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悄悄跟着彦彦重读《道德图》第三章:社会道德


宅家学习|悄悄跟着彦彦重读《道德图》第三章:社会道德


宅家学习|悄悄跟着彦彦重读《道德图》第三章:社会道德

彦彦讲述摘录:俗话说,社会道德就是人为设定一个标准,然后让人们去争夺它,实际上这个就是在套路民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统治者都是在套路民众,为了让民众能够听从他们的统治,所以当你回到现实当中,会发现很多人或者我们有意识无意识也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比如平时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当你设计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标准,实际上是为了让你的孩子听你的话,实际上别人家孩子未必就是像你所说的那个样子,但是你会抓着别人家孩子的一个优点拿来教育你的孩子说,你看别人家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要向他学习。

我的感悟:要么说很多人其实是生活在黑暗当中的,在读到这个之前,我很多时候也很容易陷入盲目崇拜、愚忠愚孝,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实在太多了,包括我。很多年前,我那会儿读初中,学过一首歌叫《赖宁》,讲的是一个叫赖宁的孩子舍生救火的事情,国家号召全国的学生都来学习赖宁,我们唱着这首歌,想像着如果哪天我们的教室或者哪里着火了,我一定第一个冲进去救火的壮烈,无比热血沸腾。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对吗?国家给我们树立这样的一个榜样对吗?赖宁因为救火牺牲了,他还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没有长大成人,他的父母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孩子,余生将怎么去度过?而赖宁舍身去救火,身已舍,无法挽回,国家为什么要大动干戈号召全国中小学生来学习呢?为了什么呢?说到底,他们就是要宣传一个价值观,你自己的生命一定是从属于集体才有价值、才高尚,否则,你一个个体,活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可是如果受到这样的引导我们去舍生忘死了,那是我们的本意吗?很明显不是自然道德的体现。很多人是不是感觉经常这样被“套路”?

回到我们小家,“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好的,我以前教训我儿子时动不动就会找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消杀他,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愚蠢啊。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这不是很明显不顺应自然规律吗?可惜,半生已过才这么明白这个道理,从“无明”到“清明”这段路也太长了。

彦彦讲述摘录:作者在整个道德经里都一直在强调如何防止被带离自然之道,如何能够去区别社会道德。就是要人们关心自己,强大自己,看淡名利,削弱贪欲。就是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就好,不要去追求太过于不符合自己实际的东西,或者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被激发出那么多的欲望。

所以读道德经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恢复到最初那种无知无欲的状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告诉你,你想要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回到自己的心去找答案。使夫智者不敢为业,就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挑起别人的一种欲望,甚至于做出一些伪道德的事情,编造一些标准,建立一些标准,让人们来参考。但实际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辨别这种社会道德,让这些人不敢去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如果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标准明显违背人性的话,那它就是一种伪善的存在。

我的感悟:我觉得无论是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彦彦的讲解,都太好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活的是没有自己的,我是活给别人看的,直到把自己活成一副行尸走肉,灵魂不知道丢哪儿了,我忘了自己的基本需求,自己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这个过程经历了二十年,这二十年当中,我活的没有自己,不知道如何爱自己。而这样的生活真的很糟糕,虽然得到了世俗的一点点认可,但很悲惨。

所幸,自己所走的路大方向还是正确的,我没被欲望带沟里,我还年轻,往后余生,我要一次又一次问自己,什么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最在乎的到底是什么?充分了解自己,活出自己的那份本真来。

前两天有村子里的一个嫂子来串门,她说了一段这样的话:“现在的社会有钱就行,别人不管你的钱是怎么来的,只要你有钱,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当时屋子里包括那个嫂子共五个人,谁也没吱声,我知道,我明白,我们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偏离了人的本心,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很多人为了金钱已经活的毫无底线,社会风气败坏。重要的是人人都很忙,都在忙着追逐那些也许我们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很多人活在了矛盾当中,动辄自己和自己打架,像我自己其实是一个淡泊的人,只要我的精神生活足够富足,物质生活其实真的无所谓,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如何活好,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守中”和“平衡”两个词。从“无明”到“清明”,这段路谁也代替不了你,唯有自己亲自走过,亲自悟过。

宅家学习|悄悄跟着彦彦重读《道德图》第三章:社会道德

作者:丁晓莫,一个喜欢读书、写字、思考的餐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