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养虾稻田如何控制水位?

爱情小精灵


1、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4~6月苗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虾沟内保持在浅水位;7月水稻反青前期,田面水深保持在3~5cm,以利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8月水稻拨节后期,可将水位调至最大;水稻收割前期再将水位逐步降浅直到田面露出为止,以利水稻收割。

 

2、根据天气、水质变化调整水位。小龙虾生长要求池水的溶氧充足,水质清新。为满足这一要求,应坚持定期换水。一般每5~6月每7~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10cm左右;7~9月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10月后每15~20d换1次,每次换水10cm左右。平时要注意观测,水位过浅要及时补充;水质过浓要及时换水,并应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3、根据晒田、治虫要求调控水位。水稻生长中期,为使空气进入土壤,田面得到阳光照射,增加水稻根系活力,同时为增温杀菌,应进行烤田。通常采用轻烤的方法是: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为宜。可适当缩短烤田时间,烤田结束后即将水位恢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喷药治虫,喷洒农药后也要根据需要更换新鲜水,以利而为水稻、小龙虾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

 

养虾的稻田水位管理十分重要,既要满足小龙虾生长的需求,又要服从水稻生长的需要。最低水位时,虾沟水深不得小于30cm。高温季节每天应排去部分老水,并及时补充新鲜水。若发现小龙虾抱住稻秧,侧卧于水面,则说明田水已呈缺氧状态;若发现小龙虾大批上岸,则说明田水已严重缺氧,应立即加注新鲜水,保持水质清新。






口镇小哥


养虾稻田如何控制水位?

虾田水位控制要保证水稻生长不受影响,同时更要兼顾小龙虾的安全的生长繁殖,毕竟虾田养殖要兼顾稻谷个小龙虾混养的效果。

针对上述观点,我认为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虾田水位高低对于稻谷的管理要求,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再以下几个方面:

☞,栽秧的时候要保持虾田稻谷种植区是浅水,浅水能够湿润秧苗,至少要保持稻田湿润,有利于快速立苗。如果是撒播种谷,应该保证稻田湿润,等到秧苗长起来以后再加浅水。

☞,等到水稻立苗后,稻田应该保证2厘米左右的水位,这样有助于水稻返青分孽。水位过深会导致水稻的分蘖推迟或者不分蘖。水位过浅,会导致过多的分蘖,无效分蘖。(分蘖如果大家不理解,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说一下,大家都知道果树如果分枝过少,哪么结果就很少,如果分枝过多,会导致果实变小,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剪枝,分蘖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秧苗长大后,要适当排水晒田,用来控制生长后期的无效分蘖。晒田需要4天左右的时间,同时过后提高水位3天左右,过后再降低水位,这样循环3次。

☞,最后,水稻抽蕙灌浆的时候,要加高水位,水稻田需要保持5厘米左右的水位。这样有助于水稻充分吸取营养源,保证水稻蕙大粒多。减少空蕙。

☞,水稻收割以后留下的稻茬,在10月份~11月份,水稻应该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让稻茬部分露出水面,又不至于完全淹没,这样可以避免稻茬腐烂之后分解的有机质聚集,导致水体过肥,污染水质。冬季要适量提高水位,一般建议水位保持在45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持水温。



2.水位高低对于小龙虾的生长繁殖的影响:

1☞.水位控制原则:冬季低温保持高水位,用来给水体保温,有助于小龙虾过冬。春季常温天气下,建议降低水温来刺激小龙虾出动活动觅食,有利于小龙虾提前上市。高温天气下,应当加高水位,用来控制水温,降低水温帮助小龙虾避暑。同时降低水体透明度,避免光照过强,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繁殖,减少铁壳虾出现的几率。


2.具体水位标准:11月~12月保持田面水深40厘米,随着气温下降,逐渐加深水位60厘米。第二年三月水温回升的时候用调节水位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使水温更加适合小龙虾的生长,调控的标准是晴天水适当浅一些,雨天或者低温天气时,应该适当加深水位,以免水温下降。

总结:

虾田水位调控必须讲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结合起来考虑。一般虾田没有水稻的情况下,可以不是太注意环沟和浅水区的隔离工作,不过在虾田有稻谷存在的情况下,内田埂会将水稻和小龙虾物理隔离开来,这样给小龙虾投食管理不影响水稻生长,同时给水稻打药施肥也不会对小龙虾造成伤害。


小龙虾晒太阳


1: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因是,平时水沿提,晒田水位低,虾钩为保障,确保不伤虾,具体为三月为提高稻田内水温,逐食小龙虾尽早出动洞觅食,倒点水位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四月中旬以后,稻田水温应基本稳定在20T以上,为此稻田内水温始终稳定在20至30T之间,于丽云小龙虾生长避免提高应和老化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50至60cm,越冬期前的十月至11月稻田水位已控制在30cm左右,为义,这样即能够让稻田露出水面十厘米左右,

2: 你可避免因暴殄全部烟煤水下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而影响小龙虾生长,越冬期间要适当提高水位,保持温度,一般控制在40至50cm之间。






天天搞养殖


保持稻田的水质清新,发现小龙吓抱住稻秧或大批上岸,应立即加注新水,稻田平时灌水深度在10一15厘米,由于稻田的水位较低,水位下降较快,必须及时灌水,补水,一般水温在20一30℃时,每IO一15天换水一次,水温30℃以上时,每7一IO天换水一次,当大批吓脱壳时不要换水,不要干扰,以免影响小龙吓正常脱壳。在养虾期进行晒田时,要及时将小龙吓赶入吓沟内,稻田放水量以刚露出田面为宜,且时间要短,发现吓活动异常应及时灌水。


人生如梦王晓华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则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虾沟为保障,确保不伤虾。

具体为:3月,为提高稻田内水温,促使小龙虾尽早出洞觅食,稻田水位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温已基本稳定在20T以上,为使稻田内水温始终稳定在20-30t之间,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50-60cm;越冬期前的10-11月,稻田水位以控制在30cm左右为宜,这样既能够让稻蔸露出水面10cm左gj£右,使部分稻蔸再生,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没水下,导致稻田I,水质过肥缺氧,而影响小龙虾的生长;越冬期间,要适当提高水位进行保温,一般控制在40-50cm之间。


龙龙小城故事


我们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这边,前几年政府提倡过稻田养虾这个项目,喝多农户都开始养殖,当然也包括我家,当时养虾的技术都是由政府派技术人员到田间进行指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殖,所以我对稻田养虾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关于网友提出的虾稻田如何控制水位的问题,我现在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虾稻田如何控制水位?

稻田水位控制基本原则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虾沟为保障,确保不伤虾。具体为:3月份,为提高稻田内水温,促使小龙虾尽早出洞觅食,稻田水位一般控制在30厘米左右;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温已基本稳定在20℃以上,为使稻田内水温始终稳定在20~30℃,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60厘米以上;整田至插秧期间保持田面水位5厘米左右。

插秧15天后开始晒田,晒田时环沟水位低于田面20厘米左右,晒田后田面水位加至25厘米左右,收割前的半个月再次晒田,环形沟水位再降至低于田面20厘米左右,水稻收割完成、环形沟消毒、清杂后七天开始灌水淹没田面30厘米。越冬前的10—11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够让稻蔸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使部分稻蔸再生,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没水下,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同时可通过阳光的作用提高稻田内水温,利于小龙虾生长;越冬期间,要提高水位进行保温,一般控制在60厘米以上。



云南小鲁班之乡村趣事


稻田小龙虾养殖水位控制的三个技巧

1、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水位。4~6月苗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虾沟内保持在浅水位;7月水稻反青前期,田面水深保持在3~5cm,以利让小龙虾进入稻田觅食;8月水稻拨节后期,可将水位调至最大;水稻收割前期再将水位逐步降浅直到田面露出为止,以利水稻收割。

2、根据天气、水质变化调整水位。小龙虾生长要求池水的溶氧充足,水质清新。为满足这一要求,应坚持定期换水。一般每5~6月每7~10d换水1次,每次换水10cm左右;7~9月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10月后每15~20d换1次,每次换水10cm左右。平时要注意观测,水位过浅要及时补充;水质过浓要及时换水,并应保持水位相对稳定。

3、根据晒田、治虫要求调控水位。水稻生长中期,为使空气进入土壤,田面得到阳光照射,增加水稻根系活力,同时为增温杀菌,应进行烤田。通常采用轻烤的方法是:将水位降至田面露出为宜。可适当缩短烤田时间,烤田结束后即将水位恢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喷药治虫,喷洒农药后也要根据需要更换新鲜水,以利而为水稻、小龙虾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