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什么是书法艺术?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何时开始的?

塞上野马


个人认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从汉代以后才逐步开始的,至于说从甲公开始,我认为这绝对是不正确的,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多说文字并没有书法,因此书法和文字是两个概念。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文字的诞生与社会传播和交流的基础,他诞生并不是为了艺术而诞生,他是为了传播、记录而诞生,各个文字都是一样的。

因此,文字诞生和抒发艺术是两回事儿。

从甲骨文到金文以及到篆书,都是为了记载文字内容,而不是作为艺术存在。

把真正把书法分离出来作为艺术,应该是汉代以后。目前我们见到汉代的书法作品几乎没有。比较早的是晋代如王羲之的。

因此我认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从汉代开始。


马说新语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的,象文学、绘画、书法等也毫不例外。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真的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够讲清楚的!

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那就是书法是书法,文字是文字,历史上出现了文字,并不代表已经出现了书法!很多人一说书法史就把书法史说成了文字史,是非常错误的。他们有先后之分,是先有文字,后有书法!

什么是文字?得从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说起,到秦朝统一正式出现文字。其间经历了甲骨文,钟鼓文,金文,籀文等等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阶段。最初,文字只是刻画的符号,刻在什么上画在什么上就叫什么文,象太阳就画个圆圈,中间点一点,象树就画几根树枝,画几根树根,这就是象形文字。然后人们把这些象形文字简化了,变成线条,就成了线形文字。当时他们把形声字称作字,象形字称作文,合在一起就称文字。这时候还没有所谓的书法这一说,人们对字的审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者看法。我们现在回过头去欣赏这段时间的文字,觉得符号或线条也很不错,大有可看之处!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斯的《峄山碑》。这时期,非得要把文字和书法扯上关系,顶多只能称作书法的萌芽阶段!

到了西汉初期,开始出现了隶书,人们对文字的形象逐步形成统一的看法,统一的审美的观点,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谓的书法!当时他们主要用的是隶书,讲究的是隶书的笔法,像什么蚕头燕尾啊之类的。到了东汉末年,书法就开始觉醒了,也就是说人民对文字已经有了强烈的审美认识!这是书法的形成期,它和文字还没有彻底地分离开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石门颂》丶《乙瑛碑》丶《礼器碑》等等。

到了魏晋时期,文字从隶书开始向行书发展,书法也从形成走向成熟,这是书法的发展阶段。当时书法开始影响经济!象王羲之,曾经在扇子上题字,扇子的价格就翻了四、五倍,说明什么?人们对书法到了乐意付出金钱的地步!当时出现了不少的书法家,象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等等,而且开始出现书法理论,像《笔阵图》!这些书法家,对文字都有自己的一套审美观点,还按自己的审美观点,书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书法作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可惜我们看不到真迹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文字的一种审美艺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的钟璟!非得要往前推,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的李斯!大家认为呢?






小房在练字


目前大都是从甲骨文说起,也有从远古刻划符号开始的,但刻划符号不是汉字

中国的文字最先是象形性的,

然后逐渐开始抽象化,

这就是我们讲的甲骨文、金文。

当楚国人最先开始

用毛笔在在竹简上写字时。

由于笔软,就出现了一些

意想不到的笔画性的东西。

在几十年几百年间,

用毛笔书写了大量的文字,

它就是中国书法的源头。

楚国的那些先贤们,

把他们叫书法家也好,写手也好。

他们当时怎么写字,席地而坐,

没有像我们现在高桌子低板凳。

他们写字的时候

简拿在左手,

两只手手腕的底部靠着,

然后这样来写。

包山楚简

而且它的载体是简或者帛。

帛很少很贵,

在帛上面写不可能写很大。

大量的都是用简或者牍,

就是竹片或者木片。

而且他们也有对当时审美的追求。

所以在一篇论文里面特别讲到,

楚简是隶书的源头,楚有隶书。

为什么是楚有隶书?

这里面就牵涉到,

隶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信阳楚简

隶书的本质特征,

不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

不是什么蚕头燕尾,

不是什么方折,

也不是它的外形的扁平。

它的本质特征是笔画。

《张迁碑》

中国的文字最先是象形性的,

一个太阳就画一个圆,

打一点表示有光线出来。

月亮就画一个半圆形,一个月缺的形象。

木就画成一个,

上面枝条伸开,下面根部发达的形象。

这是图画画的一个阶段,

然后逐渐就开始抽象化。

这时候文字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线条化的阶段。

这就是我们讲的甲骨文、金文。

尽管在金文和甲骨文里面,

还保留了一些图像化的文字,

但是基本上都抽象化,成为了线条。

甲骨文是直线条,金文是曲线条。

那么隶书和它们最大的区别,

就在于隶书已经形成了笔画性。

笔画化的形成,

才使得中国的文字最终定型。

中国文字所具备的

结构美也好,音乐美也好,

就是指笔画化的一个文字形态。

而笔画化的文字形态是怎么形成的?

隶书是怎么来的?

有人曾经讲,隶书是由秦隶的基础上,

笔画简化而成的。

其实秦隶才有几片,我们才看到多少。

这种观念是发表的时候,

是因为楚简还没有大量的出现。

由于历史,由于见闻,才有了这种观念。

石鼓文

楚简却是楚国人几百年间,

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发展。

当楚国人最先用毛笔

在竹简上写字的时候,

由于笔软笔画就出现了粗细的变化。

由于快慢,笔画可能就出现了。

停顿断笔,这时候

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

一些笔画性的东西。

而这些可能对于那些书写者来讲,

觉得美、好看或者觉得实用。

从无意识的创造,到有意识的保留,

到有意识的巩固,再到有意识的发展。

中国文字的笔画,点横撇竖捺

在几十年几百年间,

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

仰天湖楚简

所以说中国文字的源头,就是楚文字。

就是简帛上面,

用毛笔书写的大量文字。

它就是咱们中国书法的源头。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有不同意见的我们可以互相探讨。


翁子涵


书法艺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在谈到书法艺术的时候,一般将书法艺术跟写字进行了对比;书法什么时候成为了艺术,这个时间段大概是在秦代末期以后。

一、写字和书法艺术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个工具,写字,则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本国的文字进行书写,但是,书法艺术则是中国唯一的一种以文字的书写当做艺术的。

写字,基本上就按照文字的规范性来进行书写。至于美不美观则不再写字的规定范围内,而书法艺术则是在写字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书法家可以通过汉字的造型来抒发自己自身的性格,情感,气质等等。

二、书法艺术的产生

早在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进行书同文政策之后,那时候的书法还只是一种技能,跟当时的木工、车夫性质等同。

秦代之后,随着书法技巧的不断积累以及字体的不断发展。很多书家发现了汉字的造型之美。于是就将之来抒发自身的性格,情感,气质等。就此形成了书法艺术的开始。

综上所述

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最具明显的一点就是可以抒发了书家的情感。自秦代末期书法艺术出现之后,涌现的很多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书家,一直流传至今。





书法有云


😎 书法艺术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发展和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年之久。所谓书法艺术,绝不同于通常的写字,它是使用毛笔蘸取浓墨在宣纸上(或其他纸质)按特定的规章与法度、书体,运用相应的笔法书写而成的文字,书法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精美的书法艺术品可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景仰与欣赏。

书法艺术始于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与钟鼎文,以后的发展是随着朝代的更迭而逐渐演变,由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学习和练就书法艺术往往需要毕生的精力,绝非朝夕之功,因毛笔柔软不易掌握,字形与字体随着书家的意志与想象力千变万化,姿态万千,这也是其真正价值之所在。


ji霁月


书法这个词记得上大学时,从《大学书法》这本书序言里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书法,至今清晰记得文字描述: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工具的一种线条艺术。

所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华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不可能十分确切的界定,毕竟书写是书法的前提,其使用功能是最早的目的,但是随着人们对文字书写要求的提高,比如到了秦,统一了文字,也就是小篆,小篆的书写就开始十分将就了,其艺术性就很高了,但还是没有作为艺术来使用的。之后文人们之间都会对自己的书写有一定要求,并且会对比,评价书写水平谁高谁低,特别是到了魏晋时期开始有了公认的书法家了,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父子……就开始了。











刘老师书画学堂


汉代蔡邕《笔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书法就是书写汉字,把汉字书写出美的效果,让观者能够欣赏、并产生共鸣和愉悦,这就是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一般的书法史专家都认为书法艺术起源于殷墟甲骨文。所谓殷墟甲骨文指殷代王室刻在龟、兽骨上的占卜记录,由于书写材料的缘故,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刻的。但是,也有少数用墨或漆写的,还有刻好后填上朱砂。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它已经具备汉字点画结构的均衡、对称、稳定等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所以,一块刻有卜辞的甲骨,也可以认为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弄墨人3476384831199


我认为,书法即是书法,然则好的书法即是艺术的本质。把书法加上艺术那是书协成立后的事了,加了艺术两个字就更增大了驰骋的天地了。总之,书法也好,书法艺术也罢,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娘,或者什么都不是。





东方明月方胜利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经过近代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天其书法


所谓“书法”,最初就是指书写的方法,或曰书写的法 则。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了, 专指书法艺术而言。而艺术性较高的书法作品或字帖又有 “法书”“书帖”之称。

  可是,目前人们读起书法,往往有片 面的看法。一种是把书法看得过于简单,认为书法就是写 字,字写好了就是书法。    照这么说,凡是写字好的人就应该 是书法家了。

  

  另一种是把书法看得过于玄妙、神化,认为书 法是艺术,而且高不可攀。这种看法,会使人望而生畏,怯 步不前,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于是干脆不学了。这 两种看法,都只强调了事物的一方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因 而它影响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大而言之,也影响书法 艺术事业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