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现在学生推迟上学,天天玩手机,你们家的天天在家干什么呢?怎么样?

用户9517181377740


我孩子也推迟上学 一天到晚不是上网课就是在完成网课的作业 孩子还能有时间玩手机?


半糖奶油泡芙


我作为一个“不上班的年轻人”,只是不需要朝九晚五地坐班,也不是签订合同定时定量出卖劳动力者而已。毕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总是得做点事情,什么事情都不做,也是不成体统的。

出于各种原因,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上过班,离开学校以后在市郊租了一个单间。住在市郊,一是房租不高,很安静。二是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也没什么非得住在城区的必要。况且从小区出去步行五分钟就有一个小商场,基本上想要的都有。

我想我的一天大概可以叫做:当代青年离群索居实录。

早晨大概七点半会醒,在列表里随机一首歌,起床洗漱。去年入冬之后我就开始习惯自己弄早饭——超市有卖冷的红糖馒头和肉包,放进蒸笼里蒸几分钟就能吃了。等的时候烧一壶开水,把磨好的咖啡豆倒进铺好滤纸的滤杯里,再往里冲开水。这大概是我尝试过的各种方法里最具幸福感的开启一天的方式。整个房间会弥漫咖啡香,人也跟着精神起来,虽然事后感觉用咖啡配肉包馒头真的怪怪的。

早上九点到十二点,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就会坐在桌子前面写稿。我买了一张很大的实木桌,够我放各种七七八八的杂物。下午会去健身房,大概一周三次,跑跑步,举举铁。夏天要到了,最近健身房里的人尤其多,特别是女孩子。这直接导致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我也经常抢不到跑步机,只能到旁边去将就做点别的热身。

傍晚从健身房出来,电梯到负一楼就是超市。因为有时候会自己做晚饭,所以冰箱里总是得留着点东西。下去的时候通常刚好是下班的时段,虽然有点挤,但是在生鲜和蔬菜区,可以观察到各种表情里的生活百态,开心的,疲惫的,偶尔还看到了几次争执。

过完春节之后,晚上的时间就基本都交给了吉他。其实吉他是很早就买了的,只是最近才跟着教材一步一步开始练习。从小到大我都挺喜欢音乐,至少想学一门乐器,但是因为一直住在寄宿制学校,没能学成,所以只能长大了再弥补。最开始的一阵子弹得很难听,所幸的是邻居没来投诉。这几天好了一些,可以像模像样地弹几首练习曲了。左手按弦的指尖上都成功生了茧子,中间凹下去一个轨道,竟然有点欣慰。

练完吉他,睡前会读一个小时的书。其实阅读见缝插针地分布在一天中的不同的时段,只是晚上比较集中,加起来大概一天两个小时左右。我喜欢两本书一起读,一本社科、一本小说,最近在读的是单世联的《黑暗时刻》还有《纳博科夫全集》。

以上日程也并非十分固定。所在的城市有山有水,不乏森林公园和栈道。如果天气好,我就会出门。不过基本我都是一个人去,一方面是嫌朋友累赘,等来等去,最后可能也没走多远。二是我的大部分朋友们都很讨厌大自然,他们更喜欢其它不怎么需要走路的娱乐活动。所以在天气不好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在周末或者晚上相约,去看一场演出,或者打麻将。现在麻将馆进化得很舒适,有沙发椅抱枕,绿豆汤和果盘。朋友几个出来,也并非为了打麻将而打麻将。大家聊一些最近生活工作里有的没的,哈哈大笑几声,坐在自动麻将机前只是给手头找点事情做罢了。

如上所述,这大概就是不上班的年轻人,我,日常的样子——有时候务正业,大部分时间不务正业。

这样的生活也并非总是轻松快乐的,收入不固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始终是群居动物,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寻求自己的存在感。而不上班,等于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也会造成惶恐和不安。在一天的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和我相处的人只有我自己。说实在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长时间和孤独进行抗争。

但是从另一面看,孤独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纯粹的独居生活,能避免了工作场合很多无谓的消耗,让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变得更加具体。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也没有非要达成不可的业绩,有时间空出来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去尝试一些新东西。同时每天都可以是休息日,可以挑在便宜的旅游淡季去旅行。前一阵和朋友一起看上了一条邮轮的线路,想在夏天之前出一趟远门。生活很平淡,所以也得要有一点盼头和目标,攒一点钱,期待一些即将到来的东西。

当然,我也被问过未来有什么规划,难道一直这样吗?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不过得先弄清楚自己是谁,到底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才能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可能会再去考一本什么证书,或者再努力一把,进阶一下自己的学历;也可能到处看看,转换一下生活方式。

未来就是因为未知才有趣。过于纠结于规划,反倒容易觉得生活处处是不如意了。


鈦修斯之船


现在的电子产品非常普及,可以说孩子从生下来就就看到家长在玩手机,甚至胎教的时候就是手机,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就每天手机不离身,所以时间长了孩子在看着爸爸妈妈每天在看手机的时候,就会有好奇心,也想看!还有些家长由于在家里家务事情比较多,孩子在小的时候没人带,又担心自己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乱跑会摔跤,没有办法只有把家里的电视打开或则把手机打开给孩子玩,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养成玩手机的习惯!还有些家庭就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很多做爸爸由于白天工作忙工作压力也大,回到家也想放松一下,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有些三代同堂的家庭就会出现爷爷奶奶在客厅看电视,有些听力不好的老人还会把声音开很大,条件好的孩子可能会有自己独立书房,条件不好的家庭可能孩子就在餐桌或客厅写作业,这样孩子肯定没有办法去专心写作业,那么啰嗦了这么多,讲回主题,现在寒假延迟开学,孩子天天玩手机怎么办,我觉得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并不是因为寒假时间长的原因,而是平时家长没有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孩子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孩子到底能不能玩手机呢,如果能玩,到底能玩多久呢,怎么去控制呢,我分享一下我们家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1.大女儿今年17岁,本市重点高中读高三,她在小学阶段学习状态非常好,每天放学回来必须完成作业才回想着要妈妈陪着她楼下玩或者看看电视,这源于从小孩子写作业时我太太会一直坐在她旁边看书陪着孩子写作业,也会陪着孩子一起看看课外书,所以大女儿从小就养成了习惯阅读的兴趣,以至于从7岁左右我们周末去逛华润超市,超市入口就有一个书店,她会主动要求说我在这里看书,你们去买东西等下来接我,当然到了初中的时候孩子有一段时间也会想着要玩手机,也会偷偷的玩,我记得前后有找孩子谈过三次,让她自己把计划做出来,要玩手机可以,自己定时间,每天玩多久,什么时候玩,你会发现当你让孩子自己去写玩多久的时候她反而不会要求玩很久,等她把计划写好之后我就会说:好,就按照你自己写的执行!这样一来她会觉得我自己说到就要做到,一来也培养孩子自己做计划的习惯!还有孩子会觉得家长很公平!所以这次寒假放假前我们去寄宿学校接孩子回来的时候她自己就把寒假的学习计划做出来了,由于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孩子现在没有办法回学校上课,所以我就按照她的计划给她安排了线上课程,那么上线上课程肯定就会要用到手机或平板电脑啦,那很多家长又会放心不下孩子到底有没有学习,有没有上课玩手机呀,我觉得首先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再者就是检查孩子的课后作业,还有就是要定期与孩子沟通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聊天聊什么,就问她遇到困难没有,有没有需要家长帮忙的,沟通顺畅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还有就是一定要多跟线上课程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随时掌握,所以到现在为止孩子还没有回到学校,每天坚持上网课学习,但有一点,孩子睡觉前会主动把手机和平板交给我们帮她充电,她说省得到时候自己抵抗不住诱惑!

2.小女儿今年7岁,小的就跟大的是两个不同的性格,我们都知道两个小孩的家庭小的会难管理些,所以我们就会给她给任务,还有从小让她听睡前故事,她自己也非常喜欢听故事,后来就买了个某猫精灵,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她也会想着要经常听故事,一来孩子听故事比玩手机要相对来说对孩子的身体没有影响,再来我就会和她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并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能听故事,并且如果一天没有做到就主动上了听故事的机器!孩子现在没办法开学,也是每天在家上线上课程,她会主动问妈妈几点啦,我要上课啦!还有在这里要给所有家长朋友们一个建议,现在的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孩子会使用电子产品,因为未来肯定是智能化时代,如果孩子不学会使用电子产品也不行,所以我们会在孩子开课的时候把学习端app下好,电脑端网站收藏好,告诉孩子在哪里,第二次上课就是自己独立去完成,这样孩子也会有成就感又学习到东西!

说了这么多,孩子的成长其实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还有父母自己要做榜样,不能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最怕就是自己要求孩子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而自己不是手机游戏就是麻将字牌,或者干脆跑出去外面打牌深夜不归,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这样是没有办法去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做父亲的一定要明白一个真理,孩子的成长是一定离不开父亲的陪伴,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强动力,有句话说得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北雅教育夏老师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等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00后、10后本身就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处于数码时代,这就注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不接触电子产品。

既然躲不开,不如直接正视。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我们又该如何引导?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自从邻居小孩放假,每天都会听到邻居孩子妈妈吼孩子的声音。正巧早上出门时碰到了,打过招呼后得知她是要去办宽带断网。不等我再问,她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倾诉起来。原来,小孩放假几天来,整天手机、电脑轮番上阵地玩电子游戏,不肯出门,也不做作业,吃饭时间到了也要妈妈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妈妈心中恼火,就逼着孩子出门去找小伙伴玩。

结果呢,到了晚饭时间,她去接孩子回家,却看到他正和小伙伴坐在沙发上捧着iPad对战,知道她进来连头都没抬一下。这件事让邻居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发了出来,于是决定迅速去办断网手续。

如今,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捧着手机、iPad玩个不停的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里的小家伙们也都对着各种屏幕如痴如醉。但电子设备带来新鲜好玩的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

这一年孩子玩游戏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响的新闻屡见不鲜。

不是我们拿走孩子的手机、掐断孩子的网络就能够完全禁止的。网络信息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

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帮助孩子理性解决问题,合理使用手机。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达68分钟以上,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极高。其实这个不难理解,手机看似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可是经常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有什么难题、不开心也不当面交流,放在心里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郁了。

此外,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有海量的信息,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学习是个慢节奏的过程,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没有动力”,每天超过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将会落后于同龄人一大截。

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以下危害:

1)引发很多眼部疾病,导致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2)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3)上网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交际能力差。

4)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5)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6)游戏里打打杀杀,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1)引发很多眼部疾病,导致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2)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3)上网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交际能力差。

4)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5)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6)游戏里打打杀杀,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看到这,很多人会说这些影响伤害我们都清楚,可他究竟是有什么魔力让孩子欲罢不能。其实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1.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2.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3.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究竟怎么才能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呢?不妨试试下面这几招!

1.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3.理性沟通,为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

游戏的世界,也可以视作是孩子为封闭自我而选择的另一个世界。而让孩子选择封闭和沉迷的,可能正是因为亲子之间的非理性沟通。

父母如果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见孩子的努力与长处,经常打压、贬低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决定事无巨细地横加干预,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的沟通之门,并陷入自卑、低价值感的心理漩涡。

从此,孩子把父母的关心视为“控制”,而父母也不知道为何孩子会变得“不可理喻”。

看见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的努力,做孩子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让他知道。这些都是走进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步骤。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丨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丨家长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乐宝生活记


我是一名班主任,昨天在微信群查看家长们的接龙情况,有一个没有完成。后来打电话了解,他说一整天手机都被孩子“霸占”着,他都没有机会看手机!我感觉不可思议。

受疫情影响,学校基本上都延迟了开学,漫长假期,很多学生在家无所事事,玩弄电子产品的现象比比皆是。沉迷网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很多家长又无可奈何。造成这样的局面,也不单单是学生自己的问题。

学生沉迷手机网络,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孩子也善于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网络时代,很多大人都是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长久以往孩子沾染玩手机的陋习也很正常,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其次,学生所有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一开始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给了孩子一部手机,看到孩子立马就“听话”了,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当家长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夺回手机,却发现手机已经和学生的骨肉长在一起了,家长也就妥协了。呜呼哀哉!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自控力不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大人的长期引导,否则就容易走上弯路,想要扭转局面,就要付出百倍的教育和时间成本。

学生假期呆在家可以做些什么?家长如何引导?

1. 现在很多学校陆续开始了网络授课,家长要辅助、监督好孩子按照课程去学习,不要让孩子以网课的名义拿着手机去玩游戏、浏览不良网站。2.为孩子准备几本好书,一同观看几部电影,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的学习,学习也不单单在教材上,课外读物、电影、音乐……都是学习的载体,但需要大人去帮忙辨别和筛选。3.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我见过一些十几岁的初中寄宿生,刚来学校就似乎“生活不能自理”那种。做家务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关爱不等于溺爱!

我是@晓禾老师,关注我,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晓禾老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寒假有点长,回校开学上课的日期至今仍无法明确。网上有句话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长假”,学霸之所以是学霸,并不是他比别人聪明(当然不排除有少数智商高的孩子),而是他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同时考上清华的“学霸双胞胎”焦宇晨和焦宇晓就是很好的例子,她们坦言“我们学习的关键就是在于假期”。每个休息日,她们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别人在睡懒觉,玩游戏的时候,她们在努力学习。正是因为不断的高标准,严要求,她们考进了理想的学府。

假期不是用来休息,而是用来反超的。假期往往是同学之间拉开差距的时候。今天的一步之差,明天就是天壤之别。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前段时间,河南南阳一位高三学生在屋顶蹭网学习的事情成了热门。网友戏称,“学霸在屋顶蹭网上课,学渣在被窝里假装打卡”。

停课不停学,多数学校在这个非常时期都安排了网课,推迟开学不是停止学习的借口。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一个虚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的滑梯。

一个对自己将来负责的孩子,就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努力学习。





我情你爱


我们江西的学生已经在网上授课,老师每天布置作业,家长现在没事在家监督作业,然后上传给老师批阅。就是在家有时候不是很认真,作业完成的倒是还可以。做完了每天的作业,偶尔玩会手机,控制她玩手机的时间。这样孩子也很开心。




爱唱歌的鹏哥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究竟怎么才能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呢?不妨试试下面这几招!

1.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

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3.理性沟通,为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

游戏的世界,也可以视作是孩子为封闭自我而选择的另一个世界。而让孩子选择封闭和沉迷的,可能正是因为亲子之间的非理性沟通。

父母如果长期忽视孩子、或者看不见孩子的努力与长处,经常打压、贬低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决定事无巨细地横加干预,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的沟通之门,并陷入自卑、低价值感的心理漩涡。

从此,孩子把父母的关心视为“控制”,而父母也不知道为何孩子会变得“不可理喻”。

看见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的努力,做孩子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的人,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并让他知道。这些都是走进孩子内心最重要的步骤。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丨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丨家长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冰糖葫芦味儿的西瓜


足不出户的日子,你每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给孩子一种积极的暗示,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你给自己充电,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不断增长见识,给孩子讲道理不再苍白无力,你对他的教育会变得更有力量。

你减少消遣性的娱乐时间,阅读一些时事新闻,把疫情防控过程中那些传递真善美的事件分享给孩子,使他受到爱国教育、责任感教育,学会感恩,增强他的危机意识、法制意识。

你积极锻炼身体,组织有趣的室内活动,带动孩子一起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长期足不出户,缺少运动是不行的。受荷尔蒙分泌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不仅仅是精力旺盛,同样伴随的还有阴晴不定的情绪。这个时候,高明的父母懂得因势利导,通过运动或者其他一些亲子游戏,帮孩子消解负面情绪,消耗多余的精力。

你向网络学习,提高厨艺,既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又增进了感情……

这样的陪伴才是有质量的陪伴,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美课拼分分


你家孩子成绩怎么样?成绩一般到中上就不用担心,而且根据研究,手机和成绩没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孩子如果聪明,他经常玩手机成绩还是一样好,成绩差的话,不玩成绩还是没什么大进步的,所以成绩不好不是不玩手机可以解决的,好孩子玩不坏,坏孩子玩不好。这是专家说的。有些人说小孩不把成绩放在心上,就知道玩,没收了手机他的心难道会放在学习上了吗?你应该跟他说,不能一直玩,可以学习一会,玩一会,一直让他学而他一玩就骂他只会让他厌学,学习好久玩一会也是正常的,学校里也有下课时间呢,但是一只玩就不好了,个人建议。现在有网课,跟着网课和老师的思路一起学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