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英國沒有皇家陸軍?

貓鯊22


其實英國陸軍跟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沒有半點關係,英國陸軍的前輩們同克倫威爾可是有弒君的血海深仇,而且查理二世復辟之後新模範軍就被解散,英國陸軍同新模範軍之間沒有半點繼承關係。但是英國陸軍沒有皇家頭銜,同議會和國王之間的爭權有關。

現在英國皇家就是一個榮譽頭銜,因為在19世紀之後英國已經建立完全的君主立憲制,國王和議會的關係已經不再劍拔弩張,所以皇家頭銜的授予完全依據君主的自由裁量權,議會也不在干涉國王對軍隊授予皇家的頭銜,所以20世紀英國空軍建立後就立刻擁有了皇家空軍的名號,而陸軍卻因為歷史原因,沒有獲得皇家陸軍的稱號,但是陸軍下屬的一些軍事單位則因為功勳或者其他特殊意義被授予皇家稱號。

英國早期並沒有常備軍團,凡有戰爭英王都是動員一個個封建領主帶領旗下的騎士和民兵參戰。海軍也同樣如此,都是由民兵組成。所以一直到16世紀之前,英國都沒有皇家軍隊,直到16世紀,英國才開始組建常備海軍,皇家海軍因此成立。
海軍之所以是皇家海軍,那是因為皇家海軍是國王組建的,但是議會里的議員老爺們擔心國王掌握軍權就會威脅議會,所以皇家海軍只能對外作戰。與此同時,國王也很難再組建一支常備陸軍。直到17世紀英國介入三十年戰爭,英國才想起仿照歐陸陸軍建立一支常備陸軍,但是由於議會的反對,常備陸軍也只能是對外戰爭的遠征軍,所以國王為了軍權和議員也撕破了臉。

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為了解決軍費問題而召開議會,議會卻想解除國王的軍權,所以國王和議會徹底撕破臉,雙方几乎同時仿照歐陸陸軍組建了常備軍。其結果也很簡單,議會陣型由克倫威爾統帥的新模範軍戰勝了國王,並把查理一世給宰了。
但是克倫威爾很快又和議會翻臉,問題和之前一樣,只不過克倫威爾取代了國王的角色。和議會撕破臉的克倫威爾憑藉強大的新模範軍解散議會,自認護國公,為了應對對外戰爭擴建了海軍。此時海軍姓了克倫威爾而不姓皇家,海軍除了要對付荷蘭和西班牙,還要負責追殺追隨查理二世的流亡者。所以說,相比於同克倫威爾沒什麼直接關係的英國陸軍,海軍反而和王室有著不小的仇恨值。

但是克倫威爾死後,對克倫威爾充滿了仇恨的議會解散了新模範軍,並迎回了查理。只不過由於王室復辟以及英國的海外利益,海軍重回王室的懷抱,並恢復了皇家海軍的頭銜,而陸軍還是老問題,因為有了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的前車之鑑,議會堅決不允許王室掌握常備陸軍。所以,英國陸軍只保留了少數負責對外作戰以及國王衛隊的常備軍團,只有幾千人,同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也沒有繼承關係,都是查理二世的嫡系部隊,比海軍還親。

但是議會不會允許國王和陸軍關係那麼好,所以出於政治考慮,查理二世也不會給陸軍皇家陸軍的稱號。但是英王個議會之間圍繞陸軍軍權的問題的一直都鬥得你死我活,英王也一直在堅持擴充陸軍。但是光榮革命當中,英國陸軍只要少數人宣佈效忠詹姆士國王,所以政變很順利。直到議會權利法案出臺,英國陸海軍軍權都被議會收走,國王只是名義上的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所以,雖然陸海軍宣誓效忠國王,但是軍費需要議會審批撥款,尤其是陸軍


常備部隊每年都要在議會那裡有一個過場來維持,軍隊的擴充裁剪都需要議會來拍板。所以,這個時候英國陸軍徹底和皇家陸軍無緣,而且由於英國的地緣優勢,曾經背叛國王的皇家海軍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為大英帝國開疆拓土建立了赫赫武功。
同時,海軍還成為英王炫耀武力的工具。所以當年的海軍叛逆坐實了一等人的地位,而陸軍坐實了二等人的地位,現在是三等馬鹿。所以三等馬鹿只能看著海軍叛逆和後來的空軍獲得皇家稱號直流哈喇子。

所以,英國陸軍沒有皇家稱號同英國曆史上國王和議會的政治鬥爭的結果,根本不是因為克倫威爾宰了查理一世。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近代英國陸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是以國王的皇家禁衛團形式開始的。1661年2月,國王查理二世復辟之後把自己流亡時期護衛他本人人身安全的皇家衛隊與克倫威爾的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合併,發展為英國近代陸軍的雛形。

英國陸軍沒有“皇家”二字,最廣泛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英國內戰期間在英國君主與英國國會的一系列鬥爭中英國陸軍總是站在英國國會一邊,被英國皇室厭棄,所以沒有“皇家”稱號;另外一種是由於英國陸軍在內戰中犯下了殺死國王的大逆之罪,查理二世復辟後便剝奪了陸軍原有的皇家稱號。

但實際上正如第一段的歷史敘述,英國保王黨與議會的內戰中,常備陸軍此時尚未建立,近代陸軍的雛形是在國王查理二世復辟之後建立的,根本不存在因為殺頭而剝奪“皇家”稱號的理由。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在英國陸軍中,有大量以“皇家”命名的軍事單位,例如第1皇家坦克團、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近衛團、皇家威爾士團等等。

英國陸軍沒有“皇家”二字,首先是英國限制陸軍的傳統,因為英國認為國家不應該存在常備陸軍,或者維持最小規模的常備陸軍,如果發生戰爭則是臨時招募。而將常備陸軍冠以“皇家”的稱號,會讓英國覺得有王權的威脅。但同時處於榮譽和傳統,聽過王室又能夠以“皇家”命名一些團級小單位。

其次反映的是近現代軍隊發展的結果。人類有了戰爭,陸軍及陸戰就長期佔有決定性的戰略地位。儘管歷史上軍隊曾使用船隻戰鬥,也有水師的說法,但其地位從屬於陸軍,人數上也大大小於陸軍。英國海軍是在1660年查理二世時開始重建,而當時的規模是40艘船,3695名水兵,從人數上看,這恰好是團級單位的規模,因此就按照陸軍的慣例,對海軍這一小單位冠以“皇家”稱號。這對皇家空軍的稱號也是一個道理。


哏都太尉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以下內容僅是個人的一些簡單淺顯的資料彙總和分析,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互動和探討: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號稱擁有最強的武力,英勇的皇家海軍曾經在日德蘭海戰中爭得一份夕陽的餘暉;神勇的皇家空軍的曾經在不列顛空戰中,抗擊過鐵翼,但是,怎麼偏偏沒有皇家陸軍呢?

(荷蘭就有皇家陸軍)


當然,很多人說皇家陸軍是被人剝奪了封號。可實際上,就算擁有悠久歷史的英國,海陸空三軍的編制,才100多年的歷史,搞得這麼“引經據典”的太不正常了。實際上,英國的陸軍部隊,最初起源於內戰時期(1642年至1651年),在之前英國沒有常備的陸軍,更多的應該是“民兵”-受到徵召後組成農民軍隊。而一直到了英國內戰結束後,才有了一隻常備的陸軍。

如果想要建立軍種,其核心要素包括:領導機關、固定編制、還有預算!如果英國內戰不結束,上述要素是不可能湊齊的。而且,就算是這樣,陸軍中的步兵、騎兵、炮兵都是各自獨立的軍種,本身就存在芥蒂。對比海軍、空軍,陸軍本身顯得太鬆散了而且缺乏正規化和職業化。同時,最早的海軍能夠稱得上“皇家”,是因為而其費用由亨利八世國王直接支付。人家自掏腰包,當然可以命名了!空軍也差不多,其主要支持者是喬治五世,自然都可以冠名“皇家”。

相對於整個軍種被稱為“皇家”,陸軍中其實也有“皇家”開頭的部隊,出名的皇家威爾士團、皇家廓爾喀來復槍團、皇家炮兵團等等。到了現代,“皇家”不過就是個虛頭,女王也是“虛位”,更沒有辦法給部隊加上“皇家”二字。因此造成了,只有皇家空軍和海軍,而沒有皇家陸軍的情況。

PS:還有一個“皇家”開頭的部隊特例,就是“皇家警察”,英聯邦內有5個這樣的警隊,這個也算是讓女王怒刷存在感的例證吧。


軍事天地


英國軍隊,在英國官方被稱為“女王陛下的軍隊”,按照英國憲法規定被稱之為“皇軍”,可不要和日本二戰時期的皇軍所弄混淆,英國的皇軍是由英國君主擔任海陸空三軍的統帥,但實際管理權由英國國防部的國防委員會來掌管。

這三軍分別是英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用“皇家”來冠名無疑於代表著榮耀,那麼有趣的是,為何最常規的陸軍沒有冠以“皇家”的頭銜呢?

先說一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海軍對於英國而言至關重要,早在公元9世紀時期的阿爾弗雷德大帝就已經開始建造海上軍艦,所以事實上和絕大部分人料想的不同,英國皇家海軍是三軍中最為古老的軍種,這也奠定了英國以“海軍立國”的身份。皇家海軍是三軍之中地位最尊崇的,被稱之為“高級軍種”,相當於日本的“一等海軍人”。

皇家海軍的名聲,最顯赫之時甚至能夠掩蓋“英國”,在19世紀很長時間人們稱呼英國海軍直接為“皇家海軍”,國家名稱都能省,“皇家”二字不能省,可見皇家的重要。

皇家空軍與此類似,其前身為英國航空作戰部隊,創立於1918年4月1日。由於在一戰之中與同盟國的較量中表現出色,於是冠名“皇家”頭銜。之後數十年間,英國皇家空軍成為了該時期規模最龐大的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是表現亮眼,擊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取得勝利。

和戰功赫赫的皇家海空軍相比,陸軍明顯寒酸了不少。雖然建軍比海軍早,但卻並沒有“皇家”頭銜,英國皇室會做這種不把一碗水端平的蠢事嗎?事實上他們也不想,主要是英國陸軍讓英國國王不滿意,所以不會授予“皇室頭銜”。

英國陸軍軍旗

英國陸軍的前身是議會軍,著名的“護國公”克倫威爾就曾經領導這支部隊,在英國內戰期間,議會軍成為了克倫威爾手下的一杆利槍,並率領精銳騎兵部隊與圓顱黨一起,推翻了當時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統治,更是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這絕對是和英國王室結下了血海深仇。即使後來議會軍解散由陸軍來替代,但復辟的查理二世可不認這套,自此至今英國王室也不願意使用“皇家”的頭銜來命名一支殺掉過國王的血腥部隊。

但這種謠傳時至至今都沒有獲得英國王室的正面承認,陸軍不以“皇家”來命名,根據英國官方稱,主要原因是英國內戰期間英國君主和英國國會的一系列戰爭中,陸軍並不支持王室,所以砍了“國王頭”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被砍下頭顱的查理一世

另外根據英國國會在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中規定,和平時期國王不得維持常規軍,所以在法律上就規定英國王室無法管轄陸軍。雖然現在已經不再遵循該規定,但陸軍“次人一等”的地位仍然流傳了下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陸軍不冠以“皇家”的頭銜,但這並不妨礙陸軍內部有數個集團軍仍然使用“皇家”的頭銜。


科羅廖夫


英國有“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卻不曾聽說過“皇家陸軍”,英國陸軍不使用"皇家"的稱號是因王室和陸軍300年前結下的樑子造成的 。

1642—1648年,英國爆發了內戰,在這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反對封建專制王權的戰爭中,以奧利費·克倫威爾(1599.4.25-1658.9.3)為首的英國陸軍(當時稱為“新模範軍”)最後打敗了支持國王的王黨軍,把英王查理一世俘虜了,經特設高等法庭審判,以暴君、叛國者、殺人犯和人民公敵的罪名,於1649年1月30日將其送上斷頭臺。

1660年4月,剛剛復辟上臺的查理二世將海上力量定名為“皇家海軍”,而拒絕頒發陸軍使用“皇家”字樣的特許狀。1918年4月1日英國空軍作為一個獨立的軍種正式成立,皇室立即將其定名為“皇家空軍”。時至今日,英國王室似乎一直對陸軍心存芥蒂,沒有同意英國陸軍前冠以“皇家”這一稱謂

但是隻有英國陸軍整體(即陸軍總部)不得使用皇家稱號,其下屬的部隊,有些是有皇家稱號的。

比如:御林騎兵,就是皇家直屬的。還有皇家裝甲兵團。

其中御林兵包括“近衛步兵團、冷溪衛隊衛兵團、蘇格蘭衛兵團、愛爾蘭衛兵團、威爾士衛兵團”,都是皇家直屬的。戰列步兵中有:皇家蘇格蘭軍團、威爾士皇妃御準軍團、蘭開夏公爵御準軍團、皇家步兵團、皇家盎格魯軍團、皇家威爾士軍團、皇家愛爾蘭軍團、皇家廓爾喀來福槍團、皇家直布羅陀軍團。


浩蕩揚子江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英國王家陸軍本身是存在的,問題只是英國陸軍整體並沒有皇家稱號而已,王家陸軍只是作為英國陸軍的組成部分。

皇家陸軍(王室陸軍)是英國陸軍的組成部分,之所以英國陸軍整體沒有皇家頭銜,是因為英國陸軍來源混雜,不像海空軍那樣都是皇家單位組成

這個問題上,扯什麼弒君啊克倫威爾啊都是純扯淡,其實原因很簡單——封建,在英國一個軍隊單元(軍種,兵種或團隊)是否冠以王家/皇家稱號,僅僅在於這個單元是否是以王室名義出資組建而已,歐洲封建時代,對於貴族軍隊來說,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我只對我的領主負責,而我的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所以除了王室自己出資召集的軍隊能夠冠以王家之外,各地封建領主召集的軍隊跟王室是毫無關係的,自然不可能以王家冠名,再加上克倫威爾死後新軍將領與王室和談,雙方軍隊合併之後,來自議會軍的團隊也不可能以王室命名,來源如此複雜的陸軍自然不可能整體都以皇家冠名。與陸軍來源混雜(有來自王室直屬的團隊regiment,來自前諸侯軍的地方團隊,來自前議會軍的團隊)相反,英國海軍從一開始就是王室出資,並以王室名義組建的,所以從一開始就以皇家海軍冠名。

皇家海軍從一開始就是王室出資並以王室名義組建,而陸軍各個團隊有直屬王室的,有原屬於地方封建領主的,還有原屬於議會軍的,成分複雜

在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中央政權權威大大加強,而英國中央政權名義上是屬於王室的(英國首相至今要走一道王室任命的手續),所以這之後新組建的陸軍兵種往往就以皇家某某或者皇家某某軍團命名(比如皇家炮兵,皇家工兵,皇家裝甲兵軍團,皇家信號兵軍團之類),而英國空軍是一戰末期由陸軍皇家飛行軍團(Royal flying Corps)和皇家海軍航空兵(Royal Naval Air Service)合併而成,兩個皇家相加自然還是皇家,所以空軍還是皇家空軍——但凡有一個組成部分不是皇家,那整體就不會有皇家頭銜。

皇家空軍是1918年原陸軍皇家飛行軍團合併皇家海軍航空兵組建的,所以仍然以皇家冠名


DDG的老船塢


很簡單這個問題是從中世紀時候的英格蘭王國,就遺留下來的老問題了。至於網上一直流傳的資產階級革命問題,則是後人牽強附會的結果。

英國王國原本既沒有皇家海軍也沒有皇家陸軍。當國王需要作戰時,需要從地方的領主手裡徵召部隊,當然也包括這些領主本身。這些由封建土地軍事精英及扈從組成的軍隊,需要強力的國王來引領。否則可能無法有效的發揮作用。

由於英格蘭國王的家族來自法國,先是諾曼底,後來也是安茹。所以,為了在領主們不願意作戰的情況下,保持一支軍事力量,國王們開始使用僱傭軍。這些僱傭軍主要由大陸地區的阿基坦和弗蘭德斯提供。成為了國王壓制貴族的王牌。

雖然國王有了外來的僱傭軍,但卻需要領主們繼續納稅,或提供額外的財政支持。所以,長期戰爭或抱有大量部隊,會用掉很多錢。

於是,英格蘭的貴族們,就在著名的《大憲章》中,限制了國王的權力。規定國王不得在平時保留私人衛隊之外的常備軍。那麼一旦國王需要打仗,哪怕只使用僱傭軍,他也需要在議會里向貴族們提出要求。而議會是具有否決權的。

這個過程在英格蘭後來的歷史裡,不斷演進、深化。

所以,怎麼可能有國王的私人軍隊呢?又何來皇家陸軍?

何況,資產階級革命時代,陸軍也有議會軍和保王黨之分。

最後,很多英軍的步兵團和營,是在歷史上某個時刻,英文授權有資格的軍官組建的。所以在名號前面,自然就有皇家稱號。

海軍的情況就稍有不同了。至少在百年戰爭時代,英格蘭國王就一直保留了一支效果艦隊。這就是皇家海軍。但在很多戰爭中,這麼一支小規模艦隊是沒法應付的。所以當時英國海軍的主力,還是徵召的船隻。但海軍的技術需求,就必須保留一支小規模樣板力量。所以皇家海軍,也是國王/女王的艦隊一直被保留著。


米南德王問道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是元首,代表國家。所以授予海軍和空軍皇家稱呼,以永褒獎。

歷史上陸軍曾經有弒君的行為,所以皇室一直拒絕給陸軍皇家稱呼。具體是這樣:1642一1648年英國暴發了內戰以奧利費.克倫威爾為首的英國陸軍(當時稱“新模範軍”),最後打敗了支持國王的王黨軍,把英王查理一世俘虜了,經特設高等法庭審,以暴君、叛國者、殺人犯和人民公敵的罪名,於1649年1月30日將其送上斷頭臺。

我的看法是:為人類作貢獻的好人種族永留芳名,發揚光大。否則永遠遺臭,讓人刻記鉻心,不值得尊重。


中國監督網成員


關於英國擁有皇家海軍、皇家空軍,而沒有皇家陸軍的原因,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是英國陸軍曾經參加過反對英國國王的戰爭,並且還殺死了一位國王,因此沒有得到皇家稱號。這種說法的內容具體是這樣的:公元1642年,英國爆發內戰,克倫威爾為首的“新模範軍”,打敗了英國國王的王軍,並且俘虜了國王查理一世,並將其交給法庭審判,最後將其送上了斷頭臺。後來克倫威爾去世以後,查理二世復辟,由於此前陸軍參加克倫威爾為首的推翻王室的戰爭,所以查理二世給海軍賦予了“皇家海軍”的稱號,但卻拒絕給陸軍“皇家陸軍”的稱號。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歷史上的英國陸軍根本沒有參加過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新模範軍”是議會從各郡招募的人組成的軍隊,與後來的英國陸軍毫無關係。與之相比,英國的“皇家海軍”反倒是克倫威爾建立起來,並發展壯大。所以英國王室因記仇而不給陸軍賦予“皇家陸軍”稱號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早期的英國實際上並不存在真正的常備陸軍,而是到了戰時,國王發出號召,封建領主臨時招募民兵參加作戰。克倫威爾時期曾經招募組成的“新模範軍”,應該是整個英國曆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常備陸軍,而在克倫威爾倒臺以後,“新模範軍”也最終迎來了被解散的命運。之後,查理二世給海軍賜予了“皇家海軍”的稱號,而並沒有給陸軍賜予“皇家”稱號,一方面,查理二世時期,陸軍成分複雜,包括一部分常備軍,還有民兵,志願兵一起組成;另一方面,議會對國王掌握軍隊比較敏感,要想賦予“皇家”稱號,自然比較麻煩。


天子說


英國皇家海軍,早就大名鼎鼎,曾經日不落帝國的榮耀,高達3000餘萬平方公里的海外領地,就是英國海軍的殖民傑作。

皇家空軍,則在大不列顛空戰中,也打出了虎虎之威風,悍衛了英國本土的安全,導致希特勒親自制定的“海獅計劃”徹底破滅。

此外,陸軍下屬的野戰炮兵、工兵、裝甲兵等兵種,乃至香港迴歸以前警察一類的組織都有“Royal”的頭銜,而陸軍作為和海軍和空軍對等的一個軍種,世人卻從未聽說有英國“皇家陸軍”之說。

英國陸軍之所以沒有”Royal”的頭銜,與查理一世國王這位英國曆史上乃至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處死的君主有關。

查理一世,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第十位國王和英格蘭及愛爾蘭斯圖亞特王朝第二位國王,在其執政的最後幾年和國會鬧矛盾,導致英國爆發內戰。

以奧利弗·克倫威爾為首當時稱“新模範軍”的陸軍,打敗了支持國王的王黨軍陸軍,查理一世成了俘虜,被特設高等法庭以叛國罪被處死,1649年1月30日被送上了斷頭臺,君主體制隨即土崩瓦解共和國成立。

查理一世的長子查理二世,1660年復辟後繼承了王位,將海上力量定名為“ 皇家海軍”,而拒絕頒發陸軍使用“ Royal”字樣的特許狀;1918年4月1日,作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軍在英國正式成立,皇室立即將其定名為“ 皇家空軍”。

由於奧利弗·克倫威爾領導的議會軍和英國王室結下了血海深仇,即便此後議會軍解散由陸軍來替代,但英國政府對此多少有些心理陰影,皇室也不願用“ Royal”的頭銜來命名一支曾經殺掉過國王部隊,因此英國陸軍從來就沒有冠以“ Royal”的稱謂。

但奇葩的是,儘管英國陸軍沒有“ Royal”的頭銜,但其陸軍建制內的兵種中卻有“ Royal”的稱謂,歷史上的騎兵團有皇家龍騎兵衛隊、皇家蘇格蘭龍騎兵衛隊、皇家槍騎兵、以及皇家騎炮兵、皇家坦克團等。

步兵中有皇家蘇格蘭團、皇家火槍兵團、皇家盎格魯團、皇家威爾士團、皇家愛爾蘭團、皇家廓喀步槍團、以及很多皇家稱號的民兵預備役團。

此外,還有皇家物流兵、皇家陸軍醫療兵、皇家工兵、皇家炮兵、皇家通訊兵、皇家電氣及機械工程兵團等陸軍中的技術兵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