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这次疫情那些趁机倒卖口罩、测温枪的企业个人要不要事后追查惩处?

江湖—梦


秋后算账必须的。熔喷布企业是第一个必须严厉惩罚的,熔喷布原材料没涨价反而熔喷布涨价十倍以上。湖北仙桃应该反思!


赢家等于付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所处角度不同,思考结果则不同。

我们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看

主观方面(买卖者肯定不会愿意接触严惩,所以就从购买者主观角度考虑)

从实例出发分析

案例一:某超市7块进货的口罩,卖15,被众多消费者举报,最终被罚几万

案例二:我们商会群,有人从韩国进货一个成本不足10元,22一个,而且一箱(百个)起订。一小时内群内销售额达30多万,众企业主还练练感谢(当然也有嫌贵的,可是没人举报),后面还陆续有人要货。

所以这个所谓趁机倒卖要看你的客户是谁,案例一中销售价格其实完全合理,只是他进价高了,大众消费者不考虑商家困难只按主观判断认为卖贵了就举报。可气的是你可以不买,结果却买完后还举报,这就是人性的丑恶之处。

虽然疫情严重但还没到人人性命不保时候,所以人们安全得到暴涨后还有心思举报。如果换做口罩真的救命时卖几百他也没空举报。

而案例二,中购买者是企业主,他们多掏钱方便开工这样可以减少损失所以这里面的人就没人举报。

上述两个案例利润都符合市场正常定价(大家可以考察一下,绝大部分商品毛利都在60%以上),对于上述情况本人完全可以接受,没必要查处。但会有很多人认为不接受我觉得更多是对盈利者的羡慕嫉妒恨。符合人性的弱点

非正常情况盈利,一个口罩卖一百多的,这种有必要查处,因为已经涉及哄抬物价。

下面从客观角度再看什么情况应该查处。

按照边际效应,看你的行为是否对市场形成影响,且看影响好坏。

1 比如你是倒卖加价属于正常商业行为,盈利无可厚非。但是你垄断控制价格,这个就对社会影响极大必须严办(早年很多地方富豪就是靠资源垄断起家)。

2 还有像一个口罩卖一百多的商家,其行为也会影响到周边商家,从而形成哄抢以及疯狂涨价,这种行为影响也不好,所以也该严办。

但是从商业角度看,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去为别人付出,所以倒卖赚点钱我个人完全可以接受。只要不涉及上述两种情况即可


咸吃萝卜xxx


看到你们的回答,我想问句,你要温感枪和口罩不,😄、接下来说说真实案例,我一朋友手里有资源,一打听,目前温感枪万把以上都得400至450元,而且你不一定能找到现货,口罩3元至5元,连人家开医药公司的人都拿不到货,你想想,货多紧俏,我相信现在很多药店都想要以上资源,但是无现货,还有些人有货源没渠道


80年代经典老歌


没必要,国家物质充足了,自然就没了,没有他们,你现在口罩哪里来,你相信政府有吗?口罩分为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外科口罩,n 90/95/99 ,医用口罩只需消毒,真空包装即可,外科口罩除了消毒,还得放7-14的解析。也就是说,现在生产的你要半个月后才买得到,医院口罩4个钟不管什么口味必须换,尤其武汉,每个发热科室,全国多少医护人员,他们的消耗都是惊人的,,中国目前大概每天3000万只,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也就刚好够医院,那么微信朋友圈的哪来的,都是别人拖关系,加班出来的,口罩是白菜价,这时候胆大的拿到口罩,还要承担很大风险–掉价。

上过个人手上没口罩了,那更难买到,我是医药行业,目前医药公司都没口罩,不过口罩价格,口罩满足市场将会很快,3月初慢慢开始药店就会有卖。

所以这种关于楼主的提问,都没必要的,市场饱和了,那些人自然就没有了,相信政府。

疫情还没结束,请大家不要放纵,不要聚会,不要走亲访友,出门记得带口罩,不要再给国家添负担了!




深圳之约


作为20年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士,针对口罩和测温枪出现的倒卖乱像,我以为政府应该是以疏导为主的治理思路,而不是以抓人封堵的手段为治理方向。

用市场经济规律为主导去解决市场的需求问题。

如果我是政府职能部门我会做几个事情:

1、统计每个月中国市场口罩和测温枪的需量。为企业提供市场风向标。引导企业控制生产规模,可以政府自己做,也可以授权专业调查机构去做。

2、协调比亚迪、富士康等实力企业上百家,短期内大量生产口罩和测温枪。

口罩的生产很简单,一台设备一天可以生产10万个,一个大厂弄100套设备,一天就是1000万个,20个大厂,一天就2亿个,这种生产规模只要政府组织,一个月完全可以实现量产。

中国还有上万个小厂,每个小厂一天生产20万个,又是2亿产能,一天4亿个口罩,基本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了。

3、组织专业团队把关品质,保证产品品质,保证消费者安全。

4、政府不用免费送口罩,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流通企业微利的形式大量销售口罩和测温仪。利用市场规律降低政府介入成本。快速高效抑制物价。

5、政府帮助口罩和测温仪企业复工,提升产能。提升产能是问题的关键。

6、疫情控制后,口罩和测温仪过剩,质量合格的产品国家可以成本价收储,或者出口海外市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政府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抓人上,而是加大物质供应,供应足了,自然没有人哄抬物价了。


邓冠卫


我有个朋友的工厂是专门生产体温枪的厂家,以前的成本八十多块一支,现在人工,零件,七七八八加在一起要两百多了,市场的价格也是跟随出厂价格走的!


铭21071319


我觉得您这个问题要这样来看:

一、首先要明确您说的倒卖是否构成违法,如果涉嫌违法,当然是属于查处对象。

二、如果涉嫌违法,执法机关必须首先要获取到线索证据,譬如通过行政机关的市场检查发现,或者收到举报,媒体曝光等线索。否则,无从查起。

三、如果行政执法机关,主要是市场监督管理局,有了案件线索就会依法开展行政执法,进行调查取证,一般违法行为会给予行政处罚,譬如产品召回、查扣产品、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吊销资质证书、撤销企业登记等,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会依法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四、至于您说的是否事后进行查处,主要还是看行政机关有无掌握线索证据,如果有就会查处,如果没有,那就不会!

疫情当下,国家、企业和个人更应该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各自履行好主体责任,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个人依法监督维权!如果您发现违法线索,是可以依法行使个人权利的!





南方生活美学


不免费送就都是倒卖发国难财吗?这些人国内国外的折腾,时间精力,还有实际付出的成本这些,不应该获取报酬和利润吗?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不买,就像很多网友说的,没有他们,国内的紧缺更严重。这应该是心态问题吧,你像那个进价一块多卖两块的竟然会被举报查处,谁还敢卖?大家奔波诸多药店都买不到的原因不完全是真的缺货,而是即使有也不愿意卖,没有利润还招致骂名,谁干呢?这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如果市场供应充裕了,怎么会有高价倒卖?


庸然自足


360一支买了两支,加上n95口罩23元一个买了十个,又付了二十多元快递费,拿回来测温枪一支都不准,按说明怎么都调不好,本来派出所那边缺测温枪想捐给他们一支,没好意思捐


韩希霞


国难当头,每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想法报效国家,又是捐款又是捐物,或者做志愿者,最不济的是呆在家不帮国家添乱。反观有些人用所谓的有门路搞到货源高价出售口罩、体温仪,趁机大捞一笔,甚至囤货,哄抬物价,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恬不知耻的讲帮助需要的人,对于这样的企业及个人国家应该严肃处理,拉入黑名单,一查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