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满月的婴儿攒肚怎么办?

婼茜芸姻


首先对宝宝攒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训练宝宝按时大便,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给宝宝多喝水或多喝奶,期间还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辅食。

3.每天对宝宝的腹部轻柔的进行按摩,促进宝宝消化道的蠕动,增强宝宝肠胃的消化机能。

4.可以对宝宝的肛门进行刺激如推按肛门、用消毒棉签沾上植物油刺激肛门等方法,以达到促进排便的效果。

其次各位家长要清楚攒肚的原因:它的出现是因为宝宝满月之后,消化系统比刚出生有了更好的完善,对母乳的消化更好,使食物的残渣变少,使宝宝不足以产生排便反应,这是正常的反应,通过以上的方法基本可以消除宝宝的攒肚。





沫之雨儿


如果你能确定是攒肚而不是便秘,那就等等看吧,但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助宝宝促进肠胃蠕动。

  • 揉肚子。这是孩子她姥姥在那会用的一个方法,先用力把双手搓热,然后掌心贴着宝宝的肚脐处,做顺时针转圈动作。要注意动作的力度。

  • 用药。如果观察到孩子拉大便时比较费劲,建议咨询下医生,看是否需要吃点益生菌。

攒肚子和便秘的区别。

我家彤宝刚出生那会儿,也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她姥姥和奶奶说是孩子在攒肚子,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攒肚子”这个词,但彤宝的表现却让我总觉得和便秘很类似,于是儿保体检时问了问医生。

  • 从大便的颜色、性状上来看,攒肚子时是正常的;而便秘时大便会发干、发黑。

  •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攒肚子时孩子拉臭臭时表现正常,另外饮食也正常、体重也正常增重中;而便秘时,孩子拉臭臭时会很难受、会感觉他很用力,甚至出现肛裂出血的现象。

宝宝出现疑似攒肚子现象时,妈妈需要做什么?

是便秘还是攒肚子,一下子也看不出来,需要几天的观察:

  • 母乳的妈妈需要注意看看自己近期的饮食结构是不是有改变,或者吃了以前不吃的东西;可以多喝点汤,多吃点蔬菜、水果。

  • 吃奶粉的宝宝,家长则可以试试调的希一点。


小宝宝不会说话表达,一切只能靠家长的观察,看看他精神状态怎么样,攒肚子时的孩子精神状态是好的,而便秘的孩子则可能出现不舒服的表现。


彤宝妈妈爱彤宝


婴儿攒肚子很正常。我家宝宝是吃母乳的,现在3个半月。记得她还没满月的时候,就开始攒肚子了,有时候三四天都不便,家人很是着急,所以题主的心情,可以理解,生怕孩子不舒服或者便秘。

攒肚不是毛病,怕的是宝宝便秘不排便。

01


从宝宝自身做起

母乳喂养的宝宝攒肚子,你会发现孩子胖得很快,胖乎乎的相当可爱。但婴儿不便便,还是让人担心的。

首先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果能吃能喝能玩,换句话说,宝宝该吃吃,该喝喝,那就说明宝宝身体状态没有问题。所以家长再等等。

其次听听宝宝肚子是否有咕噜咕噜的声间,如果宝宝肚子不舒服,会影响孩子进食,严重的他会哭闹。

再者注意看宝宝是否有排气,就是放屁是否通畅。

02


从妈妈做起

我爱人母乳不好消化,就是通常所说的奶硬。

所以中医告诉她,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别吃猪肉,可以少量吃点牛羊肉。

因为妈妈吃啥,宝宝就是在吃啥,所以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排便规律,妈妈要注意饮食。

我爱人现在每天,两餐素,一餐加点牛肉,苹果一天一个。


03


我家小宝

就是上周的事,我家宝宝肚子胀气了,吃积食了,三天不排便便,整得我妈都坐不住了,生怕孩子的肠胃有问题。

观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给母乳都不吃了,而且小肚鼓鼓的,还不拉便便,还有就是俯趴的时候,抬头无力。

我们去了医院检查,还拍了B超,说是检查是否有肠粘连或者肠套叠,说的吓死人了。

我姐夫是中医,告诉我,给孩子吃了三天的妈咪爱,然后把手搓热,给宝宝做顺时针揉腹按摩,同时白天给宝宝做运动操,增强宝宝肠胃强劲的消化功能。


记得宝宝拉便便的时候,我爱人和我妈都乐坏了,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现在宝宝恢复正常了。如果题主的宝宝没有上述问题,可以再观察观察。


欢迎[关注]@杨杨爸亲子驿站,我是杨杨爸,探索育儿之道,轻松育儿,做有心爸妈。

杨杨爸亲子驿站


宝宝满月之后,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排便少或很长时间排一次便的攒肚现象。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攒肚的想象,它的出现是因为宝宝满月之后,消化系统比刚出生有了更好的完善,对母乳的消化更好,使食物的残渣变少,使宝宝不足以产生排便反应,这是正常的反应,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宝宝开始攒肚之后,排便规律会发生改变,排便次数会由原来的一天几次变为2、3天一次,甚至于7天、10一次。


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反应会有很大的区别,家长要学会正确区分。


攒肚的话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劲,精神状态一切都很正常。

但如果是便秘,宝宝的便便就比较干、硬,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宝宝出现攒肚想象,爸妈们可以采取合适的措施。


1、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2、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3、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膏掌柜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这是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同时也说明妈妈的母乳或者奶粉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如何辨别攒肚和便秘

攒肚的宝宝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是攒肚与便秘的关键区别之一。二者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攒肚的宝宝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攒肚怎么办?

宝宝攒肚虽然不是病理现象,但也需要宝妈帮忙做一些调整。因为好的排便习惯可以预防日后便秘的发生。调理宝宝大便次数,宝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搓热,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2、适当多喝水。

当宝宝攒肚的时候,可以遵医嘱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这种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3、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遵医嘱用油质外用药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总而言之攒肚并不是一种病理现象,与便秘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宝宝的成长和饮食的逐渐规律,攒肚的现象会渐渐减少,宝妈不必太过担心

等宝宝三岁之后就可以培养他学习的兴趣啦,我儿子也是这个时候开始认的字,一开始用了各种方法培养她的兴趣,没想到最有效的还是用Apipi,不要担心手机对眼睛不好,里面能设置学习时间,培养用眼习惯。你百度搜索【猫小帅识字】、挺不错的,我儿子用了1年多了,认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别喜欢,还经常要给本宝妈讲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辣眼睛的大脑斧




很多宝爸宝妈可能都会遇到新生儿宝宝在满月左右都会出现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这可急坏了宝爸宝妈,听说宝宝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攒肚子的现象,有的父母稍稍放了心,可有的父母却担心,万一是宝宝积食了呢?

那么,宝宝攒肚子和积食该怎么鉴别呢?



什么是攒肚

攒肚是指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导致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导致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叫攒肚。

注意:攒肚的宝宝精神好,吃奶好,肚子软,而且有正常的排气。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攒肚以及持续多久

一般来说,宝宝是在满月后开始攒肚,因为宝宝满月后消化能力提高,能够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导致排便量减少。 宝宝攒肚持续时间打给维持一个月左右,其中会因宝宝体质不同而有些微差异。

具体时间为:宝宝在满月前后到宝宝两个月大这段时间。


宝宝攒肚的原因

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宝宝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宝宝攒肚说明了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那我们该如何辨别攒肚呢

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就是攒肚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宝宝攒肚,宝爸宝妈应该做些什么呢

宝宝出现“攒肚儿”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

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对于宝宝攒肚,家长们还可以这样做:

☞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 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 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 可以尝试中医推拿按摩背部。

以上就是关于宝宝攒肚子的有关知识,宝爸宝妈们新技能get到了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我是淮山,专注儿童健康知识,传播医学正能量,欢迎点赞关注,一起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淮山育儿


宝宝出现“攒肚儿”只要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糊状),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但宝宝不配合不可勉强;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医生小艾


【什么是攒肚?攒肚与便秘的区别?】

孩子2~3天,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就是攒肚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爱美Sammi


宝宝满月之后,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出现排便少或很长时间排一次便的攒肚现象,这时家长就非常担心,怕是宝宝上火排不出来或得了别的肠胃性疾病,又不敢给宝宝用药,那么满月宝宝攒肚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宝宝攒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训练宝宝按时大便,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给宝宝多喝水或多喝奶,期间还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辅食。3.每天对宝宝的腹部轻柔的进行按摩,促进宝宝消化道的蠕动,增强宝宝肠胃的消化机能。4.可以对宝宝的肛门进行刺激如推按肛门、用消毒棉签沾上植物油刺激肛门等方法,以达到促进排便的效果。

其次各位家长要清楚攒肚的原因:它的出现是因为宝宝满月之后,消化系统比刚出生有了更好的完善,对母乳的消化更好,使食物的残渣变少,使宝宝不足以产生排便反应,这是正常的反应,通过以上的方法基本可以消除宝宝的攒肚。

最后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反应会有很大的区别,家长要学会正确区分,如出现排便哭闹、睡眠不好、容易烦躁不安、大便颜色不对有硬结等现象,那肯定不是正常的攒肚,这时家长要尽快到医院就诊检查。


食纳佳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同时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分解动作

第一节:乾坤大挪移式

按摩手法:以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轻抚。一圈为一回合,做4-8个回合即可

第二节:推心置腹式

按摩手法:1、两手交替向下轻抚,以八拍为一组,做两组;

2、双手往下轻抚,以八拍为一组,做两组。

第三节:蹬单车式

按摩手法:1、两腿交替往腹部蜷缩,以八拍为一组,做一组;

2、双腿同时往腹部蜷缩,以八拍为一组,做一组;

第四节:触膝式

按摩手法:单手单膝交叉相处,以四拍为一组,做一组

只要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精神有活力、体重正常增加,无须特别医治。排气操只适合小月龄宝宝做,一定要在吃奶半个小时后做,不然会吐奶。

如果宝宝长时间不排便只是放屁,或者所放的屁有酸臭味,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消化不良所致,适当减少奶量进行观察或者询问医生。[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