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你认为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乳臭未干i


这是一个陷阱式的问题,回答都重要等于什么都没说。

我们试着从另外一些角度来回答。

最根本的教育是哪个?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赋予了孩子基本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同样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成长成就各不相同,根在家庭教育。

最基础的教育是哪个?学校教育!

进入学校,除了学习知识,还有初次进入社交的场景,和同学、和老师相处、互动。

学校教育,是个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头脑兴趣的基础性教育。

最残酷的教育是哪个?社会教育!

所谓社会教育,本质上是被社会教育!

这是最残酷的教育,因为在社会中,没有人有义务照顾你、甚至没有义务提醒你。

一旦犯错,必定遭到社会的教育,惨痛的经历中,不成长就被淘汰。

所以说,社会教育,是最残酷的。

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教育

最重要的,永远是孩子所在的当下,在家就家庭教育重要、在学校就学校教育重要,到了社会上,尽量别被社会教育,自己教育自己吧。


回答完毕,祝福看到这里的每一位!

结果部落®定位“结果沟通法、结果成交法、结果管理法”等原创教育体系、内容的分享。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收藏、转发、关注,方便您后续阅读,感谢!

作者:结果部落®策划人子禾,20年商业策划人,创立结果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体系,商业策划结果为王,尽我所能帮助你实现结果!

声明:以上内容为作者原创,时间2020年2月26日22:55,于今日头条后台。


结果部落策划人子禾


家庭教育最重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在进入学校之前,孩子要在自己的家庭成长到六七岁,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和谐的家庭,三观正的家长,科学的早期教育,会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女儿明年中考,可以说,她的早期教育,我付出了很多。我们从未上过任何辅导班,而是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陪伴她,陪她读书,亲近大自然,做游戏,旅行。小学五年级我们到大庆买了一中的学区房,女儿小时候成绩我从未看重排名,老师讲的跟住就好。初中我们选择了名校。一中的每位老师都是一顶一的优秀,女儿仍为上任何辅导班,跟住老师的节奏,作业量很大,但女儿仍有时间做她喜欢的事情。看美剧,养养多肉,做实验,今年初四,我告诉她专心备战中考。近1000学生,大榜排名120。班级开家长会,每次我都感慨,这么好的师资力量,那些孩子就是不学,任性放纵自己的青春,学校尽其所能,但没什么用,家长的短视和格局,已经无法让孩子有远大的目标。很多家长在群里抱怨多花好几十万换学区房,又花很多钱在校外补课,可孩子还是学习不好。上课还不守纪律,随意打闹,不尊重老师的付出,再好的学校也拯救不了他们。我都替他们着急。所以我认为,家庭最重要,名校可以让孩子站在更高的平台。这两样都做好了,在社会上还会差吗?


老妈陪读学堂


家庭教育最重要。本人曾经带过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任课老师中间语数外和班主任都是同一个人,但是孩子的表现是天壤之别。姐姐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弟弟差一点都混不下毕业证,后来进了一所私立高中。高中毕业,姐姐考上了上海理工大,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至今工作业绩不错。弟弟高中毕业后复读一年,才考了一个高职,明年毕业。究其原因,用姐姐的话来说:弟弟就是被惯坏的!偷偷生的二胎,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其父亲和祖父母喜出望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包办一切生活事务,最后养成了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对学习也不上心,凡事都无所谓了。


闲潭落花110063461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关键。一个孩子出生后,其实长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特别是现代社会。孩子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了,一天只有早晚和星期天和父毌在一起,直到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许多学校学生都读驻校,只有部分城里读走校,初中时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少,大部分只有星期天和假期才能在一起。进入高中一个月才见一次,另外就是节假日,大学是半年或一年才见一次。进入社会后,大部分都是一年见一次。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定型的过程中,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多、影响大?还是学校跟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多、影响大?为什么绝大部分年轻人(包括大学生)与家长的观点和认知都是相对抗的?说明学校和社会对年轻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家长。


用户7751295484902


一,家庭教育重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俗话说,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最坚实的基础。马看蹄爪,人看从小。家庭中优良传统家风,长辈,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什么我们提倡学习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就是曾家代代家风的传承,才能代代出人才,出巨匠。国外的洛克菲勒家族,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劳才有收获。历代长辈树立的楷模,成为后代学习的榜样。恰说明了言传重于身教。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奠定了牢实的基础。

二,学校教育重在系统知识的学习。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把知识拓展到一定的广度,深度,就是为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入社会有更多,更强的生存的本领和能力。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将来在社会中生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社会教育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进入社会,要真正融入社会,面对人与人的交往,为人处世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衡量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人生赢家的关键。如果说学校教育重在智育,那社会教育重在情商。让人懂得,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要有更多的责任,家庭责任,家国情怀。正是在社会中不断磨练,不断接受教育,活老老,学到老,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精彩的人生。


见贤风


教育有焦点,我们有观点。很高兴和你一起分享我的观点!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哪个重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脱离实际情况给三者排序,那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在人生不同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起到的作用不同!

1.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幼年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人的影响也是最长久的。

家庭教育侧重点在于习惯的养成和道德规矩的规范,是最平和的教育也是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特别是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是无可争议的排第一。



2.学校教育是最成体系的教育,在获取系统知识层面学校教育的作用当之无愧排第一。学校教育具有递进性,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作用。当前我国是普及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阶段,一个人一生知识体系的一半左右会开始涉及。

如果一个人或者家庭的最终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最最重要的。

学校教育由于面对的是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所以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3.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前半阶段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甚至是强有力的矫正,对人的后半生来说是提升自我的最重要途径。

社会教育是双刃剑,社会教育也是大染缸,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失守,那么社会教育往往起到的是负面效果。



如何处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关系?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阵地,社会教育是补充。

如果你是家长,你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家庭教育,配合好学校教师的教育,有能力的给孩子选择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你是老师,那么做好学校教育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教育的参与者,做好自己,提高自己,为社会教育提供正能量!



总结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既分工又协作,共同促进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


叙州小学教育观察


我是张旭语文,很高兴与您一同探讨问题的实质!

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体,三者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作用,只不过侧重点不尽相同而已。

首先谈谈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言传身教式教育,一般没有固定的或专门的教育方式,也没有固定的人和时间来实施教育,通常是什么时候孩子出问题,什么时候教育,或者看到听到别的孩子出现问题了,顺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活能力教育、伦理传统教育、个人行为教育和知识学习教育四个方面。

生活能力、伦理传统和个人行为教育主要是从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兄弟姐妹和长辈的语言行为中获取的,当然也不能缺少父母亲的指导和教育。伦理传统和个人行为教育对孩子的人生活动影响深远,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知识学习教育主要靠父母的指导和督促,它决定着孩子未来的道路怎么走,走的好不好。



家庭教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也就有什么样的子女。逃过这一定律的孩子凤毛麟角,所以,家庭教育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伦理道德和个人行为基础,即使后来又接受了学校教育和社会熏陶,但无论如何,他(她)的潜意识里总是积淀着家庭文化的影子。



其次谈谈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属于规范化集体教育,是按照国家标准实施的专门教育,其学习过程来自于固定的教材和教师的讲授。虽然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但知识教育是其主体。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便把目光盯在了学校教育上。



学校教育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方向和生活质量,所以人们毫无选择地在学校教育上投入精力与财力。正因为如此,人们就紧紧盯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学习成绩当作认可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

学校教育,首先把品德教育惨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随时随地的教育。其次集中力量进行知识教育,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就很高,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规定了质量标准。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结果要通过考试来测定。

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它的生源,生源又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教学质量就是家长和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三谈谈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无形教育,既不像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并且有传承性,也不像学校教育是可控的、有目标的和明朗化的,所以人们很难把社会教育纳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况且它目前与家庭、学校的品德教育格格不入,是当下最为失败的教育环境。



社会是个大杂烩,虽然有国家机器和法律框着,但总归无法细致到社会风气和个人的私生活行为上,其对孩子行为准则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而且其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比如说家长和老师讲,小孩子不允许抽烟,但满大街都是抽烟的人;小孩子要讲诚信,但学校周边的小商店都做着骗人的把戏……

所以,当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与社会行为发生冲突时,学生是会偏向社会的。因为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信息与社会环境、人们的行为不相符合。因此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现在我们就可以谈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谁最重要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伦理道德基础。学校教育则关乎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方向和质量。社会教育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准则。三者之中究竟谁最重要呢?

依我看来,三者缺一不可,都是构成一个人的重要元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张旭语文


社会教育更重要。因为社会教育代表着教育的方向。社会教育主要有:

民众对教育效果的认知、用人机制、人才成长环境、教育的预期效果(教育的方向)。

比如日本的货币头像是清一色的学者和科学家。这就在全社会掀起崇尚知识的风气。这就是精英大才能够成长的社会土壤。

搞好社会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之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为了孩子能够“以光鲜的方式或姿态进入社会”,拿到进入社会的入场券(文凭和能力)。

我们现在的教育结果是:文凭泛滥,能力不足!

因此,教育的预期效果是什么,会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拽向这个方向。

如果我们的教育预期不是培养能够站到各行各业最前沿的精英大才,而还是做大产业,孩子就一定还会是考试机器。

只要用人机制还是功利性的,对人才的认识还是短视的,孩子就一定会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其意义也无非是为自己为父母挣得面子而已。至于学多学少,无所谓,能拿到文凭就足够了。以至于在中学阶段奋力冲刺,在大学阶段奋力消遣。


教育反思者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要与时俱进,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早已不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解惑的育人任务。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在当前的教育中并驾齐驱,是育人的三驾马车,缺乏任何一驾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不健康、跛腿的。

由于教育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时达到三驾齐驱,是不可能的。但育人的需要是不会等的,因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勇敢出击,提前规划。不妨先从家庭教育出发,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手共进。

也许有人会说,这谁都清楚。但问题的关键就在清楚,清楚了,又干了些什么,和学校教育相比,目前的家庭教育占多少份额。社会教育又占多少份额,多少年之后才能同等份额,谁想过。

由于所谓专家的误导,使全社会都将育人的担子,完全推给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想问老师能教给学生什么?未来社会又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这需要我们深思。

为了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培养了无数教育专家,培养了无数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我现在要问,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又有几个拿到家庭教育资格证,又有多少家长拿到了育儿合格证。

我们教育已是跛腿,缺乏社会教育,一时还没有办法解决,但家庭教育还是可以做好的,尽快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提高家长,要学生优秀,首先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优秀。

现在流行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说在前几十年,也许有些偏袒,现在流行,并非空穴来潮。


小黑川教育漫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亲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亲讲文明懂礼貌,孩子跟着学会讲文明懂礼貌;父母满口脏话,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喜欢读书,当官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喜欢指挥人。这就是家庭教育,虽然不是遗传,但又像是遗传。

学校教育也对孩子的成长全面影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风浓正气高的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学风不好的学校对学生成长不利。这就是目前家长千万百计送孩子到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原因,也是学区房价高的原因之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者恒强,重点名校师资力量强,家长素质高,学生成绩好,成绩不那么好的也会受熏陶变好。

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还有一个修正作用,所以有些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名校,就是为了让孩子接受名师教育,让孩子与优等生看齐,这也可看成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吧。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大环境不好,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一大讽刺,是一大冲击。比如当前老师不能管学生,家校矛盾突出,就是一大社会问题。老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尊重老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能学好吗?想当初,刚恢复高考,学生还有家长把老师当成了神,学生学习才兢兢业业,努力刻苦,生怕落人之后;如今是老师求学生学,能学好吗?当然这只是片面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但也能说明存在的问题哟。

社会大环境影响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