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下,为什么有人等着破产,有人却能日入百万?

影子A先生


疫情之下,不受影响的是大富豪和农民,因为富豪"有家底,有固定资产周转,和符合高科技发展网络营销,疫情对他们生活没有影响,反而创造更好的生财之道,贏得更多资金。农民有自己土地和家园,吃喝用不愁,发展农田种植大米、蔬菜、果园等等,创造不菲的财富。只要看准国家发展趋势,日入百万也很简单。那些有车货房贷的人,生活压力大,不知能坚持多久?总之,疫情之下,手中有钱很重要,起码不会为了生计而着急!



何莉琼


这个问题问的我思绪万千

疫情期间,我感觉我就是等着破产的那个人

因为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同行业有人分析就算疫情在3月份结束,我们这个行业今年可能也要到10月份以后才可能有盈利!

可能我身边都是些普通人,隔离在家没有收入的有,已经上班赚工资的有,也有生意没有受影响的……,但是这个期间日入百万的在身边还是没听到有,也许有在闷声发大财的没透露风声给我[捂脸]

但是,有人等破产有人日入百万这个情况并不是就疫情之下才有的呀,没有疫情的时候这种社会状态也是正常吧?

成功总是有道理的,不成功都也是有原因的!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危机,但是同样也会蕴含很多机遇!

我在等破产的同时也和大家一起在等春天,一起在等机遇!




健康康爱狗狗


有句话说的很好,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把这个套用到疫情之下,你就能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日入百万,而有的人只能干等着破产。

日入百万

受疫情的影响,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行业迎来了春天,不仅仅是原来的生产商们在扩大产能以及全负荷生产,甚至很多非口罩生产企业,也开始转型投资生产。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有就是苏州的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防护服装、防护手套、防护面具、医用纺织品、医用无纺布制品的防护品生产企业。由于股东和关联企业提供担保而陷入债务危机,企业于2018年下半年停止生产经营,去年底开始破产清算。截止复产之前,已经停工达到570天,理论上而言,不出意外,这家企业妥妥的挂定了,但是因为疫情的因素,在政府的协调努力之下,仅仅用了96个小时,这家停产570天的企业就恢复了生产,第一条生产线2月3日开始投产,每天可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按照企业规划,后续将把N95及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产能提高到24万个/日。

按照企业后续的产能提升以及市面上口罩价格的增长,后续要达到日入百万不是梦,所以在风口上,破产的企业都能起死重生。

等着破产

与风口相对应的,就是背风而行,当然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很多人,并非是主动背风而行,而是被动而行,不说其他的餐饮、娱乐行业,我们就说说湖北省的小龙虾,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占据全国约一半左右的供应量),受疫情和封城的影响,湖北省的小龙虾养殖户,今年注定要血本无亏,如果是自有资金投资养殖的还好,如果是举债养殖的,那么真的是只有破产一途。


总结

能力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大势,就像当年的诺基亚实力不强吗?技术不牛吗?牛!但是它没有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没有跟住市场大势,逆风而行,最终惨败!所以说跟对风口,日入百万甚至千万不是梦,但是在背风口只有破产一途。


鲤行者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疫情发生后,可能会对一些企业形成致命打击,也可能会成就一些企业,所以危机之中,既有危险又有机会,关键看运气。

比如苏州一家口罩企业,因为债务纠纷,已经停产570天,但是疫情发生之后,各地口罩供应紧缺,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用了96个小时就实现了复工生产。

现在这家企业每天能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按照现在口罩的价格,这家企业日入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从这里看,实际上和企业管理没有任何关系,单纯就是运气的问题,恰好是一个口罩企业,恰好遇到了呼吸道传染疾病,恰好有人愿意出资。

我一个同学经营影院业务,一直做的不错,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电影院已经全部关闭了,想转型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疫情过去。

现在看新冠病毒非常狡猾,一是潜伏期,有长有短,难以琢磨;二是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别人,很难防范;三是治愈出院者进行再次核核酸检测,有的仍然会在有阴性变为阳性。

从这种情况看,像影院这样的企业,现在几乎看不到复工希望,虽然他也在考虑如何应对,但是确实找不到很好的转型方案,即便转型也有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真的是进退两难,只有坐等。

本来好好运营的企业,因为发生了疫情,彻底改变了命运,这也纯粹是运气的问题,和管理没有任何关系。

同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有发生,比如现在的股票和基金,有的人是日入百万,也有人赔得一塌糊涂,这些除了运气之外,和个人的投资方法还有一定关系。


互金直通车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之下,很多人抓住机会狠赚了一把。但真正赚大钱的却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哪些。

现在大家都认为口罩,医护产品,网红视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这些行业赚大钱了,后悔自己没早入这一行,其实真干这个的也没赚多少钱。就拿口罩企业来说吧,还要捐赠,工人回来加班还有高加班费,还不能高价出售。

那么什么行业是这次最赚钱的呢?是股市金融市场。由于这次的疫情,相关利好行业容易炒作,大家人人都可参与。你看看医药概念,口罩概念,远程办公概念,网红概念相关的股票从年前到现在涨了多少?基本涨幅都是100%以上。特别是港股中国医疗,三个交易日最高涨幅就达到300%。这种暴利,哪个行业能比?期间的物品短缺不排除有财团从中炒作。


曦臣


2020年开年,各新闻、公众号、抖音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短短7天,电影,餐饮零售,旅游市场将损失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4.6%,这还只是一部分行业...


餐饮巨头西贝面临现金流断裂,2万员工面临失业!


最后,导致朋友圈被这张图霸屏。

受疫情影响大的餐饮、旅游、酒店等这些行业,短期复工无望。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冷静,放下你的手机,少看新闻,少发声,这样也减少焦虑。

我们要在危机中看到的转机,并且积极寻找普通能用的补救方式,帮助我们重启2020。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只是我们没看透背后的规律。

比如,我们现在回头看2003年非典,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学校大规模停课,商场闭门不营业,旅游业几乎瘫痪,企业大规模裁员,平时车水马龙的首都街头,更是像一座魔鬼空城。


资本市场自然也是不用说了,股票全面跳水,整个经济陷入半死状态。

同年6月,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出现了。

他投资4.8亿美金,以1.6港元(0.21美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经过四年漫长的等待,

2007年他又以13.5港元(1.63美金)的价格把这只股票全仓卖出。

整笔投资套现42.4亿美金,扣除成本4.8亿成本,净利润37.6亿美金(300.8亿RMB)。

这家公司叫,中国石油。

这个男人叫,巴菲特。

像这样的投资,老爷子还做过很多。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这句大家听过无数遍的股神投资宗旨,又有多少人能在恐惧来临时真正践行呢?

这是2月3日的股票市场, 一片绿海,两市3000只股票集体跌停!

有多少人吓得清仓,想避开下跌带来的风险,期待着抓住底部,再是市场真不给机会啊!

最近股市与实业的场景形成发反差,尤其上科技、云、远程教育、半导体,倍受关注。但,说这些,真不是鼓励大家都去买股票,大家都恐惧了,我得抓紧贪婪了。

就是巴菲特老爷子当年也是在6月,7月,才开始陆续购买中石油的股票的,也就是在疫情的病历增长人数逐渐消失,接近于零之后才开始做的布局。另外,就算是市场恐惧,股神也不是什么公司的股票都买,之所以选择中石油,是因为他本身就对石油股很有研究,曾和查理芒格一起对中石油做了多次资产评估,发现中石油市盈率被严重低估,安全边际很大,才做出的投资。

用大白话讲,就是巴老爷子对行业和中石油公司的价值知根知底,仔细琢磨计算后,赔钱的几率是5%,赚钱的几率是95%,才决定投资的。

所以,那些日入百成的,也是因为读懂趋势,善于布局,有充足的现金流,掌握了生存的法则:

1. 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将是一次巨大危机时,往往却成了小部分人的转机。

2. 清晰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只做自己能力圈以内,看的懂的事,稍微略懂的也都一概不碰。

3. 从不做盲目的赌博,只做输赢不平等交易,给自己留下足够大的安全边际,犯错空间。

4. 一旦做出决定绝不后悔,耐心等待机会的孕育,和时间做朋友。

像这样改变人生的机会,其实存在于各个产业。


大侠简生活


疫情之下,大家都足不出户,消费的渠道变少了,春节期间的消费额比以往来说少了太多,实业更是受到特别重的打击,不管实业企业主是否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由于这次疫情控制期的时间太长了,有很多企业由于没有生意做而倒下,又有很多企业在此次生产特殊需求的物品的日进斗金。



破产的大多数都是做实业

这一次疫情真的是对实体产业打击太大了,特别是那种没有利用线上的渠道做生意的,在这2个月实在太难了,实业企业的运行的成本是最高的,员工工资和房租是最大的开支板块,每天都有开支却没有收入,着实让这些企业很难,当然大的实业公司如果现金流状态很好的话,倒是可以挺过来,但是估计也很难受了。其实在疫情的初期,很多中小型的实体企业也在寻求线上的渠道去回笼资金,但是还是效果不佳,毕竟之前没有积累流量,能活下来也是苟延残喘。

餐饮业也有很多店面不行了,比较在前一段时间都不能开启外卖业务了,如果是资金流不太多的就特别难过了。这几天,倒是还好了,疫情情况差不多被控制住了,我出去转了一下,看到很多店面的面前都挂了“店铺低价转让”。

疫情之下,日入百万的生意



第一:生产口罩、防化服和体温枪的工厂,大家都知道,疫情爆发以后,这几种的东西成了特殊的物品,有价无市的。与我们民生生活最贴切,最能感受到价格变化的就是口罩,口罩一度被卖到几十倍。虽然后来国家管控起来,但是起码进价会翻倍,并且数量巨大,所以在疫情之下,这一类的紧缺物资的大工厂日入百万了。

第二:这一类生意我知道有人做,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去做。在这种危难时刻,肯定有人出来发国难财的,我可以说在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种人,我们日常需要的这种口罩这类紧缺物资,他们在外面市场上面买不到,但是他们就有很多,可能是资源或者渠道的原因,价格卖的特别贵,比平常贵了很多倍,利润肯定是特别高的,这类人在疫情一下日入百万了。

第三:我现在要说的肯定是特例了,因为在疫情过程中,中国股市的指数跌至2700点一下,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3000点了,当时整个大环境都不好,所以大多数公司的股票都在跌,所以有价值的公司也没摆脱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看到形式的人,利用大把资金加杠杆的做股票,这样的人在疫情的这个股市机会日入百万。



我们看开疫情之下很多企业破产的这件事,因为我个人觉得疫情的突然爆发好像是给中国企业前这么多年快速发展的一个考验。公司的各方面渠道都有,还能在疫情期间支撑公司运行,或者公司的负债率、现金流良好健康,就可以度过这个难关,不懂得进步的企业,最终也会淘汰,只是现在把这个进程提前了一些,剩下的企业未来会发展的更好。


财经大儿科


为什么有人等着破产呢?我想大概是没有经济基础的人吧,疫情期间在家躺着吃老本。如果需要还房贷还车贷,那更是雪上加霜了。因为1个多月的假期一直在花销,还没开始复工呢,自己还得买各种生活用品,吃喝花销等;以此、疫情的出现相当于是打倒他们的武器,让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动力。

但是为什么又有人能日入百万呢?

1、疫情被困家中,线下实体生意惨淡,线上渠道却十分火爆。各个短视频APP直播数据攀升,通过短时间内直播带货日入几千,甚至几万等、这次疫情的出现,催生了一批新的短视频爱好者宅家就业机会。

2、线上医疗技术,自疫情传播开来,得病人数量众多,医院能接受的患者数量有限。通过远程会诊,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治疗。如果不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购药即可,减少医院人满为患,让出空位给有需要的人去医院。

3、互联网公司,这次受疫情的影响,让那些原本已经出现危机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甚至是倒闭直接歇业,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资金不能流转,最终导致企业或实体商家关门。而对于一些能够在利用云端办公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新机遇,疫情让不少互联网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显著,一些能提供的技术较弱公司直接被比较下去,相反,能力较强的公司却迎来了更高的的收入。

综上所述

能日入百万收入的,比如像带货网红李佳琪,薇娅等,还有一些上游企业能日入百万。而实际上能日入百万的占比例还是很少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做好应对未知风险的基础,不管疫情使有些人破产也好,日入百万也罢,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拨开云雾见月明。


谜桔


您好,我是财经博主趋势阿何。

疫情亦是危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这个问题用我最近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疫情之下,全民管控,消费自然受限制,门店开门遥遥无期,自然房租之类的沉没成本加大,慢慢的企业被拖垮。但这个时候,物资性店铺变得炙手可热,本来街道一开火锅食材的,平时人多没有,但是这次疫情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火锅食材,一是冷冻便于存放;二是年轻人对炒菜类很不感冒,食之方便;三是花样很多,可以满足味蕾的需求。所以,就这一个疫情期间,货简直是供不应求,订单满满。相对比关门企业,可想而知。


趋势阿何


因为价值需要在流动中体现!

疫情来了,流动不起来的东西就体现不出来价值了。比如工业、农业;

但是能保持流动的会继续体现价值,比如头条买的《囧妈》请所有网友看电影、钉钉、微信等软件提供的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网红们制作的一条条视频内容,等等等等;

如果能保持流动,同时还具备刚需和稀缺性,那就更是充满价值,比如:N95口罩、消毒液等等;

所以这个是根据楼主特定的前提:“疫情之下”作出的解答;

没明白这一点,无法做出有效应对,可能真的会等着破产;而能看到这一点,顺势而为,做出改变,比如开年后就重仓口罩类的股票,可能真会日入百万!

以上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与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