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01

戴西,本姓郭,名婉瑩,1909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而戴西是一個英文名字,意為“雛菊”。父親郭標,從廣東中山縣出洋,是靠水果生意起家,成為華人富商的。

戴西,是八個孩子中的老七,下面還有一個弟弟。父親最愛這個小女兒,甚至把她的嬰兒床擺在自己的臥室裡,以便晚上親自照看。

1918年,應孫中山的邀請,父親和兄弟郭傑一起舉家回到上海,開辦當時最新潮的百貨公司——永安公司。那年,戴西9歲。永安公司,作為郭家的產業,給了戴西一份富有健康的生活。

初到上海,全家住在東亞酒店,那是母親家族——馬家的產業,包括先施百貨公司。

後來,郭家搬到一棟帶花園的西式大房子裡。戴西的房間,還是與父親的臥室連在一起,她依舊是父親最心愛的孩子。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郭家的女兒們,相繼轉入中西女中就讀。可以說,戴西這一輩子,說的、用的大多是英文。雖然在中學時代,開始一點點接觸中文,可並未真正當成自己的母語使用。這一點,同前第一夫人宋美齡相似,總覺說英語比說中文,要順溜得多。

1932年,父親去世,戴西23歲。這一年,她是燕京大學心理學系的三年級學生,也成為上海永安公司的股東。戴西,與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是燕京大學好友,兩人保持著多年的友情。

02

1934年4月,在自家花園,郭母為戴西舉辦訂婚園會。早先,戴西毫不猶豫地退了家裡為她選訂的婚約,這使母親覺得不快。

但戴西堅持自己的選擇,她不能跟一個無趣的男子相伴終生。而現在的這位,是清貧讀書人家的子弟吳毓驤。在戴西眼中,吳先生與自己很是談得來。這裡要敲黑板,他絕對是位有趣的男子——

我喜歡我的丈夫,是因為和他在一起,很有意趣。就是因為這些,而愛上他,嫁給這個清華大學的學生,那個玩起新花樣來聰明透頂的男子。

戴西始終有自己的主見,一定要嫁給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男子,那個一定要有a lot of fun的白馬王子。

最終,郭家還是接受了四小姐的選擇。1934年末的婚禮,美麗的戴西牽手自己最想嫁的有趣男子,臉上沒有一點陰影。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相愛容易相處難,戴西也曾有過遭負心的傷痛,丈夫犯了“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那是四十年代的一個晚上,她由二姐夫(同時也是丈夫的同學)陪著,到一個年輕風流的寡婦家裡——“我要找我的丈夫”,把丈夫找了出來,並帶回自己的家。

第二天,戴西仍是一如既往地為丈夫做好早餐,面色平靜,就好像之前的不快,未曾發生一樣。

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終究,人還是要聽從自己的心聲,自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03

1949年解放後,吳毓驤的事業,發展得很好。1956年,公司正式與國家合營,他跟著職工敲鑼打鼓。

可到了1956年,吳毓驤被打成右派,革去經理職位,並安排打掃廁所。1958年3月15日,吳毓驤在辦公室被捕。那一天,是戴西和兒子中正生活中最長的一天。

吳毓驤被關進監獄,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已在北京工作的女兒靜姝,第一時間回到上海。而她看到的,與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母親,還是像從前一樣,面色平靜。儘管此時的戴西,已被調到一家外貿農場餵豬。

也許為驅除女兒的不安,也許意識到將來的日子,會有更多的不定,戴西抽空帶著女兒,來到錦江飯店樓下的裁縫店,為其定製大衣和裙子。那可是上海最昂貴的裁縫店,老式的精緻的木頭櫃臺上,亮著明亮的燈,空氣裡懸浮著呢子布的羊毛氣味,還有已經在別處無法聞到的香水氣味。女兒靜姝看到,在那家店裡,母親還和從前一樣美麗自如。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自我控制是強者的本能,戴西做到了。她或許是想告訴女兒:你不要害怕變化,不要為失去的一面感到惋惜,你應該看到目前你所擁有的一切。

1963年,吳毓驤被判需向國家償還鉅額美金和人民幣。這樣,他的家產,連同妻子的首飾、衣服,甚至心愛的婚紗,皆被充公。從此,戴西的生活,從小康之家降至社會底層。

1971年,戴西退休後,獨自住在一間非常小的北向亭子間裡。家產早已被悉然充公,她靠自己每月三十六元人民幣的退休金生活。即使是在1971年,微薄的薪水,也只夠她買最簡單的食物。冬天,亭子間裡連她呼出的空氣都會很快結冰;夏天,她不得不整夜坐在房門口,希望鄰居家朝南的窗子吹過來的南風在路過他們的房間以後,能吹到她這裡來。

但戴西深知,有些事情,是你能控制的;有些事,則不能。那麼,凡事儘量要向好的一面看,如果她遇見了什麼倒黴事,她總是能在裡面找到有益於自己的東西,並開開心心地受用那些有益於自己的東西。

戴西曾在青浦勞改地挖魚塘,別人不相信她能堅持下來,可她不光堅持下來,還完成挖魚塘的指標。回到家,她得意地對孩子們說,沒有什麼是媽媽做不到的,也沒有什麼能嚇住媽媽。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04

1986年,最小的弟弟喬治回國,問起戴西這些年來在上海的經歷。和所有郭家在海外的成員一樣,喬治也認定,要是自己當時留在上海,也會像戴西一樣經歷所有他們不能想像的事。戴西說了一些,然後她像從前一樣,聳聳肩,攤開雙手說:“你看,我就這樣過來了。我好好地過來了。“

1989年9月,戴西去美國看望兒子中正一家。在兒子家中,戴西寫起自己的回憶錄,她說是為自己家族裡的孩子寫的,為了讓後一代人知道她的生活,而不是為了發表。她留下的回憶錄,寫到七十年代便戛然而止。她不想再寫下去了,因為重新回憶過去,是對自己的折磨。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戴西曾說,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見文化大革命又來了,她家在抄家和封門,然後她醒了。她在想,要是文化大革命真的又來了,她能再經歷一次嗎?

“我想過了,我覺得自己可以撐得住。然後我想到我的孩子,他們能受得了嗎?我想我可以受得了,他們也一定能行。”

在孫女媚的印象裡,奶奶是與眾不同的,什麼也打不倒她——在以後她大起大落的人生中,這種倔強和頑強已經成為她眼睛裡不曾改變的明亮光芒,一直閃耀著。

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從始至終,靜姝姐弟從未聽過母親的抱怨。連她周圍的至親,也不知道,她內心到底藏著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其實,戴西最終的答案,都在她的敘述中——

要是生活真的給我什麼,我就收下它們。要不是我留在上海,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國的家裡人一樣,過完一個郭家小姐的生活。那樣,我就不會知道,我可以什麼也不怕,我能對付所有別人不能想象的事。有些事情,在你沒有經歷的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很可怕,可是你經歷了,就會什麼都不怕,真的不怕了。然後你就會知道,一個人是可以非常堅強的,比你想象的要堅強得多。

戴西:身為富二代嬌女的她,面對婚姻,我只選擇有趣的人

早在1985年,戴西就寫下志願書,準備將自己的遺體無償捐獻給紅十字會,不留骨灰。1998年9月25日黃昏,戴西在上海的自己家裡安然去世。紅十字會特地用她的頭髮製作了紀念物,表示對她的敬意。那年,她90歲。

走進記憶,就是走進生命。在瞭解別人的過程中,探究和發現自己,堅持什麼,選擇什麼,信守什麼,珍惜什麼。

謝謝戴西,讓我們學到一些東西,看到風浪中可以怎樣經歷自己的人生,可以怎樣堅持自己的純淨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漫長生活中可以怎樣護衛一顆自由的心,在生活大起與大落的時候,讓它都是溫暖的、自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