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诗中,你最欣赏哪首诗?

海阔天空hdj549


我最喜欢《春江花月夜》这首唐诗!这是(宫体诗的自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通篇结构严谨,一气哈成!老少皆宜,通俗易懂,读后让人马上进入诗人描述的诗境之中!感受到深入其境,被诗人的诗意带去春江花月夜之中!是一首抓住读者灵魂的佳作!现在有的幼儿园大班,开始教幼儿背唐诗!教委叫我推荐几首长一些的唐诗,我退荐的《春江花月夜》和《观刈麦》两首被采纳!中班和大班大部分孩子,对这两首唐诗都倒背如流!并能解释其中的诗意!





依枫的微博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代可以说是诗的鼎盛时期,诗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要从这么多的诗中找出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并不容易,因为在我看来,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都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而我,喜欢从诗词中找到那些正能量,所以,我喜欢的诗词有很多,的确很难用一个“最”字一以概之。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欣赏的诗人和他的作品吧。

一说起唐诗,我想大家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李白,因为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光我们学生时代背过的,就有好几首。


我喜欢李白的诗,是因为他的诗大多数都充满着豪迈洒脱之气,同时,我也十分喜欢他的性格,虽然他的仕途不顺,但他心中一直充满着希望,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抱负,这从他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出一二。他不仅豪放飘逸,还会舞剑,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诗仙”的名号,那绝对是实至名归。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行路难》,是李白众多作品中十分喜欢的一首。


李白因为得罪权臣,仕途不顺,被“赐金放还”撵出长安,于是乎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前面几句虽然都在写“愁”,但最后一句却笔锋一转,将这首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道出了他坚定、倔强,执着地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


在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常常以这句诗激励自己,当然,还有《将进酒》中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还很喜欢唐代的另一个诗人——王维。


我们都知道,王维是一个山水派诗人,读了他的诗,总是有一种去旅游的冲动。

如果生活让你感到压力,如果琐事让你疲于应对,何不出去走走,走进幽静的山林里,看看青山绿水,听听鸟叫虫鸣,那绝对是一件惬意无比的事情。


当然,我喜欢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刘禹锡、孟浩然......我也喜欢他们笔下的文字,让我们既能通过一个个文字,还原一段历史,又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生命的朝气与力量。



寻韵


我最欣赏刘禹锡的《石头城》。全诗如下: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我认为,这是一首独特而深有极富意境的怀古诗。

一、说它是独特的怀古诗,是因为表面上看来,这首诗似乎重在描写作者当时见到的石头城(即古之金陵,今之南京)。但实际上它却是一首怀古诗,怀古之意是暗含的,这正是它的独特性之所在。整首诗如果忽略“故国”、“旧时”两个词,就很容易被简单地看作是一首描写石头城景色的诗,而且除使用了拟人手法使描写较为生动含情外,似乎也无独特和出彩之处。然而,我们在读此诗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故国”、“旧时”两个词,正是这两个词使我们知道,这不只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更是一首怀古诗。我们知道,石头城古有建康、建邺、金陵等多个名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所以可称为“故国”。“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山峦叠嶂仍然从四周围绕着这座历经几代的故国古都,秦淮河起伏如潮的流水也依然拍打着这座曾经繁华至极、人烟阜盛而今繁华尽失、显得空疏寥廓的古城。秦淮河的东面,一轮明月升起,这明月何尝不是曾经照临过这座古都的那轮明月?如今在夜深人静时还会“跨越”过城墙来多情的照临这座古城。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怀古意味十足,寄寓着石头城今不如昔、繁华落尽的感慨!

二、说它是极富意境的怀古诗,一是因为它将石头城的繁华历史对比性地融入到现实寥落之景中,为该诗营造出一种厚重而苍凉的氛围,二是因为通过对“潮水”起落来回寂寞地拍打空城和淮水东边“旧时月”在夜深人静时还会度过城墙来脉脉地照临这座古城这样拟人化动态化深情化地描写,使整个诗境显得更加冷清凄美,让人不禁生发出盛极而衰、沧海桑田的一种深沉感慨。

唐代诗人刘禹锡善写怀古诗,而这首写景兼怀古的诗又写得独特而极富意境美,更寄寓着深沉的哲思感慨,让我每每读之,都深为陶醉!所以,唐诗中我最欣赏这首诗。


张东风369


最欣赏、最喜欢的诗,就是有“诗仙”美誉的李白写的《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能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把一个站在井栏处,望着明月,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一幅皓月下的静夜图画,描绘的活灵活现。

用这种以景托情,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的诗,还有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r:

枯藤老树昏鸦, \r

小桥流水人家, \r

古道西风瘦马。 \r

夕阳西下 \r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同样的很短,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却把一幅凄凉动人的秋天夕照郊外图,描绘得让你犹如置身其中,深深的感受到旅人凄苦的心境。

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把旅人凄凉的心境,通过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特别喜欢欣赏这种风格的诗,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江傲风


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客船。

诗人创造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逃到今江苏、浙江一代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天龙风水


是这首: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开,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切断,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又转向北流去。江水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品读古诗


刘楚云817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我喜欢唐诗,最偏爱张祜的一首五言律诗:

题松汀驛 【唐】 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特别向大家二首五言律诗【请君欣赏】

題潼關驛樓【唐】 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条。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

帝乡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靑山下,行舟緑水前。

潮平两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白溪釣客


《自由体诗》

——(不论唐诗,只论天风)

你言唐诗我言今,今言今语胜古君。

古君惊讶天风在,纷纷跪拜叩不停。

——(夏日风光)

夏日风光不在山,却在城市高楼房。

楼连天宇接天去,飞鸟绝壁难过关。

——)注解。天风,指,如若天风。

——)“如若天风”的“夏日风光”,古人就写不了,唐人也写不了,唐诗的地位,只能存在于当世,后世它自有新诗“自由体诗”在的……。“如若天风”,就是“自由体诗”的倡导者,“自由体诗”在“如若天风”手上发扬光大,后世流传……。



如若天风


不讲同感共鸣之类,单论欣赏,还得是李白的《将进酒》,既旷达,亦深沉,虽行乐然绝不消极,痛快道出人于世间的一晌态度--是的,这也只是大诗人李白人生当中的一段光阴中的生活态度。或许吾年轻时甚有士之情怀,家国天下,恨不已任;或许吾今泯于众而不甘,心田存诗,安不赏诗仙乎?况亦好酒😋!


诗酒人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