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你怎麼理解的?

侯挺


致良知

王陽明看來:儒學的本質是“良知”,而佛教和道教雖然堅持虛無,但是他們追求更多的是長生不老和脫離生死苦海,說到底追求的還是自己的私慾,所以他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虛無,同時他也認為,佛教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良知”,如果能明確認識良知,就沒有必要再去提“本來面目”。良知的本體是“本自寧靜”,“本自先生”,本來“無善無惡”“善惡自辯”,但佛教卻非要做“欲求寧靜”“慾念無生”,非要求一個“無善無惡”,這也正體現了佛教的自私自利之心。


王陽明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體就是良知,且“良知即天理”所以他才能從“心即理”的角度進一步發展“知行合一”說,並且認為最終還得靠“致良知”去“窮理”。在他看來《書經》所說的致知就是致良知,致知中的“知”是指對“是非”先天性的判斷,也即他所理解的“良知”。要想讓“知”達到極致,就必須通過實踐,故“知行”是“合一”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陽明心學的觀點,大概意思是: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時便是自己的思想在活動,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並能夠區分善和惡,這就是良知,但是隻是知道還不行,為善去惡是要把不善的意去掉,把善的意發揚光大,這就是行動也就是格物的過程。就如王陽明說的: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王陽明哲學思想的核心,歸納至極簡,就是六個字:致良知、做聖賢。而他的信念,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迴歸本心與良知,人皆可以成聖賢。王陽明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九大山人


您知道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嗎?你怎麼理解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王陽明《心學》思想就是哲學思想。

王陽明《心學》哲學思想,就是以“天地與人心”高度統一的唯心主義哲學理論為基礎,以此構成“良知”的本體學說(天人合一)思想,形成心學三大核心觀點。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那麼,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什麼呢?應該一目瞭然吧!那就是把良知本體學說思想參與社會各項活動中去,同《心學》三大核心觀點相結合,來指導人們功夫(行為)。分別論述在下:

一,良知指導認知“心即理”提高自我道德修養。

王陽明心學中心思想,高度突出人的主體意識在於人的本體“心”。把“心”作為萬物主宰,天地鬼神主宰。

為此,把玄妙而不可觸犯的天理,拉到人們的“心”裡來,達到人心與天理高度統一(天人合一)境界。

社會中的人們為人為事,公平公正就在自己“心”本體中產生出來,即成為每個人的判斷標準“心即理”。

為此王陽明《心學》哲學理念“天理與人心高度統一叫“天人合一”。所說的良知,理念基礎就是“心即理”,並通過自我道德修養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簡捷明快,通俗易懂,又很合乎哲學理念。

二,良知指導認知“知行合一”適應社會需要。

良知從“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論出發,人為天地之心,萬物之主,而人“心”便是天地之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它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它深。這也是一個人的心意之體現,心有其物,物就是為人做事。

良知也是針對當時社會上言行不一的現實,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觀點,知和行原本就是一個功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功夫。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為知。這也是表明知和行就是一個人的能力,心須統一為良知良能。

如:當今社會自主創業,自己擇業,不要追求不適應自己實際能力的創業項目和工作崗位,不要好高騖遠。一定要有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理念來謀求自我發展。否則,失敗告終,爛債一身,“賠了夫人有折兵”的下場。

為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徹明覺,是社會上一切活動的指路明燈,如果沒有良知的主體意識參與,一切社會活動難以成功,所以良知牢記在心,無往而不勝。

良知原本人固有,每個人都可達到聖人氣象,人人都可能為堯舜。良知為主體意識覺醒,為社會發展所擁有。

三,良知指導認知“致良知”揚善去惡。

致良知是《孟子》“良知”和《大學》“致知”的相結合。通過主體的自我道德修養,從而合乎天理來體認良知。

由此,良知便是天理之透徹明覺,是淳天理,是仁義禮智,忠孝悌信,五倫百行的道德規範。

如:在當今社會中,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團結互助,買賣公平,誠信為本,和諧相處,圍護公共場合井然有軼。分清是非,揚善去惡。

良知就會良能,人的內在素質不斷提高,使人回覆到明潔的,無善無惡的本心。使人回覆到那個超越現實的自由之境界。

四,綜上述來論良知哲理學說的辯證規律。

王陽明《心學》就一篇哲學著作,其良知哲理學說,構成的三大核心思想也存著辯證邏輯思維三大規律,可相提並論。

01

“天理與人心”兩者對立並存,統一為“心即理”觀點。也是辨證邏輯思維“對立統一”規律。

“天理”潤天下萬物公平,公正。而“人心”則不能,有善有惡,變化多端。這樣一對互相對立而有發生密不可分的關係。把它統一起來,“人心”就要遵從於“天理”,而形成“心即理”這一統一原則,否則,人難以生存,這就是辨證邏輯思維規律。

02

“知行合一”知是人的真知,行是人的真知能力,這兩點完全存在於人的質量關係中,起到互變作用,反應了人的能力大少變化而變化。

隨著真“知”的質量多與少的變化,“行”的真知能力的能量也變化高或變化低,兩者必然形成一致,否則,也就是不能適應社會按能力大少工作需要而發展不了自己,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這也是辯證邏輯思維“質量互變”規律形成的。

03

“致良知”就是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簡捷明快。而這個良知是在天理的作用下,隨時被否定。而這個否定就存在於自已心中,是否有善有惡而在否定之否定中,這也就是在辨證邏輯思維“否定之否定”這一定律中形成的。

為此,只要將自己內心固有的良知體認明白,就會在“否定之否定”這個規律中,不斷往好的方面發展。即可達到聖賢氣象,人人皆可成為堯舜。事業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取得成功。

總而言之,王陽明《心學》思想就是充滿了哲理思想。所說的良知就是哲理學說,構成的三大核心觀點就是哲理觀點,只要我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一哲學思想,將對我們當今社會的人們產生深遠的積極的影響。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王陽明所講得良知,就是儒家所強調的本性和本心。

儒家理論的認知基礎,即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認為,人生到這個世界上往往會被一些世俗的認知和現實生活所汙染,故而容易喪失本性,表現出人性惡的一面。所以,如果能夠迴歸本心,就會達到善的境界,而達到這個境界的認知就是良知。

比如,孔子就強調:“事君,能到致其身;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有學曰。”這充分說明儒家強調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人迴歸本心,如果人能夠生而達到上面三種境界,孔子認為這是最大的學問,還讀書幹什麼。所以,他又強調:“文質彬彬,而後為君子。”這裡的質,其實,就是本心。

孟子後來也強調這個問題,孟子講:“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是良知也”。不濾即不用經過思考和篩選,說到底就是不受後天的一些思想所影響。

《大學》中講“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再一次強調,學習就是為了“格物”,而格物的目的則是為了達到“致知”,準確地講,這裡的致知準確地講,應該是致“良知”。

綜上所述,王陽明所講得“致良知”,實際上是與儒家傳統思想相一致的一種精神境界,目的是,一個人如果想真正的認知世界,首先要回歸本心,如果本心丟掉了,就是陷入功利和世俗的世界中去而不能自拔。一個人只有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以本心來反面世界,才能夠明白世界上的這些得得失失,是是非非。


京西劍客


大師或者學者的解讀,永遠跳不出文字和既有認知,又被纏住了。

良知,是無知,是先不知,是跳出知,是超越既有的知。

心即理,就是同理心,同人,同物,同天,同地,即,你一“動”(一有變化),我即知(有所感應)。

知行合一,超越既有認知下的行為,不要被傳統認知所染。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大人說:你們呀!要有同理心的能力,與人、物、天、地。(這有點佛家同體大悲的意思)。才能達超越凡人的認知,在這個超凡人認知上去行動,去修煉。

陽明兄是佛。道。儒。都有染,雜交水稻,產量自然不凡。

把這哥們的傳習錄看全了,看通了,別繞進去了,再來解,就有點意思了。

把琢磨深了,也別琢磨淺了,成像簡單,境難入。

進去讀讀試試吧


戰略視角


在我認為這種良知一個人一個標準 可大可小,有的人是做好自己,不傷害別人;那麼有的人希望能發揮才能,造福一方!這都是內心的良知來支持這種信念!是內在對自己的要求。一種秋韻,一千個秋意,一種良知(趨良往正的方向),同樣一千個道德標準。


一城一詩


良知的概念是王陽明從儒家聖學那裡繼承來的,《孟子》裡提到過“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是良知也”良知也就是指本心,聖人之心,王陽明一直有志向做個聖人。


山楂紅果山裡紅


良知就是善知,圓融周全本具的見地。

明心見性之後,開悟悟真我,本自清淨,本自具足。

而已~

我所說的不參考任何人所說的,因為都不究竟,直接從本心而出,清淨自然無為。而已~


順其自然杜科斌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深層意識,但又不是意識本體,是意識本體的知用達到道德層面的意識。


包月陽的清水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