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抗疫先锋】方舱医院里那一抹温暖的“党旗红”

武汉市江汉区和瑞华美达酒店,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1.1公里,这里是疫情防控的最核心区域,也是红河州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入住的地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2月5日,到达驻地的第二天,红河州驰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武汉临时党支部成员面对鲜红的党旗,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个只有3名党员的临时支部,在抗击疫情的“火线”上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这3名党员分别是来自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邱然,来自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的黄锦和普杰。


【抗疫先锋】方舱医院里那一抹温暖的“党旗红”

医疗队成员


在患者心中,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


2月8日,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成员黄锦,以及党员普杰、入党积极分子钱玲巧进入江汉方舱医院开始工作。


“心里害怕吗?”有人问黄锦。


“这是我的职业,无所谓害怕。我是党员,我应该先上。”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头套、靴子和两层手套,黄锦和队员们一起进入方舱医院。这天正值元宵佳节,在给患者们送饭时,医疗队员给每一位患者手写了一张祝福小纸条,希望他们勇敢面对病情,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在这一天里,我听到了最多的谢谢。”黄锦说,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用带着武汉口音的普通话对医护人员连连道谢:“谢谢你们到武汉来。”看到医护人员工作忙碌,这位患者还主动拿起工作区内的专用手机,为黄锦他们拍下工作镜头。“他把手机递还给我时,还拿一张纸小心地包裹好,嘱咐我们注意防护。”黄锦说,透过一张薄薄的纸,她感受到了医患之间的深情厚谊。


【抗疫先锋】方舱医院里那一抹温暖的“党旗红”

教患者正确洗手


“因为语言差异,我们常常会低头靠近患者,仔细听他们说话,但这个时候,他们常常会往后缩,摆摆手告诉我们要保护好自己。”黄锦回忆着初次照顾确诊病人的情景,有患者对他们说:“你们千里迢迢到武汉支援,雾气和汗水模糊了护目镜,走路都看不清了,还小跑着给我们送饭、送药、量体温,你们是最勇敢的‘战士’。”听到患者情深意切的声声感谢,黄锦心里最后的一点担忧也没了,只想着要尽全力把患者照顾好,才能不辱使命,不虚此行。


每次换班脱去防护服,医疗队员们全身都是湿的,刚开始不适应,还常常觉得虚脱、全身酸痛,脸上也会留下深深的勒痕,变成“大红脸”和“红耳朵”。


2月7日晚,红河州医疗队的钱玲巧、王颖、李娜等青年医护人员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将在方舱医院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回答“为什么入党”和“入党干什么”。


在方舱医院,他们是最温暖的“小棉袄”


2月25日中午,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们在微信群里各自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今天学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线医护人员,我们非常振奋,我们要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好。”


【抗疫先锋】方舱医院里那一抹温暖的“党旗红”

医护人员们用手抄写的爱心卡片


带着满满的干劲儿,邱然为即将出院的患者制作“防疫小卡片”。因为条件限制,制作卡片的材料是邱然带着大家四处搜罗来的。“有保暖衣包装袋里的纸板、有速溶咖啡的包装盒,还有一些是用纸手提袋剪的。”


将卡片剪成一个个爱心的形状后,邱然和队友们开始一笔一画地将防疫知识抄写上去。“要赶紧制作,争取今晚8点去换班时,带给患者。”即便在休息时间,大家也牵挂着方舱医院里的“家人”,为他们痊愈而高兴,也希望这张充满爱心的小卡片能在出院后帮助他们保护好自己。


“明天或者后天,我们还会在酒店录制视频,告诉大家在酒店隔离时如何划分区域,如何进行消毒,从而更好地做好防护措施。还打算录一些‘呼吸操’‘穴位操’的教学视频,分享在‘云南红河医院武汉方舱健康教育群’里,让大家跟着锻炼。”细心的邱然在工作中总会冒出许多小心思,和队友们一商量,大家立即付诸行动。很多患者把医疗队员当成了他们的“贴心小棉袄”。2月23日,医疗队员还将云南省专门给驰援湖北一线医护人员的鲜花饼分给患者,自己没舍得吃一口。


“人心都是相通的,我们关心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对我们报以同样的关心。”邱然说,“作为党员,我应该做得更多更好。”


在写给亲人的家书中,黄锦这样写道:“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这次抗击病毒的战斗中应作出自己的贡献。”普杰也在给父母的信中表示:“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愿雨过天晴,冬去春来,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2月20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单日出院人数首次破百,邱然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好消息并配文:“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早日与家人团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