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多年後告訴孩子,那時爸爸在治病救人,媽媽在保電護航……

當身為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的丈夫馮贇說要去援鄂的時候,國網上海市區供電公司運檢部項目專職張坤第一時間表達了支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場上,隔離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愛和希望。

這是新時代的“你上前線,我保衛後方”。

早上8點,陽光晴好,家有二寶,9個月的妹妹最近迷上了撕紙巾,4歲的哥哥剛學會用筷子,飯後總是一片狼藉。我考慮著是先收拾小祖宗們,還是收餐桌,袖子剛卷好,手機響了起來:“老婆,我們醫院集結支援武漢,我報名了”,“好,支持你,專心工作,不用擔心家裡……”話音還沒落,電話就斷了,醫院每天都像在打戰,孩子爸工作時的來電總是直奔重點,急急掛斷,這種模式我們早已習慣。

醫院的集結只用了半小時,正如新聞所說新冠肺炎疫情到了總攻階段,他工作十餘年,急診和發熱門診經驗豐富,身為消化內科醫生也利於重症病人的會診,我腦子瞎想著,餐桌還沒收拾完,微信先來了:“確定出發,辛苦老婆準備下行李”。

战“疫”日记 | 多年后告诉孩子,那时爸爸在治病救人,妈妈在保电护航……

這是和平年代,最慘烈的戰爭,上海首批醫療隊除夕夜即出征武漢,隊伍中就有他的同事、領導,接管著金銀潭的部分重症監護室。這次疫情最艱難的是呼吸科和重症監護科,他初時就耿耿於懷著不能奔赴前線,也因此始終關注著湖北的情況。瞭解到武漢醫院物資緊缺後,大年夜我們顧不上年飯,想辦法籌集了一批防護用品,第一時間發往武漢各地。

去疫區支援的事,他曾跟我聊過,如果組織需要,想去盡一份力,我雖說支持,但其實並沒有做好十足的心裡準備。當天集結完畢,第二天一早就出發,我邊照顧孩子,邊緊急準備他的行李,同時安慰著擔心的長輩。網上聽說的成人紙尿褲這些,醫院為每人準備的箱子裡都有。

战“疫”日记 | 多年后告诉孩子,那时爸爸在治病救人,妈妈在保电护航……

家屬只需準備衣物和生活用品,因為穿防護服溼熱,加上歸期未定,所以要備幾件短袖;住宿的酒店不能開空調,這又需要保暖。我趕忙買了很多禦寒衣物,但最終他只帶了幾件必備的。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帶去的物品大多不能帶回滬,他說這些都是新衣服,我常洗常換就是,不要浪費。生活用品除了常規的,還有大量酒精棉籤,洗手洗澡後,還需要用酒精消毒耳廓和鼻腔。吹風機倒是省了,出發前已剃成了顆“滷蛋”。準備的物資儘量充沛,唯一遺漏的,是他特意囑咐還要帶上一盒安眠藥,武漢的同事有些因為壓力大而失眠,他說備著不能影響工作狀態。

家屬帶去的行李要換成醫院統一的箱子,他去報道的間隙,我整理行李,想到去年那會兒,正好是公司年度關賬大修工作的關鍵時期,妹妹半歲不到,我跟他商量,猶豫著是否提前結束產假,回到崗位跟同事們一同做好本職工作。他特別堅定得跟我說,當然可以,我來想辦法,堅決支持老婆的工作。家人開玩笑,不知不覺中,這個曾經時常愛熱鬧、有時打遊戲、偶爾愛獨處“老男孩”也成長為家中的頂樑柱了,妹妹立功了;哥哥抱著妹妹假裝氣呼呼在一旁,對,爸爸就是“重女輕男”。現在妹妹剛學會叫媽媽,等他回來應該能聽見女兒喊他爸爸了。在這個春天,平安就是幸福,堅守就是勝利。

战“疫”日记 | 多年后告诉孩子,那时爸爸在治病救人,妈妈在保电护航……

到達雷神山醫院那天,他發來了一條微信:我在這看到你們國家電網的同事了,醫院供電設施24小時都有他們巡視檢查。醫生逆行抗“疫”,電力人同行保電,年後復工的第一天,他送我來單位,見到公司門口擺放整齊的消毒液、酒精免洗手液,還有市區黨員突擊隊早早守在門口為大家測溫,一切井然有序,也不禁豎起大拇指。天使與死神搶人、搶命、搶時間,電力人搶修、搶險、搶通電。我總是故作陶醉地說,有我們在的地方,燈火輝煌。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2020開啟的有些傷感、有些安靜,但面對陌生的疾病,被感染的恐懼,醫生們衝在火線,電力人亦堅守一線,扛起責任、攜手逆行。在重點醫院保電現場,大家冒著嚴寒,24小時值守,仔細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隱患;在供電營業廳,全員以身作則,帶頭做好個人防護,為用電客戶測量體溫、辦理業務;在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值班人員一絲不苟,守護著電網中樞正常運轉;在辦公樓裡,大家更是緊張有序,科學有效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場上,隔離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愛和希望。若干年後,當孩子們問起這場戰“疫”時,我會告訴他們,那時啊,爸爸在治病救人,媽媽在保電護航;戰場上,白衣天使用愛守護著疫區,戰場外,無數平凡人用心溫暖著祖國,沒有人是孤軍作戰。疫情雖然阻隔了我們彼此的距離,但無法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國有召,國人召必戰,戰必勝;抗疫路上,電力人踏歌而行,驅散黑暗。因為國之所需,我自當前,責之所繫,何畏艱險!大家勠力同心、頑強拼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取得勝利!

(張坤,國網上海市區供電公司運檢部項目專職)

战“疫”日记 | 多年后告诉孩子,那时爸爸在治病救人,妈妈在保电护航……

有多少人衝在抗“疫”前線,就有多少個家庭為之付出。

周到君瞭解到,疫情當前,本市企業和事業單位積極關愛職工,對家屬奮戰在抗議一線的職工家庭進行慰問。

此前,上海市食藥檢所經過排摸發現,該所職工家屬有奮戰在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中山醫院、疾控中心和浦東機場海關一線的……為了讓抗疫戰士安心一線工作,市食藥檢所在所內組織開展了“四個一”活動,即:致一封慰問信、送一份慰問品、上一次門慰問、解一分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