用社工作的意見》、《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規定》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縣級聯社管理規定》為標誌,農信社改革正式啟動。

2000年7月,江蘇啟動農信社改革試點。次年,常熟、江陰、張家港三個縣級市掛牌成立國內首批試點農商行。2003年6月,試點範圍擴大至浙江、山東、江西、桂林、吉林、重慶、陝西、江蘇等8省市。當年,縣聯社出資成立省聯社,對農信社進行統一管理,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省聯社成為農信社改革的三種主要模式。2004年8月,試點範圍擴大至29個省份。2005年8月,國內首家省級農商行-上海農商行成立。2007年8月,海南省聯社掛牌,各省聯社建立完成。

2010年,原銀監會提出,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存量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製為農商行。自此,全國範圍內,農信社、農村合作銀行數量逐步減少,農商行數量逐步增加。

根據人民銀行2017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農村信用社907家,農村商業銀行1262家,農村合作銀行33家。即仍有33家農村合作銀行尚未按原銀監會要求改製為農商行。


現狀

(1)總資產

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8年6月,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農信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總資產為33.70萬億元(其中農商行預計佔比約70%),同比增長5.8%,低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均水平,佔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為13.3%,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

(2)不良率

受歷史包袱、管理水平有限、宏觀經濟下行等影響,農商行不良貸款率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且近年來上升較快。2017年末,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3.16%,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74%,2018年一季度繼續上行至3.16%。

(3)資本充足率

農商行資本充足率高於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但低於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以來,受不良暴露影響,農商行資本充足率下降較快。

(4)盈利能力

農商行資產淨利率(ROA)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由於吸收存款能力不強、財務槓桿相對較低,ROE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5)股權結構

受歷史因素影響,農商行普遍股東眾多、股權分散,既有當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有自然人、員工,普遍不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如吳江銀行法人股東多達111戶,合計持股48.59%;無錫銀行法人股東多達252戶,合計持股73.31%;如上市銀行常熟農商行,2017年末,僅第一大股東交行持股比例超過5%,前10大股東合計持股28.98%。


怎麼看待近期農商行的風險事件?

近期,農商行風險事件頻發,如:

(1)鄒平農商行

受當地中小企業互保風險持續暴露影響,2017年,鄒平農商行不良率由年初的2.43%飆升至年末的9.28%,全年淨利潤僅10萬元,資本充足率下滑超過4.5個百分點至7.12%,低於監管要求。

(2)貴陽農商行

受管理層動盪、房地產業及建築業下行導致不良暴露等影響,2017年,貴陽農商行不良率由年初的4.13%劇增至年末的19.54%,資本充足率下滑近11個百分點至不足1%,遠低於監管要求。

(3)河南修武農商行

2017年,修武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由4.50%增至20.74%,資本充足率下降超過13個百分點,直接跌為負值,淨利潤僅300萬元。

總體而言,受益於基本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農商行經營有保障,但個別農商行歷史包袱重,管理水平差,資產規模小,且囿於區域、客戶、行業等較為單一,經營較為脆弱,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足,產生了不少風險事件。未來一段時間,經營不善的農商行退出市場、被收購整合、管理層更迭等將是宏觀經濟調整期農商行逐步做優做強的必經之路。


陳米因


簡單說,農商銀行就是以前的農村信用社。

1993年《商業銀行法》發佈,隨後農村信用社從農業銀行分出。

從本質上說,農村信用社是以鄉鎮為單位組建起來的小金融企業,所以面對市場經濟大潮衝擊沒有抵抗力,因此90年代末期基本達成以縣為單位組成縣聯合社。但是縣級依舊難以抵禦風險,所以新世紀初,紛紛以市為單位組建了市級聯合社。

到此,省級聯合社無法推進,畢竟涉及到人員及稅金繳納等問題。因此,目前各市級信用聯合社改建為XX農村商業銀行。


四川達州


農村商業銀行是指由原來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經改編組建成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金融組織。2001年11月29日,全國第一家農村股份制商業銀行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成立。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在此不做官方的解釋了,簡單的說農商行是由農信社改制而來的。

農信社又是什麼單位呢?這要從它的歷史追溯。

50年代,農村的銀行營業網點改為農信社,農民將零散資金入股,但是農信社始終是官辦性質。

縣級農信社頂不住風險,農信社走向虧空,在04年的時候由地方政府拿出來資金扶持農信社,這時候農信社的性質變更為,地方性金融機構,管理權交給省級政府主導。

直到今天,部分地區經濟發展迅速,農信社跟著大潮流改制,像江蘇、廣東、陝西等城市陸續省級為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銀行。


當然想當上農商行,農信社不僅要資金充足,資源充足,在當地的風評等等都在考核之內,不是所有農信社都可以升級為農商行。

農商行就是更有錢的農信社,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用戶可能覺得手續費突然變高了,畢竟銀行是盈利為目標的“弱勢群體”嘛。


高頓說農信社


很多人把農商行和農信社混為一談了,其實他們是不一樣的,農商銀行是地方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中國目前大多數農村商業銀行,都是由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來。


用戶96454981106


農商行的前身是農村合作社;後來發展為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信用合作銀行;三者都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最後發展為農村商業銀行,性質為國有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最初每個合作社都是獨立的,後來在每個縣建立縣級聯社,最後以省為單位,建立省級聯社。


松林莫子


農商銀行是地方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中國目前大多數農村商業銀行,都是由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