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面对孩子哭闹耍脾气,作为父母有哪些行为是一定不能做的,要注意什么?

然然妈咪育儿


【我的观点】面对孩子哭闹耍脾气,作为父母有那些行为是一定不能做的,要注意什么?作为孩子的妈妈,我认为孩子哭闹肯定有原因,父母应该了解清楚,千万别看见孩子哭闹就马上劈头盖脸大骂。

一、遇到孩子哭闹怎么办?

1.从几个月大的开始的孩子都会发脾气,例如孩子会因为想买一个玩具没买到而发脾气的。有的大哭、有的直接睡在地上,反正就是闹哭。作为父母,千万别因为一些小事情就放任孩子发脾气。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偶尔放任一两次没关系,殊不知只是一次两次的放任脾气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2.不知大家有否试过,孩子会突然就发脾气,有时候甚至大哭,而父母在一边急也没问出原因。其实孩子是个敏感小家伙,可能是父母说话声音太大,又或者答应孩子的事没做到,在大人的眼里不以为然的事恰好是孩子在意的事。做父母的一定要问清楚原才能及时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孩子也开心。

3.有时候孩子会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就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大人问也不理睬,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有些孩子不爱上学,上学闹情绪是有原因的,但是就不和父母说,只能发脾气哭闹。父母先要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多和孩子沟通,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才能更快地让孩子走出困扰。


二、面对孩子哭闹父母不能这样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

1.做父母的应该避免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批评孩子。孩子的情绪一来,又哭又闹,又是哄又是批评都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越说越来气,气来火越大,父母这个时候应任由孩子发泄一下,平伏心情后,再慢慢和孩子沟通。

2.父母不能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命令孩子。孩子情绪不好哭闹时,很多父母不是找原因,而是一开口就命令孩子:“不准哭,不准闹,听见没有”?孩子听到大人发号施令一样会更加委屈,哭闹根本停不下来。父母要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命令的口吻换作是你也不会开心了。命令的口吻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3.我所做全是为了你。父母的感情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工作而忽略对孩子的爱,别动不动就拿工作出来说全是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哭闹,父母烦躁了,就会说出去工作挣钱全部是为了孩子,而孩子确不明白,依然不依不饶地哭闹。

邻居亚芳两夫妻因工作,而将五岁的小民托给乡下奶奶带,只是平时买点玩具零食给孩子。时间一长,小民和奶奶特亲了,见到亚芳两个就哭闹。孩子一哭闹,亚芳就急,大声对孩子说,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可孩子听到这样的声音哭闹的更大声。也许孩子还不懂父母全部是为了自己,但孩子觉得和父母的感情没有,变得焦躁不安。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哭闹有多方面原因的,我们要找到原因,引导他们慢慢改变,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希望我的观点对你有帮助,如有不同建议,欢迎留言探讨。

【我是小凌云,喜欢写作,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增值自我,欢迎大家关注!】


小凌云


有一次坐公交车,我遇到一个大哭的小学生,那么高大的男孩哭得像个小婴儿。


她姥姥还是奶奶破口大骂“不要脸!真丢人!你怎么不去死了算了”


整个车站的人都看着他们,上了公交车,老人还大声地骂,眼里、嘴里全是怨毒,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像全世界塌了一样。


旁边有个热心的叔叔说: "小伙子,我数一二三,别哭了啊!"


我忍不住抱抱他,在他耳边轻轻第说“阿姨知道你很难过,很委屈,哭出来没关系,我陪着你,好吗?”


他仿佛听懂了,哭得更大声。

只能给他这一丁点接纳,因为两站以后我就下车了。


特别担心这个孩子,大人的指责,就像病毒,把孩子逼到绝境。


每天生活在病毒里的孩子,怎么能健康呢?


那么面对孩子的哭闹,大人应该如何对待,又要避免什么呢?


1. 少指责,多抱抱


“哭什么哭,男子汉还哭,丢不丢人!”


“一个哭闹的孩子,都是需要帮助的孩子。一个惹人讨厌的孩子,都是需要爱的孩子”


孩子的哭闹是情绪真实的表达,是教育的好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拥抱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这里很安全,你可以放松地表达。

2. 少转移注意力 ,多接纳情绪


”别哭了别哭了,我给你买糖吃”


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被父母教育的,所以每当我看到孩子哭,我心里就特别烦躁,好像心里有蚂蚁在挠。


转移注意力,试图通过玩游戏、吃好吃的等方式把情绪糊弄过去,让孩子不哭,并不会让问题消失,只会越积越多,有一天一起爆发的时候,就很可怕。


其实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是一个未满足的需求。


焦虑,是希望自己能力能配得上梦想


愤怒,是希望事情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走。


委屈,是希望别人理解自己。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孩子识别情绪,看到背后的需求。

3. 少说事情,多讲方法


“你看你今天做错了吧,那是别人的玩具,你怎么能拿呢?”


“你看你考得这么差,都是以前没好好学的结果,我早告诉你了!”


换位思考,你工作不顺利,别人这样对你讲话,你会开心吗?


错误的沟通方式是,讲道理,论对错,批评,家长告诉孩子怎么做。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帮孩子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问。


问他的感受,问他的需求,问他现在打算怎么办?


“你很难过吗?“


”是不是想玩哥哥的玩具,他不同意,你很难过?“


“你打算跟哥哥枪,还是跟他好好说?哥哥不同意,那你打算继续哭一会,还是跟妈妈去玩别的?”


3岁以下的孩子给他两个选项,大点的孩子引导他自己解决。


<strong>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或者看以下的书


《正面管叫》《非暴力沟通》《游戏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祝你成功:)


嘿卡罗尔


你好,我是四人组合,孩子突然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又哭又闹家长却一头雾水不知孩子究竟为什么情绪失控这样的情景或许每位家长都会遇到如果单纯用哄骗打骂等手段能暂时的遏制孩子的哭闹但是没过多久这样的情景又会再次出现家长故伎重施可效果却越来越差。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吧!

妈妈接两岁多的萌萌从幼儿园里出来,恰好路边有一个大爷正在卖刚刚烤好的红薯,一阵阵的香味飘到了萌萌的鼻子里,萌萌拉着妈妈停了下来用手指着红薯说:“妈妈我要吃。”妈妈就买了一袋红薯大爷把刚把红薯递给妈妈萌萌就迫不及待的伸手就要抢妈妈怕萌萌被烫到赶紧把袋子藏到身后说:等一会儿凉了给你吃。可三岁可萌萌却又哭又闹,“不嘛,不嘛,我要吃,我要吃”,萌萌还跑到了妈妈的后面打算去抢妈妈身后的袋子,这时候妈妈把袋子举得高高的,手里还拿了一块很烫的红薯她一边吹一边对萌萌说:“萌萌稍等一会儿冷好了以后给你吃”,过了一会儿,红薯稍微冷了一点,妈妈把剥好皮的红薯递给了萌萌,可萌萌却很生气的一下子把红薯扔的远远的嘟着嘴叫:“坏妈妈,坏妈妈”,这下妈妈可生气了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吃算了,回家!”,说着妈妈抱着萌萌就往家走。萌萌一边哭一边用脚蹬着妈妈,还把妈妈手里的红薯袋全部都打翻弄洒了一地,这下妈妈可又气又恼,狠狠的在萌萌的屁股上打了两下,萌萌索性放声大哭起来。路边的行人纷纷的报来异样的目光,妈妈弄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个故事里面的妈妈像极了平时我们生气的样子。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到底要该怎么做呢?要怎样才能促进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呢?亲爱的家长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把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故事里面的萌萌一心想吃红薯,妈妈怕烫着她,剥好了,吹凉了才送到她嘴边。可是蒙蒙对烫并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妈妈不能理解她迫切想吃到红薯的心情,因此大发脾气后来妈妈的责备和打骂更加深了他的不满所以才会又哭又闹。如果是我,可能我会蹲下来让萌萌亲手用手碰一碰红薯,让她理解烫的概念,萌萌就不会这样乱发脾气了!

其次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很直接而且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而我们大人的情绪表达通常会比较含蓄委婉不会不顾时间场合乱发乱发脾气而孩子则是喜怒哀乐都形于色,想让他们隐藏自己的情绪实在是很难。通常情况下孩子越小表达情绪的方式就越直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掩饰,因为越小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他们更会用行动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开心了就会笑难过就会哭有些孩子不高兴了会咬人这些行为都是大人摸不着头脑的,而这样的行为恰好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平时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要清晰的掌握自己的孩子是会用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方式来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家长们还要合理利用孩子情绪多变性和波动性。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很快的而孩子又喜欢通过行为将情绪变化表现出来面部表情肢体行动声调语言都会特别的反常。因此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摸清自己孩子的脾气或者是秉性在孩子情绪即将产生波动时不要斥责和打骂而要及时的察觉并引导孩子将他们自己的情绪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做才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



四人组合


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做到坚定立场,既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选择妥协,又不能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上去就是一顿狂揍,其次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一、当孩子哭闹耍脾气家长要克制

一言不合就撒泼哭闹,这种孩子他摸清了父母的秉性,吃定了父母,稍不如意就会拿出自己的杀手锏——哭闹。

这种一般都是溺爱的结果。这样的孩子如果父母还继续一再地妥协下去,即使你为孩子付出的再多,孩子也会觉得理所当然,完全不会考虑到父母以及其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任性,不懂得感恩。

于父母而言,是在培养一个白眼狼,于社会而言是在培养一个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将孩子一顿狂揍,这种方式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第一,在别人面前揍孩子,表面上孩子是听话了,但那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而是一种屈服,一种恐惧,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被暴力对待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有缺陷,如:胆小、自卑、懦弱等等,另外因为情绪的易感染性,孩子还会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进行复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变得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常常会把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缺乏为人处事的方法和能力,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培养。

二、、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不要一味地去压制,而是要去尝试接纳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这种情绪就会得到释放,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宣泄的空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方法。将她的方法用在我女儿身上,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她的方法我总结为四步法:抱回家——接纳——追问——洗脸——延伸。

(一)、保持冷静,将孩子抱回家

一次带女儿(三岁)去超市取快递,她看到超市里的小马宝莉玩具,吵着要买。因为我们家的玩家非常多,类似的玩家也不少,而且她玩玩具的注意力不佳。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并不想满足她,于是我蹲下尝试和她沟通,谁知她并不接受,张口大嚎。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要么妥协,要么发怒,不论是以上哪一种选择,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冷静,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直接抱起她就回家。

(二)、和孩子独处,给予孩子宣泄的空间

在路上她一直在哭,但是我一直也没有主动和她交流。一方面是想让她发泄发泄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她运用这段时间边哭边反思。回到家中我直接将她抱回房间,并将门反锁。房间里只有我们两个,这样她就无法求助,便于沟通。

我把她放下,她站在床边哭,我坐在床边看着她哭。起初她放声大哭,企图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我坐在一边淡淡地看着她哭,没有一点反应。既然她想表演给我看,那么我只需要做好我的观众就好。大嚎了几十秒,看援军依然没有到,她的音量调小了,边哭边时不时地看看我的反应,见我依旧没有反应,最终,她的情绪发泄完了,跑过来抱着我说:妈妈我知道错了。

(三)、通过追问,帮助孩子了解原因

当孩子说出我错了,很多时候只是再向家长示好,想要以此来获得家长的原谅,但是她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候当听到孩子说出“我错了”,家长一定要追问,通过追问帮助孩子了解问题。于是我追问:“你哪错了?”她说:“我不应该要那个小马宝莉,我们家已经有很多玩具了”。这些都是我在超市门口和她说过的话,她现在既然能灵活运用,说明她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对于三岁的孩子,她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我对她说过这些,这是一种心理暗示陈鹤琴先生认为:“关于良好举动、习惯风俗等,我们都可以利用暗示来养成的。”当家长之前给孩子分析过不买玩具的原因,即使孩子听不进去,这种心理暗示已经形成,当她再回头反思时,这种心理暗示就会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既然孩子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我抱起她亲亲她,以此来示意对她的认可,让她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

(四)、通过洗脸,给于孩子心理上的安慰

一切哭闹到这里回归正常,她没有达成目的,我也没有丢失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习了分析和判断。但是光有这两样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这件事情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动不动就哭。孩子已经哭了很久,眼睛也会很难受,所以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用温热的毛巾将脸和眼敷一敷,缓解一下眼睛的不适。家长的这一小小举动,会让孩子感觉被家长接受,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五)、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给孩子洗完脸后继续谈,帮助孩子通过这件事情来成长,避免以后类似的事情再次上演。后来我们约定以后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可以和家人商量,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是想要买什么玩具,就需要列举出3—5个买玩具的理由。这样一来孩子在打算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她会自己先思考一下,要不要买,为什么要买,有没有要买的理由;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这一次事情之后我女儿好像再也不会随意张口就要买东西,有时候还会自己告诫自己:“理由不充足”!

三、总结

几个月的宝宝得不到满足会哭闹,那是孩子在向外求助的一种方式;两岁的孩子得不到满足哭闹,有时候是因为缺少表达的方法和能力;三岁往后的孩子得不到满足哭闹,常常是将哭闹当作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有些孩子会更早)。如果孩子第一次把哭闹当武器来试探家长时,家长选择了妥协,孩子尝到了甜头,那么聪明的孩子以后就会把哭闹当成武器来挑战家长。

智慧的家长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无计可施,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生气上头。他们会洞察孩子的内心,根据孩子的想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武器”(方法)。

那么当你遇到孩子一不顺心就哭闹发脾气时,你会怎么做呢?


清零58659524


当宝宝耍脾气大哭大闹的时候,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对宝宝的以后成长影响非常大,当然有一些做法是不适当的,下面总结6种不适当的行为,供您参考。

父母不应该采取的6种行为

第一: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有了这样的经验,他认为只要他大发脾气,什么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所以以后他还会如法炮制。

第二:严厉的训斥孩子。

当孩子坐在地上耍赖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大声训斥他或许会立即奏效,让正在耍闹的孩子乖乖的站起来,或许会有很长时间,孩子都不敢再这样耍赖了。

爸爸妈妈很是欣慰,认为采用这种方式很有效。但是爸爸妈妈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并不乐观,因为在这种强压管制下,孩子的心灵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许出现咬手指、咬下嘴唇、眨眼皮等行为。

第三:对孩子动武。

当孩子躺在地上哭闹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动武,孩子可能会产生被羞辱感。尽管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产生对爸爸妈妈的憎恨,但如果爸爸妈妈常常用这种态度对待有要求的孩子,孩子会变得性格孤僻,对人缺乏信任,影响孩子以后与人的交往能力。

第四:对孩子置之不理。

当孩子站在那里哭闹的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干脆走开,离他远远的,孩子可能会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但又因为爸爸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不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走,和爸爸妈妈产生对峙。如果爸爸妈妈总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耍脾气的孩子,孩子开始对爸爸妈妈产生不信任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

第五:千哄万哄孩子。

如果爸爸妈妈千方百计的哄耍闹的孩子,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许诺,比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要更遭。孩子会不断的用这种方法提出要求,失去孩子对父母应有的尊重。

第六:父母当着孩子面争吵。

当孩子耍闹,爸爸或妈妈一方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可能会遭到另一方的反对。要争取双方的一致性,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一点请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够使耍闹的孩子得到正面意义的教育,还会使孩子哭闹得更加厉害,或者因为害怕父母争吵而停止哭闹,产生内疚心理。如果一方横加干涉,这使另一方无法实施正确的教育,这次也只好罢休,事后解决夫妻俩的认识问题,希望下次不要这样做。所以在孩子面前争吵暴露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以上是对在宝宝发脾气耍闹的时候,父母绝不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认可或者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我,谢谢!


然然妈咪育儿


大家好,我是娜曦君,很高兴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沟通,多耐心的了解他真实的需求。切忌不要做以下行为!

1.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切忌打骂孩子。

我们需要耐心发现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即使我们的内心明净似的知道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的,但是我们依旧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主动说出闹情绪的原因。这样的话,孩子会对他所犯错误记忆深刻。

2.孩子在公共场合发泄情绪,切忌不理孩子。碍于面子,不理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万万不可以有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伤害,还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挫折。

3. 当孩子深陷坏情绪的时候,我们切忌不要让孩子陷在里面,不能自拔!要及时引导,让孩子快速走出不快。

总之,和孩子相处,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多沟通,慢慢带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个人观点,供参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d8f23642bdd44b889131949b40caf02\

娜曦君


我说下我遇到的情况吧!我没想到我一岁五个月的女儿竟然跟我哭闹耍脾气了,我当时是很吃惊的😲~
今中午吃饭的时候,刚把她抱着坐在餐椅上,把碗放在她面前,结果她不想吃,直接给我倒了,并且开始哭,我就直接给她站墙角了。要说这么大点,她还真是懂事了,尽管不会表达,因为让她站墙角的时候,她就乖乖站在那,一边哭一边站~说实话,看她哭的样子,我也很心疼,但是我又想到得给她立规矩,所以,就让她站墙角惩罚她一下。
就在她站墙角的时候,我回忆之前看李玫瑾教授的视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父母一定不能做的行为就是:


(1)不要打
(2)不要骂
(3)不要在她情绪激动的时候跟她讲道理
(4)不要半途而废,中途心软,否则她认为她的哭是有用的
父母要注意的行为就是:
在孩子稳定好情绪以后,给她一点关怀,抱抱她,给她擦擦鼻涕擦擦眼泪。
具体的李玫瑾教授是怎么样谅解的,我给大家附了视频,大家可以看视频详解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4d0000d370afbc4bbc\

安吉儿妈咪


你好!我是英英,面对孩子闹脾气时,父母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受孩子的影响。作为父母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行为:
一、不可以打骂孩子:
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会对父母会产生恐惧和疏远。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在家里挨父母打,孩子在遇到事情时,也会模仿通过打的方式处理。严重的话,孩子自己也会有暴力的倾向。
二、不可以威胁恐吓孩子:


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我就生气”, “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等等。孩子会为了父母一时表现乖乖听和妥协,这样孩子心里会受到伤害。如果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性格孤独、沉默内向和被动。
三、少唠叨:总在孩子面前唠叨,一件事情重复多遍,生活上这不许做、那不能做。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很反感。孩子对会父母越来越抵触。如果每做什么事情,老是被父母否决,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对自己更没有信心。长期这样,父母和孩子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被唠叨多了,孩子做事行动上也会变得越来越磨蹭拖沓。
四、不要过度保护: 比如孩子想玩沙子时、孩子想到楼下和小伙伴等等,做父母的就开始担心 “沙子太脏了,怕孩子弄到眼睛,玩了容易生病”等等,而且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的成长过程得不到锻炼。父母时不时提醒孩子担心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心里就会慢慢产生负面的影响,变成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胆小,怕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6c00006e792b0c6c9e\

英英vlog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表现得高高在上。孩子哭闹耍脾气,不要随便指责孩子更不能大骂孩子。我现在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我的经验是,先抱着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让他趴在你身上哭,此时不要问他为什么哭闹,而是应该说,爸爸知道你这会儿心里可能觉得很委屈,你如果觉得难受你就哭出来,爸爸陪着你,等你哭完了,再跟爸爸说说你是受什么委屈了,是不是爸爸哪里做的不对,哪里没考虑你的感受?

他一般听到你说这个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但是一会儿后他就会好点。等他差不多不哭了,你就跟他说:好了,哭出来是不是好点啦,如果好点了就跟爸爸说你受什么委屈了,或是家里那个大人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如果他说了,你发现是他自己不对,譬如他看电视吵到奶奶休息,奶奶训斥了他。你就要让他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奶奶在睡觉,或者半夜你在睡觉,有其他人把你吵醒了,那你是不是不开心,还记不记以前有个晚上爸爸不小心吵醒你了,你大哭了一通。如果孩子还是觉得是别人不对,你先不要训斥他,你就说,你可以坚持你的想法,爸爸妈妈还有奶奶的观点都是什么什么。我们家这个经常是嘴里当时不认错,但是第二天就改了,原来小屁孩也要台阶下,哈哈




风云我辈之漫漫科研路


孩子常常又哭又闹,让你生气烦心,你认为他们出现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你是不是希望孩子更“听话”、更“懂事”、更“乖”呢?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父母和老师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的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但是大多数的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家长们把2岁孩子喜欢说不,容易发脾气,不许大人插手,动不动就哭的这些表现,认为是“Terrible Two”,即“可怕的两岁综合症”。他们都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用自己的意识,去决定或者评判孩子的行为。家长们觉得吵闹的小孩子表现不好,但这又何尝不是2岁小孩子天性或者自我意识的表现呢?这难道不是孩子的成长必经规律吗?

小孩子看到新东西,就会想要变成自己的,这是“真性情”。可是大人看到别人的东西好,也想抢过来变成自己的,我们还会认为是“真性情”吗?成长就是一个理性战胜任性的过程。

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有时候,大人们嫌小孩子童颜稚语,但是倾听他们很重要。小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不希望自己被忽略,但是我们却常常会忽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的思维模式,总让大人们认定孩子在“瞎闹”、孩子的行为是表现不好。这些被认为是“Terrible Two”又哭又闹的孩子, 其实正在按着人类成长的道路健康地走着,哭闹是他们宣告自我独立和捍卫自主权的极致表现。他们的确会出现一些在成人世界看上去很烦的行为,但家长们,承认吧,这就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之所以会让家长如此头疼,就是因为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容易被安抚和控制了。

其实有问题的不是孩子,是家长的期待。孩子有他自己的天性,在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都有规律可循。难道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少年老成”的孩子么?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不哭不闹”,又乖又听话,那才是大麻烦呢。

所以说,与其妥协孩子的哭闹,不如微笑跟TA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