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法国写实画家柯罗的油画《蒙特枫丹的回忆》有怎样的画风特色?

影影圈圈


柯罗擅长于油画风景。他一生坚持旅行写生,写生足迹遍布整个法国及欧洲部分国家。他所在的年代(1796年—1875年),历经了欧洲艺术古典主义的兴衰到印象派的兴起。柯罗在艺术上才华横溢,善于学习,因此他的画有不同风格的整合,充分吸收各种画风的特点。

他一生画了大量的风景画,其中《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比较唯美的一幅,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教材《外国美术史》把这幅画作为封面,可见他的地位重要。我从自己个人画油画和研究美术史的角度对这幅画作点评如下:

1、整幅作品表现清晨晨曦初升的小湖边的景致,右边的大树占了近三分之二的画面,但左边在小树下动态的人物把构图巧妙的拉到平衡。在构图理论学上,植物比动物轻,动物比人物轻,活动的人物最重。这幅画从构图上堪称经典。

2、从色调上看整幅作品以灰色调为主。但颜色并不单调,无论是树叶还是草地,从细节上看颜色比较丰富。由于整幅画属于大逆光构图,在人物和树叶的边缘都点缀暖黄色,与大暗部的冷色形成对比,而分散的暖黄色相互呼应统一,做到了既对比,又协调。

3、大树和小树的造型也巧妙的富有韵律的美感,而且这种韵律的曲线都向左上角的留白处延伸,更显得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整幅画幅笔法到位,收缩有序,达到了一种唯美的意境。




易老师谈画


法国写实画家柯罗的油画《蒙特枫丹的回忆》

19世纪在浪漫主义风潮之下,一群年轻的画家,比如,柯罗、米勒、卢梭等人远离巴黎,重返自然,走进了枫丹白露森林,这些画家们抛弃早期学院派所倡导的“历史风景画”,拒绝再将“风景”当成背景,于是真正以风景为主题的风景画,从此诞生了,柯罗(1796~1875年)成为了一名知名的风景画家,

要注意的是,柯罗的风景画是属于写实主义风格,并非浪漫主义,其中,《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后期最好的画作之一,画面沐浴在柔和、弥漫的光中,这是有着高度宁静感的作品,浓缩了艺术家抒情与诗意世界的精华,画面的这一幕不是取自自然,而是结合了自然风景的关键元素,营造出完美、和谐的图像,

在画中,优雅的树、波澜不兴的广阔水平、安静的人物,这些有着柔软色彩的图案都是艺术家经常用来传达美丽、宁静的反思的作品的意象;柯罗起初是在写实主义者的传统内作画,随着他的风格的发展,作品包含了梦幻的浪漫主义内涵,其中《蒙特枫丹的回忆》这幅画可以认为是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混合风格,且充满了诗情画意。

柯罗作品《蒙特枫丹的回忆》


诗夜城主


以我个人学习研究油画,后又从事艺术类,我认为柯罗的作品也算是独特的一类,具有代表性。


第一 整体作品以灰色调为主,突出清晨小溪边水汽雾气,一个时间的交代,右边一个古老的大树,占据这个画面,也是全幅画的中心。第一眼欣赏觉得整体画幅偏右,但有左边的小树和人物一下把整体画幅拉平。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捡树叶,是整幅画的点睛之笔。空间也拉开,前景,中景,中远景,远景。

第二 整体画幅笔法到位,收缩有序,也是个人整体画风的代表,古典的,永远保持温和的一种画风,没有突亮 突暗的颜色。

总得来说,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作品。也是一个时期的代表


慧绘老师生活日记


柯罗(CorotCamille,1796~1875),法国画家,出生于巴黎,早年师从古典派画家贝尔坦,因学业的优秀而获奖金,到罗马留学,在那里住了七八年。回国后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很多风景。

《蒙特枫丹的回忆》这幅画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回忆了,带着甜蜜,还有被时光冲刷过的模样!薄薄的色彩像水墨画一样被柯罗处理的仿佛氤氲开来。朦胧的天色,淡淡的白雾飘荡在林间和湖面上,隔着时光你都能感觉到那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画面被一棵秀美的古树,像少女伸懒腰一样占据了三分之二,枝繁叶茂,昭示着蓬勃的生命力,面对着这样一棵颇具风情如舞者一样的树很难让观者不懂欣赏之心。和古树迎面相对的是一棵瘦骨嶙峋的枯树只剩下枝条,占据画面很小一角看起来分外凄凉却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构图。枯树和大树仿佛随着一阵晨风一起摇摆,仿佛在互动一样,远处湖泊,山峦,树影皆朦胧可见,恍如仙境。枯树上生长了许多木耳,树下穿着红裙的妇人,正在带着两个孩子在采集枯树上生长的木耳,夫人仰头抬臂,孩子一接一捡,为此地自然风景添足了人间见烟火之气。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整个画面并不是很复杂,却充满诗歌一般的韵律和节奏,从枝枝叶叶中好似能听见悠扬的歌声和甜蜜的回忆。



墨色之境


  蒙特枫丹位于巴黎北方桑利斯附近,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画家曾去过那里,被这仙境般的美景所倾倒,这幅风景画就是对那里美丽景色的回忆。在乡村的湖边,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气,朦胧一片,温润的花草和林木的枝叶吐露着芳香,被风吹斜的古树覆盖画面大部空间,另一棵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画面中间景色是一片平滑如镜的湖面,透过薄雾的阳光洒在湖面和草地上,四处绽开的小花,映衬着茸茸绿草,更显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科罗喜欢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点缀人物活动,使自然与人构成艺术生命的整体。在这幅景色中,他画了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子正仰首摘取小树上的野果,树下有两个孩子,女孩低头采撷草地上的野花,男孩手指树上的果子。在这幅画中仍含有古典主义的意蕴,如黄金律的构图和均衡,但更多的是画家的真情实感,科罗作画爱添加枯枝,枝条曲伸多姿、轻飘摇曳,犹如美人翩翩起舞。色调轻柔,景物虚实中层次丰富,如梦如幻。科罗多用暖色铺染画面,爱用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为这类色调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和弥漫的云雾更具朦胧诗意。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1796年他诞生的那一年,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和拿破仑战争之间的过渡时期。他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柯罗的一生就像是一首才华横溢的优秀诗篇。

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柯罗一生创作了3000多幅油画,其中大部分是描绘田园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新颖,明朗,清俊,柔美,散发着诗一样的情趣。这与他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悉心领会大自然一丝一微的变化不无关系。《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

画面上出现的,不仅是树木和池塘、人物和草地,而且还回荡着一支美丽的晨曲,像莫扎特的抒情乐章一般扣人心弦。画中表现的是柯罗对奥瓦兹河畔莫隆维尔附近蒙特枫丹丛林的美好回忆:晨雾笼罩的河面和倒影,都融溶在一片银灰色调之中,秋色中的橡树,呈现出暖调的橄榄色,母亲带着孩子在水边采摘落叶,银灰色和橄榄绿组成画面的主调,充满宁静、温馨而又亲切的感情。树木右大左小,失之布局均衡,但人物的陪衬却引起观众视线的移动,使画面产生视觉平衡,显示出了画家独特的构图技巧和丰富的想像力。远景利用早晨还未完全散去的晨雾,使林边的湖面和树影朦胧迷离,更增添了林间早晨的幽静感和抒情意味,充满着迷人般的诗意。人物富有生气和寓意,从而呼应了主题。


聚击手


《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的代表作品。

他经历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的兴衰,所以柯罗的作品拥有混合色彩和艺术表现风格。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风格的话,他在40岁以后,画风倾向于巴比松画派。因为他的作品崇尚自然,拥有自然写生的美感,堪称是艺术创作史上独具奇趣的画家。



美术美学的关注


柯罗,法国画家。擅长风景画和肖像画。1796年7月16日生于在巴黎一个时装店主的家庭,1875年2月22日卒于同地。年轻时一度从商,26岁经父亲同意才去学画。先后从师画家E.米夏隆和历史画家贝尔坦。在后者的影响下,柯罗一生中作过一些继承普桑传统的历史风景画!

《蒙特枫丹的回忆》是柯罗的代表作,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倾斜的树干,我们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女,正在采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纤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困苦。

这是柯罗晚期最成熟、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典型作品。画面上出现的,不仅是树木和池塘、人物和草地,而且还回荡着一支美丽的晨曲,像莫扎特的抒情乐章一般扣人心弦。画中表现的是柯罗对奥瓦兹河畔莫隆维尔附近蒙特枫丹丛林的美好回忆:晨雾笼罩的河面和倒影,都融溶在一片银灰色调之中,秋色中的橡树,呈现出暖调的橄榄色,母亲带着孩子在水边采摘落叶,银灰色和橄榄绿组成画面的主调,充满宁静、温馨而又亲切的感情。树木右大左小,失之布局均衡,但人物的陪衬却引起观众视线的移动,使画面产生视觉平衡,显示出了画家独特的构图技巧和丰富的想像力。远景利用早晨还未完全散去的晨雾,使林边的湖面和树影朦胧迷离,更增添了林间早晨的幽静感和抒情意味,充满着迷人般的诗意。人物富有生气和寓意,从而呼应了主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