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細讀《三國演義》連載,按時間梳理考證所有人物的官爵變化,之八

公元197年,漢獻帝建安二年

兗州刺史金尚

三國金尚(一作敞),東漢獻帝時委派兗州刺史,字元休,京兆人也。

沂都牧韓暹

建安元年(196年),韓暹攻打董承,董承逃往張楊處。後天子回洛陽,升韓暹為大將軍,領司隸校尉,綬與節鉞,韓暹與董承同留洛陽作護衛。韓暹幹亂政事,董承召來曹操迎天子。曹操迎天子到許昌,韓暹欲阻止,被曹操擊敗,投奔袁術。沂都牧官職沒有記載。

琅琊牧楊奉

琅琊牧官職沒有記載。

長史楊大將

羅貫中把楊弘誤寫作楊大將。楊弘,東漢末年袁術部將,任長史

振威中郎將建功侯李通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徵張繡時劉表兵援張繡,在曹洪接戰不利的情況下曹操親征,,李通帶著士卒連夜地趕來見曹操,補充了曹操的兵員令曹操有兵再戰,李通作為先鋒,回頭攻打張繡並大破之。李通被遷作裨將軍,封為建功侯,在汝南做了陽安都尉。

公元198年,漢獻帝建安三年

蕩寇將軍段煨

建安三年(198年),劉協封段煨為“安南將軍”、闅鄉侯。後官至大鴻臚。

殄虜將軍伍習

伍習,男,東漢末年人物。《三國志》記載其名為五習。原本是郭汜的部將,曾經奉郭汜的指令焚燒學舍以威逼漢獻帝。此後在郿縣反叛郭汜,並率軍襲殺了郭汜。但是沒有官職記錄。

討逆將軍吳侯孫策

建安三年,漢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大將軍太尉都督冀青幽並四州袁紹

建安三年似乎沒有袁紹接受新官職的記載。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

伏波將軍陳登

呂布伏誅後,陳登因特殊功勳進封伏波將軍,仍為廣陵太守,甚得江、淮間民心,於是有吞滅江南之志。

中郎將關內侯張遼

在曹操於下邳攻破呂布後,張遼率領自己的軍隊歸降曹操,被拜為

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琅琊相臧霸

呂布戰敗後,臧霸與孫觀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琅邪國相

車騎將軍徐州刺史車胄

曹操滅呂布後佔有徐州之地,就任命車胄為車騎將軍、徐州刺史。

儀郎趙彥

《資治通鑑》中漢獻帝時有儀郎趙彥的記載。

左將軍宜城亭侯劉備

呂布投降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其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封為左將軍

細讀《三國演義》連載,按時間梳理考證所有人物的官爵變化,之八


車騎將軍董承

官職無誤。

侍郎王子服

東漢偏將軍,受到曹操任用,但是一直忠於漢朝。

長水校尉種輯

衣帶詔的時候,《資治通鑑》記載是長水校尉,《後漢書》則是越騎校尉

儀郎吳碩

官職無誤。

昭信將軍吳子蘭

吳子蘭(?~200年),後漢的昭信將軍,參與了董承暗殺曹操的計劃,被曹操發現後處刑。

高陵太守徐璆

徐璆衣帶詔時官職是太常,沒有高陵太守記載。

書記陳琳

陳琳在袁紹幕府時期,具體官職沒有記載。

從事中郎徐勳

官職無誤。

建忠將軍揚武將軍張繡

建安四年,張繡為揚武將軍。

執金吾使賈詡

建安四年,曹操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為袁紹所佔,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

細讀《三國演義》連載,按時間梳理考證所有人物的官爵變化,之八


從事中郎將侍中零陵太守韓嵩

韓嵩事劉表為別駕,轉從事中郎。漢獻帝拜嵩侍中,遷零陵太守。

200年建安五年

太醫吉平

吉平的原型是東漢末年的太醫令吉本

青州刺史袁譚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紹將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為繼子,並讓袁譚出守青州為都督

,後曹操封其為刺史

偏將軍漢壽亭侯關羽

關羽先是被曹操封為偏將軍,白馬之圍被解後,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細讀《三國演義》連載,按時間梳理考證所有人物的官爵變化,之八


東郡太守劉延

白馬之戰時,東郡太守是劉延。

滎陽太守王植

小說虛構人物。

洛陽太守韓福

小說虛構人物。

豫章太守華歆

建安初年,獻帝下詔任華歆為豫章太守。

吳郡太守許貢

約興平元年(公元194年),許貢成為吳郡太守。建安二年夏(公元197年),朝廷已經任命陳瑀為新任吳郡太守,因此許貢之死不會晚於建安二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