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感觉古代医疗水平,以及卫生都很差,发生瘟疫是怎么控制的?

阿小牛


付出的生命代价相当高了。控制温疫虽然也很努力,但必尽卫生条件与医药条件特别差。只有拿命去抵抗了。


泥水劳人


瘟疫是人类历史上绕不开的一种疾病,无论当今还是过去,瘟疫都以传染性强、爆发速度快和致死率高给人民带来深厚的苦难。

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古人对瘟疫的认识和应对方法远不如今天。但是只要是在灾难面前,一个正常的社会都会竭尽全力的应对并且求存。

我国祖先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传承,在应对瘟疫上有一整套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传承到现在,不管科技如何,其核心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整个社会都会团结一致,以求尽快自救成功。

我们就以万历十六年到十七年发生在徽州瘟疫来做例子,讲述一个就有组织能力和自救能力的地方社会如何展开自救,和瘟疫做斗争的。

根据《徽州府志》记载,万历十六年和十七年(公元1588年到1589年),徽州爆发瘟疫,徽州下辖的六个县份无一幸免。

这一场瘟疫其实是从六年前就在全国爆发,不过当时的社会组织水平没有办法在源头上遏制住瘟疫传播。所以这这一场瘟疫演变成全国性的,徽州也不可避免卷入其中。

瘟疫传播到徽州时,徽州百姓一时之间极度恐惧。疫情死亡人数太多了,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一般的旱涝饥荒。极度的恐惧又容易使得百姓求助于封建活动,这也导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利用疫情制造混乱,谋取钱财,社会秩序一时之间陷入混乱。

中国历代王朝在治理旱涝饥荒等自然灾害上拥有丰富的经验。遇到重大灾情,地方官员需要第一时间上报,获得许可后立即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尽量减少流民,保证当地秩序。灾情结束后,一般情况都会下令减少赋税,令当地民众有自我喘息的空间和时间。

但在治理疫情上,“今之人皆知救荒,不知救疫”,可见当时治理瘟疫的难度有多大。

徽州地方官员除了积极上书朝廷,需要得到朝廷和万历皇帝的资源支持外,积极展开自救。

一、杏林医者以悲悯之心全力救治

诚然,中医在预防疫情这个方面不如在疫情治理上。中医其实在治理瘟疫上,很占优势。

在当时的背景下,那些深受儒学影响的杏林高手常常无偿公布治理瘟疫的药方,而且尽量采用普通之家都可以承担得起的药材。徽州府这次爆发疫情,就有不少杏林世家无偿看病抓方子,提供给百姓。

根据《橙阳散志》卷四《人物志・义行传》,一位叫做江若清的徽州大夫给人看病,提供药材,经他救治的病人存活下来的很多;一个叫做余淳的大夫,他提供的药方,救人无数。

二、全民捐钱捐资,共渡难关

在各个电视剧中,我们常常见到那些具有侠义心肠的男女主角积极参与施粥。这并不是什么虚假情节。每当灾难来临时,施粥是治理瘟疫中最为常见而且最为有效的办法。

这是为了当人们尽量保存体力,避免因为饥饿造成自身免疫力全盘下降,增加存活下来的概率。

每当灾难来临时,传统社会的乡绅都会尽可能的出钱出力。这也成为当地官府自身力量不足时,他们重要的力量依赖。当时乡绅可能平时吝啬,但是面对大灾一般都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官府一起商定如何设置粥棚,力保贫穷地灾民不被饿死。

为什么当地乡绅一般仅仅施粥,而不是提供更好的菜石呢?这也是一种长期抗击灾害的方式。施粥成本相对较低,在官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施粥之人的负担,同时又能够惠及到更多人。我们不能为了赈灾,让那些本来有资源的人因此陷入更大的压力之中,甚至因此陷入贫穷的状态。

除了施粥,有些时候还会有人捐资埋葬死者。古人从来事死如事生,何况死于疫情的人,如果不加以妥善掩埋,对遏制疫情传播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除了组织医药和食物,官府在情况完全没有大崩溃的情况下,都会鼓励当地人积极埋葬死者,这也符合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对大力支持抗击疫情的人家,政府都会给予相应的表扬,有些时候还有税赋和劳役减免。这是朝廷给予激励和肯定的一种方式。这对于提高乡绅在当地的声望很有帮助。对于百姓、朝廷和大户来说,是一种三赢的方式。

三、力保治安

疫情面前,各种人性都会轮番上演。

有倾尽全力救治的人,就有无赖小人趁机作乱,谋取好处。

尤其是在重大疫情面前,昔日繁盛的城镇和村落,有可能人烟断绝,社会秩序进一步空白,盗贼横行,利用百姓的恐惧和愚昧心理,让当地社会乱上加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组织能力的官府和当地士绅会联合起来,组织人手,排兵布阵,一方打击盗贼,一方面维护社会秩序,尤其是在施粥现场,一定要避免任何动乱的产生。

四、朝廷的应对之策

不得不说,古代时期应对灾难的速度上,远远没有做到及时高效。

比如在开仓放粮上,权限直属于朝廷和皇帝。官员上书上报灾情后,朝廷需要加以核实和决策。古代通讯条件和交通条件又很慢,一来一往,可能灾情已经从可以遏制到进入恶化期。

同时,中央缺乏系统全面的救治办法,更加造成了救灾工作的滞后性。面对旱涝饥荒这些灾难尚且如此,那么面对疫情发展凶猛的瘟疫,应对能力就更不要提了。

万历十八年,就有大臣上书万历皇帝,建议“有遇重大灾疫,许令各府州县,作速申文,合于府按,既许便宜动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

意思就是以后碰到疫情,允许地方负责人上报后,就可以自己做主,动用粮仓和银两等,尽快开展救治工作。

这个建议应该是意识到获取朝廷授权对于治理疫情的不利之处。可惜这样的建议,搜遍史料,我们发现,再无下文。

这其实和封建王朝集权的本质相冲突。封建帝王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粮食和钱银的王朝统治的根本要素之一,来什么“向下授权”,自然为朝廷所不喜。

五、总结

《防范・悯时疫》中记录了古人总结面对灾难的六个要点:
1. 垂死贫民急施粥;
2. 疾病贫民急医药;
3. 疾起贫民疾汤米;
4. 既死贫民急墓葬;
5. 遗弃小儿急收养;
6. 轻重系囚急宽恤。

说完了明朝后期徽州如何应对这一场瘟疫,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古人在应对瘟疫上,大致上是沿着以上的方式在应对。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在面对瘟疫时,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强悍。而且在灾情过后,整个地方社会有些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这背后都有一股别的文化社会中无法理解和做到的能力——内部的团结能力。

还要特别说明一点,无论今古,在面对疫情灾害时,舍弃自我甚至舍家舍业冲在第一线的人都是杏林医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尤其如此,对众多抗疫的医务工作者,表示编者的敬意。


熊沾沾


这里是小学者,一个90后。

古代医疗水平落后,卫生很差,发生瘟疫的时候,其实也很惨的。

以下,干货不多,随便品品。

一,古代人口不多,在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时候,主要的聚集区,人口达到几十万的城市,内陆一个省,没几个。发达省份总人口达到一千万,已经是全国最大人力的几个省份之一。

举个例子,秦国坑了赵国大约四十万青壮年,赵国相对于除了燕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就直接废了,赵国至此以后进入老龄化。

所以,古代的人口密度,低。

低人口的密度,加上封建高度集权的制度,相对来说很容易控制。

二,古代的交通不发达。

古代和我们现在最大的差别就是交通工具与信息传递方式。

如果古代偏远地区出现瘟疫,说不定上面的指令未到,瘟疫就已经杀光了当地人或者被周围得知消息的城池进行了隔离,阻拦。

当然,如果是大城市人口密集区发生,古代几乎就是只能采取隔离的措施,没有立刻可以用“人”来组织的手段阻止蔓延。还是靠的地理因素,自然条件和不太好的交通来阻止。

这跟人员流通手段的缺乏,有一定的联系。

三,古代地方文化虽然在国家的体制下相互融合,但是,他们之间交往程度,主要来源于贸易,文化进步。交通工具在这个时期从军事上民用的情况,甚至军民本是同一人的情况下,反而瘟疫的扩张,更加容易。

从秦,汉开始,奠定了一个法制框架和人文文化认同的主要基调。

唐朝达到鼎盛的同时,也把相对来说更先进的,经过融合后的文化传播。那么建设基础设施的需求就有了。如果要看大唐的道路交通建设的理论达到什么情况,只需要在西安看看,你就明白了。

西安为何叫长安,本人觉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那一条十分宽阔的长安街,由于确实宽阔,长,广。

也是这个时候,大唐每一次哪个地方有自然灾害,瘟疫出现,造成的人员损失都特别大。

总结就是古代的防止瘟疫扩散速度与今天的区别就是,“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的差异。


国际小学者


在古代由于战乱频发以及卫生条件不好,瘟疫、天花等传染病频发,虽然每一次都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古人依然坚挺,这一切都得益于古人的智慧。古人为了预防与应对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掩埋或焚烧尸体,避免瘟疫的爆发。在古代,战乱和大灾之后,往往会发生大的瘟疫,夺走千万人的生命。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发生多次之后,古人发现了这个规律,找到了战乱以及大灾后的尸体是瘟疫的罪魁祸首。在多次的尝试后,古人发现及时掩埋或者焚烧尸体是避免瘟疫的一个有效方法。于是乎,在大战之后,获胜方为了避免瘟疫会及时掩埋己方或敌方的尸体。同时,在大灾发生后,古代地官府不仅会及时掩埋遇难者的尸体,还会用石灰粉进行消毒。

二是有较完善的预警与处理办法。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诣里人士五丙,皆告曰:「丙有宁毒言,甲等难饮食焉,来告之。」……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丙者,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这段话记载的是秦朝应对瘟疫的方法,大意是说:“某里有二十人把同里的士伍丙送到官府,说丙口舌有“毒言”,大家不能和他一起饮食。后来官员审问了丙的年龄、籍贯、姓名、经历等状况,丙说自己外祖母当年有“毒言”,后来还论罪处理了。但是审定之后,官府认定丙并没有“毒言”以及其他过犯。”

通过这段记述,我们发现秦人对传染病已经形成了预防、确认、隔离等一套成熟的体系。文中的丙被邻居认为有传染病,被举报到官府,要求不与丙一起吃饭,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预防与隔离的理念。而官府得到举报后,经过询问,发现只是丙的外祖母曾有“毒言”这种传染病,而丙并没有此病,就解除了对丙的隔离。此件事可知,当时,秦人已经有了非常强的预防传染病的理念以及完善的机制。

三是隔离病人,积极治疗,及时处理死者的遗体。在古代瘟疫发生后,官府会介入,进行封村,甚至封城,与今天的做法很相似。随后,官府会派遣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安排人员焚烧感染者的遗体,已达到扼制瘟疫的目的。直到此地的瘟疫结束,才会解禁。

第四种就牛了,在明清的时候,为了预防天花,开始了大规模的种牛痘运动,很好地起到了预防天花的目的,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实践出真知,古人经过了无数血的教训,才总结了以上一套较完整的应对传染病的方法,才使得我们人类在历次的疫情面前,屹立不倒,取得最后的胜利。古人的应对之法,与我们今天的方法是何曾相似,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历史证明了中国人一定能够战胜灾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探索历史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会有疫病发生,主要就是因为寄生虫/病毒等引起的疾病。据史料,历史上都是十年一个大疫,三年一个小疫,虽然每次都会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但是也没阻挡了中华民族的繁荣。这么久的历史表明,如论病魔多危险,人类总是可以战胜,那么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是如何控制瘟疫的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医者挺身而出。在抗疫中,医者都在最前线,治病救人,还会给穷人免费治疗。有很多名医的故事都是关于瘟疫的,例如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等等,都为了治疗疫病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当时发现的安宫牛黄丸等等现在还在临床上使用。

第二,接种疫苗。中国医学在公元980年就有了接种术,就是用天花病人痘里面的成分去接触没有得过的人。因为这种毒力比新鲜的要弱,所以人体只会产生轻微的天花,因此能够产生防疫,可以预防天花的发生。


第三,君王主动请罪,出钱抗疫。古代的时候,一旦发生了大的疫病,帝王们都会坦诚自己失职,承担责任,安抚百姓。官方还会组织活动,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作用。曾经汉元帝,汉文帝等都下过自责的诏书,还下令让官员减少享乐,用于救灾。宋朝,医生看诊都是免费的,药费也会由政府支付。

第四,设立隔离防区,防止继续传播。古代的医生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性,还发现隔离可以有效的降低传染。天花是在战争的时候带到中国的,后来因为有传染性,在中国慢慢传开。唐朝,设立了专区,专门用来隔离麻风病人,有人会给他们治病,就像现在的慈善机构。武则天时也有这样专门的隔离区,由政府出人来照顾。


第五,设边境检查站,开始防疫管理。宋太祖时,就派人到边塞去,带着医生负责管理路过人的健康和防疫工作。清朝甚至专门设立了官职,来管理防疫检查。


第六,注意饮食,保持卫生。饮食和卫生是会引起疫病的发生的,这个从古代就发现了。记载中古人会用草药来洗澡,预防疾病。提倡不吃变质的饭菜。另外古人还知道鼠类是不能吃的,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吃。元代的医生还建议要保持口腔卫生等等。

第七,官方减税,施财赈灾。疫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给经济和生产带来影响。历代帝王们都会给百姓减税,同时发放福利。疫病过后,官员还会来巡视,安抚百姓,派医生来这里善后。


第八,安葬亡者,救济孤儿。每次疫病都会夺取很多人的性命,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尸体,可能会危害到别人的健康。唐朝对此就非常重视,只要发现尸体迅速掩埋。另外如果有孤儿,不满12岁,必须要亲属抚养,官府会提供口粮来救济。不仅帮助了百姓,还安抚了民心。


以上就是古代控制疫情的一些方法,虽然没有很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大家的观念还是很实用的,也确实为后代控制疫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春秋乱舞


在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认识到了一些疾病的传染性,并主张通过隔离的方式来阻隔疫情的传播。在《汉书》中,就有用“隔离”来防控疫情的记载。比如,在疫情发生时,会建立专门的“病迁坊”,用来隔离患病的人。在唐朝时,在发生麻风疫情时,通过建立“病人坊”来阻隔疫情。


尛超4



济南虎子哥


这个问题我有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提到这个问题的,可能不是很详尽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爆发的疫情要比现代爆发的次数要多得多,全国疫情爆发的次数是非常多的,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讲究,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都不是很好,也不懂得病情的传播途径。古代中国的对待疫情,其手段主要靠的就是隔离,但他们并不是有意识的隔离,而是无意识的隔离。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村子爆发了疫情,传到另一个村子,一两个村子,甚至几个村子,感染的人都死光了,传播的载体死亡了,瘟疫也就停止了。然后,官府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接着耕田,繁衍生息。现在的中国有14亿人,可是在明末清初,其实只有1亿人左右,当时的人口密度,是现在中国的十四分之一,是真正的地广人稀,所以在古代中国,瘟疫爆发,病死一片人,当地几个村庄的人死光,疫情也就到头了,所以古代爆发疫情传播范围不会很广。


阿邱舅舅


纵观东西方,疾病疫情是导致人口非自然死亡的重要因素。西方中世纪黑死病死亡数千万人。中国古代地方上发生瘟疫,死亡率高,但是古代人口远没有今天密集,要知道今天全国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古代也是蛮夷之地,古代官员很害怕获罪流放到岭南。另一方面,古代交通不发达,加上广大劳动人民以土地为生,人员基本不需要多少流动,限制了疫情的传播。最后,农民以土地为生,和植物打交道,古代中医药还是挺发达的。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对北方地区的人口经济,太平天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经济都是毁灭性的,很多州县十室九空。所以,疫情并不是最主要因素。战争才是消灭人口的最大因素。


憋说话撒吻我先


据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统计,我国在两周时期仅有一次疫病流行的记载。秦汉时期13次,三国两晋时期17次,南北朝时期17次,隋唐五代时期17次,两宋金元时期32次,明代64次,清朝74次,民国6次。以上仅为见于正史的全国性大瘟疫的记载,局部性的疫情,多不见史载。

《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晋代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史料记载,在疫病发生时,国家会直接派医官巡诊为患流行病的病人医治。

最早的巡诊制度见于先秦。至东汉光武帝时,天下疾疫,朝廷乃“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巡行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