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说以《祝福》为题有哪些含义和作用?

用户4654294801199


小说《祝福》以“祝福”为题目,有以下几个含义:

第一,祥林嫂的死,发生在除夕夜,正是举国欢庆除夕夜,家家在拜祭祖先,拜祭天地,祝福来年更加添福增寿之际;

第二,祥林嫂的精神状态是从不让一个寡妇去操弄祭祀用品突然崩塌的,而这正是在前一次过除夕节之际。

第三,通过祥林嫂的事件,祝福旧社会妇女尽快摆脱封建礼制的思想意识的桎梏。

第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深深地同情。

第五,祥林嫂的疯,祥林嫂的彻底绝望,是因为祥林嫂问鲁迅人究竟有没有来生的时候,鲁迅用现代思想意识没有给她一个“有”的明确答复。这在一个过去旧社会思想处于矇昧状态的农村妇女,无疑是最后的打击,所以导致祥林嫂把供给土地庙的门槛砍烂,说明精神彻底崩溃了。鲁迅祝福她的灵魂再无悲戚。虽然鲁迅不是唯心论者。但这是一个文人仅有一点的精神寄托。


淡淡一掬水


一、要了解创作小说的的真正意义,首先必须了解创作背景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1924年2月7日鲁迅先生创作了《祝福》这篇小说。

二、原文主要内容概括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三、现实意义

鲁迅是站在辛辣讽刺和批判现实的立场上写这篇小说的,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财东家奢侈的祭祀祝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正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穷人富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在这种对比中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小说中祥林嫂每况愈下的命运都通过祝福的特定场面来体现,捐门槛是对死后来生的一种祝福和希望,最后连这个希望都破灭了,那么,穷人的“福”从何而来?鲁迅留给读者一个深深的思考和问题。祝福是这篇小说的灵魂和眼睛,小说当然以《祝福》为题了。全文内容描述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两相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赵宏拓


《祝福》是鲁迅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以祝福为标题,我想其作用和用意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祝福”是整部小说的切入点,由头。小说开篇第一句就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然后文中“我”在鲁镇祝福的时候回来,然后继续写“我”在祝福中的所见所闻,然后引出了祥林嫂。这是鲁迅为小说开篇寻找的一个由头,就像任何小说一样,总有一个事件作为开头,以便随后情节发展吧。并且鲁迅寻找的这个由头,对以后的故事发展很有帮助,以后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在祝福时的经历。

第二,主角祥林嫂的很多故事发生在年底“祝福”时或者祝福前后时节。

比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爷家是冬初,最能体现她勤快能干是在准备祝福和祝福时,祥林嫂被婆家抢走,改嫁被卖也发生在祝福后不久,祥林嫂悲惨的死去更是在鲁镇祝福时,祥林嫂最能感到人们嫌弃她,被社会抛弃时,也发生在祝福时四婶对她说“你放着罢,祥林嫂。”

第三,“祝福”是整篇小说情节的枢纽。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全文情节开展大部分在祝福时和祝福前后。

第四,以喜庆写悲凉,更显悲凉。“祝福”是小说中鲁镇的年终大典,也是鲁镇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候。而整部小说却是写一个悲惨的祥林嫂的故事。一喜一悲,把主角悲惨的命运放在喜庆的气氛中写,更显得悲惨,也显得这个社会的更无情,祝福是每家都团圆,拿最好东西出来招摇的时候,却没人给祥林嫂一口饭吃,具有反讽的滋味。

第五,以富有衬托穷苦,反映封建社会吃人的现状。

“祝福”是当时有身份,有地位,富有人的重要活动,不惜花费很多钱,而祥林嫂却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女人,富人在衣食无忧时却不去关心一个可怜的女人。这个也形成了对比,更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冷酷无情的表现。

第六,我想以“祝福”为题还有鲁迅另一个意味,就是为像祥林嫂这样的悲剧人物祝福,祝福他们有个好未来,鲁迅也在号召世人向他们祝福,向他们施以援手。

大致如此,不过我们现在的社会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鲁迅的祝福也算实现了吧。


饭后停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是透过一个悲惨的人物祥林嫂的遭遇,来揭示人间的黑暗、痛苦的现实。

悲惨、痛苦,和祝福、喜庆,形成强烈的对比。鲁迅先生以《祝福》为小说的题目,正是要显出真实人世间的冷酷对比来。

一边是奢华宴乐、喜气洋洋过年,一边是孤苦无依的寡妇在死了儿子的悲哀。

二者的对比,更加烘托出底层人物的悲惨。

小说在祝福中开始,又在祝福中结束,祝福贯穿文章的始终。另一方面,祥林嫂的形象,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祥林嫂的人生结果,在祝福中悲惨结束。

其中,鲁迅先生用 祝福 这个词,作为小说的题目,以点睛之笔,辛辣的讽刺意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间黑暗的生活真相,在所谓的祝福中显露无遗。

人间其实需要的,不是虚空的祝福仪式,不是口头上的祝福话是否好听。

人世间需要的,是对穷人的怜悯和照顾,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帮助。

一个社会进步与否,是看这个社会的人们,对祥林嫂这类弱势群体,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帮助。

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小说,仍然对我们有很多的提醒和反思。

这就是小说以《祝福》为题目的深切含义。


zyx大漠孤烟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是透过一个悲惨的人物祥林嫂的遭遇,来揭示人间的黑暗、痛苦的现实。

悲惨、痛苦,和祝福、喜庆,形成强烈的对比。鲁迅先生以《祝福》为小说的题目,正是要显出真实人世间的冷酷对比来。

一边是奢华宴乐、喜气洋洋过年,一边是孤苦无依的寡妇在死了儿子的悲哀。

二者的对比,更加烘托出底层人物的悲惨。

小说在祝福中开始,又在祝福中结束,祝福贯穿文章的始终。另一方面,祥林嫂的形象,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祥林嫂的人生结果,在祝福中悲惨结束。

其中,鲁迅先生用 祝福 这个词,作为小说的题目,以点睛之笔,辛辣的讽刺意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间黑暗的生活真相,在所谓的祝福中显露无遗。

人间其实需要的,不是虚空的祝福仪式,不是口头上的祝福话是否好听。

人世间需要的,是对穷人的怜悯和照顾,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帮助。

一个社会进步与否,是看这个社会的人们,对祥林嫂这类弱势群体,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帮助。

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小说,仍然对我们有很多的提醒和反思。

这就是小说以《祝福》为题目的深切含义。


冬哥话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小说的题目为《祝福》,全文的情节开展也大都在祝福或祝福前后的时节,紧紧环绕着题目。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家是在冬初,而最能表现她勤快的是年底的劳动,她被婆婆劫走是在新年过后不久,祥林嫂被卖改嫁的情况是卫老婆子在新正将尽到鲁家来拜年的时候说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家后柳妈恐吓她是在腊月二十以后,“我”回到鲁镇是在送灶之夜,不几天遇到了祥林嫂,在祝福的当天听到了祥林嫂的死耗。这些情节开展的时间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这样构思和安排下,作者又着意在处处点染新年的气象和景物,为小说情节开展勾画背景和渲染气氛。如一开头就写出灰白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和震耳的大音以及幽微的火药香,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其特点,简洁地勾画出“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的新年气象。

下面描述祝福的礼仪和福礼,又描写了年底常有的大雪天气,“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飞舞的雪花和新年气象融汇在一起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忙碌的新年而又是沉寂的雪夜,互相映衬,为下文抒发悲愤的感情渲染了气氛。

在柳妈恫吓祥林嫂时,作者也带了一两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祥林嫂……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起了点明时节,并和全文中的写景相呼应相协调的作用。结尾一段,“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写出祝福时刻繁乱喧闹的景象,扣紧题目,并为最后抒情渲染了气氛。 祝福,过新年,是快乐的日子。

然而在旧社会中,只有像鲁四老爷那些地主豪绅才能准备得起丰厚的福礼祭祖祭神,拜求来年幸福,全家欢度新年。而穷苦的劳动人民,像祥林嫂,却在这时被劫、被卖,受辱受惊,以至惨死。这是鲜明的阶级对比。

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在鲁镇人新年祝福的时候

此外,以祝福时的欢乐气氛来衬托出祥林嫂命运的悲凉,更具有批判意味。





慷慨高歌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小说是在祝福中开始的。“ 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小说又是在祝福中结束的。祝福贯穿文章的始终,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祥林嫂的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比烘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饱含了辛辣的讽刺意味,使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祝福中显露无遗。

第三,题目是有特殊意义的,“祝福”是富人家的事,富人们通过祝福祈求来年的好运。而祥林嫂在众人的祝福中悲惨地死去,却无人怜悯。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人生在世诗酒花


祝福既是小说的标题,又暗示出主人公的命运与祝福密切相关,因而小说中有关祝福场面的描写将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中之重,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故,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中,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极具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