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王冬龄只会写“乱书”?他的楷书功底怎么样?

惊龙轩


看过王冬龄先生以前的作品,王先生的楷书功底无需质疑。许多网友不能接受的是他的“乱书”!

范迪安、许江先生等书画界权威大咖,对王冬龄的现代书法创作赞许有加,可是网民们确骂声一片。

究竟是专家的审美出了偏差?还是网民们没有跟上艺术创新“撒腿狂奔”的速度?这个看来只能留待历史来评判了!

回顾书法的发展,行草隶篆哪一次创新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时也是非议多多!

就是梵高、莫奈、毕加索这些声名赫赫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步入社会的初期,大家也不认可的呀。

我的态度是:专家的追捧与网民的狂怼,都不是“终审判决”!

我们必须尊重艺术家的探索与创新,百家争鸣有益于百花齐放!我们要有更加博大的包容和耐心。


铲刀磨剑


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否认,王冬龄先生是当代书坛一个颇富代表性的书法家。围绕在王冬龄身边的争议,让整个书坛热闹非凡,精彩纷呈。

当然,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提起王冬龄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乱书”。

无论是在中国书坛,还是在海外,王冬龄“乱书”的影响力应该都是首屈一指的。同时,由“乱书”引发的争议可谓是两极分化。

一方面,以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先生为代表的书画界权威人士,对王冬龄的现代书法创作不吝赞美之词,评价甚高;

范迪安先生对王冬龄的书法作品极为推崇,称其笔墨完全被精神化,精神从具体的书写中抽象出来,它们带来的视觉体验,已经不是观看,而是体验到了一种情境、一种情怀。

这样的表述语言相当专业,也很有深度,一看就是专家的口吻。一般来说,稍微偏激一些的网友一定会将这样的评论跟王冬龄的“乱书”一起受到批判,事实上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评论。理智一些的大众欣赏者,对王冬龄书法的印象是大字、多字、草书。当然,是一种很难理解的草书。

许江先生的评论则显得更有文采:“乱书的‘乱’不是乱弹琴的乱、是乱石铺路的‘乱’、是乱云飞渡的‘乱’、是返虚入浑的‘乱’,怎一个‘乱’字了得!”

作为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诸多20世纪传统书法大师们的弟子,在介绍王冬龄先生艺术成就的资料中,诸如此类的专家评价不胜枚举,也显示出王冬龄先生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和实际影响力。

另一方面,网上的大众评论如潮水一般的口诛笔伐,视“乱书”为将中国书法引入歧途的洪水猛兽。

我们随便翻看一下网上那些介绍王冬龄书法作品的文章,评论区一定是汹涌而至的嘲讽、愤懑甚至是谩骂。站在公众层面,王冬龄的“乱书”无疑是在挑战大众的审美习惯,这样的现代书法是很难被大众理解和认同的。至少,短时期内不会有多少人产生共鸣。

当然,王冬龄先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争议,或者根本就不在意这样的争议存在。都说王冬龄先生待人接物,一派谦谦君子风度,在谈到现代书法的创作时却抑制不住情绪的激动:“人与社会已经充满了‘现代意识’,难道书法艺术还能无动于衷吗?”

我们无法断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会如何评价王冬龄的现代书法艺术?有一点必须要承认,王冬龄先生的确有着很深的书法艺术修为,王冬龄先生的楷书作品并不多见,却也能看出其扎实的传统书法功底。这一点,是不能与那些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江湖骗子相提并论的。

作为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冬龄先生在传统书法领域和现代书法领域同样享有盛誉。这样的书家所引发的争议,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审美思维的碰撞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