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说”现在寒门出贵子少了,很多寒门出败家子”你怎么看?为什么?

合肥宝迅


有这疑问[大笑][大笑]是不懂文武之道呀![大笑][大笑][捂脸][我想静静][笑哭][泪奔]



散聊吧627


不是寒门出败家子多了,而是寒门富养,所以出败家子多了,这种败家子,如果在富人家大家都觉着正常,因为老话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是如果出现在寒门,就让人不解了。

我曾经接触一个学生,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但是孩子却非常讲究吃穿,尤其是要穿名牌,有一个周末,孩子没有返校上课,我跟家长联系,家长很无奈的说:“孩子现在正在闹脾气呢,白天和同学出去逛街,带了1000元钱买衣服,结果在商场买完之后,要2000多元,让我们去送钱,我们工薪阶层哪有这个消费能力,就拒绝了他,结果就闹脾气不愿意去上学了。”第二天,家长去把衣服买来,孩子才去上学。另外一个家长,在市场上上卖鱼,孩子执意带手机到学校,只要没收了家长第二天必然会把手机要回去,家长很无奈地说:“只要不给他,就威胁要跳楼,你说怎么办?”

这两个孩子,成绩都不是很差,能考到重点高中,也算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但是正是这样的孩子,拥有这样的品质,让人非常不解,你要是家庭条件好,还有这个资本去比吃穿,但是就是那样的家庭条件,真得没有必要和别人比吃穿。

寒门富养,容易出败子,这是因为:

第一,父母的补偿心理

很多父母,从小家境贫寒,生活匮乏,于是当自己成家立业后,就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自己小时候那些罪;也有的父母,自己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希望对孩子学业上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等等,这都是心理补偿的表现。

那些寒门富养的家庭,往往都是父母小时候吃过苦,受过难的家庭,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直到有一天,他们无法再满足孩子的要求。

在农村,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硬生生把孩子养成了“巨婴”,他们没有工作,没有人际交往能力,结了婚不养孩子,处理不好夫妻关系,天天迷恋电脑、手机,不能自拔,这样的孩子,在农村也越来越多了。

第二、慈母多败子

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会养败子,这个现实中有非常多的例子。还有一种慈母,舍不得指使孩子, 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打扫卫生、干家务、人际交往等方面统统不用管,结果导致孩子非常自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 要让孩子不自私,就要让孩子管别人,管别的孩子的孩子,才不会自私。

至于寒门出贵子少了,则和农村日益盛行的“读书无用论”有很大关系,原来的时候,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方式,一个是读书考大学,一个是当兵。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农村的家长,都变得非常“佛性”了,因为即便读书,考上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买房子还得“啃老”,所以供读孩子方面,没有以前家长那么强烈了,再加上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并非“寒门出败子”多了,而是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开始“富养”孩子,结果导致败子越来越多,你觉着对吗?


赢在高三


大家好,我是晓行致良知,专注于基础教育和学生成长,非常高兴与您共论教育话题!


有人说”现在寒门出贵子少了,很多寒门出败家子”,我深表赞同。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带的学生里有一多半是农村学生,还有一部分城里学生,但是父母大多为底层劳动人民,那种富或贵的孩子比较少。

大约从上班之后的三、四年起,我就开始发现一个问题,农村来的很多孩子身上毛病很多,学习还差,相反,城里的孩子大多为人处世落落大方,学习习惯良好,成绩也靠前。

我就很纳闷,都说艰苦的环境是人生的财富,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孩子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努力,应该有志气,有狠劲才对啊,为什么情况恰恰相反 呢?

寒门,不但不出贵子,反而开始大量出现败家子!

究其原因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01现在的寒门不是真正的寒门了。

所谓寒门,在以前大多吃不饱穿不暖,家里过得比较凄惨,寒门的孩子从小就得帮家里做事,品尝人世艰辛,感受世态炎凉,锻打的一副好身板和一颗坚硬的心。

现在,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战果卓著,14人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吃不愁,穿不愁,以前那种“寒门”几乎绝迹了,我班里想找个贫困生给补助都挺难。

所以,现在的穷人家的孩子吃喝也基本不愁,已经没有了以前寒门学子的那种严酷环境,也就锻炼不出坚硬的品格。

02生活的温饱解决了,教育孩子的本领却没有跟上,不良的管理造就了败家子。

如果吃喝的问题解决了,而思想没有跟上的话,就会造成子女教育的严重脱节。

具体表现就是,挨过饿的父母,再也不想让孩子挨饿受罪,补偿心理让他们对孩子产生了严重的溺爱和放纵,体力劳动不让做,为人处世不让学,孩子要啥给啥,孩子想干啥就干啥,没有规矩,没有约束,结果呢,养了一个任性、懒惰、虚荣的败家子。

我的学生里,有动辄打骂父母的,有跟父母要钱买高档球鞋的,有拿高档手机的(手机还是父母主动给买的),有动不动就请客吃饭满身江湖义气的……而他们的家庭却仅仅满足温饱,父母都是人力市场的短工而已。

03寒门难出贵子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现在的教育需要家长太多的投入,而“寒门”家长普遍无法给孩子提供有力的支援。

所谓贵子,古代最次也得弄个举人当当,现在也大多得考个985、211。可是,几十年的发展下来,教育已经是个“拼爹”的节奏——这里指的是拼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提供的条件。

城里的大多数孩子,从小就开始享受着高标准的教育资源,单单外语一科,就让农村孩子难以望其项背,更不要说什么科技创新、航模画展之类的“高大上”,就综合素质而言,“寒门学子”在眼界、理想、习惯和交际等各方面全面落后了。

现在的“寒门”家长,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上学的机会,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又怎么比得过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们呢?

综上所述,目前的“寒门”,由于解决了温饱,所以失去了真“寒”,舒适不能刺激孩子的斗志,更谈不上磨炼;更由于现代教育特别需要家长的参与,而“寒门”学子的家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其教育理念无法跟上一个已经吃饱穿暖的孩子的教育需求,提供的条件也仅仅是满足温饱,落后于城市富裕家庭,所以,现在的“寒门”,真的很难出贵子;如果父母再溺爱和纵容孩子,那不出败家子就不错了!


晓行致良知


小七认为,寒门到底出贵子还是出败家子,跟“寒门”并无多大关系,关键还得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①我有个远房表叔,有点残疾但是可能劳动。家里比较穷,娶了个媳妇智商有点低。不是傻子,就是没一般人那么机灵的那种,也能打工能挣钱。后来拆迁加上做生意,家里小有存款了,但是村里普查贫困人口时他们一家努力争当低保户,甚至不惜让孩子装傻……

现在两人的孩子快20岁了,一事无成真的像傻了一样。

②老家有个邻居,家里挺穷,有个儿子了,却还捡了一个弃婴,也是儿子。夫妻俩埋头苦干,特别坚强。现在大儿子大学毕业找了份好工作,小儿子开了修理厂,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成就人的是教育,不是门第

人若有志气,不会一直穷下去;人若不务正业,千万家产也能败光。

不是有句话叫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吗?经历了贫穷的磨砺,孩子会更努力,心智会更成熟、坚定。这样的孩子不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更能脱颖而出。

所以,我认为成就人的不是门第,而是教育,是家庭教育。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凡是那些从寒门中走出来的出色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必定勤奋而坚强。父母言传身教,孩子怎么能不优秀?

而那些浮夸的、不务实的父母,不论寒门豪门,都难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结束语

英雄不问出处,看人不该看出生。我们不应该给一个孩子身上贴上“寒门”的标签,我们应该让他们看到一个规则:努力才可能改变命运!

我是小七,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这个问题我很矛盾!就拿自己举例:从小到大家庭富裕,儿时天天有二毛到五毛的零化钱(请注意是八十年代中期,对有些家庭来说是一家人的伙食费,当时肉包才7分钱,馒头3分,花卷5分)初中时家里开商店,每天零花钱从2元到5元不等(九十年代初期也不算小钱了)到九十年代后期用钱就挥霍无度,无法自拔。现在回想一切,悔之晚矣。但是让你们看后生气的是:我虽然败家,但是财富却未离我家而去。如今人到不惑之年,挥霍也有所节制。只想把父母幸苦打下的江山完完整整的交给儿子。财富这东西不是自己创造的,更本就不会珍惜。如有缘人看过,请记住我一句话:人生只要不沾毒品、赌博、和败家娘们,这个家是败不完嘀!!以上三种自杀式恶习,我一样没有。


痞急泰莱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你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学子或者农村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比他们多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的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2017北京文科状元

小小大神


在这个物质横溢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管出身贫寒的穷家孩子还是有钱有势的富贵子弟,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一样的,穷家孩子肯吃苦受累,珍惜读书机会,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而现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条件好的,农村孩子送城里,城里孩子送市区,市区孩子送省城,这类情况在各地区都很普遍。出身不一样,享受的教育条件不一样,选择的途径更广泛。

我有个同学师范毕业后,随爱人去部队,以随军家属身份在四川成都定居,自己成立一个婚庆公司,爱人在部队团级干部,待遇比较好。现有一个儿子,今年考上大学,在成都上高一时,因成绩不太好,教师多次和家长谈话,让家长重视孩子教育,不要为了生意耽误孩子学习,钱是挣不完的。这三年,要把精力放在孩子学习上,提高孩子成绩。

同学的孩子如果在成都考大学,顶多是二本,一本学校不沾边。但是孩子家里有办法,经济充足,把孩子户口迁到北京,在北京买房,孩子转到北京就读,那平台就大不一样了。就像孩子说得,班里同学的目标都是清华北大,随便一考就是985、211。我同学的孩子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今年也被北邮大学录取,结果非常满意。

出身决定起点,物质横溢的社会,寒门富养使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受农村教育影响,父母对孩子一味的宠爱娇惯,长大后啃老族、月光族比比皆是,没有一点担当,经不起一点挫折。

寒门再难出贵子虽然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也不绝对,即便手握一副烂牌,只要用心,也有翻身的机会。


教育采撷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

以前,我们都说寒门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庭贫寒的孩子,更容易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更容易体谅父母艰难,更容易珍惜学习机会,有吃苦耐劳,朴实,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城乡之间的教育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仅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家庭教育的跟进。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较前有了很大改善,但贫寒家庭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却远远不及城市孩子。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

在教育激烈竞争的当下,寒门孩子的教育条件、师资配备和家庭教育已经远远落在城市孩子的后面。

特别是在许多农村贫寒家庭家长的意识里,并没有真正重视孩子的读书。他们的教育方式粗放,完全是一种散养式管理。

在很多贫寒家庭孩子的意识里,也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读书对于自己的将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因为受环境、条件、家庭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贫寒家庭孩子学业成绩很差,坏习惯坏毛病一身,打架,逃课,上网,抽烟,酗酒,赌博,早恋等等,甚是还有一部分会早早辍学流浪到社会上去,不但没有正业正事可干,而且还会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比如,偷盗、抢劫,赌博,打架,行骗等等。

在不少贫寒家庭孩子的意识里,并不认为读书才会有出息,在他们看来读书用处不大,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多的是,还不如早点退学出去挣钱来得实惠。



说到底,这就是越穷越愚昧,越穷越落后,越穷越可怕。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寒门子弟都是这样,也有非常多的寒门子弟特别的优秀,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跳出了寒门,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不但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家族的面貌。

我们这个问题里,只是在谈寒门出贵子的确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寒门出败家子的确是越来越多了,这是不用去争的一个社会事实。


教育探微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的农村虽然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大多还属于“寒门”,因为他们的收入还处于社会的底端。然而他们却给予孩子很大的“优越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对于有些孩子的蛮横无理,他们的家长也无动于衷,这种没有原则的溺爱造成了孩子自私、懒惰、不懂感恩、缺乏礼貌、没有规则意识等缺陷,这样的孩子未来不但不会有什么前途,而且还可很可能成为什么工作也做不好的啃老族。


相反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要高得多。首先孩子们一般都有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再者讲文明懂礼貌,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大多规则意识较强。这些家庭的家长大多数懂教育,既重视孩子的学习,又能培养出孩子优秀的意志品质,并且他们经济条件好,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花钱 ,也能培养出孩子的才艺和特长。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也会更胜一筹,因为他们自立自信、活活阳光、刻苦坚韧,所以成为优秀人才的几率非常大。



本来起跑线就不同,大多数富裕家庭的孩子却更加努力拼搏。而寒门的孩子有远大的志向的很少,两者在读书时期可能会拉开更大的差距。我这里其实也有真实的数据,18、19年我市一重点高中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家庭大多为城市职工家庭,农村家庭所占的比例极少。因此严宽认为:父母应该努力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


严宽并济


一、寒门没有金钱和时间精力去大量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很可能连解决温饱和学费都成问题。(第一个起跑线输了)

二、寒门的父母没有掌握可利用的社会权力资源和人脉关系。(没有后门捷径可走)

三、就算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仍旧为学费食宿忧心,至于谋求入仕和衣食无忧的金饭碗,或许仍然是个梦!现在讲究的是民主社会,拼的是社会关系资源和做人的本事,处世圆滑的应用技巧,要忠心和听上级领导的话,关键时候还要有舍的精神,大多寒门优秀弟子都是输在了没有可舍之上。离开了封建专权皇帝偏执的赏识和任命,寒门子弟难因一纸文凭和才华而贵起来。

"寒门出败家子"这是个伪命题,既然是穷得叮当响的寒门,何来可败的家财?有些看似败家的行为,也只不过是站在穷人角度审视出来的结果!这就好比一个穷人的孩子创意,把他家祖宗几代遗留下的所有家当变卖了,所得筹资也没超过万元,谁料处世不深的他,三下五除二就把祖宗几代留下的家当喂狗了,如果是站在穷人的角度和思维里来看这事,无疑是个典型败家子!但是换在富人的角度来审视,这点小钱只不过是个压岁钱和零花钱的事,真正值得欣慰之处是:这孩子还有志气,还有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还没有因为身居优越家庭而秃废,变成只会消费而不会创造的寄生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