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其实早就告诉大家如何躲避瘟疫了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其实早就告诉大家如何躲避瘟疫了

Spring comes春暖花开


【书摘】真正可怕的不是瘟疫,而是麻木。在瘟疫流行之时,我们对瘟疫渐渐习以为常,这是麻木。在瘟疫过去之后,我们的生活一切照旧,这是更严重的麻木。仔细想想,麻木是怎样地普遍,怎样地比瘟疫更难抵御啊。

周国平先生的书是我一直喜欢的书,每一篇文字,或长或短,都能激发智慧,就如他的《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让我在品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了“灵魂”的意义。

《灵魂只能独行》一书以“灵魂”为主题,从多角度为读者层层深入地讲解了灵魂的定义、内涵、存在状态,以及对幸福和苦难、智慧、哲学与社会、传统人文、圣经等多方面的阐述、解读和思考。全书一共分十一章,是一部分量十足的智慧之书。

在书的第一章《灵魂的在场》中,周国平先生给出了我们“灵魂”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灵魂,费西诺有一个说法,认为它是联结精神和肉体的中介。荣格也有一个说法,认为精神试图超越人性,灵魂则试图进入人性。这两种说法都很好,加以引申,我们不妨把灵魂定义为普遍性的精神在个体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曾经,我很狭隘地对身边一些人,持有不认可的态度,觉得他们没有高级趣味的追求,这辈子甘愿在普通生活里浸泡。但是,现在我为自己的认识深深地自责,因为再普通的人也是有灵魂的,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就像每一个人的容颜,都有,却都不一样。有的人的灵魂也许就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的普通生活就是他们的追求。而有的人的灵魂可能就在日常生活之外,高于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能给他们带来超越的动力。

在本书第五章《灵魂只能独行》中,有一句特别打动我的话:“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是啊,世上没有两颗一样的灵魂,每一颗灵魂都是独行的,而爱只是一个人精神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两个相爱的人在对于对方的思想诉求上,如果能做到深切的呼唤和应答,就说明他们的爱已经上升到了灵魂的高度,超越了世俗和平常,是最高级的爱,这种爱,幸运又动人。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许浅显,却足以感动。

《灵魂只能独行》对于我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因为含金量太高,所以我一点都不敢读快,即使只是一个小段落,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揣摩,唯恐略过一个字,就少吸取一个大智慧。在读这本书时,有的段落我不能做到深刻理解,就会去网上查找网友们对此话的理解,然后再读再剖析。同时,我也会将之联系上自己的现实生活,一点点去理解。当然,最终的目的是尽己所能地咀嚼消化后,让之成为自己今后行走世间的指南针。

现在是一个特殊时期,这本书第七章《幸福和苦难》中的《麻木比瘟疫更可怕》一文,周国平先生将当年的SARS之灾与《鼠疫》中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对比,然后写出一段话:“在人类生活中,祸害始终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为了不让它们蔓延开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这不也正是这次SARS之灾给予我们的教训吗?”

是的,周先生说得很对,之于SARS之灾的教训是我们需要改变生活方式,而之于新冠肺炎之灾呢,我们是不是也要改变生活方式呢?改变,然后彻底汲取教训,再不要让这样的灾难重演。我想,这是此书在此刻最深刻的点睛之笔吧。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其实早就告诉大家如何躲避瘟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