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鯨魚為什麼擱淺?可能和太陽有關


鯨魚為什麼擱淺?可能和太陽有關

一隻灰鯨在加州雷耶斯角站擱淺。新研究發現,太陽風暴可能會導致動物暫時迷失方向。攝影:JUSTIN SULLIVAN, GETTY

一項新研究發現,太陽偶爾釋放出的電磁輻射會讓鯨魚失去方向感。

灰鯨是哺乳動物裡遷徙距離最長的,它們沿著北美西海岸遊弋,路線長度超過16000公里。夏季,它們一路向北,來到遙遠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冬季,它們折返南方,在墨西哥海岸分娩。

新研究表明,太陽風暴會短時間干擾它們長途跋涉時的導航能力,甚至導致它們擱淺。這說明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灰鯨能利用地球磁場導航。目前,人們確切知道的是灰鯨依靠視覺找到路。

太陽風暴,指的是太陽噴射出大量高能量粒子事件;它會給地球帶來異常高的電磁輻射轟擊,對衛星和電網等人類技術造成干擾。一般認為,包括人類在內,大部分動物受太陽風暴的影響不太大,這主要是因為地球的磁場會保護地球免受大部分輻射。

2月24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太陽風暴可能導致鯨魚擱淺,這為這一現象提供了另一種解釋。目前,灰鯨擱淺的數量異常的多,可能與獵物減少導致的飢餓有關。自1月29日以來,超過180只灰鯨擱淺,是正常水平的許多倍。

為了更好地瞭解擱淺的原因,杜克大學的感官生態學家Jesse Granger和同事研究了自1985年以來,發生在北美洲西海岸的灰鯨擱淺記錄。他們排除了其他因素導致的擱淺,它們看上去並沒有生病或受傷,那麼為什麼會擱淺呢?

研究人員發現,在太陽風暴帶來高頻噪音的日子裡,鯨魚擱淺的可能性是平常的四倍。

干擾信號

研究顯示,對於其他一些動物來說,比如歐亞鴝,寬頻噪音會暫時壓制它們的地磁感應能力。地球磁場隨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動物們憑藉這種能力感知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將往何處去。

在讀博士Granger說,科學家們猜測,這裡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雖然這篇論文沒有提供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鯨魚能感受到地磁,但確實帶來了一個新方向,因為它排除了導致擱淺的其他可能,比如被誤捕、被船撞擊,或是明顯生病,”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員Ellen Coombs說,他沒有參與此次研究。“而且他們仔細研究了受太陽風暴影響的地球物理參數,及其對鯨魚導航能力的影響。”


鯨魚為什麼擱淺?可能和太陽有關

太陽風暴包括上圖中的太陽耀斑,此時太陽會噴射出高能粒子。供圖:NASA, SDO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Ken Lohmann說,我們明確知道其他海洋動物,如海龜和鮭魚,通過感應磁場在水下長距離遷徙,而且蜜蜂、鳥類、螞蟻、白蟻和一些兩棲動物也具有這種感應能力。(目前還不清楚太陽風暴是否會影響這些動物的導航能力。)

科學家通過把動物們放入本質上是大型磁鐵的線圈內,證實它們具有電磁感應能力,但鯨魚體型太大,沒辦法進行這樣的實驗。

Coombs說,灰鯨大部分時候都待在水下,沒有視覺線索,所以推測它們用了視覺以外的感官是有道理的。

困惑不已

在論文中,科學家也提及了其他因素,如氣候週期和季節變化,而這些因素似乎對擱淺沒有任何影響。他們還研究了地球磁場的搖擺幅度,即所謂的AP指數,是否與擱淺有關。結果顯示無關。最初,Granger被這個結果震驚了,因為她以為磁場的局部變化會導致鯨魚對自身所在位置感到困惑,最終被衝上岸。

Granger說,曾經以為“鯨魚以為自己在第四大街,實際上在第六大街”。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它們可能只是暫時“失明”,因此迷失了方向並擱淺。

科學家告訴我們,鳥類的視網膜上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隱花色素,它可以幫助鳥類感知地球的磁場,而無線電頻率噪音則會干擾這一過程。鳥類依靠大腦區分非常微弱的電磁變化。不過,動物們也有其他方法感應磁場,比如一些動物的神經系統裡有少量名為“磁晶體”的鐵礦物。

Granger強調,擱淺背後有很多因素,包括疾病、飢餓、被船撞擊,以及人類技術,例如用於石油勘探的聲吶和地震氣槍。

“造成擱淺的原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全阻止擱淺,”Lohmann說:“但瞭解可能的因素,肯定會利於環保工作者展開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