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Noodles

天下的影虫,都从蚀蛀全世界的电影开始


每年2月的第三个周六,是世界穿山甲日

这个活动日旨在呼吁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停止对它们的捕杀和非法交易。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穿山甲最近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还与新冠肺炎的一项最新研究有关——

经过病毒样本核心序列比对,穿山甲被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一个明明已经被人类滥捕滥杀到快要绝迹的物种,却因人类的错误而背上病毒传播载体的“罪名”,此间的荒谬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禁食野生动物、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呼声一直都在,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的威慑力。

有数据显示,仅过去十年就有超过一百万只穿山甲被猎捕


其中,主要分布在中国内地的中华穿山甲已经宣告功能性灭绝,全球其他地区的穿山甲也陆续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人人都知道穿山甲,但对这个物种具体了解多少,想必多数会摇摇头。

今天分享一部由BBC于2018年制作的纪录片《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跟随着纳米比亚环保工作者玛丽亚,一起了解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悲惨现状以及极不乐观的未来。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穿山甲至今已在地球上存在约五千万年,全身覆满鳞甲的它们会被误以为是爬行动物,但其实是哺乳动物,且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鳞甲类哺乳动物

全球现存8个种类的穿山甲,4种在亚洲,4种在非洲。

它们生活习性不一,有的是穴居有的是树居。由于专食蚁类,尤其是白蚁,一片几百亩的森林,只要有一只穿山甲,就可以免受白蚁的过度侵蚀,因此被称为“森林卫士”。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穿山甲前爪有力,的确擅长挖洞,但也仅限于土质层,千万别以为它们真可以“穿山”。

同时,身为高级哺乳动物的它们,在进化程度上又显得十分“落后”。穿山甲没有牙齿,仅靠沾满黏液的细长舌头卷舔土壤或者树上的蚁类;

它们是独居动物,一胎只能孕育一个幼崽,哺育期近半年,繁衍能力有限;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它们没有任何攻击能力,并且视力差行动慢,纵有一身连狮子都无法咬动的甲胄,然而一遇危险只能临时缩成一团待在原地。

这在自然生态食物链中当然可以自保,可在人类面前,在地上缩成一个球的穿山甲,简直就是给捕猎者提供了最大便利。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由于长期以来的观念误区——穿山甲肉可以大补、穿山甲鳞片有药用奇效,这一可怜的弱小物种遭到了灭绝性的捕杀。

正如纪录片名所提示的,穿山甲是世界上捕杀贩卖最严重的野生动物(没有之一),其背后有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根源在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

它的肉在市场上可以达到每千克500美元,比象牙还要值钱。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金钱让人丧心病狂,除了暴力捕获,捕猎者和走私者还为了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而向穿山甲的身体里注入水、米粉甚至石灰水来增重,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曝光的活取熊胆汁事件。

但事实呢,穿山甲肉的营养不仅远不及常规的肉食,而且携带多种病毒;鳞甲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跟人的指甲一样……

科学常识被迷信、炫耀、排场、面子盖过,最终是因果相报、自食恶果。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备受摧残的活体穿山甲被关在笼子里、塞进布袋里,所以即使被解救也往往活不过几天,能幸存下来的只占一小部分。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玛丽亚(Maria Diekmann)就是一位专门从事救治穿山甲的环保者,她的家乡是非洲纳米比亚,因近年来亚洲穿山甲几近灭绝,非洲如今已是盗猎穿山甲的重灾区。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通过私人联络,玛丽亚从当地村民的手中抢救下了一只待售的穿山甲并对它进行治疗。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鲜有成功进行人工饲养的案例,而玛丽亚就是其中之一。被她解救的穿山甲在来到她身边两天后竟生出了一个小家伙,玛丽亚为它取名“甜宝”。


借由摄摄影机,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到穿山甲从幼崽到成年的变化。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长大后的甜宝在玛丽亚的房间里自由穿行各种捣乱,就像一个怀着无比好奇心的孩子


因为没有案例做参考,玛丽亚为如何人工养育穿山甲投注了很大的精力。


比如她会在野外跟着甜宝,观察它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每天耗费5个小时,走6公里。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为了给越来越多被解救出来的穿山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玛丽亚几乎变卖了自己的一切资产,再加上慈善捐助,她在纳米比亚建立起一个穿山甲康复基地,并慢慢吸引到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其中。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对于玛丽亚倾其所有拯救穿山甲的做法,她的母亲认为女儿快疯了,也担心女儿有天会流落街头,但玛丽亚始终认定

这是她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纪录片的第二部分围绕穿山甲背后的产业链,镜头继续跟着玛丽亚前往越南、泰国、中国香港——亚洲是全球穿山甲交易的终端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在利益的诱惑下,东南亚的很多山民以猎捕穿山甲为生,经过层层贩卖网络,穿山甲的肉出现在亚洲人的餐桌上,被剥下的鳞甲被制成药品公开在中国出售(出于错误传统)。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亚洲之行,让玛丽亚几度落泪,尤其是看到那堆满仓库的鳞甲、大量被活剥后的死体、被捕兽器切断后腿的小穿山甲……

但在亚洲,她也结识了同样致力于救治、放生穿山甲的环保工作者,并相互交流经验,比如

调配人工饲料如何为受伤的穿山甲做外科手术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面对黑暗庞大的国际不法交易网络,玛丽亚知道自己不是一人独行,所以再微小的力量也足以让人坚定地走下去,能救一只是一只。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想想所有的这些保护行动,大部分都始于伟大的镜头,或一张经典照片”。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在我内心,我真诚地相信,唯一可以拯救穿山甲的途径,就是把它们介绍给公众”,这是玛丽亚的看法,也是我们这篇推文的初衷。

这个温顺的野生动物族群,它们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就在于人类的选择。


它们要从地球消失了,却背负着罪名

如果想更细致地了解关于穿山甲的习性以及环保者为研究和保护它们而做出的努力,还可以看看由Discovery频道制作的聚焦中国台湾野生穿山甲的纪录片《解密穿山甲》

尽自己的可能,影响身边的人,你我都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