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網文和傳統文學的分界線在哪兒?

湊活的狐狸


網絡文學是快餐文學,是人們喜歡讀什麼寫手就寫什麼,因此大多千篇一律。網絡文學一般分男頻(寫手是男性)、女頻(寫手是女性)、紀實文學。流行穿越文的時候,無論男生女生寫的都是穿越小說,只是男生寫的多是修仙、魔、神,扮豬吃老虎,升級練功的,有不少都是有美女環繞的後-宮型;女生寫的可以用後-宮型來說,多是美男環繞,不管是真後-宮文,還是假後-宮文(不在皇帝后-宮),都擺脫不了一個字:鬥。宮鬥、家鬥,即使寫點武俠、修仙都是和鬥分不開的。而且很多劇情很狗血。即使不是穿越文,也只是主人公不是穿越的,但內容和穿越文沒什麼區別。

網絡紀實文學與傳統文學是有些相像的,但也不同。傳統文學可以說是正統文學,是作家寫什麼,讀者看什麼;作家可以反映現實寫現實主義小說,也可以在現實上提練寫魔幻,比如莫名的魔幻現實現主義;也有根據一些精神、文化想象的經典作品,如但丁的《神曲》,《浮士德》等,傳統文學大多都是經典作品。網絡紀實文學大多是反映現實的,但經典作品少;像反映官場的小說,反映軍旅的小說,作者未必就在官場未必就曾當過兵,現實生活體驗一般是缺少的,大多是“閉門造車”,更多的是反映社會現象,一般靠情節取勝。


子墨o羽


網文和傳統文學的分界線在哪?個人認為在於讀者!

一、網文顧名思義就是網絡文學,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章,其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在如今這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文學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興起。本人是一個90後,記得我在讀高中的時候,班上50多名同學,有一半的同學在看網絡小說(包括我自己),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女生。現如今我已工作快5年了,也沒時間和精力再去看網文(90後的我們更多的是事業和家庭)。但是我卻發現一個現象,我身邊的網文讀者已經不單單是00後,還有一部分是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不得不感嘆,網絡文學的興起,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已成為了一種社會形態。

二、傳統文學更多偏向於紙質出版,當然也有製作成電子版本供人閱讀!傳統文學比較具有歷史性和客觀性!但是它的讀者卻有侷限性,可以說現在的文學期刊的讀者和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學圈的熟人,茶餘飯後談論的也是熟悉的文學界同行!你身邊還有買《知音》《讀者》《青年文摘》的讀者嗎?我身邊更多的是拿著手機的讀者!他們知道辰東(網絡作者)的《遮天》,卻不一定知道高行健(中國自由作家)的《靈山》;他們知道忘語(網絡作者)的《凡人修仙傳》,卻不一定知道餘華(中國當代文學作家)的《活著》。因此我認為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分界線在於讀者!

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謝謝!






起風點


載體不同

這是最本質的區別,網文之所以從小說裡獨立出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發表在網上而不是紙上。

說有高雅與低俗之分的人不懂,紙質小說裡也有低俗的,網文裡也有高雅的。

題材不同

傳統文學大都寫現實寫生活,網文多寫玄幻奇幻穿越,其實所謂傳統文學裡早有網文題材的作品,如《封神榜》、《西遊記》,所以題材雖然各異,但不是區別標準。甚至傳統文學如《山海經》、《搜神記》常常是寫作網文的參考書。

手法不同

傳統文學現實主義手法居多,即現代派荒誕、超現實也是現實的曲折反映,如我讀魯迅文學院(函授)時輔導老師認為寫得好甚至表示“也許寫小說我還要向你學習”的作業《玩具》,雖然超現實,但我知道,我寫的是現實。網文手法則浪漫主義天馬行空大開腦洞,而其目的不一定在反映現實——少數作品如《都挺好》等除外——只要爽、好玩。

結論:網文和傳統文學的分界,只在一個載體。

也許有人要從高雅和低俗去區分傳統文學和網文,但那是徒勞,初中語文老師就告訴我們,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準,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準,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

再說一遍,網文和傳統文學,都有高雅低俗的作品。

就像悟空問答的回答,只要能讓人茅塞頓開的回答就是好回答,何必一定要畢業論文格式,還把論文格式作為青雲的標準!

分類說明完畢,下面舉例說明,請條友們看配圖。

我這網文《微小說與小小說》難道不是傳統文學純文學嗎?

請條友回答我。

另外,畫蛇添足再說下,我並不是不會純文學才寫網文,我的後現代跨文體主題模糊價值多元碎片化敘事小說《河街》之所以暫不出版,就是因為下個世紀的讀者才懂。


大悔憶智冰


網文和傳統文學的分界線在哪,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輸出內容的分界線,網文追求的是“爽”,傳統文學追求的是“悟”。

首先我不是在說網文不好,有很多作者的網文寫的很有深度。我的觀點是網文追求“爽”,既是精神層面的“高潮”,讀者需要的是熱血澎湃,有極強的代入感。比如近幾年特別火的穿越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很多人都有過某種遐想,就是穿越到古代,以現代人的本事和知識儲備量來大展拳腳,那肯定很“爽”。經歷過幾千年,現代人比古代人自然是有更多的技能,所以才會有了這種題材的網文風靡。

相反的,傳統文學經久不衰也有它的道理,就是通過文字來傳達作者的價值觀生命觀世界觀。傳統文學追求的是讓讀者“悟”出一些道理,正所謂千人千面,同一本書不同的人讀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收穫。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文學能流傳至今的原因。當我們從一本書中體會到了作者,或者故事主人公的心境,或許我們就懂得了生活的意義,這一點很多網文是做不到的。還是那句話,這不是比較,而是各有所長。饅頭面條都有人喜歡,也都應該存在。

傳播途徑的分界線

曾幾何時我們讀書,想到的就是: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這樣的場景,手拿一本書,夜半就著燭火慢慢欣賞。可是時代在發展,越來越多的紙質讀物被電子讀物所替代。

之前文字的載體只有紙質書籍,可現在我們有了網絡這個傳播途徑,這也是有弊有利的一件事。網文,顧名思義網上的文章,很明顯它的首要傳播途徑是網絡。而傳統文學雖然現在都有電子版來穿越,但是它的首要傳播途徑依舊是紙質圖書。我不想評論這兩種傳播途徑的優劣,只是客觀陳述。

當然現在很多人對於紙質還是有近乎狂熱的執念,認為書就必須是落在紙上,寫在紙上的。

讀者人群的分界線

不能否認的是,現在網文擁有的讀者是多於傳統文學的,人們大多追求“快”閱讀,認為“大道理”的書籍味如嚼蠟。沒錯,誰都喜歡能讓自己“爽”的東西,讀者也一樣。

而傳統文學的讀者多是一些什麼人呢:想要深入思索的人,想要在書中找到某一答案的人。這些人往往更喜歡讀傳統的小說文學。


最後,網文與傳統文學不應該比出孰優孰劣,只是一種傳播途徑不同、讀者不同、輸出內容不同的兩種文學形態而已。


聞香書坊


1、網文隨意流散,而傳統文學嚴謹且具有考究。

2、一篇網文可能只經歷了幾個小時的撰稿,就草草發出甚至錯別字連天;而傳統文學的發表則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校稿刪減精增等多個千錘百煉的環節,生怕有一丁點錯誤而誤導了世人。

3、網文多為了吸睛與當下發生的實時性爆炸性容易引起輿論譁然的事件相關;而傳統文學重在未來的預期和預見具有前瞻性。

4、網文容易過時不候煙消雲散,而傳統文學經典永流傳反覆觀看總能發現新體會。











一珏文化


原文地址 中華民族底蘊深厚,其實追其本質就是中華文化五千年來的積累,文化是傳承的根本,也是底蘊的基石。中華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沉澱和磨礪可謂是豐富以及雄厚。中華文化早已滲透我們的骨髓,所以在當下互聯網稱雄的年代,文化也早早融入互聯網之中,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網絡文化,也因此而誕生網絡文化(文網文資質)產業。

傳統文化產業和網絡文化產業

傳統文化產業是指以傳統的中華文化所衍生的生產、流通、消費活動。也就是藉由傳統的文化而發展成的有利潤有市場的產業線。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在我國,文化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

網絡文化產業通俗講,就是“文化的產業化,產品的文化化”。連接在文化與產業(或產品)之間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創意,連接載體是互聯網模式下的各種平臺,連接的工具是現代高新技術,傳統文化對互聯網加以渲染和融合形成了網絡文化衍生了網絡文化產業。

網絡文化產業其實就是可以看做是一種文化與平臺的融合創新,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重塑”。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步升級,行業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文化產業發展不再限定有限的空間,而是展開多領域、跨平臺、跨時空的融合創新。

大文化產業的產品—網絡文化產業

網絡文化產業是大文化產業影響下誕生的產品之一。大文化產業通過創意設計和高新技術,將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物化、可視化,體現在外觀設計、實用性、方便性、靈巧性等方面。大文化產業不僅僅是實現經濟的輸出和市場的佔領,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價值觀的輸出和意識形態的較量。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網絡文化就是在這樣的精神和科技的融合輸出下衍生而來,是當下大文化產業的表現形式之一,當然也可以看做是但文化產業下的產品。

網絡文化產業的屬性

經濟與意識是網絡文化產業的雙重屬性。網絡文化產業具有物質層面與意識形態雙重屬性。一是經濟屬性,網絡文化產業是互聯網敬意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質量提升、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二是意識屬性,網絡文化產業在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內生力,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融合創新是網絡文化產業能夠繼續發展下去的基本條件。

網絡文化產業是建立在互聯網思維和共享經濟模式下,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能與創造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最大化地實現每個人的價值,達到共享共贏目的。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通過企業發展平臺化,跨界整合,實現多產業的融合創新和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的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並不是簡單的將傳統文化複製到互聯網平臺之上,這充其量只是傳統文化在開拓傳播渠道而已。真正的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以方便不斷加深傳統文化和互聯網的融合;另一方面則是在互聯網時代下將文化和互聯網不斷創新推動互聯網和傳統文化的共同積累和進步。文化只有不斷的積累才會進步,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和互聯網進一步深度融合,更加需要革命的創新精神來使網絡文化產業步入新時代。融合是網絡文化產業的穩步前進,創新就是網絡文化產業(文網文產業)的突破。


睛朗天空28


網絡紀實文學與傳統文學是有些相像的,但也不同。傳統文學可以說是正統文學,是作家寫什麼,讀者看什麼;作家可以反映現實寫現實主義小說,也可以在現實上提練寫魔幻,比如莫名的魔幻現實現主義;也有根據一些精神、文化想象的經典作品,如但丁的《神曲》,《浮士德》等,傳統文學大多都是經典作品。網絡紀實文學大多是反映現實的,但經典作品少;像反映官場的小說,反映軍旅的小說,作者未必就在官場未必就曾當過兵,現實生活體驗一般是缺少的,大多是“閉門造車”,更多的是反映社會現象,一般靠情節取勝。


王木樣書法


網文,即“網絡文學”的簡稱,但在題材上又不侷限於網絡小說,各種文學元素都可以用在網絡小說裡。

從創作內容上來說,網文又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文學題材。而傳統文學是指過去流行的文學創作方式,往往能反映一個時代特色,寫作質量很高,形式主要是紙質創作。創作形式比較單一。

所以,用“辯證法”的觀點來說,網文和傳統文學既存在區別,又存在聯繫,是“對立統一”的。


水濂翰墨


沒有什麼分界線了。在大眾認可度越來越高的如今,文學創作已經無法分界。但要從最早的和最大群體的創作來看,網文更具有商業市場的親和力,主打幽默風趣詼諧,和跨越人的需求極限比如一夫多妻啊!豪門啊!而最初的傳統文學其實就是有自己強調和嚴肅性的嚴肅文學。

當然科技發展與網絡的發展,人思想的進步,和網絡文學超越傳統文學創造力與受眾影響力也恰好證明了傳統文學的侷限性。

就今年看,很多傳統文學大家已經開始擁入了網文寫作,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的藝術高度甚至遠高於搞傳統文學的。這一點就給認為網文沒有藝術性,沒有態度的人當頭棒喝。

所以說一件對的事絕對會替代錯的事,至少會修正事件中的錯誤成分。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了什麼網文與傳統文學的界限。一根網線而已。在網上寫作和手寫出版,反而網文的優越性越來越明顯,不需要你走關係跑出版社,還要學習出版的各種條例,版權法,等,跟不用說社會資源的浪費。


十八居士就是荒唐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興能夠回答樓主的問題。

目的不同,網文側重故事,有點故事會的味道。傳統文學追求文學結構變化和思想性,故事是次要的,尤其是現代西方文學,故事很簡單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幫助到博主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