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是討論呂布軍隊的騎兵力量的。然後在評論中有人提到了陷陣營。我看了不少三國的小說,裡面將陷陣營都是說得天花亂墜。今天這篇文章,日航君就想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陷陣營這個神話,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陷陣營。

一、陷陣營的人員構成及戰績

我們先來看陷陣營的人員構成。陷陣營的常備兵力為七百餘人,號稱有一千人,裝備有成套的鎧甲和兵器,初步推測軍隊中有戰馬,但是應該不是衝鋒陷陣所用。

陷陣營的長官為高順,籍貫不詳,加入呂布軍時間不詳,高順初次登場是在196年。呂布出奔長安的事件是在192年,當時身邊只有數百騎兵,張遼、成廉、魏越等人也在呂布軍中,此時高順還沒加入呂布軍中。我推測高順加入呂布軍的時間應該是在192年-196年之間。

其中有個插曲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河內武將郝萌造反,之後呂布逃到了高順的軍營,呂布一開始是支支吾吾不願意說發生了什麼,之後高順主動問他:“將軍有所隱不?”呂布才回答了一個“河內兒聲”,隨即高順就判斷出是郝萌謀反。郝萌謀反平定後,明明是立有大功的高順卻被呂布疏遠,甚至連部曲都被呂布給剝奪。我們來看,高順熟悉河內口音,而且應該是和郝萌有一定關係才會被呂布疏遠,由此看高順其人很可能是河內人或者是與此地有著比較密切的關係。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高順可能和郝萌有關係


高順本人的性格是“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這是非常標準的軍人的性格,在當時沒有統一的軍校培訓的情況下,高順這種軍隊長官非常難得。例如說高順的長官呂布“輕狡反覆,唯利是觀”,張飛“脾氣暴躁,喜好飲酒”,因此高順身上有著極為難得的軍人氣質,這也是陷陣營得以保持戰鬥力的重要原因。

在《三國志》中,陷陣營的戰績主要有以下幾個:建安元年,平定郝萌叛亂;建安二年,隨呂布征討臧霸,不克;建安三年,擊破劉備,後又擊破夏侯惇,後參與下邳守城戰。可以說陷陣營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是戰績卻十分卓越,幾乎貫穿了呂布的整個征戰生涯,是呂布縱橫天下的重要保障。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陷陣營


二、陷陣營百戰百勝的秘訣在哪裡?

陷陣營在《三國志》中被評價為“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支軍隊了。那麼陷陣營百戰百勝的秘訣在哪裡呢?個人認為為以下三點:精銳的裝備;嚴格的紀律;靈魂人物高順的加持。

首先是精銳的裝備。關於陷陣營的裝備,《三國志》中記載“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也就是說陷陣營基本上人人都裝備著鎧甲和兵器,可能我們現在人受到電視劇影響,認為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非常難得。我們可以舉官渡之戰時的曹魏為例子,在《太平御覽》中曹魏的《軍策令》中記載:

“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在這裡我認為《太平御覽》中的記載很可能出現了抄錯了的嫌疑,因為古代書都是從上而下抄寫閱讀,很可能在抄寫的時候將“一千領”抄寫成了“二十領”,一千領應該比較正確。我們按照一千領來算,也就是說,在官渡之戰時,曹操軍中能夠全副武裝的鎧甲僅僅只有一千領。而高順手下則是有著七百全副武裝的軍隊,按照比例來看已經很高了,其戰鬥力之強我們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精銳的裝備保證了陷陣營有著超過同等軍隊的力量。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陷陣營應該是有著全套的鎧甲的

其次是嚴格的紀律。首先來說,我認為呂布軍中總的是有著比較嚴格的軍紀的。例如說呂布手下侯成曾經私自釀酒,結果差點被呂布給殺了一事就可見一斑。而高順的陷陣營,因為其長官高順作風更加清正強硬,因此其軍紀應該還好於呂布軍隊普通士兵。

在東漢末年那個混亂的時代,因為戰爭頻發,軍隊損失極快,更新換代也快,因此紀律性往往難以保證。例如說曹操手下有一支青州兵,看似威武,實際上內部都是盜匪與農民組成的,曾經就在曹操與呂布作戰之時四散逃亂,差一點害了曹操的命。從曹操的事例中我們就可見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是多麼重要的。而陷陣營恰恰就是這樣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陷陣營是有著非常嚴格的紀律的

最後是因為靈魂人物高順的加持。說實話,即便是一支精銳的軍隊,有著精良的裝備,但是如果主將是個草包的話,那恐怕最終也只能折戟沉沙了。而高順本人則是一員富有遠見的大將級人物。

首先,高順足夠冷靜。在面對著郝萌之叛的時候,高順沉著指揮,先弄清楚了反叛的人是誰,之後再出兵進攻郝萌,輕而易舉地終結了這一次叛亂,我們可見高順的沉著冷靜。

其次,高順善於判斷形勢且有謀略。當時呂布因為臧霸劫掠物資想要去進攻臧霸,結果高順表示了反對意見,高順說:

“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擅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

後面事件的推進證實了高順的判斷是正確的。當呂布進攻臧霸的時候,臧霸拼死抵抗;當呂布撤兵回去的時候,臧霸卻主動來和呂布示好了,由此可見高順的遠見。因此可以說高順具備著成為名將的潛質,如果多加鍛鍊的話,可能其成就不遜色於張遼。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高順是有著成為名將的潛質的

三、關於陷陣營的一些細節探析

關於陷陣營,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諸多的探討和說法的,今天我也在這裡說一下我的一些認識。

  • 第一:陷陣營是重步兵還是重騎兵?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查了很多資料,其中有很多文章都認為高順為呂布同鄉,為幷州人士,因此陷陣營應該也是幷州鐵騎的一種,為重騎兵。

這一點很明顯是不可能的,我們前面說過了,即便是財大氣粗的袁紹,也僅僅有馬鎧三百具,憑藉著呂布、高順的財力,是萬萬不可能聚集起七百具馬鎧的。因此陷陣營不可能是重騎兵。

我本人偏向於陷陣營是重步兵,但是軍隊中裝備有相當數量的戰馬以代步。這個是有前例的,據記載:

“東漢安帝元初六年,(鄧遵)又發積射士三千人,馬三千匹,詣度遼營屯守。”

當時鮮卑入侵,鄧遵先派了積射士三千人援助,之前的三千人是沒馬的;之後又派了三千人,而這三千人是有馬的。由此可見積射士應該是弓弩手的一種而並非是騎射的騎兵,這裡的戰馬僅僅是起到了代步的作用,實際上這一批積射士屬於步兵。

因此我推測陷陣營應該也是同樣的情況,陷陣營是一支實力強大的步兵,為了保障機動性,呂布給陷陣營配上了戰馬,這樣陷陣營就可以在日後的作戰之中兼具機動性和戰鬥力了。

其實我前面分析過,高順應該不是幷州人,而是河內一帶的人,因此他沒有用呂布慣用的騎兵戰術而是採用了中原地區常用的步兵戰術。因此綜上來看,我更加偏向於陷陣營為重步兵這一說法。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陷陣營很多時候都被人們認為成是重騎兵

  • 第二:陷陣營為高順的私人部曲嗎?

我們該如何認識陷陣營?究竟陷陣營是高順的私人部曲還是呂布的麾下部隊?在東漢末年,因為戰亂頻發,因此很多將領都會有自己的私人部曲,例如說李典、臧霸等人。這種私人部曲頗帶有一些西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感覺,他們只聽從於自己的直屬上司而並非是自己的君主。

在建安元年郝萌之叛後,呂布就開始逐漸疏遠高順,甚至是“悉奪順所將兵以為續”,將高順的陷陣營交給魏續管理。這個時候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陷陣營不像是高順的私人部曲。但是《英雄記》中又寫:

“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

也就是說到了打仗的時候,呂布又會把這支軍隊交給高順指揮,此後數次征戰,陷陣營也都是在高順的統帥下出戰。很可能是因為魏續指揮不動這支軍隊,因此才會出現這種滑稽的場面。其實我們都知道,掌控一直軍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更換其下層軍官或者是打散其編制,呂布久經軍旅不可能不知道這一回事。最大的可能就是因為陷陣營的性質是高順的私人部曲,一旦呂布想要將其大換血的話,就很容易引來陷陣營的反叛,這是呂布承擔不起的後果。

因此綜上來看,陷陣營更像是高順的私人部曲。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陷陣營更像是高順的私人部曲

  • 第三、陷陣營的最終下場如何?

關於陷陣營的最終下場,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及。但是我們卻可見這樣一個記載,那就是呂布曾經在最後的下邳之戰中率領千餘名騎兵外出求援,結果被擊敗。據記載:

“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

當時呂布被困在下邳城中,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他率領的最後千餘名騎兵應該也是其軍中最為精銳的部分,我推測陷陣營也在極有可能其中。但是正如我們上面所說,陷陣營屬於步兵,並不善於騎術,因此突圍失敗,其自身也損失大半。最終隨著高順的身死,這支陷陣營也消失在歷史舞臺中了。

四、總結

陷陣營並非是我們所想象中的那樣無敵的部隊,只是一支相對精銳的部隊,因此才能在漢末亂世中脫穎而出,在一堆大大小小的雜兵之中脫穎而出。

個人認為高順的悲劇的一生與陷陣營也有關係,我們可以想象高順是半路加入呂布軍中,自然不如張遼、侯成等老人受呂布信任;高順手下的陷陣營為高順的私人部曲,只聽高順的命令。如果換成大家的話,你手下一員大將是半路才加入你的軍中,你對他並不熟悉,他帶著一支非常精銳的部隊,但是不聽你的話只聽那員大將的話,恐怕換了誰都不會對這員大將信任,更不要說呂布這樣疑心重的人了。因此高順的悲劇,早已註定。

可惜高順有勇有謀有兵,本應該成長為一代名將,結果卻折戟沉沙,令人唏噓。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全解陷陣營:被稱為東漢末年第一強兵的部隊,強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