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

用户92366370785


这个问题比较深,主观性较大。这里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发表下看法。欢迎交流,发表看法。

同一场景下,普通人大多是先看到场景而后拍出自己所看到的,摄影师特别是职业素养很高的摄影师往往会根据场景在脑海里形成最终成片效果,再去根据自己想要的成片效果去决定构图、曝光、手法等。最终差距我认为会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

一、成片看到的

1、构图

这个差距我感觉是最直接的体现,或者说是取景,因为构图直接决定主体的表现。看过太多普通人和摄影师同一场景下拍摄的成片,首先普通人拍摄的照片在构图上就很多不过关,或者少数普通人懂得构图规则,但也只是循规蹈矩,对主体的表现缺乏引导。

2、光线

摄影师知道什么样的光线拍出来的照片好,什么光线适合什么题材,或者说对光线有精准的把握。而大多数普通人就没这方面的意识了。

3、色彩

摄影是由美术衍生而来,色彩的把握也会体现到作品中去。摄影师会通过前期取景和后期修饰排除干扰颜色、加强对视觉感受有帮助的色彩。

4、影调

为了突出主体或者加强视觉印象,摄影师往往会很注重作品影调的表现。明暗层次、虚实对比、色相明暗等,会让观者感受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二、背后积累的

1、审美

这是作品背后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虽然一张作品不能全面的体现一个作者的审美,但是审美这个比较虚幻的概念是能比较直观的在作品上呈现出来的。

2、思想

这个也是一个综合体现。摄影作品就像绘画,不单单是画面本身所表达的光影色彩等。它所表达的思想也是一张摄影作品能够给观者带来的。


我是JV视界,专注于摄影


JV视界


所谓的差距,实际就是你看待景物的方式,大家习惯了平视,你可以俯视或仰视,大家习惯了保持距离,你可以贴到最近的距离去观察。正好我之前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就图看差距。

下面这张拍摄于护城河边,前景就是土台上的一棵春天的野菜。左边是普通视角,右边是摄影视角(以下各图左边均为普通视角),4张焦距合成。

漂亮的牡丹花。左边是中午时分的牡丹,右边是日落时分的牡丹。右边是贴近牡丹花拍摄,4个焦段合成,每个焦段HDR,共12张合成。

怎么才叫贴近拍摄?看了下面的场景,你就知道了。左边是普通视角,乌兰布统的将军泡子,很一般的景色,当贴近小黄花后,你发现了什么?哇,好漂亮的地方。照片,照骗!


再看一个,左边是摄影师脚下的小菊花。当我低角度拍摄时,是不是风光完全变了一个格调,看到这个照片的,都说太漂亮了,是不是想去草原看菊花了?

公主湖中一棵倾倒的树木,左边是普通视角。而这棵树的前面,有另外一棵弯曲的树,正好形成一个框架。

下图中左边是拍摄场景,也就是普通视角,右边是拍摄完成后的图片,充分利用了广角镜头的透视作用。
最后一个,草原中一棵形状很美的树。当我把相机以很低的角度,放在树下时,树枝的方向感是不是很强烈,一张完美的星空照。这张照片被视觉中国选中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几点经验:1.了解你的相机,了解不同焦段镜头的特点,首先要技术上要过关,也就是说,能够熟练的运用相机的各个功能。2.多读点摄影方面的书,例如云漫老师等等,写的都很好,从艺术的方面去培养。这样你就会越来越与众不同啦,能够照骗很多人。


极影视界


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都是拍照片吗?不都是按一下快门吗?

以上为题主问题及问题描述。


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

按题主的问题思路我又琢磨了一些问题,比如,普通人和顶级画家画同一幅画,差距到底有多大,不都是用画笔,用颜料往纸上涂么?

普通人和顶级音乐家弹同一首曲子,差距到底有多大,不都是五个手指头,按一样的琴键么?


很多人会说,紫枫,你这是抬杠模式,是么?我觉得都是一个思路,为什么换到摄影就不觉得抬杠,其它艺术形式就会觉得是故意的,很荒谬呢?

人家画画要画多少年,要画多久?人家练琴要练多少年,手指要多灵活?

我承认这个,那么问题来了,顶级摄影师是不用练习的?不用多少年实践积累的?


我先声明,我不是顶级摄影师,我只能算一个从事摄影教学,爱好摄影的一个摄影人。

所以这个差距有多大,真的不好说,我只能说普通人和会摄影的人,差距很大!

街边小贩:

街边小贩:


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余年 简单清晰 讲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关注后可查看大量系统化,系列化免费教程!

关注后点头像进个人主页,点私信,写 学习 两个字,系统自动回复加入紫枫粉丝群方法,群内下载软件插件,滤镜素材等资源,交流,答疑,完全免费!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关于这个问答我还是有一定专业认知的,首先平常人拍时只是随手拿出手机按下快门,拍张自己眼中最美的画面,相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在看到景物时并不会即刻拍下,而是在脑海中进行后期或者凭借经验快去选择机位,构图等,通过前景的虚实突出要表达的实物或者一个干净整洁的画面等等,这些都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所必备的。我现在工作就是商业人像摄影,任职于国内某知名连锁影楼,基本上大点的城市都有,由于涉及到肖像权的问题,就不放拍摄过得人像作品了。放几张大学时拍着玩的图吧,大学时挺喜欢拍照的,也买了单反,天天研究。看着这些照片满满的都是回忆,虽然以我现在的审美去看,这些真的很普通🤓










菜里有肉真好


自己现在上大二 18年买了自己的单反 没事喜欢拍一些东西 感觉这个喜欢就好 我喜欢有故事的画面 感觉它的魅力所在就是定格一瞬间的美好,看到照片就能读懂故事 我还年轻 所以还在路上~

第一张是看见一个父亲带着女儿旅游 她准备爬到树上去比剪刀手 那时候想 年轻真好

第二张是去给一个街舞社演出拍照片 看到一个父亲举着手机一动不动拍了十多分钟 给自己儿子录像 于是想到《望子成龙》

第三四五张是在黑龙江边下,感觉到黑龙江人们对这条江的敬畏 依赖还有闲适 总之,感觉特别和谐

第六张是海边的山水画 前面是游水的人 后面是货轮和山 海雾茫茫 那时候吹着海风 下面传来孩子冲浪的嬉闹声 觉得不负此行

剩下的就是生活照啦..

我个人觉得 摄影就是另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 其实不管构图光线颜色等等好与不好 自己想拍下来的 承载着故事或是美好回忆的 那都是灵魂的照片 不是嘛?

哎嘿嘿











PMSenior


普通人和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会出现什么差距?


普通人和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有可能会出现“天差地别”的差距。

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摄影器材的差距;二是控制着摄影器材的人,审美的差距。

那么我们先假定一下,第一种情况是手持相同类型的摄影器材,无论手机或者是相机。但是一个是普通人,一个是摄影师;

第二种情况是摄影器材不一样,两类人的审美也不一样。

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

没有。

如果两类人的审美一样,那就不叫两类人了。

第一种情况:假设普通人和摄影师用的是同一个类型的摄影器材。

我举个例子来讲。

如果是拍摄人像,普通人先想到的,是这个模特真漂亮,我要把她拍下来;

摄影师想到的,是我应该怎么取景——用什么构图?怎么搭色?采用什么角度什么机位拍摄?

打个比方,在同一场景下,画面元素有五个;


普通人可能会想把这五个全拍下来;摄影师只会选自己需要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照片会是——

普通人拍了1+2+3+4+5,但是哪一个也不突出,你不知道他拍的照片里,主体是什么,主题是什么 ;甚至,你问他想要表达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摄影师拍到的可能是1+2+3,2+3+4,4+5,甚至只有1或者2……但是因为摄影师只取贴合摄影主题的画面元素,摄影主体反而会一目了然。

你再问摄影师为什么这么取景,他当然能给你说清楚。

第二种情况:摄影的器材不一样,外加普通人和摄影师的审美也不一样。

那这个就更没可比性了。

软件不如人,硬件还不如人,那不就只能等着被吊打吗?

有没有胜出的可能?

完全没有。

除非普通人舍得在摄影方面下功夫,即使不升级器材,也先用摄影知识把脑袋装满咯。

我是柳侍墨,悟空问答的“优质提问官”就是我!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点赞、转发~~O(∩_∩)O~~

喜欢就来关注我吧!

记得给我留言吖~~(。・∀・)ノ゙


柳侍墨


实在忍不住了,更新一波。就说一句话:

说能把图1P成图2的大神快别在这里点评浪费时间了,人类星球容不下您了,大神回火星去吧。

~~~~~~~~~~~~隔离傻逼的分割线~~~~~~~~~~

直接放图吧。

普通人

这是普通人经常出去玩会遇到的场景,小桥流水人家,眼睛看起来挺有诗意,然而拿起手机拍出来这种照片,可能自己也说不出哪里不好,但就是觉得不够美没有表达出想表达的感觉。

再来看看专业摄影师的

摄影师(谈不上顶级)

真正的顶级大师估计差别就更大了。

题主说的很对的一点就是拍照这个动作确实只是一瞬间按快门的事情,区别就在于专业摄影师在按快门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比如上面这张照片摄影师需要

1.找时机。天气有雾霾不行,有大太阳不行,得等一个清冷的早晨,还要刚好等放牛的走过,这都需要等。

2.找机位。为了获取最佳的取景,要在路边,河里,站着,蹲着,趴着,甚至躺着各个角度都看一遍,确定一个最佳的视角。

这么一折腾估计个把小时过去了,所以按快门之前肯定也是提前花了好多精力的。

3.就是后期了。




飞帆达科技


同一场景,普通人和摄影师都感上了兴趣,说明这场景的确不错,因为摄影师更会从普通场景中发现美。既然连普通人都看中的地方,那肯定有“独到”之处!

那既然都在拍,普通人和摄影师会有什么差距呢?最大的差距就是:摄影师会更“讲究”!

怎么个“讲究”法呢?普通人看到入眼的场景,大多数都是举起手就拍,而摄影会考虑一些“问题”:如何构图、如何选择主体、如何对焦、景深如何、测光如何等。所以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摄影师会“三思而后拍”。

举例一:

早上晨运,发现晨光不错、小镇沉浸在一片宁静中。如果是普通人,可能会对着天空随手一拍完事。而摄影师会选择一个主体(上图就选择了一只船),给主体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图小船大体在九宫格的左上交叉点上),选择小船作为对焦点,给小船安排一个合适的前景,前景里的绿色植物不但增加的空间感,也丰富了画面色彩,注意河对面的岸边的水平、和对面楼房的垂直度,不能出现明显的角度不适感,给小船一个侧逆光,让小船有了立体感,测光也以小船为准,后期对亮部压暗,对暗部提亮,均衡画面。

举例二:

上图是开平的碉楼。场景也不错,普通人可能会在任何一个角度上抬手就拍,而摄影师可能会前前后后绕着小楼观察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角度上来讲,去到后面的逆光里不合适,因为前面才是碉楼的“正面”,而前面完全可以给碉楼一个侧光,让碉楼有了明暗变化,也就有了立体感;选择一个弯曲的小石径进入画面,这个小石径就有了引导的作用;等候一个人走进画面,就让画面有了生机和动感。细节上,可能碉楼上的上部天空有些小,有点压抑,下部左侧露出一小点栅栏,是否影响视线,要不要去掉等。

这位同志就不是一位“普通人”,虽然是用手机在拍,看人家的架子多专业!手机前面还加了只广焦镜头,多次给我说他能拍到的画面我拍不到,主动看了我拍的照片,并对我拍的照片进行了专业指导和修正,告诉我取景上那里多了、那里少了,应该竖拍还是横拍。这位老师更为热心的的,在他这个位置上,至少主动给十几个人拍了照,并且拍照时极为认真,选取最好的角度、安排站立位置、身姿及表情,以至于我想在这儿拍个全景都没拍成,哈。

总之,同一场景,普通人拍照是随意性,摄影师是“深思熟虑”的,是有“讲究”的。


南方之南


摄影爱好者:出去游玩或者旅游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是拿出手机直接对着想拍的物体进行拍摄,不出意外出来的效果很一般。

照片的好与坏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前期拍摄前的构图,和后期色彩等图片处理的调整。如果没有好的前期构图后期即使加以处理也有很大几率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喜欢摄影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拍摄时经常挪动身体和镜头的原因。大神也不一定每一张拍出来的照片都是构图合适的,也会拍摄很多无用照片,后期进行筛选。构图方式我很多,前期可以把相机辅助线打开,具体构图可以看一些专业的视频或者文章,慢慢学,不能急。

至于后期图片处理,这个比前期构图有点复杂且难,因为图片的好与坏和颜色有直接关系,因为人眼第一接触的是色彩,然后是结构。如果你对色彩敏感度不高或者装逼点的说没有艺术构想的还是放弃的好。个人观点。











世界找狗


我觉得普通人拍片很随意,基本是靠蒙,蒙对了也很出彩,但不会是必然。专业摄影或者有功底的爱好者,拿起相机时候他已经心中有数,按动快门之前深思熟虑。另外专业摄影师基本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特别是光影、绘图方面,重要的是专业摄影师还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