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集束炸弹在实际战争中,究竟有多可怕?

穷极一生追寻的大伊万


现如今的战争对于军事武器的使用极为小心,因为现在的武器装备的威力太大,稍有不慎就是毁天灭地的灾难。集成导弹也凭借其巨大的威力在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集成导弹因为爆炸式威力巨大,爆炸后碎片数量巨大,以及爆炸后的碎片覆盖面积够广对目标物体的伤害特别大。在20世纪初,美军是用了GBU107式集束炸弹炸弹对伊拉克的军事基地进行了恐怖袭击,当时美军投下了150枚集成导弹,这些集成导弹在天空中爆炸后产生了75万枚钢针从天而降,这些钢针轻易的就穿透了装甲车以及坦克的防护外壳,一千多人被突如其来的钢针撕成了碎片。




张继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集束炸弹其实就是子母炸弹。

所谓子母炸弹,就是投出去是一枚母炸弹,会自动分解为无数网球大小的子炸弹。

这些子炸弹可以覆盖很大一块地区,造成很强的面杀伤。

比如,美军有1000磅的CBU-87/B型集束炸弹,它携带202个子炸弹,每个子炸弹可以碎裂成300个金属碎片。

也就是说,一旦爆炸,炸弹可以发射出6万个金属碎片,威力非常巨大。

但是,集束炸弹存在2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一,误伤问题。

集束炸弹不同于普通炸弹,它是覆盖面很广的面杀伤武器。

所以,一旦集束炸弹出现偏差,就很容易造成误伤。

在1999年5月7日,北约用集束炸弹攻击塞尔维亚尼什机场。

投弹期间,2枚集束炸弹出现偏差,部分子炸弹被受到强风干扰,落在市中心3个地方,造成平民伤亡。

塞尔维亚方面认为:15名平民被打死、8名平民受重伤、11名平民受轻伤、120栋住房受损、47栋被毁、15辆汽车损毁。

由此可见,集束炸弹一旦有偏差落在居民区,会造成很严重的伤亡,大家注意有167栋房屋受损。

第二,未爆弹问题。

看过电影《夺金三王》的朋友,应该记得一个场面。

几个美国兵用一头牛模拟伊拉克士兵,进行战术演练。

结果他们包围牛时,牛向后跑了几步,突然炸成了碎片。美国兵非常奇怪,因为这里已经扫过了地雷,牛不应该触雷。

实际上,牛是被集束炸弹炸飞的。

这是因为,集束炸弹比地雷更小,坠入土地更深(可以达到半米以上),采用普通的排雷方法很难发现。而集束炸弹爆炸的威力,却不亚于反步兵地雷,甚至更强,这对于平民造成很大隐患。

而且,集束炸弹的未爆炸率比较高,北约认为,有8%—12%的集束炸弹没有爆炸。

在国际助残组织的案例搜集中,有13,306遭受集束炸弹杀伤的案例,其中98%为平民,其中的27%是儿童。

2018年,老挝境内有人触雷身亡。老挝军方发现,死者并不是被地雷炸死,而是一枚在1973年由美国人投掷的集束炸弹的子炸弹。由于炸弹比地雷拥有更好的保存能力,所以直到40多年后仍然可以杀人。

所以,2008年5月30日,全球107国的代表在都柏林达成《集束弹药公约》,同年12月在奥斯陆正式开放予各国签署。根据这一公约,各国武装力量须在8年内全部销毁集束炸弹。 但美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巴西未同意签署,这7国是集束炸弹的主要制造国。


萨沙


被111个国家禁止生产使用的集束炸弹,到底是怎样可怕的存在?

2008年5月28日,都柏林,111个国家统一全面禁止生产、储存和使用集束炸弹,大家一致同意并承诺8年内销毁库存的集束炸弹。也就是说,如果整个公约严格执行的话,现在集束炸弹已经成了一个历史概念了。

集束炸弹是什么?在实战中有多可怕?今天我来详细谈谈。

所谓集束炸弹,就是把很多小型炸弹装在一起,从而实现同时投放或者连续投放。所以,集束炸弹在使用时,常常会分解出数十个或数百个子炸弹,杀伤面积和小国都是几何级数增长。

集束炸弹在使用上,比较适合集群坦克装甲战斗车辆、部队集结地等集群目标,或者机场跑道等大面积目标,有较强的损毁和杀伤能力。集束炸弹的设计上,有三种,一种是捆扎式,一种式弹药箱式,还有的是内装许多小炸弹的霰弹筒。

比较有名的美军集束炸弹,是重达1000磅的cbu-87/b型集束炸弹,携带202个小炸弹,每个小炸弹能碎裂成300多个金属碎片。

集束炸弹即时杀伤能力强,但是分解出来的子炸弹,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引爆,以至于战场上遗留的炸弹,成了令人恐惧的噩梦。

集束炸弹最集中的使用,是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

1999年海湾战争中,数万个子炸弹没有爆炸。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和科威特常常发声因子炸弹的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子炸弹,有的暴露在地表,有的则是插入深达半米的地下。想要用传统的排雷方式清除未引爆的子炸弹,实在是难于登天!

2006年,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了投入了大量集束炸弹,大量黎巴嫩平民受到未爆炸的集束炸弹威胁。70岁的侯赛因老汉,在自己家小花园里,一枚集束炸弹从树枝上坠落,炸伤了他的头部。侯赛因还是比较富有的家庭,扫雷不对用了很长时间帮他们排雷,而那些普通家庭,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据联合国排雷行动推测,黎巴嫩南部还有100万枚未爆炸的集束炸弹。这些炸弹,就在黎巴嫩平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能从树枝上滑落爆炸,也可能在挖地基时爆炸,甚至有可能在小孩玩过家家是爆炸。

集束炸弹子炸弹杀伤面积广,后续也会像地雷一样威胁着这一地带的所有人,不分敌我,不分武装分子还是平民。因此,集束炸弹有一种令人恐惧的称号

"死亡地毯"!

集束炸弹被禁止,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因为,战争,不应该以伤害平民为代价,否则,那和恐怖分子有什么区别!

早在1899年,《海牙第三宣言》中就开始要求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集束炸弹。到2000年,国际红十字会则是要求禁止在人口稠密去投放集束炸弹,并且要求发出警告、安装自毁装置。最终,到2008年,集束炸弹终于被禁止。

但是,要彻底禁绝可怕的集束炸弹,谈何容易。比如美国,在谈判中加入了一些"例外规则",从而可以在继续存放集束炸弹。这个口子不封死,集束炸弹的伤害还会继续。

有朋友想问了,集束炸弹和我们在抗战电影中看到的"集束手榴弹"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了!

集束炸弹主要是靠轰炸机投放,而集束手榴弹则是靠人力投掷。集束炸弹分解出来的子炸弹往往有数十个数百个,而集束手榴弹通常就是三五个手榴弹绑在一起。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八路军解放军使用集束手榴弹,起到了弥补炮兵不足,大量杀伤敌人的作用。比如著名的鲁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就是用集束手榴弹破坏敌人装甲,俘虏敌人坦克,从而促使华野建立起了特种兵纵队。

八路军使用的集束手榴弹是多个手榴弹绑在一起,而二战时期的欧洲国家,也采用了类似的构造。21世纪的集束手榴弹,已经成为特种兵的标配,三五枚手榴弹串成一个糖葫芦,丢出去能形成连续爆炸,类似于变态版的"二踢脚",杀伤力十分可观。

愿世间没有战争,没有集束炸弹这样恐怖的武器。


历史知事



在最滥杀滥伤的武器中,集束炸弹仅次于核武器。从飞机上掉下来,一枚炸弹突然变成数百枚甚至数千枚更小的炸弹,覆盖了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现在,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偶然的,其中30%或更多不会爆炸,可以休眠数年甚至数十年,只是等待一个不幸的人踩上或捡起它们。

它们不是用来摧毁建筑物的,而是用来袭击步兵、道路或简易机场的。还可以布设雷区,耐心等待目标靠近。正因为如此,集束炸弹是随意的,附带损害几乎可以保证。冲突结束多年后,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遭受它带来的苦难。

据估计,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92%的集束炸弹伤亡是平民,其中一半是儿童。 在2003年某国入侵伊拉克期间,在巴格达上空引爆了1500多枚集束炸弹,其中一些最终落在居民区。美国空军将军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宣称只有一名平民在袭击中丧生。他指的是空中发射的集束炸弹,但他没有提及地面发射的集束炸弹,据信这些炸弹造成了更多的平民伤亡。 2008年,一项联合国公约10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这些武器。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集束炸弹是将数个或数百个子炸弹装进同样大小的弹体中,其中每颗子炸弹就像网球般大小,当飞行器从空中投放集束炸弹后,它会自动在空中分解,广泛散布的子炸弹会对较宽阔的区域造成杀伤力。早期的集束炸弹中的单个子炸弹破坏力较低,很多都是攻击士兵或没有装甲防护的车辆,后来双用途集束炸弹威力倍增,不仅能击穿125毫米的装甲,而且爆破后形成的碎片能造成足球场大小范围的破坏力。

世界上第一个集束炸弹是德国人发明的SD-2,也被成为蝴蝶炸弹。德军在二战时期将这种炸弹用来攻击平民和军事目标。后来美国、意大利和苏联也开发出了集束炸弹。美国曾使用一款20磅重的M41碎片炸弹,它以6或25个子炸弹组成。在1970年到1990年间,集束炸弹成为很多国家的标准空投弹药。

目前集束炸弹主要用来小范围地毯式轰炸、反坦克和反步兵、大面积布雷、反跑道炸弹用来阻止敌人使用机场、散布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反电力设施。美军在越战中也大量投放集束炸弹,里面的子炸弹可以碎裂成数千块碎片。美国还曾投放过一款0.9吨重的CBU-87/B型集束炸弹,它能携带202个子炸弹,每个子炸弹能碎裂成300个金属碎片。

然而集束炸弹也不是万能的,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往往难以达到正常效果。例如在投放前的搬运、储藏和投放时,还有投放在较软的地面上时,集束炸弹也会无法正常引爆。子炸弹需要经过碰撞才会背引爆,因此还会有十分之一的子炸弹不会立刻爆炸。没有爆炸的子炸弹也会带来更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在1991年海湾战场上,就遗留下很多没有引爆的子炸弹,这也造成很多无辜的民众受伤。


航空之家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包括英国、荷兰等)轰炸南斯拉夫,一个月时间内起码有2000枚集束炸弹落在南斯拉夫的领土上,给包括首都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各大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数枚炸弹更是直接落在市区,虽然北约方面表示原计划是轰炸什尼机场,但在风的作用下,这些弹体偏移原定的飞行航线,错误地掉在市中心。

美国空军的B-1“枪骑兵”正在投掷集束炸弹

仅5月7日当天,美国的轰炸就造成了15名平民直接被炸死、19名平民受伤,另有120余栋房屋被毁、15辆汽车损毁。最后的轰炸据统计至少有29人死于集束炸弹之下,而侥幸未死的人也大都落得严重残疾的下场,终身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一切都要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投下的集束炸弹所赐。

集束炸弹,是一种将小型炸弹集合成大的弹体的空用炸弹形态,通过投下的炸弹数量特性,来实现对地面目标的地毯式轰炸,经常能够取得不俗的杀伤效果,尤其是地面上待轰炸的单位数量密集、防御力低下,如人、轻装甲车辆和露天设施等等,集束炸弹简直就是“清屏神器”。

虽然内涵的子炸弹弹体小,装药量低,但千万不要认为集束炸弹轰炸强度低。就拿越南战争时期美国投下的CBU-87 / B型集束炸弹而说,这种先进的双用途集束炸弹,可以击穿125毫米的均质装甲,爆炸后产生的破片甚至可以在半个足球场大小范围内产生足以威胁生命安全的巨大杀伤力,甚至一些子炸弹中还填有毒气。例如美国臭名昭著的MGR-1“诚实约翰”导弹弹头,内部装填有M134型多用途炸弹,部分炸弹内填充有沙林毒气,令人望而生畏。

集束炸弹装药不等,子炸弹数量少则数个,多则数百个,一般来说会根据需要填装不同威力的子炸弹。集束炸弹在投放后在空中会自动分解,通过自由落体散步到广泛的范围内以实现区域性的无差别打击。当然,风力等自然因素会对轰炸的最终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在轰炸之间都会提前将这些影响因子考虑进去,不会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

最早使用集束炸弹的并不是美国,早在二战时期德国、苏联、意大利都开发出自己的集束炸弹,如德国的“蝴蝶炸弹”、意大利的AR-4炸弹和美国的M41炸弹,经过二战的技术积累,战后集束炸弹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国家出现。但美国却因为对外发动战争次数众多,成为了使用集束炸弹最多的国家。

越战时期,美军的集束炸弹让越南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往往一枚集束炸弹包含200枚以上的子炸弹,而每一个子炸弹都可以碎裂成300-500个金属碎片,一枚炸弹扔下去对于越南游击队而言无异于原子弹的威力。另外,部分地面松软,集束炸弹触底不会爆炸,它们经常会在第二次触动之后才能爆炸,这和反步兵地雷的功效没多大区别。甚至有一些集束炸弹深埋在地下半米处,这给战后的清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据统计,北约在科索沃投下的集束炸弹中,至少有12%的炸弹未曾引爆,地面上留有大约44700枚没有爆炸的子炸弹。很多儿童甚至会将其误认为玩具来捡拾玩耍,数名儿童就因此丧命。

相比于军事化打击,集束炸弹对平民的误伤效果尤其显著,所以从2005年开始,国际助残组织开始在世界各地统计集束炸弹受害案例,并搜集签名和同意书,来推动禁止集束弹药运用运动、在国际助残组织的案例搜集中,有13306件遭受集束炸弹杀伤的案例,其中98%为平民,平民中的27%是儿童。

2008年,全球107个国家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签署《集束炸弹公约》,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国未同意签署。


科罗廖夫


在战火纷飞的时候,先进武器不可或缺。各种各样的炸弹在战场上意思琳琅满目,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可以说是就把自家的各种炸弹一一秀了一把,钻地弹、石墨炸弹、电子脉冲弹等,而美军还有一款极为恐怖的炸弹——CBU-105型集束炸弹。

CBU-105型集束炸弹采用惯性制导,有风修功能,不仅如此,这款炸弹上还携带着数不胜数的钢针,这就意味着当这款炸弹爆炸时,它的攻击面积之广就令人瞠目结舌,威力之大令人闻风丧胆。它被用来从战机上空投下去,对地面上的敌军尤其是装甲部队会造成巨大伤害。这款炸弹在美国对战伊拉克的时候被大量使用,给伊拉克士兵们带来了惨重损失。

美军在2003年打伊拉克的时候就使用了这款炸弹,对一个步兵团的集结地进行袭击。在情报确认以后,美军战机蜂拥而至,由于伊拉克防空系统已经瘫痪,面对美军战机,伊拉克军队面对即将到来的屠杀毫无办法。三十多架战机分别投下五枚集束炸弹,每枚炸弹中都含有五千枚钢针。几十万枚钢针从伊拉克的天下倾泻下来,一千多人被这密密麻麻的钢针打成了碎片,战场上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数以万计的伊拉克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战场上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几十万钢针瞬间夺走了一千多个士兵的生命,这一幕也震撼了其它伊拉克士兵,这场战斗之后,有1万名伊拉克士兵选择投降,可见这款炸弹的威力实在是令人畏惧!





搞笑视频达人c


如果随便问一个人,今天什么武器最恐怖?答案可能几乎都是原子弹、氢弹,因为美国在日本投掷的那么小的原子弹,就毁灭了一个城市。

其实还有种武器堪与原子弹、氢弹的恐怖比肩而立,那就是集束炸弹。

关于集束炸弹的技术资料,诗人这里就不做搬运工了,诗人这里只把集束炸弹的恐怖描述一下。

集束炸弹又称子母弹,顾名思义,就是发射一个大炸弹,到指定上空后,它可以繁衍出数百乃至上千个网球大小的子炸弹,当然这些子炸弹可以根据空袭目标的性质,进行特殊性的配置。

比如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曾针对伊拉克军队发射的集束炸弹,子炸弹里都是钢针,漫天飞舞的钢针,顿时让大部分伊拉克军人毙命。

当然这不是最恐怖的,那些散落未爆炸的才是最恐怖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就是不定时炸弹。在投放的时候,那是战场,但战争过后,那是平民百姓生活栖息的地方,试问30%的未爆炸子炸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是灭绝性屠杀。

虽然原子弹、氢弹残存的辐射时间很长,但那属于可控范围内,而散落随机藏在地下的子炸弹,根本不可控,这样看来,集束炸弹的恐怖比原子弹、氢弹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集束炸弹恐怖可怕,但穷凶极恶的美帝国坚持拥有并泛用滥用,为了自卫和震慑,爱好和平的国家确实有必要和美国对等拥有集束炸弹。


诗人的眼睛83314


题主的问题是:集束炸弹在实际战争中,究竟有多可怕?

集束炸弹是把和一般炸弹同样大小的弹体中装入了若干个子炸弹,从而集合成了一个新的炸弹形态用来杀伤敌人的武器。

集束炸弹的弹体中,多的可能会装数百颗子炸弹,少的也会装上几颗,一般情况下集束炸弹大概有网球大小,当飞机将集束炸弹投下之后,当炸弹还没有到达地面的时候,它就会从空中解体从而将子炸弹抛射到周围的地面上以形成区域性的杀伤。

不要小看这种爆炸方式,由于集束炸弹在空中分解,所以它覆盖的范围极广,爆炸之后形成的碎片一般可以覆盖足球场大小的面积,从而对暴露在外的人员、没有装甲的车辆等软目标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且,一些国家目前研制出了双用途的集束炸弹,这种炸弹威力更大,除了有效杀伤人员之外,甚至可以击穿十几厘米厚的装甲,就算是躲在装甲车里也没用。

在实战中,集束炸弹以它巨大的威力臭名昭著。

例如,美军在越战中曾经使用过重达1000磅的cbu-87/b型集束炸弹,这种炸弹携带202颗子炸弹,每个子炸弹爆炸之后可以形成超过300个金属碎片, 所以,集束炸弹爆炸之后,理论上可以形成超过6万片碎片,对至少上万平方米范围内的人员都有致命的威胁。

  • 它的攻击方式是这样的:

首先,炸弹从飞机上被投掷下来,然后飞行大约九英里,在空中1千米到100米的高度范围内开始旋转并打开,将体内的大约200枚子炸弹喷洒到广阔的区域中。每一颗子炸弹在爆炸的时候都会对半径25米范围内的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

由于集束炸弹在抛撒子炸弹的时候有不同的高度设定,所以它的杀伤范围也是不一样的。炸弹打开的高度越低,单位面积内杀伤效果越好,打开高度越高,它所抛洒的范围越大,杀伤面积也会越大!

这种炸弹的威力虽大,但是故障率也不小,每一次大规模应用的时候,都会给战区留下大量还没有爆炸的子炸弹。

例如,在越战期间,大约有10%的子炸弹没有立即爆炸。网球大的子炸弹在地面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人不经意间触动的时候,这枚子炸弹很有可能会爆炸,并对人员造成伤害。

而且,有些炸弹在掉下来之后,会陷入地下,这就更难发现了,人们经过的时候一旦踩上,很有可能会引爆,它的杀伤力和一枚反步兵地雷差不多,不慎碰触的人非死即伤。

所以,曾经被集束炸弹攻击过的战区,就变得极为危险了。

由于战后受到危害的人员往往是非交战的普通老百姓,所以,一些国际组织最近这些年一直在推动禁止使用集束炸弹,认为这已经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2007年2月,在挪威政府的倡议下,各国开始讨论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国际法令,并且在2008年5月30号有107个国家代表在都柏林达成了《集束炸弹公约》,根据这个公约,签署国要在未来8年内全部销毁集束炸弹。

国际援助组织认为,集束炸弹公约的签署,对全面禁止集束炸弹方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历史风暴


集束炸弹又称子母弹,是将众多小型炸弹集合成一般的空用炸弹,空投时,在空中分解,散布的子炸弹在广范的地面造成区域性杀伤,威力强大,一般对大面积目标,具有很强的毁伤能力,集束炸弹是极其残酷的武器,和核武器一样,非人道,曾被许多国家要求被禁止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