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江西婺源县几处隐秘在乡野间的绝美景色,摄影师们的最爱


沱川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最北端边陲,东邻浙源乡,南连清华镇,西接鄣山乡,北与安徽省休宁县汪村镇接壤。乡政府驻地河东村,位于区域中部,驼峰尖东南麓的三溪口处。以清溪川流不息,淙淙有声而名沱川。

沱川乡地处大山深处,有瓷土、硫磺矿、沙金矿等资源,沱川乡山林面积91340亩,森林覆盖率91.8%,境内层峦迭嶂,气势雄伟,生态环境纯净而天然,具有有机农产品产出地最佳的生态条件。

此外,境内溪头瀑布群、篁村罗汉松、金岗岭红豆杉群、月岭古驿道等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旖旎幽雅,名木古树遍布村野,“泉水叮咚响,山风扑面来”,苍翠欲滴的盎然生机构成生态美的特有魅力,给人一种回到大自然的感觉,令游客流连忘返。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242栋。村中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徽派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因为该村古建筑比较集中,且保存完好,有“尚书第”、“天官上卿府第”、“司马弟”、“官厅”、“云溪别墅”和“九世同居楼”等一大批官厅府弟,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堪称“中国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已有5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百家民俗文化村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开展对该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沱川除了深厚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底蕴,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极佳的生态环境。

廊桥又叫楼桥、风雨桥,优点是即可供行人避风雨,遮烈日,又能使桥身不受风雨的侵蚀。原汁原味的杉木,不施油彩,无拘无束,随弯就曲,仿佛信手拈来,绝少雕饰,实则经过精心推敲,木材本性、本色、本形的美,被发挥到极至,沧桑而又美丽,达到“清水出芙蓉”的效果。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南宋,已有八百年。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

彩虹桥,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 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

彩虹桥与登云桥 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连接,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发达。桥下的一池碧水, 因篆刻流派鼻祖文彭与何震泛舟于此,见这里秀美风光,文彭欣然在临水石壁上题刻“小西湖”而得名。


上千年的水碓作坊,依然演示着古人利用水能带动水车舂米、磨粉。一道简单不起眼的石碣,几百年来保护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 “ 生态保护神 ”…… 彩虹桥的神灵为何物? 婺源人在古代建桥有个习俗,建桥墩时,在临水的侧面会镶钳进一头铁铸的水牛,以镇住洪水,保护桥墩。彩虹桥第三个桥墩,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一头铁牛:牛头伸出石缝,警惕地双眼,注视着流经的每一次洪水。

婺源的月亮湾位于紫阳镇往东700M处,到达李坑的半路之间,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弯月,这就是月亮湾。

月亮湾是半路上的一处小景点,因恰如月亮的形态、隔岸徽派民居的典雅、周边秀美的景色相融合。偶有三五农妇临湖浆洗,时常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深得游客喜爱,拍摄此时美景。以至成为摄影爱好者们最佳拍摄地之一。

月亮湾:一弯如月的小岛、水墨婺源的经典代表、摄影者的天堂。

有一江心洲如一轮眉月而得名,它依山伴水,水面平静如镜。春日田野大地金灿灿的油菜花、翠绿的茶叶、古朴的民居点缀得绚丽多姿,使之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

放眼望去一湾湖水如弯月静卧水面,袖珍的小岛,翠绿的湖水,静谧流淌。笼罩在晨雾中的山峦跌宕起伏,山下黛瓦白墙组成的古村落在袅袅炊烟中呈现。

线上,距离县城五里左右。月亮湾依山伴水,水面平静如镜。一两叶小舟,远远近近高低错落的徽派民居互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思口镇漳村1

思口镇漳村2

思口镇漳村3

思口镇漳村4

长滩古村1

长滩古村2

长滩古村3

汪口村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汪口村地处丘陵地带,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村落背靠逐渐升高、 呈五级台地的后龙山。汪口由一股正东水与另一股东北水在村南汇合。明净如练的河水由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

平渡堰位于汪口村水口河中,因形似曲尺,当地人俗称“曲尺堨”。平渡堰南北长120米,宽15米。其南端靠岸,北端堰堨头向上折成曲尺形,离岸空有6米宽的舟船通道。平渡堰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蓄水、通舟、缓水势的矛盾,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杰作。


晓起有“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与“国家级生态示范村”之美誉。是清代两淮盐务使江人镜故里,位于婺源县城东北45公里的段莘水和晓起水交合处,有上、下晓起之分。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

主要景观有双亭耸峙、枫樟流荫、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砖雕门罩、养生河与古濯台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晓起村落的美丽山光水色,竟有“绝妙何图诚若是”之感。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其中“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官宅气派堂皇,南北天井,厅堂宽敞深进,炫耀着主人高贵的身份。繁华。晓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