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研究生考试今年因为疫情扩招了,明年还会继续扩招吗?

是小玺呀


历年考研人数跟录取人数数据

由表中招生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每年都在扩招。但是报考人数比录取人数增加的幅度更大,所以虽然每年都在扩招,考研却越来越难了。


李老师—


我认为今年扩招并不是因为疫情,因为这几年录取人数一直在增长。

另外我觉得明年有可能还会扩招,但是增长的比例不会太高。

我们先看看国家的政策是什么样子的:

昨天国务院发布了最新的消息,确定研究生要扩招,尤其是医学、工科等专业,而一些饱和的金融等专业,反而统招的在缩减,把名额留给了更多的保研生源。

据说今年扩招的比例在5%左右,那按照2019年大约录取人数是72万的数据呢,那么2020年录取人数估计是:

78-80万之间,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据。

今年报考的人数呢是340万人,那么录取率大约是23%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呢,基本上每年都在扩招的,从最早的2011年的49万人,到现在2019年的72万人,基本上每年扩招人数都在3-4万人之间。

但是虽然扩招了,但是每年报考人数都以十几万,甚至从2016年开始以几十万的人数在增长,所以录取率反而是降低了很多。

今年扩招5%呢,大约也是4万人左右,是一个正常的增长比例;除非是今年因为疫情,扩招人数要比这个大很多,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所期盼的。

但是扩招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事情呢?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正方觉得:

我们国家现在还挺缺多高端的人才,所以应该扩招。而且很多人辛辛苦苦的考试,没有一个结果也是付出的努力就白费了。

反方觉得:

现在研究生都快烂大街了啊。难道是让大家大学四年毕业后,非得再继续读3年吗?甚至也为了考研,要像高考一样有那么多复读班,继续二战、三站浪费人才吗?中小企业用不起研究生,研究生又想去大企业,找工作都是问题。


煮酒论高考


如果看了昨天的新闻联播,就会知道今年研究生扩招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同时人民日报也发布相关文章证实了此件事情,其中就提到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如下图。

其实就算没有今年的疫情,研究生录取人数一直以来都是逐年在上涨,只是和报名人数上涨的速度比起来没有那么大罢了。2015年录取人数57.06万,2016年录取人数58.98万,2017年录取人数72.22万,2018年录取人数76.25万,2019年录取80万。

今年会招收多少研究生?

简单来看,似乎每年都会增加4万录取人数,所以我们就可以估算出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为:

=80万+正常扩招人数+额外扩招人数

=80万+4万+80万x5%=88万。

那明年会不会继续扩招呢?

今年的扩招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而且扩招是以全日制专硕为主,明年扩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每年4万的正常扩招人数还是有的,所以2021年研究生招收人数应该在92~93万。

今年扩招研究生会带来哪些变化?

今年扩招专业主要集中于:理、工、农、医和师范类,特别是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网络安全、先进制造等领域。所以今年的理工类和农学医学类的国家线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一直比较火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将依旧难考。

考生们应该怎么做?

研究生是一年比一年难考,二战的人数越来越多,明年一定会更难,所以要抓住机会,赶紧上岸,就算是调剂,今年能走则走,别拖到明年了。


考研小秘书


今年的研究生估计没有疫情也会扩招了。

原因是现在考的人太多了。2020年报考的人数是341万,而2019年招的大概是80万,里面还包括了推免保研的人。很多985大学的推免保研比例超过50%。所以,考研的录取率不超过20%。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比例,竞争压力比高考还大。


在这么夸张的报录比下,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宁夏大学的压分事件。宁夏大学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爆出了冷门,很多人考0分、几分、十几分。我看到一位考生,政治考78分,英语考70分,中国文学考13分,真的是怀疑人生。啥时候中国文学这种专业课比政治和英语还难考了?

不管宁夏大学有没有压分,评分之严肯定在历史上都算得上了。在5年前,谁能想到宁夏大学会压分?像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方都属于考生不爱报考的地方,那地方的考研成绩一向很水,被人称为水区。哪想到现在宁夏大学这么狠,据说,没有一个人上线。


宁夏大学把报考自己学校的一志愿考生全部刷掉,就等着好学校的考生来调剂。不说对错,就说现象。现在真的是今非昔比,连宁夏大学都有资格挑挑拣拣了。


就凭这种情况,国家也应该扩招,要不大家读书太苦了。

今年又遇到疫情,就业肯定是稀里哗啦,为了缓解就业,于是就扩招了。


扩招之后,考生拍手称赞,高分学生和老师们都在皱眉头,觉得研究生文凭又水了一些。而且,等研究生就业时,还会遇到困难。

老师们虽然不喜欢,但大家都表示,明年这些名额应该还会保留,一般不会缩水。


但是2021年考生,并不一定能占多大便宜。因为,本科生文凭不值钱,会有更多的人考研。现在增加的都是专硕,自己花钱读研究生,等读完研究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还是另外一个故事。


大家说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20考研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再创历史新高的341万报名,仅约1/4的录取率,复试、调剂的PK相当惨烈。也许,2个月之后我们回看会发现多项记录被打破。
过高热度一再推高院校复试线,提升复试门槛,比如之前通过A类国家线就能进入复试的专业一样划出院线。被叫停的调剂优生计划更是让不少B类211院校尝到甜头,2020年硬是转为直接“压分”。
事实上,从近几年考研的报录比来看,我们发现考研难度再升,或者可以用“神仙打架”形容。
以2018年考研为例,报名238万人,录取76.3万人(含推免生、非全日制),报录比是3.1:1。往前推几年,报录比稳定在3:1左右。不过,2019年报名人数激增21.8%,录取约80.5万人,报录比仅为3.6:1。
考研初试查分后,一波“高分考生晒分”让今年考生倍感压力。当然,并非是没有好消息,比如:
2.25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当前要更加主动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一是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
换句话说,“硕士研究生适度扩招”官宣啦!
地方上,以湖南省为例,2.22日同样引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第5条的“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明确指出“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
这个“5%”与之前我们大家预测的增率比较吻合,以期完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及的“十三五”时期内在读研究生要达到290万人的目标。
在院校已发布的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端倪,比如广东高校的中大、暨大、广大、汕大与广东海洋大学分别扩招约600人、200人、200人、200人、158人,华农与广工扩招90人。
你要是问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小西在大学工作,不少大四学生反馈已有企业HR电话沟通,愿意赔付协议备注的5000元违约金,请求解除三方。年后,还会释放出大量无法上岸的考生,加上春招延迟,不平凡啊。
同时,适度扩招不会降低研究生含金量。高校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的毕业生已遴选为新增硕士生导师。有课题、有经费、有冲劲的她们,向学校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硕士、博士招生指标倾斜,缺人!
站在考生角度,英语政治70分+、数学120分+的高分考生没学上,没书读,内心有几个愿意放弃的?然后,她们只能转去二战,2021年再和学弟学妹们竞争,只想成为一个有学上的小宝贝。
当然,不同学生,不同立场,不同心态。适度扩招有人收益,就会部分人有牺牲。
高分的也许会吐槽两句,学历不值钱啦!往年分数线附近的内心有了一丝期许。分数过低的,早已不关注考研,离开这个伤心地啦!
还有句话小西不太想说,如今的硕士生含金量就真的高了吗?
最后,你怎么看适度扩招呢?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帅小西De


今年研究生扩招已经成定局,关键是看扩招多少,以及往后是否继续按此标准扩招。



关于研究生扩招的事,最近几天讨论非常多。支持扩招的人,主要是站在就业角度,因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扩大研究生招生指标,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出路问题。

反对扩招的人,则主要站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如果大幅度扩大研究生招生,高校师资、宿舍等可能会难以承接。此外,研究生指标已基本确定,临时新增招生计划,工作量会非常大。

但综合这两种观点,真经认为,小幅度扩招是可行的,也是可以尝试的。


近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其中一条就明确提到“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也就是说,今年研究生扩招已是国家意志,下面各部门、各省只管想办法执行就行了。

湖南省就提出,要争取向国家另外申请5%的招生指标,也就是说,如果全国统筹考虑没有问题的话,湖南省最高可扩招5%。相信其他省份、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也一定会有所行动,而且很可能以湖南省的5%为标杆。

按照近几年的招生计划增长情况看,其实每年本身就有不止5%的增长,如果在今年确定的指标上再新增5%,那全国可能会新增3、4万招生计划,总数超过90万。这样一个数,高校能够接受,考生们也欢欣鼓舞,特别是国家线附近的考生,可能就获得调剂机会了。唯一不足的是,这个数字对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是杯水车薪。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很长远,所以实际上,明年可能仍然会是最难就业年和最难考研年。所以,如果今年国家能够额外增加5%的招生指标,那明年也有可能扩招,至少不会缩招。但如果今年新增指标太多,那明年肯定就不会再扩招了,甚至还可能缩招。

所以,细水长流,大家期望值也不能太高。尤其是那些希望靠研究生扩招来缓解就业压力的同学,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高校人才真经


我认为研究生明年扩招的可能性非常大,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研究生招生政策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连续性,而且这种连续性至少是三年,不可能临时性扩招一点,第二年就降低了,这样的话,对高校的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要知道研究生的扩招会要求高校匹配更多的资源,在第二年又取消扩招的话,资源岂不是浪费了?

其次,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学历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一线城市的小学招老师都要硕士研究生,普通的一个事业单位岗位没有硕士生都进不去,在这种背景下,读研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最后,2019年之前研究生招生的录取比例都是在30%以上,而2020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是341万,预计的录取率和2019年一样也只有25%,这个录取比例比过去降低了5%以上,实际上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了,为了缓解这种竞争压力,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必须的,而且这个扩大的比例也不会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所以,我认为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在最近两年会持续出现的,只要高校把住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将研究生录取比例控制在30%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也是越来越严格,规定的年限内无法完成学业的话,还是有可能会面临被清退的可能。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谈谈你的想法!


美蛙英语


今年扩招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疫情影响下不光是中国经济,全球经济都夏新。好多中小企业关闭。导致大量的裁员。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关闭导致就业岗位减少。而且今年又有高校837万多毕业生毕业。

经济下行。和高校毕业人数增多。这两种双重因素下,导致今年研究生不得不扩招。政府其实是为了解决就业。将高校毕业的一部分。先去读研缓解整体就业压力。

但这也意味着,研究生学历的缩水。参照往年大学的扩招导致导致大学学历的缩水。研究生毕业后,尤其是非985211。非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

越来越没有名校文凭的加持。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仅仅依靠文凭越来越不可能获得一份让你满意的工作。

研究生毕业。仍然需要面临就业问题。而不是不需要就业。

以前看过一个教授的观点。他说高等教育。应该是精英化。研究生重在培养学术领域的人才。有些专业需要长线性发展。适合读研读博。

比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些专业本科只能讲到基础知识。告诉你,一些已有的定义。但是社会已有的定义已经成熟。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凸显您这个领域的价值。因此以上这些学科需要长线性发展。

其他学科。比如机械,比如计算机,甚至工程造价,艺术。这一类专业。在应用的领域大于学术的领域。因此,读研没有没有那么大意义。重在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寻找创新。而不是一门心思搞学术。

综合以上。明年扩不扩招,会取决于各种因素。但我认为不应该扩张。而作为在校学子,我觉得也应该做好自己的规划。读研只是一个选择。但如果没有明确目的,读研,不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情况。就业情况。盲目读研也是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除此以外,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甚至做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很重要。


柏杨同学


这个是谣言吧,已经有红头文件了吗?这种没有依据的话少说。

而且如果真的今年扩招,也不等于明年还扩招。

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扩招,但是如果用研究生教育来缓解就业难题是行不通的,社会缺少的可能不是高学历就业生,而是哪些可以进入流水线的工人。

目前似乎没有听到找不到研究生的岗位,到是很多招不到技术工人,或者普通工人。


方舟云成人高考咨询


明年的就业和经济形式一定会好于2020年[祈祷][玫瑰]

今年研究生扩招是有前因的,明年会根据毕业生规模和就业形势做微幅调整,可以,预计:2021扩招,但是,幅度小于2020年。

期待好的成绩[祈祷][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