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价格谈好,钱也给过了,中途又涨价了。这种人都是什么心理呢?

囧皓乐


这是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

贪婪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它能够帮助个体为自己和家人最大限度的积累财富,以备不时之需。在物质匮乏的时期,贪婪情绪尤其重要。比如说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勤劳习惯,就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忍饥挨饿的历史中,对贪婪情绪的一种升华。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贪婪情绪过于强烈,那么这个人就容易失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的唯利是图,完全无视相应的规则和他人的利益。久而久之,不但会给身边的人造成困惑,他自己也会陷入到强烈的煎熬之中。佛家里面所说的“饿鬼道”,就是说那些被贪婪情绪所劫持的人。

所以,对于这种得寸进尺的人,我们要敢于直击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分析出利害得失。这既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够让他们做到“言而有信”,不受自己贪婪情绪的控制,能够以一种比较自由的姿态面对生活。


姜丁粽子


价格谈好,前也给过了,中途又涨价了,这种人都是什么心理呢

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心理学认为,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商家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得寸进尺效应,才中途又涨价。

为什么中途又涨价,我觉得最主要的有3个方面。

1. 企业/个体经营者通过中途涨价,增加收入。已经赚了,中途涨价,说明还有赚的空间。这不能说是不尊重市场规则。作为经营者,他们需要千方百计的想着赚前,经营者如果不赚前,拿什么保障工人的健康生活呢?经营者如果不赚前,拿什么去缴纳税款呢?如果经营者不赚前,是没办法完成社会责任这一块的。

再说了,中途涨价,最大的好处是自家产品在质量上的保证。只有产品在不断的更新,在不断的淘汰劣势的情况下,才能不断的涨价,不停的生产,才有源源不断的利润输出。——这样的中途涨价,是家常便饭,是积极的心理,是一种不得不涨的良性循环。

2. 对于账期长的经营者,材料成本增加,同行在涨价,为了求得生存,水涨船长的中途涨价,很正常。因为这是根据客观规律来涨价的,符合规律的,就是合理的。这属于合理的中途加价。——人家都涨,凭什么不涨啊?

3.对你不涨,对他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大鱼吃小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生活就是一直在淘汰弱者与自弃者。这是进化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能涨就涨,谁不爱前,谁还与前过不去呢?

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有,“逐利,人之本性。”生活中,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考虑,我们也有可能会察觉到中途加价的一些细节。

我们所能做的,是理解价格谈好,前也给过了,中途又涨价的行为。凡是能中途加价的,一般是处于上游的。《狼和小羊》中,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结果大家也都知道。生活中我们也要促进自己强大,就算是下游,上游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中途加价的。

说了这么多,那究竟如何避免中途加价呢?

1.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我们不要报着侥幸心理,贪图便宜,以防中途涨价。

2.我们谈价的时候就确认中途是否会涨价,与对方确认。

3.了解同行业的市场价,确定一个区间价,我们就会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中途加价这件事情。从而更能很好的与商家斡旋。

快乐的时光总是悄悄地就溜走了,今天学习“得寸进尺效应”,也许有一天你会用得上的。


赵赵的春天


用古代话来说,给多不嫌少,很难有好机会,好前途,好朋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贪得无厌,


医学片段log


贪小便宜没好结果,如明朝闫监生与闫供生两兄弟最后下场都不好 ,眼前好像占便宜,以后兴许不一定啥事上一把就找回去,人在做天在看!


用户9319210479699


这种人缺乏诚信,没有契约精神。买家完全可以不给,按照当初约定价格履约。但如果是因为履约时间跨度大,因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另行别论。


安装肖师付


这种人具有以下心理:

一、贪婪。对利益的追求无止境,不满足。

二、视规则为儿戏,对法律无敬畏之心。

三、缺乏同理心,不顾对方感受。

四、以自我为中心,转嫁负担。


喜阳羊


没有诚信,生意不要做


用户3698088062299


心里有问题


大唐房屋童婷


我还真没遇到过这样的人,不好回答。


雾水云天


内心犹豫难以下决断,想要的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