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的家長總喜歡在老師面前貶低孩子,是為什麼?

張楠


我覺得在老師面前把孩子的一些弱點和缺點說一說,這是無妨的。但是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我們要知道,孩子雖小,但是都有自尊,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首先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覺得有些家長愛在老師面前說孩子的不好,也是在側面想說明老師辛苦了!我家的孩子讓您費心了,實在不好意思!我覺得可憐天下父母心!


蘇州小遇見


家長慣用的一刀就是借刀殺人。父母充分把握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害怕老師。而自己往往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是很聽。於是在老師面前告狀,讓老師給學生狠狠的上一課。



80師說


我認為有這樣幾個原因導致家長喜歡在老師面前總是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

一是家長可能不把孩子當做一個與其對等的人。因為家長認為一方面是自己生的孩子,又是自己養的孩子你,所以孩子必須順從家長。

另一方面,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不會為孩子的情感所觸動,所以家長喜歡拿孩子出氣。

二是家長認為面子很重要。孩子表現稍不如意,就會被家長認為是給自己丟臉。而孩子表現非常好受到稱讚,家長就會覺得非常有面子,可是私下裡家長還是會貶低一下孩子。

三是家長認為貶低孩子其實是在給孩子打氣,只有讓孩子感到氣憤和羞辱才會有動力。如果孩子表現好,家長就會認為這個手段起了作用,如果沒用,則會認為孩子不可救藥,繼續貶低。

四是家長可能從內心就覺得孩子是不夠好的,總會把孩子往壞處想。家長一旦存有這種想法,孩子做什麼都會被說,並且會經常嚴厲批評,這樣下去孩子早晚會成廢人。

我上面列出的這四種原因只是比較常見的一些情況的概括與總結,家長之所以會習慣性地在老師面前貶低孩子,其實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因為童年缺少愛、沒有共情能力;不把孩子看成是一個人,而是自己的所有物;對自己以及生活很不滿,並且把這種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自以為是的認為是為孩子好;自己的面子。

雖然,這個問題與現象,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謙虛習慣的傳承與風俗習慣的表象,但我認為,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種傳統思維與習慣行為應該捨棄或者杜絕。因為家長經常地貶低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往往是心理層面的傷害是很大的,特別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孩子常常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就是個廢物,這就是經常被貶低造成的自我認同崩潰。再比如,孩子會感受自己看到的自己,會和他人評價的自己不一樣,這就會讓孩子產生自我衝突。而經常貶低孩子所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孩子的性格。比如外向的孩子變得內向,自信的孩子變得自卑,而這兩種性格會導致孩子缺乏人際交往技巧。而稍微壞一點的影響,可能就是叛逆,最壞的,就可能是人格障礙、自暴自棄、自殘,甚至自殺。

所以,做為家長,不要再繼續貶低孩子了,你應該做的是鼓勵與引導,並非數落和侮辱。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正能量,減少負能量,這樣的孩子才會健康,家長才會高興和快樂。為此,我提醒做家長,為人父母的人們,這個世界的未來是屬於孩子們的,不是家長的,這一點請千萬記住。


關注新教育




江湖李白


在家長眼裡,老師不光教孩子知識,也應該教給孩子為人處事。一方面這是老師的職責所在,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另外一方面,是出於老師的社會地位,家長更相信老師的影響力。

這些都沒錯,其實好多人可能忽略了一點,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舉止,為人處世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家長也要思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該如何處理對孩子更好!


走錯路的丫頭


1謙虛,國人好面子能謙虛,不會直接誇自己家孩子,如果直接誇自己家孩子讓人覺得很自大。

2比較.總是看到別人家孩子的有點,自己家孩子看到的總是缺點。

3.為了捧對方家孩子,只有自己家孩子不足才好誇讚對方家孩子優秀。


長春第一眼


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老師多關照一下自己的孩子。





天天說說


我覺得有兩種思想在作祟:

1.說給孩子,意圖讓孩子知恥而後勇。

2.說給老師,如果孩子有更優的表現讓老師體諒並鼓勵。


飯兜飯糰


有的家長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逃避自己作為家長責任,這類家長往往家校配合做的很差,他們擔心老師對他們提出要求,所以先下手為強,在老師面前批評孩子,顯示他們已經做了自認為該做的,不想多思考怎麼能教育好孩子



黑山小妖的母上大人


故意向老師示弱,家長知道老師不喜歡太強勢的孩子。避免自己的小孩兒吃虧。或者,家長本來教育素質不太高,自己本身也沒有意識到這樣說的害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