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宇文护是不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权臣?

文史漫今生


宇文护是西魏和北周的权臣。但算不上是古代历史最大的权臣。

因为他的作用和影响只限于西魏和北周,范围比较狹小。他只是杀戮多一点儿。

汉朝的霍光丶王莽,三国时期的曹操、司马懿父子,北周后期的杨坚,明朝的张居正、魏忠贤等等,在权力和影响上,都远远超过了宇文护。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并不是,他只是杀皇帝最多的权臣而已,他杀了三个皇帝,看起来是最厉害的权臣,但是,实际上他权力并不是很大。

他的权力不说跟司马昭、曹操这些人比了,就是跟霍光比也是不如的,

他之所以可以杀西魏末帝,是因为宇文泰的余威,可以杀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是因为对于其他柱国将军来说,这是你们宇文家族内部的事,且你们越内讧对大家越有利。

实际上,各大柱国将军,都是北周的股东,他们并不介意大股东家族内讧,也就坐视宇文护杀两位皇帝了。

宇文护最后怎么死的呢?

572年,宇文邕诱骗宇文护到太后处,趁着他跪着读《酒诰》时,宇文邕举起在他脑袋上猛地一击。宇文护跌倒在地,宇文邕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何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有击中要害。这时,躲在一旁的宇文邕同母弟卫公跑了出来,帮忙杀死了宇文护。

汉献帝可以杀了曹操夺权?刘贺可以杀了霍光夺权?显然都不能吧?

宇文护的权力并不算很大,如果他真的控制了朝堂,宇文邕杀了他,也会为他偿命的,


南朝居士


说宇文护是古代最大的权臣不是太合适!咱们从介绍宇文护开始了解他吧。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小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缔造者和权臣。鲜卑族,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的儿子,母阎姬。宇文护在北周权倾天下,位极人臣,在世时官至太师、大冢宰,爵至晋国公,谥号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朝廷大权十六年。其人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弑君者,执政期间弑害魏恭帝、周孝闵帝、周明帝三位皇帝。

宇文护曾经跟随宇文泰与东魏交战,屡立战功。宇文泰以宇文护为都督,从破侯莫陈悦。后以迎西魏皇帝的功劳,封水池县伯。大统十三年(547年),进封中山公。十五年(549年),迁大将军,随于谨取江陵,俘梁元帝。后拜司空。

宇文泰在556年死后,因宇文泰的几个儿子都很年幼,遗命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宇文护以宇文泰嗣子宇文觉幼弱为理由,乘宇文泰的权势和影响尚存的时候,及早夺取政权,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周,随后宇文护弑君,杀害西魏恭帝。翌年,宇文护扶植宇文觉即位,尊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宇文护成为大司马,被封为晋国公。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

后来,大将军赵贵、独孤信对宇文护不服。虽然宇文觉也不满他专权,但未能成功诛杀宇文护,反而被先发制人。赵贵被杀,独孤信被逼自杀。宇文觉被宇文护废黜皇位,贬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宇文护再次弑君,杀害宇文觉。宇文觉死后,宇文护改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宇文毓天王二年正月乙未(558年2月4日),宇文护拜太师,宇文毓赐护辂车冕服。封其子至为崇业郡公。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护假意辞官,宇文毓准许了,宇文护遂起杀心。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宇文护第三次弑君,宇文毓最终被宇文护毒死,口述遗诏以四弟鲁国公宇文邕继位。崔猷建议宇文护效法周公辅成王,立宇文毓长子宇文贤为帝,但宇文护认为宇文贤年幼,遵照遗诏拥立了宇文邕,是为周武帝。

周武帝宇文邕让宇文护掌握军政大权,假意不理政事,宇文护放松对武帝的戒心。宇文护的儿子生性贪婪,下属则肆意放纵,乱政害民。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四,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回长安,武帝和宇文护一起去见太后,武帝说太后最近酗酒,希望宇文护能读《酒诰》给太后听,请她戒酒。宇文护不知是计,向太后朗读《酒诰》,读到一半的时候,武帝猛然用玉珽打宇文护的后背,把他打倒,武帝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何泉惶惧,砍不能伤,这时匿于户内的武帝胞弟卫王宇文直,杀死宇文护,把他的头割掉。宇文护诸子都被处死。

从以上来说,宇文护是古代有名的权臣,到他达不到最大权臣!毕竟北周没有统一中国!


孤胆骑侠


说起历史上的权臣,首先映入脑海的当属司马懿、曹操、王莽之类的大人物,这些人心狠手辣,权倾朝野,要么自己弑君称帝,要么为子孙后代的称帝铺平道路。而南北朝这位权臣没有称帝,也没有为子孙后代奠定称帝的基础,却敢在四年内连杀三名君王,这点连司马、曹、王之流都不敢做,他就是北周权臣宇文护。

一、

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在战火纷飞的北魏末年,宇文氏在夹缝中生存,与各方起义军势力抗衡,宇文泰最后带着侄子宇文护来到尔朱荣麾下,但此时他的父亲、兄弟都在战争中战死,其中就包括宇文护的父亲宇文颢。至此,宇文氏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基业,更要保住性命。

投靠尔朱荣的时候,宇文护只有15岁,已经是一名见过世面的军中将士。特别是在贺拔岳被杀、西魏建立后,宇文护跟着宇文泰南征北战,参与过著名的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败侯莫陈悦、窦泰,胜多败少。

最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护作为先锋跟随大柱国于谨讨伐江陵城的南梁元帝萧绎,此战,宇文护担任前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猝然兵临江陵城下,切断水路,为于谨大军攻克江陵立下头功。

宇文泰是府兵制下的地位超然的领袖,而宇文护则是他最倚赖的族中子弟,毕竟宇文泰最大的儿子宇文毓都要比宇文护小21岁。且宇文护严肃端正有军功,很小的时候宇文泰就称赞过他“此儿志度类我”。因此,在宇文泰死后,宇文护顺理成章地接过宇文泰衣钵,成为宇文氏的老大。

在宇文氏内部,宇文护是作为监护人的形式存在的,同时与外面的几大柱国相比,宇文护是小辈,无论是名望还是地位都不如别人,显得颇为稚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护走向权臣之路。

二、

宇文泰死后,宇文护首先要做的是号令群臣、保障宇文氏家族利益。为此,宇文护专门请求了与宇文泰关系要好的于谨的帮助。

于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极力拥护宇文护,“中山公(宇文护)亲则犹子,兼受顾托,军国之事,理须归之”,慷慨激昂,声色俱厉。于谨说完后,宇文护连忙就坡下驴,道“此是家事……何敢有辞”,然后于谨带头下拜,后面的王公大臣莫敢不从。就此,宇文护开始掌握军政大权,后任天官大冢宰、晋国公。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逼迫西魏皇帝禅让。西魏早就名存实亡,皇帝不过是宇文泰的傀儡而已,宇文护这步走得十分顺利。公元557年,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宇文觉自称天王(并未称帝),西魏灭亡。

第三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是铲除异己。这件事为宇文护独揽大权打下基础,是他实现一人独大最要紧的一步。宇文护杀的主要是两个人:赵贵、独孤信。

这两人同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赵贵对于资历尚浅的宇文护专政是不服的,预谋拉拢独孤信、发动政变杀死宇文护,独孤信对此事态度暧昧,没有发表明确态度。后阴谋泄露,赵贵被处死,独孤信被逼令自杀。除此二人之外,宇文护之后又杀死同为柱国的侯莫陈崇、李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位。

之所以说宇文护是史上最牛权臣,仅仅铲除异己、杀死几个大臣是不够的,接下来就是杀君王。

第一个是西魏恭帝拓跋廓。在禅位给宇文觉的次年,拓跋廓被封为宋公,不久被杀。拓跋廓不过是宇文氏的傀儡皇帝,没有一点实权,甚至在宇文泰的逼迫下从“元”改为“拓跋”姓,连自己姓什么都没权利。

再加上两晋南北朝以来日益恶劣的政治环境,像刘禅、孙皓那样的亡国之君还能安享晚年的日子已经没有了,拓跋廓被杀是情理之中。

第二个是宇文觉。宇文觉是宇文泰的嫡长子,称帝的时候年仅16岁,是在宇文护的扶持下建立起北周政权的。宇文觉虽然年少,但“性刚果”,面对一手遮天的宇文护是不能忍的。宇文觉有杀宇文护之意,找了一批同样看不惯宇文护的人来商议,结果事情没干成,阴谋败露了,宇文觉于是杀死这批人,幽禁宇文觉,后将其杀害。

第三个是宇文毓。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庶长子,在宇文觉被废后继位,先称天王后称帝。宇文毓励精图治,宽厚仁慈,清明吏治,是个很有作为、也很有主见的皇帝,一度让宇文护归政(宇文护仍然掌握军权),最后却后被宇文护毒杀。

三、

连杀三名君王,宇文护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后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在宇文护强大的影响力下,宇文邕不得不韬光养晦,隐忍十几年,为了表明自己的“傀儡”身份,甚至不惜牺牲掉侯莫陈崇,且为示尊敬,不直呼宇文护之名。

宇文邕扮猪十几年,就是为了吃掉宇文护这只大老虎。公元572年,宇文护觐见皇太后,宇文邕以太后好喝酒,掏出一篇《酒诰》让宇文护读,劝太后戒酒,宇文护没有防备,照着《酒诰》念,念到一半,宇文邕手拿玉笏照着宇文护打去,宇文护摔倒在地,被卫国公宇文直杀死。

宇文护死后的谥号是“荡”,狂而无据曰荡,尽显宇文护权臣本色。宇文护一生杀死三位君王,最后自己也死在君王手中,可谓是天道轮回了。宇文护想保住自己的权臣地位,就得找一个好控制的人,但是从宇文觉到宇文毓、宇文邕,都不是甘心做傀儡的天子。

北周王朝总共才持续24年,而宇文护足足当了15年权臣,“五府总于天官”,大权独揽,可见宇文护的影响有多深远。宇文护“性无戎略”,在军事上屡次败于北齐段韶、斛律光之手;又为人宽和,纵容手下,因此任用了很多贪赃枉法之徒。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宇文护传承宇文泰、苏绰的政策方针,北联突厥、西联吐谷浑,在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中没有扩大屠杀面积,即使杀赵贵、独孤信的时候也适可而止,最终北周也没有像北齐那样在内耗中消耗国力、走向衰败,反而在宇文护执政期间国力蒸蒸日上,一举超过北齐,扭转了宇文泰时期的艰难局面。

因此,宇文护虽然目无法纪,毒杀君王,但吕思勉还是评价他“居相位时,政事亦似未大坏”。



御前带刀侍卫


古往今来,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拥有实权的权臣,北周权臣宇文护也是如此,他可以说是北周的实际建立人,然而他却始终无缘于皇帝之位,一直都是一个臣子的身份。但是他又胆敢连杀三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权臣,后世称其为“屠龙高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年少有为

宇文护,字萨保,生于代郡武川,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一代,鲜卑族。宇文护出身地位可不低,算是世家子弟,名门之后。他是北周时期文帝宇文泰的亲侄子,是邵恵公宇文颢的第三子。幼年时期的宇文护便气度非凡,志向远大。深受他的祖父的喜爱,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大作为,对他期望颇高。宇文护十九岁的时候,帮助他的叔父宇文泰管理家业,宇文护当时虽然年轻,但却帮助宇文泰将家业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宇文泰的赞赏,认为这个侄子很像自己,并非凡子。

南征北战

永煕三年,宇文护被封为都督,跟随宇文泰一起征讨候莫陈悦,并将其击败。后来又跟随宇文泰四处征战,骁勇善战的宇文护又立下多次大功:生擒窦泰、收复弘农郡,攻占沙夗,无往不利。西魏恭帝元年,宇文护用兵如神,南征江陵时,他率轻骑为先锋,先发制人,又派副将逐一占领江陵附近的城镇,大军直逼江陵城下,江陵城的守军惊慌无措,溃不成军,宇文护又因此战立功,得到嘉奖。宇文护拿的就是人生赢家的剧本,一路打怪升级,从都督到征虏将军再到骠骑大将,深得宇文泰的器重。后来宇文泰病重,临终前将自己年幼的儿子托付给宇文护,并且将权力也都交给了宇文护,由此宇文护有了更强大的势力。

创建北周

安葬完叔父宇文泰之后,宇文泰觉得自己应当再进一步,于是便派人对当时的皇帝西魏恭帝说,我宇文家乃是天命所归,你不要在霸占着皇帝的位置了。当时的宇文护已经是权倾朝野,西魏恭帝哪里敢反抗。于是西魏恭帝三年,恭帝被迫让位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次年,宇文觉建国北周,自称周天王,史称孝闵帝,封他的堂兄宇文护为晋国公,食邑一万户,官拜大司马。客观而言,宇文护为北周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此时位高权重的宇文护锋芒太盛,最终惹来了不少忌惮和猜疑。

铲除异己

孝闵帝元年,对宇文护不满许久的大将军独孤信、赵贵等人,想要密谋杀掉宇文护,但却被宇文护察觉,宇文护趁其上朝之时,一举将其捉拿,并将参与者一并处死。不久之后,宇文护再次升迁,官至大冢宰,这个官职其实和大家熟知的尚书是一个级别,就是叫法不同而已。再次升官的宇文护又惹来了另一拨人的不满,那就是当时的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人。他们见宇文护已经开始执掌朝政,担心受到宇文护的打压和排挤,就秘密的在孝闵帝耳边说宇文护的坏话,孝闵帝也早就对宇文护产生了猜忌。宇文护知道之后,将李植和孙恒都打发的远远的,这更引起了孝闵帝的不满。

二杀周帝

孝闵帝便伙同几名大臣在宴会上想要杀了宇文护,但有人向宇文护告密,宇文护深思之后,决定废黜孝闵帝,迎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为帝。群臣也不敢置喙,于是不久之后孝闵帝就被杀了,而宇文毓被立为新帝,史称北周明帝。

明帝宇文毓见解不凡,而且聪慧过人,宇文护害怕明帝会妨碍他,便再起杀心。宇文护买通了一个厨子,悄悄在明帝的饭食里下了毒,明帝不察,中毒卧病而死。至此宇文护成功拿下了北周皇帝“双杀”。宇文护明明已经权倾朝野,还是没有自己称帝,他又把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找来了,赶鸭子上架,非得让他当皇帝。而这次宇文护可算是碰到了硬茬子。

权臣末路

宇文护本身把持朝政已经让新皇帝宇文邕十分不满,再加上宇文护不知约束手下,使得百姓受到残害,更加让宇文邕愤怒。于是便谋划想要杀掉宇文护。天和七年宇文邕带领宇文护去拜见皇太后,并让宇文护向皇太后朗读《酒诰》,宇文邕在背后趁机打倒了宇文护,宇文邕命令太监何泉砍死宇文护,何泉害怕,一击之后却没有伤到宇文护,这时预先藏在室内的卫王宇文直冲出来将其杀死。一代权臣命丧于此,不得善终。

宇文护的一生真是起起落落,转变得太快,年少时征战四方、开疆扩土,后受命托孤、辅佐幼帝、成为肱股之臣,欲把持朝政、弑君杀弟、铲除异己,终是树大招风,身首异处,虽然没能善始善终,但做臣子到了这个份上也是很厉害了。因此,宇文护是历史上最大的权臣实至名归。


公子灵均


宇文护刚刚满16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宇文泰血战沙场,并且在东魏战争中多次建功,后来又跟着宇文泰南下收证江陵。由于宇文护是宇文泰一手带大的,故宇文护自小就开始协助宇文泰管理家族大小事务,后面宇文泰觉得宇文护是战场上的好苗子,于是命他一起随军出征,在东征西讨这段日子里,宇文护屡建奇功,让宇文泰欣慰到极点,并且超级相信和重用他,没过多久,封他为中山公。然而,当时的他,只是一个中山公,为何世人要说南北朝时期最牛的权臣是宇文护?

宇文泰因病去世后,摆脱宇文护一定要代替自己守卫国家,然而宇文护上台不到两个月, 他就无能皇帝元廓让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并且在宇文觉登上皇位没多久,就把元廓杀之,最后,西魏被摧毁,北周成立。

北周成立后,宇文护被任命为大冢宰,并且继续把皇帝当傀儡,自己背后掌握朝廷大小政权。 在他执政期间,不畏皇权、目中无人,他杀死了三位皇帝。

在周明帝去世后,宇文护自以为是的认为宇文邕好糊弄,毕竟年纪那么小,什么都不懂,到时候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务还是要依赖他,于是拥立他做了北周的皇帝。可谁知,宇文邕不但什么都懂,而且比宇文护更懂得如何管理以及爱民,深得大臣以及老百姓的爱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宇文邕把宇文护杀之,换回北周百年的安定。

由此可见,为什么说他是最牛的权臣,因为宇文护拥立过三代北周皇帝,并且手握重权,把皇帝当傀儡,操控他们,并且是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面对如此强悍实力的人,怎么不是南北朝时期最牛的权臣呢?


多尔衮爱新觉罗


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字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

宇文护早年跟随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交战,屡建战功,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专政,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一时间权倾朝野,成为北周的实际主宰者。后因伐齐的挫败,使宇文护在北周的威望大为降低。天和七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被宇文邕杀死,谥号为荡。

出生地\t

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

逝世日期\t

572年

主要成就\t

攻占江陵,扩充西魏领土,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稳定北周局势

字号\t

字萨保

官职\t

大冢宰

谥号\t

荡\t

出生日期\t

513年

民族\t

鲜卑族

本名\t

宇文护

所处时代\t

西魏→北周

爵位\t

晋国公

1人物生平

经理庶务

从征东魏

攻占江陵

建立北周

稳定局势

废除孝闵

再废明帝

东征北齐

权臣末路

2为政举措

政治

军事

3人物评价

4亲属成员

父母

兄弟

妻子

子女

5史书记载

6影视形象

经理庶务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宇文护出生于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是北周文帝宇文泰长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为宇文泰之侄。年幼时端庄正直,又有志向和气度,被祖父宇文肱所喜爱,对他的期望胜过他的各位兄长。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宇文护十二岁时,父亲宇文颢去世,他随同父辈在葛荣军中。葛荣失败以后,迁居晋阳。永安三年(530年)宇文泰入关之时,宇文护因为年幼而未随从宇文泰。

普泰元年(531年),宇文护从晋阳来到平凉,时年十九岁。当时宇文泰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就委托宇文护管理家务。他虽不施威,而将内外治理得森然有序。宇文泰曾夸奖宇文护的志向气度都很像他。

从征东魏

太昌元年(532年),宇文泰出镇夏州,留下宇文护随侍贺拔岳。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杀害,宇文泰前往平凉,封宇文护为都督,随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将其击败。大统元年(535年),因迎接西魏文帝元宝炬有功,被封为水池县伯,食邑五百户。

大统(535年-551年)初年,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又以参预定典乐之功,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户。曾随从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大战河桥,每次均立下战功,升为镇东将军、大都督。大统八年(542年),晋升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大统九年(543年)三月,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护率领先锋诸将被东魏军包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抵御,才幸免于难。当时,赵贵等军也已退却,宇文泰于是撤军。宇文护因此而被免官,但很快又恢复原职。大统十二年(546年),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中山公,食邑增加四百户。大统十五年(549年),出镇河东,升大将军。

攻占江陵

西魏攻占江陵

西魏攻占江陵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九月,宇文护与于谨南征南梁江陵。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为先锋,日夜兼程,又派裨将进攻南梁边境城镇,逐一占领,并活捉南梁巡逻侦察的骑兵,军队一直进逼江陵城下。城中守军没有料到大军来得如此之快,纷纷惊惶失措。宇文护又派两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征集船只以待后援。大军开到之后,包围了江陵,并将其攻占。

宇文护因此战立功,其子宇文会被封为江陵公。当初,襄阳蛮族统帅向天保等万余人凭恃险要作乱。大军回师时,宇文护率军将其荡平。

建立北周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西行巡视,到牵北黄河屯山(今内蒙古后套乌加河)的时候患病,派人驾驿站车马传见宇文护。宇文护到泾州见了宇文泰,而宇文泰已经病危。宇文泰对宇文护说:“我如今已经危在旦夕,恐怕不久于人世。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但是外敌内忧尚未平定,此后国家政权都托付给你,希望你勉力从事,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了命令。行至云阳,宇文泰去世。宇文护秘而不宣,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宇文泰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在侧,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大事,安抚文武百官,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从前,宇文泰常说“我得胡人之力”,当时人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到了这时,人们才明白是指宇文护。宇文泰安葬完毕,宇文护借口天命当有归属,派人婉言劝说西魏恭帝,使西魏恭帝让位。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次年(557年),宇文觉(孝闵帝)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拜宇文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食邑一万户。

稳定局势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与宇文泰同辈的大将军赵贵、独孤信等人不服宇文护专政,策划袭杀宇文护。宇文护乘赵贵入朝之机将其捉拿,凡参与者一律处死。不久,宇文护升为大冢宰。当时,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人在宇文泰之时就是朝廷重臣,见宇文护执政,担心受到排挤,就秘密邀集宫伯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元进等人为亲信,规劝孝闵帝说:“自从宇文护处死大将军赵贵以来,威望和权力都与日俱增,谋臣宿将争着依附于他,大小政事都由宇文护决断。以臣下们看来,宇文护会越来越不遵守臣子之道,他的势力恐怕要进一步扩大,希望陛下早作打算。”孝闵帝认为此话有理。乙弗凤等人又说:“以先王那样的圣明之君,尚且委托李植、孙恒处理朝政,今日如果互相扶持,事情何愁不成?况且宇文护常说如今辅佐陛下,想效法周公之事。臣听说周公代君王处理朝政七年,然后还政于周成王。如今陛下还能设想宇文护七年之后会像周公那样吗?恳切希望陛下不要再迟疑了。”孝闵帝更加相信,多次率领武士在后园讲习擒拿动作。

西魏

西魏

宇文护暗中得到消息,就派李植出任梁州刺史,孙恒出任潼州刺史,想中途遏止他们的企图。但此后孝闵帝思念李植等人,每每想召他们回来。宇文护劝说道:“天下最亲近的人,都不过兄弟。如果兄弟之间自相矛盾,对其他人就更难以亲近。太祖(宇文泰)以陛下年轻,临终时把后事托付给臣下。臣下既然兼领家族与国家的重任,就竭诚辅佐陛下。如果能使陛下亲理朝政,威震四海,则臣下虽死犹生。只担心一旦将臣废除之后,小人得以逞其私欲,不仅不利于陛下,也担忧国家的危亡。臣下勤勤恳恳、进逆耳之言的原因,就是只想着不辜负太祖的遗托,维护国运的长久。没想到陛下不体察臣下的忠诚,忽然产生猜疑。况且臣下既为天子兄长,又担任国家宰辅,还能有其他什么奢望吗?希望陛下明察臣心,不要被小人之言所迷惑。”说着就痛哭流涕,过了很久才停下来。但是孝闵帝仍然对他有所猜忌。

废除孝闵

宇文护加紧把控朝政,乙弗凤等人更加恐惧,加紧密谋,准备约定日期召集各位公爵会宴,乘机抓住宇文护,将其杀掉。张光洛把他们前前后后的密谋全部告诉宇文护,宇文护于是召见柱国贺兰祥、小司马尉迟纲等人,对他们讲了乙弗凤的阴谋。贺兰祥等人都劝宇文护废黜孝闵帝。

当时尉迟纲统率禁兵,宇文护就派尉迟纲入宫,召见乙弗凤等人议事,等到他们出来时,便一个一个抓起来押送到宇文护府第。宇文护乘机遣散宿营兵,派贺兰祥逼迫孝闵帝退位,把孝闵帝幽禁在他从前的府邸里。于是召集全部公卿,宇文护哭着对大家说:“太祖出身平民,三十多年来亲临战阵励精图治,可惜寇贼未平,忽然去世。我是太祖的侄子,亲受遗命。由于略阳公宇文觉是太祖正室的嫡子,所以我和各位奉立他为皇帝,灭魏兴周,为四海之君主。他从登基以来,荒淫而无节制,亲近小人,猜忌骨肉,想把文臣武将一一杀掉。倘若这种计谋得逞,国家必定灭亡。我死之后,有何面目去见太祖?今日宁肯对不起略阳公,也不敢对不起国家。宁都公宇文毓年轻而有德操,仁慈孝悌,为天下人所仰慕。今天想废去昏君,奉立明主,各位意见如何?”群臣都说:“这是您的家事,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在门外处斩乙弗凤等人,还处死了李植、孙恒等人。不久,把孝闵帝也杀了。宇文护到岐州迎立宇文毓为帝,是为北周明帝。

再废明帝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宇文护被任命为太师,赏赐辂车、冕服,其子宇文至被封为崇业郡公。后改雍州刺史为牧,让宇文护担任,并赏赐他钟磬类乐器。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护上表请求把朝政大权还给明帝,明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军国大事仍然委托于宇文护。明帝性格聪慧,有识见胆量,宇文护很惧怕他。有一个叫李安的人,当初以厨艺得宠于宇文护,被提升为膳部下大夫。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悄悄命令李安,乘明帝进食之机在食物中下毒,于是明帝卧病而死。宇文护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百官各统领己职,听命于宇文护。

从宇文泰担任丞相时起,就设立了左右十二军,由丞相府统管。宇文泰去世后,左右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节制,凡是军队的征调,没有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行动。宇文护在自己的府邸屯兵防卫,比皇宫防范得还要严密。无论大事小事,宇文护都是先行决断再上报皇帝。保定元年(561年),任命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受天官统领。有人为了迎合宇文护的心意,便说周公德高望重,鲁国建立文王之庙,宇文护的功劳可比美周公,应当沿用鲁国之礼。于是诏令在同州晋国公府邸建立德皇帝宇文肱的别庙,让宇文护祭祀。保定三年(563年),下诏说:“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助朕完成帝业,安养天下百姓,功勋无比。从今以后,诏诰及官方文书一律不准直称他的名字。”宇文护上表,一再谦让。

东征北齐

北周攻北齐邙山之战

北周攻北齐邙山之战

保定三年(563年),突厥率军来赴约会。宇文护鉴于北齐才送还母亲,不想立即对它用兵,又担心对蕃邦不讲信用,以后边境上将有祸患。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请求东征。同年九月,诏令宇文护率领大军伐齐。于是征调二十四军、京城左右的兵户以及秦、陇、巴蜀等地的军队,还有各蕃国的兵力,总计二十万人。十月,宇文邕在皇宫授给宇文护斧钺。大军出发,到了潼关,宇文护派柱国尉迟迥率精兵十万担任先锋,大将军权景宣率华山以南之兵出击豫州,少师杨扌剽从轵关出兵。宇文护将各营相连,缓缓推进,重兵驻扎在弘农。尉迟迥围攻洛阳。柱国齐国公宇文宪、郑国公达奚武等人在邙山扎营。

宇文护本来就没有军事才能,这次东征又不是出自本心,所以出兵虽久,却没有什么战果。宇文护原曾下令挖断河阳道路,以阻止北齐援军,然后集中兵力进攻洛阳,使北齐内外隔绝。而将领们以为齐军一定不敢来援,只在河阳路上派出巡逻兵。当时连日天阴大雾,北齐骑兵向前直冲,围攻洛阳的军队迅速溃散。只有尉迟迥率数十骑抵抗,齐国公宇文宪又督率邙山诸将抵抗,全军才得以返回。权景宣已经攻占豫州,随即因洛阳解围,也领军撤退。杨扌剽在轵关阵亡。宇文护于是率军撤回。由于无功,宇文护与诸将叩首请罪,宇文邕没有责怪他们。

权臣末路

天和二年(567年),宇文护的母亲去世,随即下诏,令宇文护出来处理政事。天和四年(569年),宇文护巡视北部边境城镇,到灵州返回。宇文护性情宽和,然而不识大局。他依仗有功,久处要职。他所委任的人,没有称职的。他的儿子们也都个个贪婪,放纵部下,仗恃着宇文护的声威权势,没有不败坏政事、残害百姓的。他们欺上蒙下,毫无顾忌。武帝宇文邕由于宇文护狂暴傲慢,秘密地与卫王宇文直策划对付宇文护的办法。

周武帝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回到长安。宇文邕驾临文安殿,见过宇文护后,领他进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从前,宇文邕在宫禁中见到宇文护,常行家人之礼。宇文护拜见皇太后时,皇太后一定赐他坐下,宇文邕站在一边侍候。宇文护将入含仁殿时,宇文邕对他说:“太后年事已高,很爱喝酒。不是亲近的人,有时就不准拜见。时喜时怒,脾气有点反常。过去虽然劝告过多次,但她听不进去。今天既然是兄长拜见,希望您再劝劝太后。”宇文邕乘机从怀中拿出《酒诰》交给宇文护,宇文邕对他说:“拿这个来规劝太后。”宇文护入殿之后,按照宇文邕所言,向太后朗读《酒诰》。还未等读完,宇文邕用玉笏从后面打他,宇文护倒在地上。宇文邕又令太监何泉拿御刀砍他。何泉害怕,砍下去后没有伤着宇文护。当时卫王宇文直预先藏在室内,于是冲出来将宇文护杀死。

当初,宇文邕想法设法对付宇文护,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曾参与策划。当日王轨等人都在外地,更是没人知道此事。宇文护被杀后,宇文邕召见宫伯长孙览等人,告诉他们这件事,立即下令逮捕宇文护之子柱国谭国公宇文会、大将军莒国公宇文至、崇业公宇文静、正平公宇文乾嘉,以及宇文乾基、宇文乾光、宇文乾蔚、宇文乾祖、宇文乾威等人,并逮捕柱国侯伏侯龙恩、龙恩之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中外府司录尹公正、袁杰、膳部下大夫李安等人,在殿中杀掉。

建德三年(574年),宇文邕下诏恢复宇文护及其诸子原来封爵,追加宇文护谥号为“荡”,并将宇文护重新安葬。

政治

宇文护在宇文泰死后长期执掌西魏、北周大权,对于宇文家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北周政权的稳定作用很大。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他以宇文泰嗣子宇文觉幼弱,想乘宇文泰的权势和影响尚存时早日夺取政权,因迫使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周。不久,就杀了拓跋廓。宇文觉也是少年坚毅刚决,不满宇文护的专权。赵贵、独孤信对宇文护也是相当的不服。他们一起鼓励宇文觉除掉宇文护。于是宇文觉招了一批武士,经常在皇宫后园演习如何擒拿宇文护;他又与大臣商量,决定于某一天开宫廷宴会时,抓住宇文护杀掉。谁知他们的阴谋还来不及实施,就有人向宇文护告密了,反被其先发制人,杀赵贵(满门抄斩),罢了独孤信的官,后来孤独信也被赐死。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宇文觉被废黜,后被毒死。[1]

军事

宇文护执政期间,最大的军事行动是对北齐的战争。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九月,北齐帝高湛派人将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北周权臣宇文护之母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不久,突厥在塞北集合兵力,遣使告诉北周,约定再次联兵攻齐。宇文护感念高湛送母之恩,不想再讨北齐,但又怕违背了和突厥的约定而更生边患,不得已,乃征内外诸军20万人东进。

十月,宇文护军至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派尉迟迥率精兵10万为前锋直指洛阳;大将军权景宣率荆襄之兵前往悬瓠(今河南汝阳);少师杨铡进攻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十一月,宇文护进驻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尉迟迥军包围洛阳,雍州牧宇文宪与同州刺史达奚武、泾州总管王雄等屯军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杨劂自恃以往与北齐作战未曾失利,出关后轻敌深入,结果被北齐太尉娄睿袭破后降北齐。权景宣部围攻悬瓠。北齐豫、永二州刺史举州投降,权景宣遂占领二州。

十二月,北周军乘胜进攻洛阳,三旬未克,宇文护分兵切断河阳(今河南孟县)道路,以阻遏北齐援兵。诸将轻敌,以为北齐军必不敢出,因而戒备不严,仅派少量侦察人员作例行侦察。北齐派兰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救援洛阳、二将畏惧周军兵力强盛,不敢前进。高湛无奈,决定与并州都督段韶一起自晋阳南下,亲督诸军解救洛阳。段韶到洛阳后,即与诸将登邙阪(今洛阳东北)观察北周军形势。至太和谷(今河南洛阳东)与北周将遭遇,即传令诸营结阵以待。以段韶部为左军,长恭部为中军,斛律光部为右军,周军不意齐军突至,军心不稳,仓卒上山迎战,段韶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俟其疲惫发起反击,大败北周军。周军全线溃退,达奚武、宇文宪、王雄等被迫撤军。权景宣闻洛阳兵败,亦放弃豫州退还。[2]

《周书》:“护寡于学术,昵近群小,威福在己,征伐自出。有人臣无君之心,为人主不堪之事。忠孝大节也,违之而不疑;废弑至逆也,行之而无悔。终于身首横分,妻孥为戮,不亦宜乎。”[2]

《北史》:“有周受命之始,宇文护实预艰难。及文后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等夷之士,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变魏为周,捍危获义者,护之力也。向使加之以礼让,经之以忠贞,桐宫有悔过之期,未央终天年之数,同前史所载,焉足道哉?然护寡于学术,昵近群小,威福在已,征伐自出,有人臣无君之心,为人主不堪之事,终于妻子为戮,身首横分,盖其宜也。”[3]

《周书》、《北史》:“幼方正有志度”[2][3];“护性至孝。”[2][3]

宇文邕:“爰初草创,同济艰难,遂任总朝权,寄深国命。不能竭其诚效,罄以心力,尽事君之节,申送往情。朕兄略阳公,英风秀远,神机颖悟,地居圣胤,礼归当璧。遗训在耳,忍害先加。永寻摧割,贯切骨髓。世宗明皇帝聪明神武,惟几藏智。护内怀凶悖,外托尊崇。凡厥臣民,谁亡怨愤。”“护志在无君,义违臣节。怀兹虿毒,逞彼狼心,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朋党相扇,贿货公行,所好加羽毛,所恶生疮磐。”[2]

卢思道:“于时大冢宰、晋公宇文护,太祖之犹子也,负图作宰,亲受顾命。国柄朝权,顿去王室。高祖高拱深视,弥历岁年,谈议儒玄,无所关预,祭则寡人,晋公不之忌也。但自下裁物,其主不堪。累世权强,一朝折首。其于党与,咸见夷戮。恶禽臭物,埽地无馀。”[4]

虞世南:“宇文护与晋里克、宋谢晦无以异也。此三人者,并功荩一时,势倾宇宙,若欲窥其神器,有馀力矣。其始实欲存国安身,从容没齿,树德後人,以赎前愆。……但三子才不逮於伊、霍,故不能克全厥美,原其本志,岂不然乎?”[5]

吕思勉:“宇文护虽跋扈,亦不可谓无才,其居相位时,政事亦似未大坏。”

蔡东藩:“宇文氏之篡魏,非觉为之,护实使之然也,故觉可恕,护不可恕。护既导觉为恶,复弑魏主,彼犹得曰吾为宗族计,吾为昆弟计,不得不尔。即如杀赵贵,逼死独孤信等,俱尚有词可辩,觉负何罪,乃遽废之,且并弑之?然则护之凶逆,一试再试,固不问为何氏子也。”[6]


余欢说历史


是最大,但并不是唯一。

东魏著名的权臣高澄,对当时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元善见就一点面子都不给,曾经毫不客气地给了皇帝三拳,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殴打皇帝的牛人。

有一次,孝静帝在狩猎时策马飞驰,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的劝谏之语却是:“陛下切勿驰马,否则大将军高澄会恼怒的。”又有一次,高澄在传饮时硬要向孝静帝敬酒、孝静帝怨恨道:“联身为天子,却处处受人节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高澄当即发怒道:“什么‘朕’、‘朕’,你这个狗脚‘朕’。”说完,嫌不解气,当即命令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估计连高澄也不知道,他这道命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项纪录——他是第一个殴打皇帝的人。以往的权臣,对傀儡皇帝或者言语羞辱,或者直接杀掉,还没有动拳脚侮辱的。作为常人都难以容忍,何况是皇帝。孝静帝气愤不过,便与礼部郎中元谨、长秋卿刘思逸等人密谋诛杀高澄。哪知事情泄露,高澄即勒兵进宫,当面指责孝静帝,说出了那句历史上著名的诳语—— “皇帝,你要造反吗?”。从来只听说大臣造皇帝的反,到了高澄这儿,反倒皇帝造了大臣的反,真是千古奇事,其跋扈程度可见一斑。事后除了皇帝本人,其他参与者都被处死。


LIN


话说五胡十六国之后北魏一统北方,是为北朝之一。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而与此同时西魏的朝政和军权却被宇文泰把持。宇文泰何许人也?要了解宇文护,宇文泰是关键的一环。

宇文泰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因为和高欢关系不和而逃跑投奔宇文泰,宇文泰被授予大丞相一职,实际管控着西魏的朝政和军政大权,有点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同年十二月宇文泰废杀孝武帝,立元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定都长安。宇文护作为宇文泰的侄子,跟着宇文泰东征西讨,也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和朝堂的影响力水涨船高。公元556年,把持西魏朝政二十多年的宇文泰年终时考虑到自己儿子年幼,且在军中没有战功和威望,为了继续完成自己未竟之业,将自己的大权实际上移交给了自己的侄子宇文护。

宇文觉

而宇文护也凭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稳定了当时的西魏政局。之后大权在握的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建立北周,追赠宇文泰为周太祖。宇文觉是为孝闵帝,实际上是北周的第一个皇帝,但是却没有能掌控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由于宇文护权势过大,孝闵帝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作为傀儡皇帝的压抑和不满,因此多次设计要将宇文护杀死。然而每次的计划宇文护都事先得到了情报,因此宇文护最后逼迫宇文觉让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不久之后宇文护又将宇文觉杀死,当时宇文觉年仅16岁。这就是北周的这段历史就讲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宇文护有这么大的权利敢杀死北周的开国皇帝。





点滴见证


北周权臣宇文护是古代历史上继北魏巨奸权臣宗爱之后又一位连杀三位君王的权臣,虽不是最大的却是最厉害最凶残最胆大的权臣,连杀北周宇文觉、元廓、宇文毓三位天子、又杀害忠臣猛将赵贵、独孤信等,独揽大权长达十六年之久。宗爱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权臣巨奸,他也胆大手毒、无法无天,连杀北魏两君两王。北魏太子拓跋晃、东平王拓跋翰、北魏两位国君太武帝拓跋焘、永平帝拓跋余皆丧命在他毒手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