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是不是小男孩喜欢妈妈多些小女孩喜欢爸爸多些?为啥?

雷雷168vlog


一般来说,在大家的概念里认为是这样的吧?不过应该也有很多相关制约条件。就像人生下来就有左撇子、右撇子,谁说得准呢?[奸笑]


稻子的人物白描


我是女的,无论是小的时候还是现在也都还是喜欢爸爸多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我的妈妈比较唠叨,还动不动就打人。我爸爸虽然话很少,但是对我们姐弟都很好,从来都没打骂过我们两个。虽然喜欢爸爸多一些,但是长大了心里话还是会对妈妈说。[耶]


心依然的胖大叔


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一般发生在3-6岁期间,是男孩想要占有妈妈,女孩想要占有爸爸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家长要做的是,通过俄狄浦斯情绪期,让孩子获得对性别和角色的认同。

01


产生的原因

这是一种性心理的发展期,表现对同性的嫉妒,在家里,男孩想要占有妈妈,女孩想要占有爸爸,孩子特别想要打败自己的同性父母,占有自己的异性父母,但同时,男孩子也会喜欢爸爸,女孩子也会喜欢妈妈,内心很矛盾冲突,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我们总会说,女孩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男孩是妈妈的小棉袄,其实只是人们心里满足的一种说法。

很多时候,是我们家长自己,把小男孩推向妈妈,把小女孩推给爸爸,而孩子永远是深爱着妈妈,也深爱着爸爸。


02


父母怎么做

父母相爱是应对俄狄浦斯情结最好的办法,坚定的把孩子排除在夫妻的亲密之外。

3岁分床,5岁分房睡觉,对孩子来说是必要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懂得父母之间的爱坚不可摧。


如果想要得到妈妈的爱,就要像爸爸那样强壮,那样勇敢坚强,这是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同样女孩想要获得爸爸的爱,就要像妈妈那样温柔、漂亮勤劳,这是对女性角色的认同。

在无数次的较量中,孩子发现无法取代同性父母,但可以通过模仿,男孩子成长为爸爸的样子,女孩子成长为妈妈的样子,同样可以获得心理满足。


而婚姻不好的家庭,妈妈就会把所有的爱都投射给孩子,同样的爸爸也会把爱都给女儿,这样孩子想独占父母的幻想就实现了。也就是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助长了孩子的幻想和白日梦。孩子在与同性父母竞争中取胜,很难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与角色。

因此解决俄狄浦斯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与同性父母的竞争中失败,强化男孩的男性气质,女孩子的女性气质,帮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别认同。


欢迎[关注]@杨杨爸亲子驿站,说说育儿、孕产故事。原创码字,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杨杨爸亲子驿站


嗯,大部分如此,我觉得是异性相吸吧,哈哈


林哲水


不一定,看年龄还有孩子个性。


生于忧患2020


是的小男孩到长大与妈妈亲切些,小女孩与父亲亲切些,这大概是异性的关系。


手机用户红帽老爷


都是小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