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詞語解說:褒貶兩可說“霸氣”


詞語解說:褒貶兩可說“霸氣”

詞語解說:褒貶兩可說“霸氣”


“霸氣”是個近年來的常見、常用詞。我們先看兩部規範詞典的解釋:


《現代漢語詞典》:

【霸氣】bàqì【名】專橫的氣勢。

【霸氣】bàqi【形】蠻橫,不講道理。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霸氣】bàqì【名】專橫霸道的氣焰。 【形】(態度)蠻橫。


兩部權威性詞典的解釋幾無二致,顯示“霸氣”一詞帶有明顯貶義色彩,釋義中的“專橫”“霸道”“氣焰”“蠻橫”“不講道理”都是貶義詞語。


現代漢語裡的實際用法也支持這一解釋。BCC語料的歷時檢索顯示,“蠻橫霸道”一義上的“霸氣”,截至2014統計時限,一直是現代漢語裡的主流用法。例如:(以下各例引自BCC語料庫、人民網、媒體語言語料庫MLC)


壟斷行業的霸氣與霸道歷來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問題。(2000)


這樣的“父母官”為老百姓做了一點他本該做的事,便覺得自己是施恩於百姓,霸氣十足,不可一世。(2002)


群眾反映,政法機關有三氣,霸氣、牛氣、不服氣;有三難,門難進、臉難看和溝通難。(2003)


“未安裝ETC,不響應國家號召的車輛,不歡迎使用高速公路”,這句話霸氣十足,充滿了強制意味,讓人感覺不安裝ETC不但有錯,而且隨時可能會被剝奪使用高速公路的權利。(2014)


詞語解說:褒貶兩可說“霸氣”


但近年來“霸氣”一詞給人的印象好像有點轉身“退貶”了。例如:


“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1997年7月1日零時,在香港迴歸中英防務交接儀式上這一霸氣喊話在預告中的出現,令網友直呼熱血。


用“下崗”“上崗”喻指兩國在防務交接儀式上的一進一退,向世界展示我們洗盡屈辱迎來香港迴歸的豪邁氣勢,確實很“霸氣”,而且此處非“霸氣”之用不能盡其情盡其義。


大量用例顯示,“霸氣”之氣,已經成了一種自信之氣、陽剛之氣,成為要成就一番事業不能沒有的一點氣勢了:

首先要自己心裡有底,我們自己的技術一流,能力超強,即使再怎麼樣的“霸權主義”的表現也不能左右我們;再次我們要有骨氣,要靠別人吃飯是不行的;最後,我們要有霸氣,現在的中國已不是以往的中國了。


如果做官沒“霸氣”(指開拓、負責的精神),經商沒力氣,科研沒成績,那我們還憑什麼抱怨?


我們要倡導和發揚紅一師敢打硬拼的光榮傳統,不服輸,要有步兵方隊的虎氣、殺氣、霸氣


這兩年外交部的幾位發言人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他們面對國際上尖銳複雜的問題,特別面對一些挑戰性的提問,在申明中國的立場和態度時,發言中總是表現出一種盡顯大國風度的昂昂氣勢,讓世界聽到了中國的發聲。對他們表現的點贊常用一個說法叫“霸氣回懟”或“霸氣回應”:


針對這些顛倒黑白、挑起事端的言論和行徑,我外交部發言人進行了犀利回應和霸氣回懟。

外交部霸氣回懟美英涉港言論:閉嘴!收黑手!

來了!王毅部長十大霸氣回應!


“霸氣”在這裡的意思,若核之以上兩本有影響的規範詞典,可以說大相牴牾了。


顯然“霸氣”一詞已經有了被社會認可的新義。但是這一“新義”所來有自,說是“新義”,不如說是舊義的迴歸。“霸氣”的傳統用法就是褒義的,具有勇武、強悍、大格局的意思。如清代《白雨齋詞話》卷八:“東坡詞全是王道,稼軒詞則兼有霸氣,然猶不悖於王也。”再如:“魏武帝孟德詩猶是漢音,子桓以下,純乎魏響。沈雄俊爽,時露霸氣 。”這裡說的都是一種雄強剛健的風格。“至唐太宗以雄心霸氣孩撫一世,外而鞭笞剪伐無不如意,內而縱情長欲肆其所為”;再如:“昔人論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此所以服諸侯、霸天下也!有詩云:巍巍霸氣吞東魯,尺劍如何能用武?”這就是巍巍的王者之氣了。早期現代漢語中仍有類似用法,例如:


袁世凱做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因為孫中山先生把總統的職位讓給了他。這雖然是高風亮節,但是也未免太書生氣。不過這並非孫中山先生的過錯。革命之後,一定是須有

霸氣的人當政。


“霸氣”在此應該是跟優柔寡斷,遇事畏葸不前的“娘氣”相對的。


所以說,“霸氣”作為褒義詞的現代用法與其說是新義新出,不如說是“舊義”迴歸,儘管用法和語義細節稍有發展。不過追溯起來在現代漢語裡這段“迴歸”的歷史不是很長(相關細節尚需進一步挖掘)。語料反映,進入新世紀後,褒義解的“霸氣”才漸露頭角,主要還是限於媒體的某些特定的報道內容。如2003年的35例,其中褒義解的“霸氣”有11例,皆見於體育賽事的報道。(見BCC 歷時檢索)


“霸氣”明顯表現出褒貶雙重性,而且這一現象已經穩定下來,值得詞典編纂和語言規範化工作予以注意。


在一般規範型語文詞典裡,該條目的釋義可作如下修訂調整(按《現漢》分為兩個條目):


【霸氣】bàqì【名】蠻橫、霸道的表現。【名】在言語、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堅定、自信的氣勢。


【霸氣】bà·qi【形】蠻橫,不講理。【形】充滿堅定、自信氣勢的。


需要說明的是,某些辭書對“霸氣”的褒義用法也開始有所反映。《商務國際現代漢語詞典》(2015)“霸氣”設兩個義項,一個是“霸道蠻橫、不講道理的作風或習氣。”另一義項是“顯得氣魄很大”。


雖是褒貶同體,如同“驕傲”一詞,由於語境的框定作用,這種雙重性不會產生歧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