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运-20是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其性能完全不逊于俄罗斯的伊尔-76和美国的C-17运输机。而且运-20还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比如在机舱宽度和高度上进行了重新设计,让运-20可以运载体型更大的武器装备。(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参加战略空运的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

虽然运-20的运载能力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但超重型运输机可能在战场的适应性上会更差,所以目前运-20是值得肯定的,其生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据官方信息查询,已有11架不同编号的运-20对外公开,而这也只是该机列装规模的一部分,目前运-20已交付和等待交付的总量已经达到40架左右,这意味着该机生产规模已经超过外购渠道得来的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30余架规模。(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运-20大象漫步

据悉,中国所需要的运-20数量在100架左右,而现在,运-20的生产也可以用“下饺子”来形容。不久前的武汉支援,一次出动了6架运-20,本身就是我们实力的体现。(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最近官方媒体公布来一组宣传片,向我们展示了运-20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的脉动生产线,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脉动生产线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再陌生,这是一种多站位间行进总装生产线,相较于传统单一站位搭积木式的总装模式有着更为高效的生产效率。在脉动生产线当中,未成形的飞机可以在厂房内自由移动,到不同的站点完成装配任务,这样就大大加快了生产节奏,而且质量也高。(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运-20脉动生产线车间


我国第一个应用脉动生产技术的机型是歼轰-7A飞豹,目前歼-10、歼-11、歼-15、彩虹无人机等机型也相继应用了脉动总装生产线。(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脉动总装生产线是一个架构模式,更重要的是制造技术革新,尤其对于运-20这种200吨级的大飞机而言,制造难度更是空前,该机由航空工业六大主机厂、两百多家企业、1000多家供应商共同打造。(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其中,中航西飞公司承担了运-20中机身、机翼等大部件研制生产工作,同时也是运-20整机总装交付单位。不同于以往传统飞机项目,运-20已经正式迈入了无图纸的数字化制造时代。(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运-20脉动生产线

例如,运-20中机身对接。以往主要通过手工型架确保外形,而现在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机身直接成型,进而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对接,不仅拼接质量大幅度提高,拼接速度较以往手工方式也有数量级提升。(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中机身自动拼接


除了中机身,运-20其他部位也大量应用了自动化装配技术。但仅仅是总装速度提升还不够,各分系统供应商如果不能及时供货也无法促成运-20的高效生产交付,得益于我国拥有的全球配套最齐全工业产业链,各分系统供应商都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供货。(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在军民融合框架下,民营企业供货也占据着运-20项目的半壁江山。例如,运-20起落架就是由一家民企的4万吨模锻压机制造,该公司生产标准可以直接对标美国C-17、F-22、F-35等尖端机型。(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完成结构总装工作的运-20

随着脉动生产线的火力全开,运-20的生产数量将会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增长。运-20的高效生产交付不仅为空军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装备,更是对全国高端产业链的一次大考验,服役三年多后的战略大运成绩单表明我们已经今非昔比。(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战略投送力量。当时为了得到一架二手的伊尔76,我们在国际上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却始终无法得到,最后还是俄罗斯伸出了援手。但是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我们不但有了自己的大型运输机而且连发动机也已经实现了量产,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运-20脉动生产线火力全开,大批发动机准备就绪

现在运-20性能已在伊尔-76之上

归根结底,中国空军战斗机之所以能够实现突飞猛进的进步,其基本的原因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努力,当然还有对国外技术的一些借鉴。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空军将会有更加令人激动的惊喜发生。(来自公众号:新刀口谈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