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本报自春节起开设的“此刻 ·我们”栏目,持续记录疫情下作家们的生活和思考,今天继续分享给大家。

每天我们都在接收着关于疫情的最新进展,慢慢的,各地情况在好转,大家都更为关注湖北特别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命运。我们的时间,都变成了武汉时间,和他们一起悲伤,一起坚强,一起关注数字的下降。

这两天,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世卫组织官员前往武汉当地考察,看见陷入沉寂的武汉全城,以及背后千万人口的默默坚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表示说,“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世界亏欠你们!我想当这场疫情过去的时候,希望有机会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谢武汉人民。”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对敏锐的写作者而言,他们的时间也在与武汉同步调整,正如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文章作者赵瑜所说,“我活在武汉的让人心痛的新闻的外边”,在这个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刻,他依然相信优质的文字能够安放内心的生活,安放难以宣泄的情绪,“让我们世界更加清晰透亮”。

每一个写作者都与武汉有了密切的关系

赵瑜 | 文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河南郑州

在网上下单买一把电脑桌用的椅子。家里的椅子破旧了一些,想换。一看,卖家特别注明,武汉不发货。便觉得我生活在武汉四周,哪怕是购物,也摆脱不了武汉这个关键词。

朋友圈里,近日专门加上了居住在武汉的诗人小引。原来,我和他都只是在赵荔红的一个群里,相互看着,并不熟悉。然而,因为最近他每天都在写日记。我便觉得,他是在打开一扇武汉的窗户,让我们看。便觉得,小引兄格外的亲切。

当初,每天看那些确诊的病例,在每个病例的备注里,写着他们本人或家人近日从武汉回来。于是,便开始搜索身边有无从武汉回来的亲友。还真是搜到了一个。爱人一个非常亲近的表姐家的姑娘,在武汉大学,1月15日,刚刚从武汉回来。她在郑州转车回了老家,兰考。我算是比较敏感,第一时间让家人知会这个从武汉回来的丫头,短时间内让她不要外出。然而,说是这样说,我们回到老家的第二天,表姐和表姐夫便到岳父母的住处去走亲戚,尽管在武汉上大学的丫头没有去,但是,她和自己的父母亲并没有隔离。所以,这就是说,在潜伏期的可怕之处。

好在,半个月之后,表姐的姑娘过了潜伏期,无任何症状。

假如这个武汉来的源头意外有了症状,被隔离的,除了她的父母亲,一定还有我的岳父母,而我们一家都在岳父母家里吃过饭,我在我的父母亲家里住,因为是春节,我哥一家也在我父母亲这里吃饭,欢喜的一大家子。也因为我们一家间接地接触过,如果有事,可能也会传染给我的家人。想想便觉得这个病毒的可怕。

这是一个社交式病毒。我如此耐心地列举,我表姐家以及岳父母家,还有在县城的我父母及我哥家,就是为了说明,一旦染病,那一天之内,可能就会无限制地扩散出去。家庭越大,越危险。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大年初二回到郑州,我便再也没有出门。除了从父母家里带回郑州两包一次性医用口罩之外,我们家没有买到任何相关的用品。在小县城,我开着车一家一家的药房和超市问,回答是一致的:早就没有了。

这也是这些天,我没有主动和武汉的友人联系的原因。我无法给他们寄口罩,因为我们家里也不够用。

因为我爱人在一所重点高中带高三,她很早就接到通知可能要录网课。所以,我们商量好,家里只派她一个人外出,每一次录课回来,顺便买一些用品。所以,基本上,除了她之外,我们家没有再消耗口罩。

大年初二晚上,一回到郑州,我便在淘宝下单买了N95口罩、酒精和84速溶片,然而,过了三天,没有发货,再点我的订单一看,早已经下架了。只好去退款。

我在我的朋友圈里说明了一下我的现状,说,什么也没有买着。立即便有友人,告诉我,她有几包口罩,问我需要吗?

我说我不需要,最好你能捐给湖北的写作者,任何一个人都是好的。

我没有口罩,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没有去多占,尽量地宅在家里,不浪费这些医用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公益。有人捐钱亿万,他们是大爱。而有人宅在家里不添乱,这是小爱。大爱爱人,小爱爱己。都是人间最珍贵的感情,在我看来,只要是自然而然的,便同样珍贵。

我每一天都在微博上关注着武汉的消息,每天更新一次我的公众账号。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患者黎婧,住院期间,每天手绘漫画记录医护人员的日常。25日她顺利出舱。

本来,深度宅在家里,我应该可以看上五六本书,写一篇长的散文,春节前已经开头的小说也停在时间的外面。然而,我一本书也看不了,有时会拟上一个标题,坐在那里发呆半晌。

我的时间开始变得松软,模糊。时间的边界随着新闻焦虑变成武汉时间。我相信全国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分内心活在武汉。有人活在武汉的悲伤里,有人活在武汉的坚强里。我活在武汉的让人心痛的新闻的外边。

我有时候想,曾经有新闻报道中让孕妇大着肚子上岗甚至有可能流产的风险,来感动读者的做法,其实是对正常的人性的破坏。我们需要的感动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为这样的感人事迹而感到难过。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针对一些现象,人民网及时评论介入,倡导尊重比赞美女性更重要。

我的内心也被这样的一些琐碎的思考打断。我本来正在阅读一本刚刚译进中国的卡尔维诺的新书,然而,我停下了。

我的内心里有很多想要写的东西,我都停下了。我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差不多,只用来盛放武汉的消息。

写作不重要了吗,当然重要。然而,人的内心并不是只有一个出口。我需要用一些杂草铺满内心里暂时的荒芜。每一个武汉人染病的背后,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它大于我的所有的写作。所以,我停下来。听着这些人喊疼,我也觉得疼。

有一天,我读了那位方舱医院护士的诗,觉得很感动。我想了想,我也要为武汉写一首诗。于是,在深夜旧电脑机箱隆重的风扇转动声里,我写了这样的诗句:

之一

我能坚持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我正变成一只缓慢的钟表,也有可能

变成一只淡绿色的虫子

还有可能消失在下一句诗里

我能坚持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字帖。剃须刀。笺谱日历。维生素C。沉香。黑色口琴

旧相册。普洱茶。耳机。备用手机。刚刚加上的微信老友

我的精神被一个屏幕固定

蔬菜的种类决定了我的精神生活

我吞下了一场大雪

想就此将春天送给某某

我能走到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初夏湖边,山中云上,内心深处。

那无法精确的解释,以及无法圆满的故事

都让我想大哭一场

2020,2,18

我有多久没有写诗了。而且,我一向不大认为我懂得什么是诗,只是胡乱分行而已。然而,尽管我早已经承认自己并不适合写诗,甚至也主动放弃了做一个诗人的想法。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在有些特殊的时间里,我们内心里的生活,有些是属于愤怒,有些是属于安慰,而还有一些是属于诗的。

这也是,最近大家都在争议的一个话题,叫做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我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因为,这句话有一个特殊的语境,那就是,写让我们世界更加清晰透亮,让人成为人,让痛苦喊出声音,而不是被忽略,这样的诗,不但不可耻,而是让人敬重的。

终究,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都逃离不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写作者如何能跳过眼前的灾难去阅读写作呢?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徐鲁的武汉“生活记”:身在一己的屋顶之下,耳边却自有万千风声和雨声

【此刻·我们】罗伟章:在这一特殊时刻,把自己放在我的面前,悉心审视

【此刻·我们】周华诚:人生的要义,本就是要在艰难的过程中,获取一点欣慰与快乐

【此刻·我们】王磊光:在过年的流水账中,路过一棵苦槠树及它所经历的岁月沧桑

【此刻·我们】甫跃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此刻·我们】袁恒雷:静守一隅,关照内心并静思生命的意义

【此刻·我们】沐墨:与头顶那一粒灰的较量,来自每一份坚持等待

【此刻·我们】林渊液:文学对灾难的书写不止温情,也应有促成经验的追问反思

【此刻·我们】杨献平:疫情当下应以最大的善意和同理心拥抱彼此

【此刻·我们】汪剑钊:灾难面前,写诗是野蛮的还是唤起生命热度的?

【此刻 ·我们】育邦:疫情之下,诗歌还是诗歌,该如何即如何

【此刻·我们】邓安庆:“疫时回乡记”是我在这个时代的一份微小记录

【此刻·我们】周闻道:满脸沟壑与从容微笑,我确定是这世上最美的脸庞

更多相关主题:

▶人类几乎没给过它选择的权利,被冠为“潜在中间宿主”后,这一情况会改变吗?

▶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类将始终坚守正直与善良

▶所谓“大医”,不负理想不负人间

▶公共焦点面前,文学的亮相“出圈”应先懂得如何“下沉”自己

▶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诗词大会的国内冠军和“国际冠军”都诞生了

▶凝视过他们的努力和坚硬,才明白我们误解了“岁月静好”

▶那些隔着口罩绽放的羞怯笑容,恰似象征爱情的永恒花朵

▶书店人和作家们转型“主播”,让阅读的力量燃照全网

▶阅读聚力,我们终将学会拆解和重塑这铿锵的春日 | 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配图:央视新闻、摄图网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新年文创季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此刻·我们」赵瑜:写作者,都在把自己的时间调整为“武汉时间”

邮发代号: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