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權威發佈!量子計算再度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權威發佈!量子計算再度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今天,權威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一年一度的“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權威發佈!量子計算再度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當然,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站在全球科技最前沿,目睹了科技創新的百年變遷後的一種沉澱,是對科研邁向產業的可行性分析,是對技術商業化及影響力的研判。

在本年度的“十大突破性技術”中,量子計算再度入選。

權威發佈!量子計算再度入選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量子計算機存儲和處理數據的方式與我們常見的經典計算機完全不同。理論上,它可以解決某些即使是最強大的經典超級計算機也需要數千年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破解密碼,分子模擬,金融大數據分析等。

全球量子計算競爭者眾多,谷歌、IBM、微軟等科技大廠悉數入局,Rigetti、D-Wave等初創公司各領風騷。

而在中國也有諸如本源量子、華為、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公司的參與。

但這項技術真正走向成熟仍需5-10 年以上。

量子計算機已經存在好幾年了,但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它們才能超越經典計算機。

谷歌在2019年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Quantun Supremacy),一臺擁有 53 個量子位元 (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 的計算機用三分鐘多一點的時間完成了一次計算任務,據谷歌估計,使用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計算機完成這一任務可能需要 1 萬年,也就是 15 億倍長的時間。

IBM 對谷歌的說法提出了質疑,稱量子計算機最多能使速度提高一千倍。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提升。量子計算機每增加一個量子位元,其運算速度就會提高一倍。

然而,谷歌的演示只是對量子計算概念的一個證明,相當於在計算器上做隨機加法並證明答案是正確的。現在的目標是要製造有足夠量子位的機器來解決實際問題。

這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因為量子位越多,就越難維持它們微妙的量子態。谷歌的工程師們相信他們的方法可以達到 100 到 1000 個量子位,這可能足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但是沒有人確切知道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能夠破解當今密碼學的量子計算機將需要數百萬個量子位,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創建一個可以模擬分子的量子計算機模型應該相對容易。

在國內,對於量子計算的科學研究與商業開發也在迅速推進。據悉,本源量子計劃在今年搭建國內首臺脫離實驗室環境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並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