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从幼儿园到小学,你是怎样给孩子做好准备的呢?

茵你而淳在


孩子由幼儿园升入小学,个人认为,最应该准备的就是引导孩子能喜欢上学,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上小学前,孩子会比家长兴奋,也爱问家长小学生活是怎样的。家长多给孩子讲自己上学时的趣事,以此来引导孩子对上学的期待,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从我自己来说,给各位家长一个建议,孩子上小学之前,家长引导孩子多识字,不建议给孩子报班专门去学,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引导学习比较好,这样孩子不认为是学习,而把它看成是一个游戏,学习的效果反而好孩子很愿意学。

我家孩子是四岁时对识字表现出了兴趣,我们就加以引导,孩子看到不认识的字,马上就回问,我和孩子爸爸都会耐心的解答,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优先解答孩子的问题。这样 孩子对识字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入学后,语文书上已经没有孩子不认识的字了,孩子的作业,也不需要我们给读题目要求,孩子自己就能读懂,从一年级起,就是自己独自写作业,不需要家长陪着。

入学前,让孩子对上学感兴趣,识字量能满足孩子自己写作业的要求,做到这两点,孩子成为好学生的几率就很高了。


川宝的懒妈妈


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大有不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于老师及家长都极为重要。

我是一名学前教育的师范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上课时间的变化要求孩子要有更好的专注力,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性。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时间为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则为25-30分钟。而小学一节课的时长增加到40分钟,中小学课堂纪律一般要求学生不能随意走动,认真听课。这就需要孩子有更好的专注力去认真听课,习得知识。家长平时可以通过一些如拼图、迷宫、象棋等小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日常生活注意提醒孩子保护眼睛,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约定玩电子产品或看电视等的时间。培养其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他人的能力,并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及独立性。

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把家里的一些“决定权”让给孩子,如“爸爸妈妈最近想带宝宝一起去旅游,你觉得有什么地方是好玩的吗?”给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并尽量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进入小学后,部分孩子会因为不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不能记住喝水或者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等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

4、注意合理营养,积极锻炼。

孩子升小学后脑力活动增多、学习压力较大,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带孩子出去锻炼身体,增强孩子的体质。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奋斗!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小小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来自一名大四学前教育老师姐的分享,关注雨水微甜,了解更多有关学前教育的咨讯。

雨水微甜


“幼升小”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幼儿园课堂自由随性,小学课堂纪律严明;幼儿园小朋友以“玩”为主,小学生以“学”为重;幼儿园班里两、三个老师外加一、两个保育员照顾30个孩子的吃喝拉撒,而小学班级只有一名班主任负责40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需要孩子付出精力和时间去适应。都需要家长们在习惯与心理方面帮孩子做好充分准备

1. 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之前,一定要让孩子能够完全独立穿衣、脱衣、系鞋带、打水、打饭、整理书包和文具,试想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每天为这些小事儿焦头烂额,又能剩下多少精力认真学习?尤其当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父母的及时帮助时,孩子又会感到多么无助和挫败?

2. 人际交往能力

上学之后,孩子对“同伴认同”的需求会逐步增加,被同伴接纳、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试想如果孩子总是被同学排斥,或者无法处理好与同学间的关系,轻则不开心、对上学产生抵触情绪,重则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多为孩子创造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的机会。另外,当小朋友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

3. 自主学习能力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以在一旁打开书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从长远来看,对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异常重要。

4. 规则与秩序意识
上小学后,规则和秩序明显多起来:准时到校、发言举手、按时完成作业、轮流打扫卫生……如果入学前孩子们没有这些概念,上学后可能会产生很多困扰,不明白怎么有如此多的“这不行”、“那不许”。所以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树立规则与秩序意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站在一个一年级老师的角度上,给出几点小建议。

一年级,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对于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开始,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第一,心理准备。在孩子升入一年级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都应该有意无意的给孩子描述从幼儿园到小学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比如作息时间、老师同学、学校环境等方面都要提前渗透,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第二,习惯方面。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习惯远比知识和分数要重要的多,所以,在没上一年级前,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几个好习惯: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要让他去做别的事情等,2.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能让他终身受益,3.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工整、干净是最基本的书写习惯,4.质疑的习惯。不要教孩子做“乖宝宝”,平时生活中就要引导孩子不懂就问。

上一年级前,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到了一年级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Xu老师


幼儿园到小学,要做好以下准备:

1、让孩子心态渐渐进行调整,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幼儿了,你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心态的调整与父母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可以尝试改变孩子的称谓,从“宝宝、宝贝”开始转变,喊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2、按照小学生的标准和要求,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与小学同步化。起床时间、睡觉时间、吃饭时间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孩子的入厕时间,幼儿园孩子随时如厕,很多幼儿园教室有单独的厕所供宝宝随时使用,但是小学不一样,课间上厕所,不能随时随地。

3、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小学课堂一般40分钟,训练孩子坐稳40分钟,能够做到有效听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引起注意。很多孩子刚上小学,坐立不安,摇头晃脑,根本坐不住,更谈不上的听课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周公子情感


现在社会在发展,教育也有很大进步,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第一个星期差不多都是过度期,在学校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摆放文具、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排队取水喝、认识男女生厕所,等等。第二周之后才慢慢开始书本教学。

我觉得学校这样做非常好,一开始就把孩子的习惯培养起来,以后要轻松许多。


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家长不需要过度的担心。孩子们的适应能力都很强,我们要相信他们。

一年级毕竟和幼儿园有所不同,真正的学习知识、考核成绩等等一系列的考察都正式开始了。

跟据我们的经历,可以给将要步入小学的孩子家长一点小小的建议作参考,也许你们的一年级会因此而和谐很多。


刚刚进入一年级,我们第一大头疼的事就是:写字。

现在老师对书写的要求都比较高,很多学校都有写不合格需要重写的情况。俗话说“字如其人”,所以写要写好看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坏是,但是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实在有点困难,特别向我们从来没有在外面学习过书法的孩子。

我们的幼儿园时代完全是放养式的,没有特别去学习英语、语文、数学的补习班,中班的时候开始上的美术和舞蹈兴趣班,到了大班才因为冲民办去上了对应的课程。所以一年级一开始,有点猝不及防,特别是写字。所来赶紧报了一个书法班,慢慢好起来了。

书法不需要过早的去练习,看到有的小班中班就开始练习写字的孩子,我有时候真心感到心疼。孩子小的时候手腕力量不足,不适合练字。建议可以在孩子大班结束的暑假练习一下,这样上了一年级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很辛苦(主要是比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的那个暑假,非常宝贵的黄金时间。多陪孩子看绘本,多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出去走走,生活中遇到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可以和孩子一起计算计算,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计算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不要去做什么考级集训,真的是浪费时间,我现在仍然这么认为。


等上了一年级之后,每天放学回家听听孩子讲述学校里的趣事,一起感受上学的快乐,一年级上 学期很快就过去啦!


家庭教育实验室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二、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中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家长在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


嘉嘉和小熙


就说说知识方面的准备吧,现在公办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也就是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可是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一个多月内要学一个单元生字,还有所有拼音。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幼小衔接班。不学跟不上啊!所以建议提前让孩子学拼音和一些简单计算。


星火老师


准备个他自己喜欢的书包吧!


洪哥音乐


最好还是做个衔接培训,成实外教育培训学校有这方面的辅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