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特殊時期,人民路街道的171個值守卡口晝夜不停,2個黨員尖刀班、9支黨員戰鬥隊、6支黨員突擊隊、65個臨時黨支部、445名黨員挺在一線,與廣大幹部群眾堅守崗位、並肩作戰。一連串數字的背後,匯聚起戰“疫”的強大合力。

一、設置400延長米“硬隔離”——數量大。按照“精細管理、不留死角”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小區進行設卡布點。針對小區單元門臨街、小區柵欄缺失等情況,設置400餘米圍擋、網圍欄,修理、新建小區鐵門30餘個,實現了卡口硬隔離,為統一管控、築牢防線打下堅實基礎。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二、搭建67

頂帳篷——密度大。人民路街道172個小區,其中老舊小區158個,基礎設施薄弱,轄區無門房小區67個,佔老舊小區的42%,在沒有門房的卡口及巷口合併設置的卡點,都搭建了帳篷,在前進巷、人民路等道路形成了相對集中的帳篷區,這一頂頂溫暖的帳篷守護著居民百姓的健康和平安,體現了抗擊疫情的一份份堅守。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三、1138戶、3147人——單個小區隔離人數多。自2月2日23:50和興園小區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直到2月20日14:00,富興社區和興園小區實行了歷時18天封閉管理。這18天裡,38棟樓的1138戶、3147位居民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在市、區防疫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小區居民全部第一時間流調,152個垃圾桶第一時間全部換新,並設置了口罩專用回收箱;城管部門出動288人次,保證一日兩次垃圾清運及消殺;公安部門出動警力108人次,保障小區全天候封閉安保;市場監管部門協調保障足夠的新鮮時蔬;衛健部門協調保障居民日常用藥供給。83名黨員、37位樓棟長挺身而出,帶頭入戶摸排,義務送菜、送藥、傾倒垃圾,街道、社區、黨員、居民、志願者勠力同心,真情互助,一場戰“疫”盡顯人間大愛。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四、39個卡口——單個社區卡口體量大。支農社區位於人民路街道中部,面積0.8平方公里,轄44個小區、104棟樓、307個單元、5457戶、11052人。面對巨大的防疫壓力,社區從合理設置卡口入手,既保障居民出行需求,又嚴格落實防疫工作要求,還要最大限度節省人力物力,最終設置39個卡口,全面夯實防控力量。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五、巾幗不讓鬚眉——一線女幹部比例高。人民路街道參與一線防疫工作的街居幹部,包括在職幹部、公益性崗位、民生志願者在內共有166人,其中女幹部134名,佔81%。在市、區兩級下派幹部、在職黨員及志願者隊伍中,也不乏女幹部的身影。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她們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撲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成為特殊戰線上一朵朵奪目的“鏗鏘玫瑰”。這些從四面八方匯聚在一起的巾幗力量,為社區一線打贏疫情阻擊戰撐起了“半邊天”。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數”說人民路街道戰“疫”背後的故事

一串串數字、一行行文字,寫不盡一線防疫的人和事,卻凝聚著一群人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對於初心的執著堅守,對於使命的勇敢踐行,賦予一串串數字生命的意義、使命的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