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样才能让书画中的线条有力?

随遇而安6805815161820


书画线条如何有力

一个字:练

如何练呢?

首先,书法用毛笔书写笔画组成汉字。那么就要了解到用笔,也就是中锋用笔。中锋就是毛笔在的笔尖要在中间行走。这样才会有力量感。在我国书法历史中,篆书的力量感最强,因此很多美院的书法专业要求第一次课是篆书。


晋韵堂


线是中国画造型艺术的核心,线的审美规范基本上是来源于书法,永字8法将用笔用线做了系统的诠释。作为一个画家,不研究书法的美学,他的线就不会有更高的质量和高雅的品味,绘画当中有了线,就大大提升了绘画的抽象因素,这种抽象性,就将作品和自然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这就是画家为什么要研究书法的重要原因。

在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语言一直是画面的核心语言,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以至于将其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加以研究,并从一根独立的线条就能断定作者的功力、审美、修养。我们必须站在东西方的艺术的高度,既要研究线条对于造型的重要作用,又要把线条语言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作为探索艺术的规律、研究艺术语言的最便捷的方式,用以增强线条的表现力、丰富创作语言的表现力。

线条是用线段的粗细,疏密和深浅来表现物体。线条造型很重要,要使线条有力量,掌握力度,运笔力度不够不行,主要是多练,多临摹,建议坚持经常速写,素描,循序渐进,对线条流畅力度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润玉程收藏推荐


同一力度的线条在不同纸张上的力度不一样,改变一下不同纸张的练习可以促进线条力度的提升。这种方法就要求你找到适合自己创作的纸张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如生宣,或熟宣,夹宣半生不熟的等等还有纸张的厚度和靳皮的涵量多种因素考虑。要是同一力度的线条在同一张纸上显得有力度可以换硬一点的毛笔勾线,笔触干一点力度就强。这种方法主要是改变笔的软硬程度和力度还有毛笔的含水量等因素进行改进。其次是找到你喜欢的书画家的用线力度的习惯进行练习达到效果。不管那种方法都要勤加练习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效果。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也是最简单的作画习惯。


夜色主义绘画


要把这个问题说明,只需明了中国绘画之木源即是。

我们知道被称为中国画即是有书画同源,书如同画,画之本法为书延展。明了此理即知如何努力了。

对,要使绘画中所用线条有力,则需先练书写之法。有一说“中国书法即为中国绘画之素描"。可见,中国文字书写的点划撇捺就是中国绘画的基本功之一。其有相互共促之用之功。书写自如流畅,画时才有洒脱飘然绘意。书时紧迫“抖晃”,画时必定投不着地,笔触纹乱,“无气抖晃”……。而练书写,也不仅需要对点划撇捺的练习,更重要的是把基本笔画融入到每个字的基本结构上去。这就是书写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功的另一个方面的原理之二了。中国文字我们天天在用,对每个字的构成形态全俱悉于心,落笔钩划画成审美之形,具俱以一定规律的构成(章)法则,从而定名“书法"。所以心中有字形结构,从而书写成字。以此延伸,心中有画,从而落笔成画。所以,常习书写可以帮助画理的把握,而心中无画理,思想无画面(构图章布),提笔也定会投不着地。故而还需常读勤读先辈的各类作品,时常再临摹一二,从中体会笔墨法则,做到落笔即心中有数。综合先人画理画法,融会贯通,即达意在笔先,熟者,落笔必定果然,那么下笔也自会“有力"笔墨(线条)了。

好了,简要地回答了有关中国画的线条怎么练炼出来的问题,但还需要利用这个空间说明一下,当今的中国水墨彩墨绘画的学习,不仅仅需要按传统以书写作基本功学习外,最好还需要有系统的素描的学习和练习,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能够传承发展创新的保证。这方面的学习练习能够帮助画者提高创作造型能力。把表现对象结构熟用于心,自然也能够落笔自如了。落笔即能无犹豫不决了。这也就能使落笔“有力”了。至于在当今画坛有画者在写意画时,常作形态变形入画,那也一定是在不违自然逻辑为基础而作变形的。这时更有心中无画物,下笔则无向,也一定会抖晃无力,笔散墨乱,犹豫不决了。

说到这里,对于我讲的这些似乎有中国画是一定要“依法行事"的。这个我需要再强调一下,在当下,中国画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以能够展现代表当下的和未来的时代风貌,就不能只注重传统。传承一定是有发展的传承。而这些就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学习和基本功练习为基石的。有坚实的传统的基础,再以此基础“脱胎换骨”,得以提炼提升,得以发展创新,这才为正道。所谓艺术上的“法无定法”一说,是一定要正确地恰当地理解和实践的。


盛潔仁


书画练习过程是以年代数计,虽达不到万卷书,但可考虑破千卷书,待到人用笔墨触碰到宣纸上,所感觉出天籁般悦耳动听的声音时,笔力火候境界一切都上道了。


竹林堡人


书画中的线条有力,一是中锋用笔,二是推笔行笔,三是提高自身的气力,特别是拿笔手的手撑于指手心的气力。就可实现书画线条的力度。


李行子


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要多临摹,多练习,多观察,多体悟。用笔要熟练,熟练了,不期然而然地,线条就有力度了。


东方神4571775636926


熟悉手中的毛笔,充分运用毛笔的自然属性,注意中锋用笔,方笔和圆笔、实笔与虚笔相结合,是增强线条力度的关键。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提高。


浮石散人


笔画所着重的是笔力。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强调笔力对书法的重要性时说:“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而笔力的有无,一写下去,立刻就可以看出来。”
如何用笔才能显示出力量呢?唐代书论家孙过庭说:“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他所说的骨气,指的是用笔的内在之力以及纸上的点画所外现的力量。随意在纸上滴洒一些墨点,那无骨气,谈不上有什么力量;一个不会用毛笔写字的人,将笔像拿着刷子涂油漆一样在纸上横拖过去,也是无骨气的。用毛笔写字,正确方法是将笔直握着,笔与纸面成90度角。
▲使用毛笔的握笔方法
那么如何在线条中表现出力量呢?手段多种多样,这里只介绍易懂的两种。
01
多用中锋。中锋就是书写时直着笔杆,将主毫保持在要写的笔画的中央部分,其上的副毫就自然地落在其两边了。中锋用笔,字中有骨,也显得流畅、自然。与中锋相对的是侧锋,它是将主毫偏在线条的一边,显得锋利、险峻。
▲写一竖画的不同用锋示意图
02
巧于提按。这是笔法中造成力感节奏感的重要手段。提,就是写字时用力将笔向上轻提;按则是相反,用力向下按着。提笔可使线条显得精细有力,轻盈流畅;按笔则使线条粗重有力,凝重沉着。
一个字中的各种线条的或粗或细、或轻或重,主要是由这种提按用力的方法得到的。我们可拿一个楷体的“大”字来作说明。
▲提与按:有红点处为按,其余为提。中间的红线箭头为行笔方向
要处理好提、按这两种相反的用力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字者在将笔向上提或是向下按时,还要应付另一对不同的用力方法:行和留,即一个力量要向前行,一个力量要它停留着或不那么快行。这种情况正如一个篮球运动员带球前进,他一面拍着球,一面带球跑动,这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熟练自如的。
▲钱坫篆书
各种书体的提按变化的频率有所不同。狂草书由于追求快速行笔,提按变化较少,小草、行书提按变化多于狂草;隶书提按变化较多,特别表现于带有蚕头雁尾的横画上及捺刀上。提按频率最高的当数楷书。只有篆书是基本上没有提按变化的,而且一律用中锋,不用侧锋,因为篆书讲究线条粗细均匀。但篆书自有显示力量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在粗细一律的线条中用或快或慢的行笔和或浓或枯的墨彩来显示力量。清朝篆书大师钱坫(1741—1806)的书册,字字坚挺圆润,行笔有快有慢,墨色有浓有枯,精妙中显示出作者有多么高超的功力。他晚年右体偏枯,左手写篆,同样精绝。

书法报社


在中锋用笔的基础上,要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功力。要似锥画沙,屋漏痕的行迹。当然这需要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达到你想要的作品效果!加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