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384-來自陝西的蘋果



武漢作家方方寫道,“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經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把人的活動範圍限制在一個個互不交集的單元格里。也使經濟活躍度下降,使很多家庭遭受了無妄之災。


我們嘗試著關注疫情下每一個有代表性的個體,無數個他們組成了當下最真實的中國。


來自陝西宜川縣的李丁,就給我們講述了他的故事。


長在黃土高原的紅富士


宜川縣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東部,東臨黃河,著名的壺口瀑布就位於宜川縣與山西吉縣的交界處。宜川縣地形地貌以“山、川、溝、塬”為主,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具有千溝萬壑、地形支離破碎的特點。


陝西省宜川縣的所在▼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黃土高原的農業發展一直都是個難題,黃土顆粒細,土質鬆軟,地力比較貧瘠。且陝北高原夏季多暴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現象,生態環境脆弱。


據統計資料記載,1948~1968這二十年之間,宜川縣夏糧(小麥為主)畝產只有1956年達到51公斤,其餘19年夏糧畝產都在50公斤以下。如今,我國小麥平均畝產360公斤,兩者相差甚遠。但即使橫向對比同時期的華北平原,也相差了幾乎一半的量。


宜川縣城及周邊

(圖片來自:google map)▼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宜川礦產資源比較缺乏,僅有零星石油、煤、石灰、黃河砂、銅、鐵等資源,多系小型礦床,除石油取得一定成效外,其它基本均無工業開採價值。


再加上千溝萬壑的地形導致的交通閉塞等諸多原因,宜川縣貧困問題突出,屬於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面對自然條件的不利,我國農業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生產治理實踐,結合調查資料,闡述了黃土高原的戰略地位和農業資源條件與特點,提出了“自給性農業,水土保持性林業和商品性牧果業”的“三性農業”發展戰略和“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的建設方向。


蘋果,被選擇為宜川人民脫貧致富的生命樹。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此之砒霜,彼之蜜糖。黃土高原上很多劣勢的自然因素,都是種植蘋果的優勢特點。比如多垣多溝的地形,土層深厚,利於果樹根系生長和防澇排水;晝夜溫差大,利於水果糖分的積累;陝北高原較為乾旱,正好蘋果樹耐旱而易遭受病蟲害侵襲。而且在丘陵溝壑區種植蘋果樹,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果園內一般會留一些雜草

這樣有助於保持土地的水分

(圖片來自:荷月 / 圖蟲創意)▼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集眾多優勢條件於一身的宜川縣是我國發展優質蘋果的理想地區,所產蘋果個大、色豔、細脆、香甜,耐貯運、無汙染,品種近70個,其中大部分為富士、新紅星、元帥等優良品種。


甜的招蜜蜂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自2015年來,宜川縣連續四年舉辦蘋果觀光采摘活動。通過蘋果產業的發展,2016到2018年,宜川縣相繼獲得“陝西省扶貧績效考核優秀縣區”、“陝西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縣”、“陝西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的縣區”等稱號。2019 年5月,宜川縣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如今我們吃的每9個蘋果就有一個出產於延安,而宜川縣又是延安蘋果的主產區,所以我們每個人大幾率都吃過來自宜川縣的蘋果。


被病毒擋住的銷路


出生於1986年的李丁,就來自於一個陝西宜川縣卓家村的果農家庭。


接受採訪的時候,李丁告訴我們:“本地果農合作社比較少,基本上是家庭為單位,一家七八畝地到十幾畝二十幾畝的都有。”


家庭承包,意味著果農需要自負盈虧,自己承擔風險。李丁家種的蘋果以紅富士為主,還有早蘋果嘎拉和弘前富士等品種。前些年藉著延安蘋果的名氣和自家產品過硬的質量,宜川縣的果農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著不錯的銷量。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基本上過年之前能銷售一大半,然後年後再陸陸續續提貨,趕5月份之前要賣完,因為5月之後,天熱了,冷庫要清庫。”李丁說。


和很多當地果農一樣,李丁父子並不熟悉網絡交易平臺。外地果商訂貨是李丁家蘋果最主要的售賣形式,每年秋天蘋果成熟之時,就會有大批果商下單預定,很多農戶選擇在這時將家中收穫的蘋果售空,如果是豐年的話,就將賣不動的暫時儲藏在冷庫裡,伺時售賣。


(圖片來自:獨立視覺 / 圖蟲創意)▼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去年蘋果最貴,行情最好,你也知道的。”李丁補充說,“去年因為全國蘋果受災,賣的快,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果農已經賣完了,就剩一些果商大老闆還存一些,去年這時候冷庫提貨好像都七八塊一斤了,拉到市場賣更貴了。”


連續兩年蘋果行情緊俏,驗證了李丁當初對家鄉特產蘋果的信心,也讓這個從貧困山村長大的男人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如此嚴重,影響如此惡劣。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往年都是果商來提貨,我們直接在庫裡賣給果商,他們拉到市場銷售。基本上年前果商能提走一大批貨,靠過年賣,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果商沒來。”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缺少銷路不僅僅是李丁一家遇到的問題,宜川縣從事蘋果生產的農戶約2萬戶,佔總農戶的80%以上。宜川蘋果種植總面積達到30多萬畝,年產量47.5萬噸,產值21.1億元,人均收入2.48萬元。可以說是這個剛剛脫貧的陝北偏遠縣城的支柱產業。


“一般農戶在農曆8月15以後,產下蘋果時都賣給果商了,今年蘋果豐收,果商怕擔風險,估計有少一半果農當時賣不出去,只能自己存冷庫。我們縣是蘋果大縣,家家戶戶基本就靠蘋果收入,政府也補貼不起。”李丁說。


往年在果園直接就賣了

今年遲遲無法出手

(圖片來自:獨立視覺 / 圖蟲創意)▼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好消息是當地並沒有封路,縣裡專門開闢了綠色通道,向外輸送蘋果的大車可以正常出入。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提前訂貨的果商在疫情爆發後取消訂單的事情出現,當地果農與果商有長期合作的依然在陸陸續續的將宜川蘋果輸入到市場上去,不存在運輸難題,但是這個量佔總體的比重並不大,沒有解決所有問題。


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當地的政策是本縣的運輸車可以出入,但外縣果商不能進來。因為果商與相熟果農的走動、新果商看貨等等活動都有可能是病毒傳播的途徑。


李丁透露告訴我們:“我們家前些天有一個渭南的果商想來,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家打電話給他說進不來,他也就沒來。”


果商進不來,貨物自然也出不去。再加上有進貨意向的果商本來就少,如今縣裡的各個冷庫都滿滿地存放著個大味甜的宜川蘋果,在採訪的過程當中,李丁也反覆提及他們家還有三萬多斤蘋果在冷庫中存著。


待售的蘋果


寒冬已經過去,北方各地冰雪開化,春日暖陽帶給大地生機的同時也加重了果農的焦慮。


去年的今天,宜川縣的蘋果幾乎已經售空,然而今年卻大面積滯銷,大量優質蘋果在冷庫堆積如山。如此強烈的對比之下,果農的急迫感可想而知。


豐收時看著是快樂

積壓著越看越焦慮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自然溫度下,蘋果能夠保存10天左右,如果放在冰箱中可以保存20天以上的時間,如果放入陰涼房屋或地窖中即可保鮮貯藏,最長保鮮期可達3~6個月。冷庫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對於蘋果儲藏來說是革命性的,對於像富士這樣的晚熟蘋果可以適當早採,在冷庫中慢慢放熟,等到流向市場時依然具備優質的鮮紅度和硬實度。


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蘋果的水分,營養和口感都會慢慢受到影響。因此即使是冷庫中的蘋果,一般儲藏時間也不會超過8個月。


越新鮮越好吃

(圖片@李丁)▼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隨著氣溫升高,大約到5月份冷庫就要清庫。當被問及如果情況持續到五一,預估的損失會有多少時,李丁沉默了一會,慘然地說:“不能到那時候,如果到那時候,那損失就大了。”


現在每個人都在等,等這波疫情過去。可在李丁們目力未能及的地方,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等國際國家也開始陸續爆發疫情,這對於艱難壓制住病毒傳播的中國來說,也有反向輸入的危險,全世界的人無法獨善其身,也包括這些祖祖輩輩在陝北高原勞作的農民。


不被重視的低風險是高風險的基礎

(圖片來自:twitter@CDC)▼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李丁也明白這一點,他說:“我也不太清楚,現在全國大城市果品市場都放開了嗎?估計比較冷清。”


現在城市裡的果蔬市場當然很冷清,各地仍然處於封禁防疫時期,除了指定商家營業以外,其它所有商店均處於停業狀態,店門關閉。在指定營業中的商店,水果也是搶手貨,商家缺少進貨渠道,難以補充,有價無貨。


指定營業的果蔬市場,因進貨渠道減少

價格高,可選範圍也不大

(圖片@養樂多)▼

疫情下一個陝西農民的生活  | 地球知識局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易感染人群是身體素質差、有基礎病、免疫能力低的人群,多吃水果有助於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因此我們仍然希望在疫情肆虐,各地封禁防疫的時候,城裡人能吃上新鮮水果,果農能為自家水果找到銷路。


應受訪人請求,我們在此代為向社會各界求助,希望有渠道能幫到這些農民大批量清理庫存的電商企業和其他企業在留言區留言。我們會進行初步的篩選,並介紹你們進行合作。


對於只有小批量家用購買意願的讀者。我們也代受訪人感謝你們的愛心,只是恕物流難題仍未解決,受訪家庭人手也有限,難以一一發貨,就不必留下聯繫方式了。如果達成了進一步的零售合作,我們會進行跟蹤報道,屆時希望大家再去捧場。

《“小蘋果”名響“大世界”——宜川縣蘋果產業助力果農脫貧紀實》程立忠

《黃土高原的農業發展戰略》盧宗凡

受訪人李丁口述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panther / 圖蟲創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