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现在孩子刚一周,总是喜欢打人,请教一下现在教育的话他能记住吗?

小诺诺0128


与大人行为有关,有些拍孩子视频,没什么水准,从他们喜欢与孩子对拍桌子,还存幼儿身上敲敲打打,口里说着,我打你,虽然逗孩子玩,但是给孩子作了不好的示范,如果夫妻间还有互相打骂,对孩子影响更不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你们的行为就是在为孩子树立榜样。


人亦鸣


教育孩子是个反复的过程吧,需要不断强化,不可能立竿见影,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很多行为和规则都需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正过来。


我儿子小时候有段时间也是特别爱打人,家里的谁都要打,外面也是发生了争执就要打。后面我反思自己和家人的教育和行为,发现我妈妈和我有时候都没有特别注意,在她犯错误的时候有打他,我觉得可能这个对他有一定的影响。然后我就跟孩子说,我们打你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打你是因为你犯了错误,我们很生气,以后我们会尽量改正不打你,你也改正,我们都一起改正这个习惯。说的时候他都会答应,但是实际没有那么快能够改正过来,真的是需要不断强化。

平时注意观察他,在他的手伸出来准备要动手的时候及时制止他的打人行为,可以问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同伴弄坏了你的东西,你很生气,这是他的错误,他不是故意的,当然他需要跟你道歉。但是如果你动手打他了,你就也犯错误了,而你知道打人是错误的,你这就是知错犯错了“。

还可以给他看看相关的教育绘本,让他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问问他怎么是正确的做法,以后也要按照正确的做法来做。


爱学习的职场妈妈


目前我家宝宝不到14周,最近也是老爱动手,仔细观察发现她是挑人的。对爸爸和爷爷几乎不动手,但是对奶奶和妈妈动手频繁。我想着给她一次厉害的让她记住,试验了几次,她动手打我或者奶奶的时候我就狠狠的打了她手,她哭闹过后还是会打人。婆婆说这个月龄可能还不懂这些,惩罚几次之后我也发现没有作用。现在就多多的给她引导,跟她说不能打奶奶,不能打妈妈,现在宝宝有时动手的时候也会摆摆手,表达不能打。不知道这种教育对不对,但是目前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她现在不会说话,只能听懂我们说话的大部分意思。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彤彤vlog


我家娃一岁三个月了,我经常出差不在家。然后过年在家时间长,每天娃都是九点睡觉,早上8点左右就醒,醒了啥事就不干,就是打我脸,挠我,不让我睡觉。这段时间我就给他说,不能打爸爸,不然爸爸不待你玩了,每天早上给他说,果然每几天就不打我了,孩子要慢慢给他说,要有耐心,


电影达人刘小乐


我家宝贝3岁多点,有自已的主意,要什么没给惹急了,不会更好的去表达,也是会打人(我觉得对他来说打是比较快解决的办法),但我一般会打回去,感同身受吧。然后会引导他,打人是不对的,让他好好去讲。一周岁还小,可能在宝宝觉打人只是好玩,或者宝宝想表达什么。不用着急,慢慢引导就好了


晴天乐呵呵


宝宝变成小暴力,总喜欢打人,可以肯定告诉你,必须教育。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我们一起看以下分析:

01.一岁的宝宝也存在暴力倾向

小美刚画完画,满手都是颜料,还要问妈妈要吃的,妈妈告诉小美,要把手洗干净了才可以吃,小美却哭着嚷着就要吃,妈妈妈妈一边给小美洗手,一边告诉小妹,这样是不对的,没想到小美,却一拳打在了妈妈的手上。

这下可把妈妈愣住了,平时这么乖的孩子竟然学会打人了,妈妈认真的告诉小美,打人是不对的,不能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了。

小美当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可没过几天,邻居家的小姐姐过来串门,本来玩的好好的,结果传来了小姐姐的哭声,原来小美在和小姐姐争夺布娃娃的时候,又打了小姐姐一拳。

送走了小姐姐一家后,妈妈,问小美为什么要打人,小米摇摇头,自己也说不清楚。

对于孩子动手打人这件事情,妈妈开始担心起来,孩子刚学会走路,便有了暴力倾向,那以后还不成了小霸王?

其实这种情况在其他宝宝身上也很常见,有的孩子,还学会动手打妈妈,打完之后还哈哈大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那么,宝宝为什么喜欢打人呢,暴力的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

02.宝宝暴力是有原因的

一岁的宝宝,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来说,打人并不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

  • 想要表达自己

一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启蒙,有时候想迫切的表达自己,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沟通,不能清楚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他们就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 保护自己的一种行为

和别的小朋友玩儿的时候,被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宝宝怎么可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呢?他明白,玩具是自己的,他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出于本能他就会出手打别人。

  • 肢体分化发展的结果

当宝宝到达一岁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进步,手腕上臂的支撑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让宝宝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就像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一样,他时时刻刻想要检验一下。

  • 妈妈错误的引导

在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妈妈抱着他,无意中,宝宝会拍打妈妈的脸,妈妈出于喜爱就会发出笑声,这个时候妈妈如果错误的引导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长了本领,打人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03.消除宝宝的暴力行为,妈妈要这样做

虽然宝宝只有一岁,他的行为还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暴力,但是宝宝年龄越小,这种打人的模式就越容易被固定,从而不容易纠正。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宝宝这种暴力行为,最开始的时候,就对他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免宝宝养成动手打人的坏习惯。

  • 转移注意力

一岁的宝宝,有时候打人觉得是一种游戏。当宝宝出现要打人的趋势时,妈妈可以寻找一件更有趣的事情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比如给宝宝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或者带他出去看一看窗外的景色。

  • 不要斥责宝宝

当宝宝出现打人现象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斥责宝宝,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父母突然斥责宝宝,只会让他感到害怕。父母要多给宝宝讲道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反反复复的告诉他,慢慢,孩子就会明白,自己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

  • 家庭氛围要和谐

如果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样就会在无形中给宝宝树立了武力解决事情的样板模型。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宝宝自然会变得脾气暴躁,成为爱打人的小霸王。

一周岁的宝宝,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不打人,所以父母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引导孩子,孩子慢慢长大的同时,学会了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之后,就会慢慢忘掉攻击别人的行为,转为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的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我是栋果妈,一位二胎妈妈,一边养娃,一边看世界,育儿路上我与你同行。】

栋果妈育儿


一周,我的理解是一个星期,满一个生日为一周岁,一周也好,一周岁也好,婴幼儿阶段,大多是无意行为,一种本能,父母要循循善诱,以游戏娱乐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春华秋实74660021


当我们的孩子打了其他孩子后,我们可能会生气、紧张、焦虑……接着可能会去呵斥,甚至惩罚孩子。

然而,这些只是外在手段。为了彻底杜绝打人行为,家长必须处理好导致孩子打人行为的内部情绪。给你以下建议。

1尽量提前预防。

如果孩子经常在社交场合打人,你其实是可以预判到的。

建议你尽量时刻待在孩子身边,让他感觉到你和他密切在一起。这样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孩子感觉自己是能处理好的,因此就不太会出现情绪失控的表现。

如果你发现孩子变得紧张,就站地更靠近他一点,最好是站在他与另一个孩子中间。你的靠近,会让孩子镇定。你可以将他不动声色地与另一个孩子隔开,并尽量用其他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

2 向被打的孩子表达关心并且道歉

最好的情况是,现场有另外一个成年人先关心受到欺负的孩子,如果没有,你就应该亲自安抚那个孩子,这也能给你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避免当场对自家孩子发飙。

3尽力避免责备。

可能家长会想:我难道不应该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吗?没错,但是,你的孩子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呀!他只是无法控制情绪。当下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处理好自己的情感

如果只是一味责备,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想:“妈妈说我做错事了……我一定不是好孩子……要是妈妈因为我不好就不再爱我了怎么办?”

他们会感到害怕,并处于防御状态。他们会低头看着我们,甚至不吭一声。

4接受孩子情绪崩溃。

如果你把孩子带离现场后,孩子开始情绪崩溃大哭,这是好事,是打人行为产生后的一种负面情绪的爆发。

孩子越伤心,卸下的负面情绪越多,随后就会平复下来。给孩子更多关怀,少一些训斥,帮助他们感到安全就好。

5找准时机,耐心教育。

一旦你和孩子冷静下来,便可耐心教育了。当然了,并不是说此刻你要开始斥责孩子,而是尝试和孩子沟通,同时尽力了解打人背后的真实原因。


1彼岸花开


刚一周的孩子,打人能打多疼啊?才七天。

这根本就不是打人,只是无意识的挥动手臂。

根本连人都没看多清楚,还认不出来谁是谁的,没有什么意识,你要怎么教育他?

给他讲道理?讲讲古人谦虚的美德?他能听懂吗?他发音你能听懂就很厉害了。

打的又不疼,那一点点小手臂,你稍微离的一点不行啊?

就算一周岁的孩子,你可以握着他的手臂,对他说打人不是好孩子,就可以了。

能这样想的父母,是多怕自己的孩子不够好,自己又是多自卑。


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一周岁的孩子,在未能使用语言清晰的表达个人的需求、情绪时,便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孩子因不能出去玩躺在地上打滚;因想吃水果而未得到满足放声大哭;因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而动手。这些对于一岁的宝宝来说,是自我意识的一种正常反应

当孩子总是频繁打人时,其实已经在孩子个人意识里面将“打人”看作是一种正常的沟通方式。有时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有时想用“打人”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还有可能想与其他小朋友沟通、交流等。总之,家长切莫给孩子一岁的孩子贴上带上暴力、打人等标签。

面对着总是打人的小家伙,家长要做好“三不”措施

  • 不出现过激行为

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大人们可能会狠狠的责骂孩子,甚至打一顿,声称要孩子长长记性。殊不知,有时过激的行为会让孩子误当成家长关注孩子的一种假象。让孩子将打人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不良习惯。

  • 不看暴力镜头

家长偶尔会选择观看一些感兴趣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来放松身心。不可避免的是电视中会带有相应的暴力镜头,如打斗、互相推搡等。孩子面对着这些镜头,便会自然的理解为真实的情景,甚至模仿。家长尽量让孩子避开不良的暴力镜头。

  • 不做坏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究竟有多强,举个例子:女儿一岁两个月时,像往常一样,我在卧室拖地。不同的事,这一天我竟然摔倒了,下巴碰到了床边,我躺在地上疼的哼唧起来。老公赶忙把我扶起来。这一切,被女儿看在眼底,只见她往地上一躺,也哼唧了起来。我和老公哭笑不得,老公便把抱起来。

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尽收眼底。所以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要温和、宽容、礼貌待人。对待孩子也要收起暴力的拳头和言语。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打人问题

  • 简单、具体的语言胜于长篇的道理

当一个一岁的宝宝犯错误时,我们可能去试着给他们讲道理。比如:当宝宝要碰电源插座时,我们可能会说:“这个不可以碰,太危险了,电到你会受伤的!其实孩子并不能理解里面的一些词语,比如危险,电到、受伤的意义。很多时候,家长对宝宝说的长篇大论,到孩子的那里理解下来,可能就几个字或词语。所以当宝宝在犯错误时,我们只需长话短说,几个字概括即可。

当一岁宝宝打人时,我们只需坚定温和的使用一些简单具体语言如:宝宝不可以!”“妈妈不喜欢你这样”“这样会痛”等,最好可以加上手势,让宝宝明白。

  • 具有前瞻性的处理孩子的问题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打人之前,会有相应的表情、动作、言语等方面的变化。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在孩子出现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的时候,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想他走开,是吗”“你想出去玩,对吗”“你是想要这个玩具吗”等。当我们把孩子的想法表述出来后,孩子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认为家长是理解他的。

当孩子外出,去公园、游乐园等场所时,可以提前告知孩子:“妈妈可以带你去公园玩,但你不可以打小朋友。”若孩子在此过程中动手打了其他孩子,家长便可以马上把孩子抱走,带到其他地方,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 引导孩子正向行为模式

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时,家长可以顺势引导孩子:“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啊,喜欢一个小朋友可以抱抱、摸摸、或握握手,但都要轻轻的,不可以打人。”然后带着宝宝以游戏的形式演示一遍,让孩子知道友好的沟通方式并不是“打人”。另外,平时多教孩子说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是”“不要”“好”等词语来表达孩子内心需求。当孩子使用正向的行为时,“打人”这一负面的行为便会慢慢消失。

这此过程中,家长要耐心的引导,给予满满的爱和理解!要学会读懂孩子的“心”,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反应,并且相信孩子的自身力量,将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