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朋友總是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但是去各種醫院查都查不出來有問題,是不是心理的問題應該怎麼辦?

遺落的舊時光


朋友總是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但是去各種醫院查都查不出來有問題,或許可以考慮去精神科就診。

在精神科,這種缺乏陽性檢查結果的疾病被稱作軀體症狀障礙,也就是之前我們聽到的軀體化障礙。歐洲國家調查研究,命名其為醫學無法解釋的症狀。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此病的發生率在普通人群為4%-10%,約20%的患者存在軀體不適但找不到器質性病因,在各專科門診就診率高達50%,其中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

軀體症狀障礙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個症狀,也可能存在多個症狀,令人痛苦,影響正常生活,最常見的症狀是軀體疼痛(包括頭、肌肉、關節、腹部、胸背等部位),也可能涉及多系統的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心悸、胸悶、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在兒童中,最常見的是反覆發作的腹痛、頭痛、噁心和疲乏。


患者表現出對自身軀體症狀過分的擔心和關注,在求醫行為方面表現為高度的求治慾望,但這種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很少能減輕個體的擔憂。最後導致患者頻繁、多學科的就醫,從而造成痛苦和疾病的負擔進一步增加。

一,心理治療是關鍵:避免過度的檢查,讓患者知道,排除軀體疾病,使之降低對疾病的焦慮;心理治療方面支持認知治療和正念治療。

二,藥物治療:當然,對於大多數個體來說,單純的心理治療已經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很多時候,精神科醫生會選擇藥物+心理治療。當前治療軀體症狀障礙最常選用的藥物是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這兩種要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但因為能增加腦內去甲腎上腺素能,從而增加機體對於疼痛的閾值。


三,有學者認為此病根本在於焦慮,而上述兩種藥物起效時間可能需要1周-10天,所以,前期可以合併苯二氮卓類抗焦慮藥物,可以選擇勞拉西泮、奧沙西泮等。

軀體症狀障礙一般是慢性的,症狀的進展及緩解可交替出現,經過有效治療後患者可達治癒標準。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精神科汐煒醫生


我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在2018年夏天,我感覺到胸部刺痛,高燒不退,這種狀況大約半個月左右發作一次。我兒子是醫生自己家開診所,我發病的時候,兒子針灸或者打吊瓶退燒,一般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就好了。

可是過一階段還是會發病,兒子帶著我到當地的縣醫院去檢查,經過抽血化驗,做彩超ct後住院治療。結果住了一個禮拜,我也沒有發病,醫生說我沒有啥病,我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可是過了半個月左右又發作,一直到了2019年春節,經人介紹我到了長春市醫大一院。又經過抽血化驗,做彩超ct等等,確診為膽管結石,需要住院手術治療。

一共住了18天醫院,花了10多萬元錢,這經歷使我終身難忘。從手術室出來,我身上插著管,帶了7個帶。如果我夏天剛剛發病的時候就治療的話,有可能不用做手術,3天就能出院,也花不了多少錢。

看病還是去大醫院,畢竟人生只有一次。題主說的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我想有病還是聽醫生的,如果確實身體沒有毛病,再去看心理醫生。


劉井隆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朋友總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查又查不出來,這是應該是情緒病,夢有所思,心有所想一個人整天想想事情想多了,沒有毛病也會出毛病了!!

說說我的經歷了,去年夏天我有過這樣的情況,總覺得哪裡不舒服,不想還好一想渾身不舒服,一一難受心裡緊張,後來跑到醫院去做檢查,化驗血,血常規血壓都沒問題,醫生說讓放平心態,情緒平和就好了,可是我自己回家了還是胡思亂想,總覺得自己那個器官有病了,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到過春節。

今年夏天的時候又有這樣的情況,心裡煩躁不舒服,做什麼提不起勁愛發脾氣,我以為自己更年期到了[捂臉][捂臉],關鍵後背還疼,無意中電視裡面說後背疼會的癌症,我當時頭一下子冒好多汗,趕緊百度搜索後背疼的問題,不搜還好一搜全是毛病,後來自己嚇自己趕緊去醫院找專家看,我說後背疼是不是要得大病了,我需要做什麼檢查,醫生說你這麼年輕能有什麼病啊!可是我說我最近疼了好久了,那個醫生說我想我想太多了,也沒有給我開什麼檢查的單子。[淚奔][淚奔]

後來他給我講他年輕時的下鄉實習的經歷,說他年輕時也愛多想,整天沒事懷疑自己得什麼病了,在醫院實習做儀器檢查,出來一個是肺癌,他懷疑自己的肺癌了,出來一個得肝癌的他看到痛苦的表情,他懷疑自己得了肝癌,他覺得他也有這些症狀,後來他把這些給他的老師說了,老師罵他一天一天的太閒了胡思亂想。

後來他告訴我,他把自己的心態改變了,不在亂七八糟的想其他,坦然面對一切,慢慢的心態好了,身體方面也好了,他也說我要有個好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原因就是想的太多了。






農村彩虹在西北


壓力大,焦慮症,親身經歷過,身邊幾個做生意的朋友也有過,基本上我們都去過縣、市、省、北京各大醫院檢查,沒有任何器質病變,成天怕死,到醫院就覺得安全,吃藥沒用,只有自己調整心態,該放下的放下,錢掙不完的。還有一種是抑鬱症,剛好相反,是想死。


瞎哥心亮


可以考慮是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有這樣幾種可能的問題:

神經症:患者在患有焦慮性或抑鬱性等的神經症時,會出現軀體方面的症狀,比如焦慮症患者會出現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症狀;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疲憊無力、心悸、胸悶、難以治癒的消化系統問題、各種疼痛、便秘、貪食或者厭食引起的體重過重或過輕、入睡困難或早醒等軀體症狀。神經症患者多伴有情緒問題,比如焦慮症患者常感到莫名的焦慮不安,抑鬱症患者持續的情緒傷感、焦慮、鬱悶,心情煩躁易怒等等。

軀體化症狀:性格內向、壓抑的人或者孩子,有心理問題了更容易以軀體化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腹痛、噁心、頭暈、胸悶等等。情緒問題不明顯。很容易被當做軀體疾病而就診,經各項檢查又沒有問題。

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先試試自我調節: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健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等都不錯;聽聽悠揚舒緩的音樂;放聲唱幾首搖滾歌曲;跟家人朋友見面接觸交流;遊歷名山大川等等。

如果自我調節不奏效或者實施困難,需要儘早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不指望拖扛一段時間自己就會好,心理問題從生活中來,每天都在生活,問題會一天天越積越多,時間長了給治療帶來難度,自己也承受更多痛苦。


心理專家劉愛民


典型的焦慮症。

第一,如果覺得不舒服,首先還是應該去醫院全面檢查一下,確定沒有器質性問題。

第二,家人要多陪伴,疏導情緒。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壓力太大,造成潛意識裡面的一種迴避,逃避心理,從而產生焦慮情緒,對一般比較正常的身體反應進行放大!家人一定要多陪伴,想辦法瞭解壓力或焦慮根源,疏導情緒。

第三,規律作息,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控制慢性病。強健的體魄是對抗一切生理及心理問題的基礎。

第四,換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換一個職業。旨在拔出心理壓力。

第五,不斷學習,瞭解自己,瞭解自己身體的反應,瞭解心理學基本的嘗試,明白了,就不會恐慌!

第六,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如果沒有身體問題,可以掛號看神經內科或者心理科,由專業醫生來判斷是不是植物神經、內分泌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是,該用藥就用藥!

作為朋友,可以多開導,勸解,陪伴。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一般都能好!


Lily姐的小心心


先去靠譜的大醫院做個詳細檢查,如果真沒有什麼大事,建議考慮一個可能:


這是上次在杭州的報紙上看到的,說醫院有個專門的科室,叫疼痛科。就診的人,就是這種全身各個地方莫名其妙疼痛,但檢查卻檢查不出結果來的人。報紙上的那個案例,跟你朋友有點像,也差點去看心理醫生了。如果你朋友符合這種情況,建議他去專門的疼痛科看看,醫生會給結論的,


南極北極


您好!

我是蘇蘇心理諮詢!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朋友總是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但是去各種醫院查,結果都沒有查出問題,因此,可以初步排除器質性病變。

有一種心理疾病叫疑病症,得這種心理疾病的患者總是懷疑自己有軀體疾病,並伴有軀體不適症狀。

這種病的發生,一般有以下三種因素相關:

一:人格特徵:

患者人格基礎孤僻,固執、內向、過分關注自身、敏感、以自我為中心、自戀、興趣狹窄、膽怯、脆弱、暗示性強。

二:社會環境因素:

患者的親戚、朋友死於某種疾病,因而懷疑自己也有某種疾病,進而出現疑似症狀。

三:軀體因素:

青春期或更年期人群中會出現的一些症狀。

四:心理因素:

知覺和認知系統異常會對一些軀體感覺做出不恰當的解釋,導致疑病症。

建議帶他到當地醫院心理科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蘇蘇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一種極端表現,稱之為疑病症。

疑病症又稱疑病性神經症,目前歸類為軀體形式障礙中,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病人訴軀體症狀,反覆就醫,儘管經反覆醫學檢查顯示陰性以及醫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學解釋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本病多在50歲以前發病,為慢性波動病程,男女均可發生。

發病原因

1.人格基礎

孤僻、固執、內向、過分關注自身、敏感、自我中心、自戀、興趣狹窄、膽怯、脆弱、暗示性強的人格特徵可成為疑病症發病的人格基礎。

2.社會環境因素

得知自己親屬或朋友死於某種嚴重疾病,就會懷疑自己也步其後塵。見到別人得肝癌,就會覺得肝區不適。醫生的不恰當言論,過多的醫學儀器檢查,不必要的過分治療,不必要的手術等等都可能促進疑病觀念的產生。

3.軀體因素

處於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現一些軀體感覺上的變化和自主神經不穩定的症狀,如心悸、潮熱、生殖器官的發育或萎縮等,對這類生理現象的不合理認知會促成疑病觀念的產生。

4.心理因素

有人認為此病起因於知覺和認知異常。患者的認知系統會對一些軀體感覺和變化做出不恰當的解釋,導致疑病觀念。

在排除軀體疾病、診斷明確之後,應該建議患者停止各種不必要的檢查。疑病症的治療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治療。

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開始要耐心細緻的聽取患者的訴述,讓他們出示各種檢查結果,持同情關心的態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在患者信賴醫生的基礎上引導患者認識其疾病的本質不是軀體疾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在認可接納患者確實存在明顯軀體不適感的基礎上,對疾病的性質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避免糾纏於討論症狀本身。另外,環境的轉移,生活方式的改變,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可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引導患者做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也可獲得一定的改善。

森田療法對消除疑病可有一定作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可提供新的信息,幫助患者改變對症狀的看法,從使患者能認識到引起這些軀體症狀的真正原因。

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抑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可使用抗焦慮與抗抑鬱藥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苯二氮卓類藥物等。對於確實難以治療的病例可選用小劑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喹硫平、利培酮等以提高療效。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整天焦慮,身體哪裡不舒服就以為得了不好的病了,這是怎麼回事?

你這個問題,在心理學臨床上,叫疑病症。

疑病症,顧名思義是懷疑自己得了什麼治不好的大病,絕症,屬於神經症,臨床也有叫軀體形式障礙或軀體化障礙,在這類病中,懷疑心臟病的最多,其次是癌症,再往後就是狂犬病、艾滋病等。

以懷疑心臟病為例,說明疑病症的形成過程和康復方法,首先這類病人個性敏感多疑,以前瞭解明星、聽說過誰誰心臟病死亡了,或家族中有人是心臟病,在某次加班、熬夜、喝酒、生氣等,造成心慌、呼吸困難的時候,大腦中閃現,我是不是心臟病,想起以前誰誰猝死的消息,在大腦形成條件反射,或者難受的時候到醫院檢查沒事,回來百度,百度說的和自己的症狀相似,越想越怕,形成條件反射。

康復的方法,讓患者本人清楚條件反射的原理,瞭解條件反射建立以後形成自動化思維,自動化思維自動運行導致無緣無故的有症狀,再結合醫院的多次檢查結果,讓本人知道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再用反覆暗示的方法,有症狀就暗示自己身體是好好的,慢慢的症狀就會消失。

植物神經紊亂,有暗示功能,就是你覺得哪裡有問題,哪裡的植物神經就紊亂厲害,症狀就重。

但最重要的是性格的優化,不斷提升自信,讓自己的內心強大,抗打擊的能力就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